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之《语言文字应用》 第三课第三节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选修之《语言文字应用》 第三课第三节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01 14: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海探珠
【注】 ①俭梳妆:此处“俭”作“险”解;“俭梳妆”意为奇形怪状的打扮。
【赏析】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慨。诗人刻画贫女形象,既没有凭借景物气氛和居室陈设的衬托,也没_有进行相貌衣物和神态举止的描摹,而是把她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她内心深处的苦痛。语言没有典故,不用比拟,全是出自贫家女儿的又细腻又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毫无遮掩地倾诉心底的苦楚。
从家庭景况谈到自己的亲事,从社会风气谈到个人志趣,有自伤自叹,也有自矜自持,如春蚕吐丝,作茧自缚,一缕缕,一层层,将自己愈缠愈紧,使自己愈陷愈深。最后终于突破抑郁和窒息的重压,呼出那“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叹。这最后一呼,以其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全诗蕴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思考】 诗是如何塑造贫女形象的?在她身上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高考真题示例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第三节
课堂互动探究
习题答疑解难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什么是偏旁或部首?
【提示】 偏旁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它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包括形旁和声旁两种。古代合体字左边的组成部分为“偏”,右边的组成部分为“旁”,合为“偏旁”。后来把一个字的上下左右能各自独立的部分,统称为偏旁,如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其中形旁表意,声旁表声,如“柏”字,“木”表意,是形旁;“白”表声,是声旁。
部首是字典、词典等各类字书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编字典时,把有同样偏旁的字归为一类,把它们共同的偏旁作为首字,这就叫部首,是一部之首的意思。例如“你、他、伯、们”共同偏旁(形旁)都是“亻”,“亻”就又是部首。“河、波、浩、汉”共同偏旁(形旁)是“氵”,“氵”就又是部首。有些字不便归于哪一个偏旁,也可以用它们共有的起笔笔画作部首,这样的部首如:“、(点)、一(横)、丨(竖)、丿(撇)”等。一般的汉语词典或字典,有200个左右的部首。
2.汉字的偏旁和部首有何关系?
【提示】 部首和偏旁的关系是: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原因在于部首表示同部的字所表示的词义类别,而偏旁则除了一部分表示词义分类外,更多的是字的表音成分。例如:“江”“河”两个字的“氵”“工”“可”都是偏旁,“氵”是这两个字所属的部首,而“工”“可”只是表音的偏旁而不是部首,因此偏旁的数目比部首多,不可把两者等同起来。
3.什么叫笔顺?笔顺有何规律?
【提示】 笔顺指在书写时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规律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进后关,先中间后两边。
特殊的半包围字的笔顺:上左下包围结构,先上后竖折。如区:匸 区(匹、巨、臣、匠、匣、医、叵)等;左下右包围结构,先内后包围。
4.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构型有什么不同?
【提示】 汉字的结构形式是独特的,与拼音文字有明显区别。拼音文字是线性的,字的结构成分像线条似的依次分布,向一个方向展开,呈一维的直线。汉字的整体构型则是呈二维的平面,一个字仿佛就是一个画面,字的结构成分分布在平面里,各个构件不仅可以左右组拼成字,也可以上下组拼成字,但不论怎样组拼搭配,总是一字一块,不越雷池。也就是说一个字不论有几个部件,都要均衡和巧妙地组合在方块里。汉字的结构美原则,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指让多种笔画、多种结构成分、多种组合方式在一个方块中协调、配合,以达到稳当、和谐而又灵活、美观的效果。
5.汉字部件的拆分规则是什么?应按什么层次进行拆分?
