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的组成
基础巩固
1.(多选)对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带正电
B.β粒子带负电,所以β射线有可能是核外电子
C.γ粒子是光子,所以γ射线有可能是由原子发光产生的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
2.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3.如图所示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用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射的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经研究知道( )
A.A为中子,B为质子
B.A为质子,B为中子
C.A为γ射线,B为中子
D.A为中子,B为γ射线
4.(多选)已知Ra是Ra的一种同位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
C.它们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5.(多选)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H)、氘H)、氚H),则( )
A.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它们的核子数相等
D.它们的中子数相等
6.人类探测月球时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
AHe BHe CHe DHe
能力提升
1.研究放射性元素射线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a、b连接,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从其上方小孔向外射出。则( )
A.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
B.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C.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
D.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2.以下来自原子核内的带负电的射线是( )
A.阴极射线 B.α射线
C.γ射线 D.β射线
3.关于原子核T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的质量数为90 B.核内有234个质子
C.核内有144个中子 D.核内有90个核子
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麦克斯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C.查德威克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5.(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含有带负电的电子,所以原子带负电
B.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一定跟核外电子数相等
C.用α粒子轰击氮、氟、钠、铝等元素的原子核都可以打出质子,因此人们断定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D.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都大于质子的相应比值,因而原子核内还存在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
6.如图所示,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
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
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
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多选)对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带正电
B.β粒子带负电,所以β射线有可能是核外电子
C.γ粒子是光子,所以γ射线有可能是由原子发光产生的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
解析三种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α粒子带正电。
答案AD
2.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解析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向右射出后,在匀强磁场中α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向上,β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向下,轨迹都是圆弧。由于α粒子速度约是光速的,而β粒子速度接近光速,所以在同样的混合场中不可能都做直线运动,本题选C。
答案C
3.如图所示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用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射的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经研究知道( )
A.A为中子,B为质子
B.A为质子,B为中子
C.A为γ射线,B为中子
D.A为中子,B为γ射线
解析不可见射线A,轰击石蜡时打出的应该是质子,因为质子就是氢核,而石蜡中含有大量氢原子,轰击石蜡的不可见射线应该是中子。
答案A
4.(多选)已知Ra是Ra的一种同位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
C.它们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解析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原子序数,不同的中子数和质量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同,故A、B对。
答案AB
5.(多选)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H)、氘H)、氚H),则( )
A.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它们的核子数相等
D.它们的中子数相等
解析氕、氘、氚的核子数分别为1、2、3,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都为1,中子数等于核子数减去质子数,故中子数各不相同,所以A、B选项正确。
答案AB
6.人类探测月球时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
AHe BHe CHe DHe
解析氦的同位素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为3,故应表示为He,因此B正确。
答案B
能力提升
1.研究放射性元素射线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a、b连接,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从其上方小孔向外射出。则( )
A.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
B.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C.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
D.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解析由题图可知,两板间为匀强电场,到达两极板的粒子做类平抛运动,到达A板的粒子的竖直位移小于到达B板粒子的,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设两金属板的距离为d,根据x=v0t=v0,两粒子初速度v0相同,两金属板间电压U相同,放射源与金属板的距离相同而电子的小,所以电子的竖直位移小,故到达A板的是β射线,A板带正电,a为电源正极,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以下来自原子核内的带负电的射线是( )
A.阴极射线 B.α射线
C.γ射线 D.β射线
解析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α、β、γ射线都来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α射线带正电,β射线带负电,γ射线不带电,阴极射线是从低压气体放电管阴极发出的电子在电场加速下形成的电子流,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3.关于原子核T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的质量数为90 B.核内有234个质子
C.核内有144个中子 D.核内有90个核子
解析原子核Th中,234表示质量数,即234个核子,90表示核电荷数,即90个质子,故核内中子数为234-90=144个,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麦克斯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C.查德威克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解析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故A错误;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得到了光电效应方程,故B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错误;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但并没有发现质子和中子,故D错误。
答案B
5.(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含有带负电的电子,所以原子带负电
B.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一定跟核外电子数相等
C.用α粒子轰击氮、氟、钠、铝等元素的原子核都可以打出质子,因此人们断定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D.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都大于质子的相应比值,因而原子核内还存在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
解析原子中除了有带负电的电子外,还有带正电的原子核,故选项A错误;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不一定跟核外电子数相等,故选项B错误;α粒子轰击原子核的实验发现了质子的存在,故选项C正确;因为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都大于质子的相应比值,才发现了原子核内还有别的中性粒子,故选项D正确。
答案CD
6.如图所示,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
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
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
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
解析根据三种射线的偏转轨迹可知①⑥表示β射线,②⑤表示γ射线,③④表示α射线。选项C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