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同步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同步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2 16:2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质量与密度》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一、单选题
1.用天平称一墨水瓶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方法一是: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装满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称出瓶子和装满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你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  )
A.随便用哪种方法都一样 B.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无法判断
2.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盘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3.如图,甲、乙、丙为底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容器,其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汽油、酒精和水,则装水、酒精和汽油的容器依次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不确定
4.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3.93×1011m3,这个水库装满水后水的总质量约为(  )
A.3.93×1011t B.3.93×1011kg
C.3.93×1011g D.3.93×1011mg
5.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的酒界面分明,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温度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其中“轻质”是指该木材的:(  )
A.质量小 B.密度小 C.体积小 D.面积小
7.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为1×103kg/m3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密度比5℃时的小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8.有一个水桶内已经结满了冰(冰面与桶口相平),当冰完全熔化后,再倒入0.5kg的水恰好装满。假如用该空桶装满酒精,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ρ冰=0.9 ×103kg/m3,ρ酒精=0.8× 103kg/m3)(  )
A.5kg B.0.5kg C.4kg D.0.4kg
9.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新冠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2kg/m3 B.3kg/m3 C.4kg/m3 D.6kg/m3
10.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一量筒中原有50毫升水,现在往里面放入一干燥的木块,木块同时从量筒中吸收了三分之一木块体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12cm3 B.24cm3 C.36cm3 D.48cm3
二、填空题
12.铝的密度是2.7×10 kg/m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将铝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3.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由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_;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A____ ρB(选填“>”“<”“=”)。
14.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为3.6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15cm×10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___________千克。
15.甲、乙两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体积相同,他们的质量之比是5: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 若甲截去,乙截取,则甲、乙两物体剩下部分的密度之比________。
16.有两种金属材料,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和2(1>2),现分别取等体积和等质量的两种金属材料,混合组成两个大小一样的合金球甲和乙,甲球的质量为M甲,乙球的质量为M乙,M甲______M乙。(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17.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2.1g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若该银币为纯银的,则其体积为______,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鉴别出该银币。(纯银的密度)
18.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据此信息,请回答:一个中学生体积约为50L,则与中学生体积相同的“全碳气凝胶”质量为______。
三、实验题
19.小明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 ___________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取适量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2,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牛奶的质量m=_______g;然后将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牛奶的体积V _______cm3,牛奶的密度ρ=_______kg/m3。
(3)小华认为小明所测出牛奶的密度 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 ___________。于是小华找来了量程为50mL的一支注射器(如图丙所示),利用天平就完成了测量。实验操作步骤:先用排尽了空气的注射器,先吸入体积V的牛奶,用天平测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质量m1;再用注射器吸入体积V2的牛奶,用天平测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质量m2;则所测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用步骤中的字母表达)。
20.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____________,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题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题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cm3,鹅卵石的体积为_________ 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______。
21.某兴趣小组发现:体积大的物体,质量都比较大。为了探究“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分工完成各自的实验。
A组同学完成“探究铝块质量与铝块体积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
(1)将铝块放置在电子天平上,测量该铝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3)将该铝块浸没在水中,记录铝块和水的总体积V2;
(4)使用大小不同的铝块,重复步骤(1)、(2)、(3),记录的数据如表(三)。
表(三)
实验序号 铝块的质量m(克) 水的体积V1(厘米3) 铝块和水的总体积V2(厘米3) 铝块的体积V3(厘米3)
(1) 26 10 20
(2) 54 10 30
(3) 80 10 40
B组同学完成“探究水的质量与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四)
表(四)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m(克) 水的体积V(厘米3)
(4) 9.9 10
(5) 19.9 20
(6) 30.1 30
①请将表(三)中“铝块的体积”一栏填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表(三)、表(四)中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③为了进一步得到“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同学用m-V坐标系中各点表示表(三)、表(四)的数据,如图所示,其中图线______是表示“水的质量与水的体积之间关系”的图线(选填“a”或“b”);
④分析比较图中的图线a或图线b,可得的结论是:______;分析比较图中的图线a和图线b,可得的结论是:______。
四、计算题
22.如图所示,一个溢水杯,装满某种未知液体后总质量为400g,放入一个质量为90g的小金属块,当金属块沉入杯底后,溢水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430g。(已知)
(1)求金属块的体积。
(2)求溢出液体的质量。
(3)求该液体的密度。
23.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1953年重达百吨的碑芯巨石自青岛运来,碑芯石成品高a=14.7m,宽b=29m,厚c=1m;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了博物馆,找了当年的“芯石”的样品,测其体积为14cm3,质量为37.8g。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条件求出下列几个问题:
(1)碑芯石的体积是多少?
(2)碑芯石的密度是多少g/cm3?
(3)碑芯石的质量是多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D
6.B
7.C
8.C
9.C
10.C
11.C
12.1m3铝的质量为2.7×103kg 变小 变小 不变
13.正比 >
14.2×103 2.4
15.5:3 5:3
16.大于
17.0.2 不能
18.8g
19.游码 左 32 30 1.07×103 偏大 所测量的体积偏小
20.左端零刻度处 左 161.8 52 12.2 2.61 大
21.10 20 30 123或456 b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同
22.
(1)已知金属块的密度为
ρ金属块=3.0×103kg/m3=3g/cm3
金属块的质量为
m=90g
故金属块的体积为
(2)溢水杯装满某种未知液体后总质量为400g,则满某种未知液体后总质量和质量为90g的小金属块的质量之和为
m3=m1+m=400g+90g=490g
当金属块沉入杯底后,溢水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430g,则溢出液体的质量为
m溢=m3﹣m2=490g﹣430g=60g
(3)溢出液体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
该液体的密度
答:(1)金属块的体积为30cm3;
(2)溢出液体的质量为60g;
(3)求该液体的密度为2g/cm3。
23.
(1)碑芯石的体积
V=abc=14.7m×29m×1m=426.3m3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碑心石的密度
(3)碑芯石的质量
m=ρV=2.7×103kg/m3×426.3m3=1151010kg=1151.01t
答:(1)碑芯石的体积是426.3m3;
(2)碑芯石的密度是2.7g/m3;
(3)碑芯石的质量是1151.01t。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