【名师点拨】 汉字的拆分有一定的规则,也有一定的层次顺序。主要规则有:(1)分隔沟是部件和部件分界的显性标志,相离的组合要沿着分隔沟进行拆分,其中分隔沟多于一条的,应先拆长的后拆短的。例如:“这——辶、文”,“兵——丘、八”,“想——相、心/相——木、目”,“厕——厂、则/则——贝、刂”等。(2)相接的组合应从接点处拆分。例如:“古——十、口”,“名——夕、口”等。
(3)相交的组合不能拆分。例如“丰”不能拆分。(4)拆分的下限一般要大于一个笔画。例如“二”、“人”都不能拆分。(5)相离的单独笔画具有独立性的是部件,不具有独立性的不是部件。如“孔”“里”是部件,而“犬”里“丶(点)”不是部件。(6)层次拆分不能破坏汉字结构基本类型。例如“谜”虽然按照规则(1)“辶”和“米”之间的分隔沟要更长些,但它是左右结构,拆分层次应是:
“谜——讠、迷/迷——辶、米”。
6.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们可以巧用“拆字”和“合字”的方法,达到含蓄而打动人心的表达效果。下面这副对联(采用当时的繁体字形)出现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请联系本课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历史背景,讲讲此联的寓意和道理。
上联:或入園中,推出老袁還我國
下联:余行道上,不堪回首問前途。
【名师点拨】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副“拆合字”对联的分析,了解汉字的拆字和合字方法。诗句中的“或”字加上“囗”成为“國”,“園”字去掉“囗”成为“袁”;“余”加上“辶”成为“途”,“道”去掉“辶”成为“首”,拆字、合字都运用得十分灵活,在意义的表达上也十分清晰。深刻地反映了此联的作者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祸国殃民的痛恨之情,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一片渺茫。通过一副“拆合字”的对联,这些情感态度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细剖·深析]
[楼主]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同样,猜字谜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构造。字谜的构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四种。即:借字法、写义法、笔划交待法、拟人法。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四种基本方法,最常见的综合法也就迎刃而解了。今天我们谈一下借字法。
借字法即借用其他字交待谜底。这是字谜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你了解哪些?请与大家分享。
[沙发]
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如“一字十八口,一字口十八,十八中有口,口中有十八”。谜底为四个字,每字都由“十”“八”“口”三字合成,第一句合成为“杏”,其他三句分别为“呆”“束”“困”。
又如“二山穿在一起,猜出没有道理”。前句是借“二”“山”两字,“穿在一起”是说谜底由“二”“山”合成,写出即为“击”。后句是为排除误解而设。
合成法的特点是把所借来用以合成谜底的字,都在谜面上作了明确交待,有时采用一句话,有时采用一成语,有时只用两字,猜测起来较为省力。
加字法:交待谜底加上一字所组成的字,用以暗示谜底。如“见人就笑”。这是采用一句话提示谜底,因此不能把它作为通常的话来理解。它的意思是谜底加上“人”字就成了“笑”字,由此得知谜底为“竺”。
再如“有耳听不见”。是说谜底加一“耳”为“聋”,因此谜底应为“龙”字。
加字法的特点是谜底加上的字在谜面中作了明确交待,谜底加上一字后所组成的字,有的作了交待,有的只是暗示,尚需猜测者自己判断。
[板凳]
减字法:交待一字减去一字(或两字)即为谜底。如“夫人莫入”。即是“夫”字去掉“人”字,谜底为“二”。再如“一了百了”。意思是“一”字没有了,“百”字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谜底为“白”。
减字法的特点是谜底隐藏在谜面中,只需你把应减掉的字减掉,谜底就暴露了。
离合法:拆开两字(或几字)各取一部分组成谜
底。
如“给一半,留一半”。意即拆开“给”“留”二字,各取一半组成谜底。写出为“细”。
再如“彼此各有一半”:即是拆开“彼”“此”
“各”三字,从中各取一部分组成谜底,乃“跛”字。
离合法的特点是向你提供谜底的各组成部分。
[三楼]
暗示法:交待谜底匿于某字之中。
如“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意即谜底在“走”字的“上边”,“坐”字的“下边”,“堆”字的“左边”,“挂”字的“右边”,显然是个“土”字。
又如“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是说谜底在“地”和“他”字里。谜底为“也”。
暗示法的特点是谜底较为暴露,易于猜测。
[整体·感知]
习题答疑解难
一、解题指导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字谜使我们对汉字的构造有进一步的认识。
参考答案:朱淑真所作《断肠谜》的原词是:“下楼来,金簪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明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据《全宋词》)
二、解题指导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体会汉字文化的趣味。
参考答案:略。
三、解题指导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使我们体会汉字字形和构造的图画特点和艺术魅力。
参考答案:汉字是二维构形,有图画性质,所以美术字体可以与绘画结合,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从而产生形象生动的感染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主标志跑动的“人”的造型同时具有汉字
“京”的神韵,蕴涵浓重的中国韵味。“Beijinɡ 2008”的字体采用了汉简(汉代的竹简文字)风格,将汉简中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这种汉字字体不仅与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也更符合市场开发的目的。相比较而言,拉丁字母虽然也可以设计成图画式样,但是至少从艺术字体本身是看不出文字的意义。
高考真题示例
本节课主要是了解汉字的构造,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做出正确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汉字所代表的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帮助理解古代的文化典籍,同时对于辨析字形、书写汉字、识字教学、汉字检索排序和汉字的信息化处理,也都有重要的作用。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要记准字形,以辨细微;读准字音,以音辨形;理解字义,以意辨形。
这些年高考也出现了一些与字形结构有关的新题型,如猜字谜,析汉字,理解变形汉字在图标(徽)中的含义等。
考点链接
经典例析
例1
(2011年高考湖北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平添 骁勇 秣马厉兵 路遥知马力
B.描摹 肖像 白璧微瑕 信誊值千金
C.披览 缕析 远见灼识 细嚼出滋味
D.迁徙 熏淘 不翼而飞 海阔凭鱼跃
【解析】 题目中涉及了形近字、同音字两种主要类型。对于形近字,要注意它们写法上的具体区别;对于同音字,要结合它们的意义进行辨析。B.誊—誉。C.灼—卓。D.淘—陶。
【答案】 A
例2
(2010年高考浙江卷)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依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1】 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 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句子,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以及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句式要相同,供仿句句式要求比较宽泛,故考生不需要作太多考虑;二是内容要符合所选汉字的特点,不能随意描绘,更不能抛开汉字的特点;三是修辞,要根据汉字的结构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
【答案】 (示例1)(1)尘:轻飘飘飞着的小土粒。人类啊,我本不是灾害,应该好好思考出生我的原因了。
(2)舒:舍我其谁?伟大作家的豪言壮语。
(示例2)尘:别看我只是小小的灰土,却有着飞扬的个性。
舒: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现真我的风采。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右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认真观察标识,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正确辨别标识中的各个部分,思考各部分所表达的意思;二要紧密结合题干中的介绍(“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将图形和“沈阳”“读书”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三要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将思考分析的内容表述出来,字数要符合要求。
【答案】 (示例)以“沈阳”“书”的首写字母为元素体现地域及活动主题。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色彩律动的画面寓意知识之窗,给人现代感、明快感。
男子车祸后能瞬间报出汉字笔画
2011-03-02《重庆商报》
昨日,璧山县双星大道一小区,
蔡顶伦迅速报出纸上每个汉字的笔画数
新鲜语料
不论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一段文字,只要快速地看上一眼,他就能立即报出它们的笔画是多少,而且几乎百分之百的正确。因为这项“特异功能”,璧山县30岁的保安蔡顶伦被朋友们称为“笔画哥”。昨天,蔡顶伦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想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0.67秒报出一个字的笔画数
昨天,记者见到了在文字游戏中寻找快乐的蔡顶伦。这不,他当着记者的面秀了一把。记者拿出一份报纸,让蔡顶伦挨个说出新闻中汉字的笔画,他对答如流。
“18、24、33、9……”短短7.4秒钟,他竟准确无误地报出了11个字的笔画数。记者计算了一下,也就是说,平均每0.67秒,蔡顶伦就能“看透”一个字有多少画。
说起自己的这项“特异功能”,今年30岁的蔡顶伦有些得意:“不管汉字的结构有多复杂,也不管我是否认识这个字,只要我‘瞄’上它一眼,就能知道这个字的笔画数是多少。”蔡顶伦告诉记者,虽然他只有初中文化,而且上学时成绩长期在班上倒数第一,但在“看字”这事儿上,他的眼力却好得很。
一场车祸后“特异功能”初显
蔡顶伦说,2005年,他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在治疗过程中,他曾经一个星期都没合过眼,“而且两只眼睛基本眨都不眨一下,家人都以为我要变成植物人了。”但幸运的是,经过治疗,脑部神经受伤的蔡顶伦渐渐恢复了意识,在住院治疗一年后顺利出院。
“但出院后的两年多里,我都处于神志不太清醒的状态。”蔡顶伦说,刚出院时,被评鉴为二级残疾的他,除了儿子外,谁都不认识了。
“我成天迷迷糊糊的,连自己家住在哪儿都不知道,邻居们都说我脑子有毛病、傻掉了。”蔡顶伦回忆称,就在那段时间里,他突然喜欢上了“看
字”。
不过,蔡顶伦所说的“看字”,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阅读文字,而是指盯着汉字的结构看。“那时,我整天东张西望地到处看字,MTV的歌词、报纸上的新闻、大街上的广告牌,甚至是食品袋上的产品介绍……只要是有字的地方,我都喜欢盯着看,不管这字儿我认不认识。”蔡顶伦认为,可能正是这两年的“迷糊”,才让他成为了“笔画哥”。
“笔画哥”想申报吉尼斯纪录
这几年,总是不停有人当面考蔡顶伦这个字多少画,那个字多少画。而他从来不会叫人失望,别人都在啧啧称奇中百思不得其解……他也随之成为了当地一个不大不小的名人,被同事、朋友们称为“笔画哥”。
可这名气并未给蔡顶伦带来多少“实惠”,他依旧在一住宅小区当着月入千余元的保安,并靠这份工作养家。“对于我来说,数数汉字的笔画也就是个业余爱好。”蔡顶伦告诉记者,基于对汉字偏旁、部首,以及结构的熟悉度,他除了能一眼看出这字多少笔画之外,还是一位猜字谜的高手。“一般的字谜都考不倒我,市面上流行的字谜猜得差不多了,我就自己编了一些让大家来猜。”
知能优化演练
中国汉字幽默戏解拾趣
1.“干”对“于”说:看你那没出息的样,脚下总是不利索!
2.“干”对“平”说:看把你美的,两天不见,还戴上墨镜了呢!
3.“干”对“千”说:你上梁不正,难怪“千夫所指”!
美文佳作欣赏
4.“内”对“丙”说:儿呀,不带武器,你连第三也捞不上!
5.“内”对“芮”说:一头乱草,该理发了,看你像啥?
6.“内”对“肉”说:你不就比我家多一口人嘛!咋就那么吃香!人见人爱!
7.“音”对“意”说:别忘了,我才是你的心上人哩!
8.“射”对“矮”说:伙计,怕是我们俩被人从产房给抱错了吧?该我姓“矮”才对!
9.“庄”对“压”说:看你,该戴在头上的,怎能揣在腰里?
10.“休”对“体”说:你心里老算计一本账,肯定没有我轻松!
11.“重”对“里”说:没有行千里之志,你就在家里呆着吧!
12.“呆”对“杏”说:看你就是木头脑袋。杏说:其实你比我还笨!
13.“能”对“熊”说:想有能力,不当狗熊,就趁早精简机构吧!
14.“兔”对“免”说:不管长短,总得有个尾巴,否则,入伙就免谈吧!
15.“买”对“卖”说:扛了十字架,就不一般,果然可以出手了!
16.“用”对“甩”说:爱出格,不安分,能不被甩才怪哩!
17.“尚”对“常”说:臭美啥?有了头巾都不知往哪儿戴!傻样!
18.“困”对“闲”说:关了门,咱们是一家吧?
19.“住”对“往”说:你带了东西,这是往哪儿去?
20.“师”对“帅”说:真是青出于蓝啊!你可比为师有出息呀!
21.“杏”对“杳”说:怪不得找不到你了,原来带了隐形装置!
22.“王”对“玉”说:该丢弃一点,你就舍不得!所以,啥时候也成不了王!
23.“金”对“全”说:拈轻怕重,怕负责任,还想跟我比,没门!
24.“田”对“申”说:“由”上窜,“甲”下跳,你他娘的是“上窜下跳”!
25.“古”对“舌”说:头发长了,也不理一理!难怪人家嚼舌头!
26.“有”对“冇”说:刚发工资就又花光了!没出息的货!
27.“处”对“外”说:老弟,加油呀!我们可是处到快结婚的份上了!
28.“方”对“万”说:这世道真不公平,我比你干得多,却没有你的名气大!
29.“庆”对“厌”说:光明正大的事不干,偷偷摸摸当狗!谁不讨厌!
30.“司”对“同”说:大度些嘛!不妨先网开一面,没有付出,别想掌权!
31.“正”对“止”说:不懂公平为上,理当停止的!
32.“再”对“冉”说:这么早就谢顶了,你才多大呀!
33.“冉”对“苒”说:还是你聪明,太阳出来,知道戴草帽!
34.“叮”对“打”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打说: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35.“盯”对“叮”说:多看一会儿不就行了!哕嗦个啥!
36.“订”对“钉”说:有话好说呀,干吗,非得板上钉钉!
37.“乒”对“乓”说:该死的战争真残酷啊!叫你我都丢了一只腿!
38.“高”对“蒿”说:不冷不热,戴草帽干嘛?
39.“冶”对“治”说:你不就比我多一点吗?牛啥?治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不治你治谁?
40.“代”对“伐”说:徒儿,你佩上宝剑就可以征伐天下了!
41.“汩”对“汨”说:谁克隆的你,太像我了!
42.“名”对“各”说:想出名,就收敛些,多注意影响,别老“各自为政”!
43.“否”对“杏”说:就你爱出风头,怎么样?叫人咬吃的滋味不好受吧?
44.“人”对“入”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光进不出,难怪你成不了人!
45.“末”对“未”说:儿呀,我已经是倒数了,未来就指望你啦!
46.“旮”对“旯”说:牛啥?你的住房还不是跟我一样大?只不过阳台位置不一样而已!
47.“赤”对“赫”说:去跟你们的父母说,做个分离手术,要不了多少钱呀!
48.“工”对“土”说:跟你说出头的椽子先烂,你就是不听,怎么样,烂成土了吧!
49.“日”对“旦”说:乖女儿,上了平衡木可千万要小心呀!
【赏评】 一个一个的方块汉字的组合,形成了一个一个新的语音、语意,这些有影有形的笔画,这些横、竖、勾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是多么接近啊!他们在一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中流出,只是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让我不禁对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肃然起敬。方块汉字,奥秘无穷,引人遐想,多么美好,多么浪漫!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