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晶体 同步作业(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5晶体 同步作业(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2 06:4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5晶体 同步作业(解析版)
1.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成球形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玻璃是非晶体,溶化后再凝固变成晶体
B.玻璃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变成非晶体
C.熔化后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其表面绷紧
D.熔化后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使其表面扩张
2.在图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蜡,由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乙为晶体,丙是非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乙是晶体
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
3.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固体背面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b)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则(  )
A.甲、乙是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C.甲、丙是多晶体,乙是晶体 D.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丙是单晶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液晶具有各向同性 ②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是晶体
③晶体有一定的熔解温度 ④晶体内部分子的排列具有规律性
A.①②③正确 B.②③正确 C.③④正确 D.①②④正确
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向同性、各向异性是晶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属性
B.同种物质有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C.石英、石墨、金刚石、白糖都是晶体
D.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
6.下列对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D.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石墨不是晶体,而金刚石是晶体
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一定是单晶体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浸润液体
B.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也具有晶体的各向同性
C.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D.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温度低于干泡显示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9.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胜利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并返回地球。探测器上装有用石英制成的传感器,其受压时表面会产生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压电效应”。如图所示,石英晶体沿垂直于x轴晶面上的压电效应最显著,则石英晶体(  )
A.具有各向异性的压电效应 B.没有确定的熔点
C.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D.是多晶体
10.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没有区别,都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C.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D.液体的浸润与不浸润不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1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晶体都是各向异性
B.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
C.一定条件下晶体可以转化成非晶体;但非晶体不能转化成晶体
D.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13.大自然之中存在许多绚丽夺目的晶体,这些晶体不仅美丽,而且由于化学成分和结构各不相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高贵如钻石,平凡如雪花,都是由无数原子严谨而有序地组成。关于晶体与非晶体,正确的说法是(  )
A.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B.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C.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D.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形状,也没有确定的熔点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PM2.5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B.某物体温度升高,组成该物体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云母片导热性能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空气相对湿度越大,则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
E.由下图分子力与分子距离关系图可知,分子间距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所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C.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此引力使玻璃表面绷紧
D.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E.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
1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用物理知识来解释.
17.某人为了检验一块薄片物质是否为晶体,做了一个实验。他以薄片的正中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取两点和,使和到点的距离相等。在和上分别固定一个测温元件,再把一个针状热源放在点,发现点和点的温度在缓慢升高,但两点温度的高低没有差异。于是得出结论:这块薄片是非晶体。
请说明:以上结论科学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B.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仍然是非晶体.故AB错误;
CD.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为表面张力具有使液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而体积相同情况下球的表面积最小,故呈球形.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由图甲、乙、丙可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异性;由图丁可知,甲、丙有固定熔点,乙无固定熔点,所以甲、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其中甲为多晶体,丙为单晶体,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BCD.甲、丙有固定的熔点,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甲和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丙在导热性方面具有各向异性,所以丙是单晶体,甲不具备导热的各项异性,但可能在其他物理性质上具备各项异性,所以甲可能是单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液晶具有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质,则①错误;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是单晶体,则②错误;晶体有一定的熔解温度,则③正确;晶体内部分子的排列具有规律性,则④正确。
故选C。
5.A
【详解】
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在微观空间是否有序排列,所以各向异性是晶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属性.故A错误;同种物质有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如碳与金刚石.故B正确;石英、石墨、金刚石、白糖都是晶体.故C正确;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常见的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1)单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注意多晶体既没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也没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6.B
【详解】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仍然是晶体,选项A错误;
B.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选项B正确 ;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是晶体,选项C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造成的,石墨是层状结构,金刚石是网状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可以是多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故不能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故A错误;
B.沿各个方向对一块均匀薄片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表现出各向同性,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故B错误;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即具有各向异性,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故C正确;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表现出各向同性,可能是多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A.浸润和不浸润是液体相对另一种物质来说的,不能单独说水是浸润液体,故A错误;
B.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也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特点,故B错误;
C.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气压较低的缘故,故C错误;
D.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温度低于干泡显示温度,就是湿泡外纱布中水蒸发吸热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D。
9.AC
【详解】
A.由题意可知,石英晶体沿垂直于x轴晶面上的压电效应最显著,其它方向不明显,因此石英具有各向异性的压电效应,A正确;
BCD.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石英是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有规则的几何形状,BD错误,C正确。
故选AC。
10.C
【详解】
A.玻璃为非晶体,故A错误;
B.单晶体各向异性,多晶体各向同性,故B错误;
C.小露珠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结果,故C正确;
D.液体的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故D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还是晶体,A错误,符合题意;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的石英后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到入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体硫,再经一些时间又会转变成晶体硫,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详解】
A.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则各向同性,故A错误;
B.黄金的延展性好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黄金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B错误;
C.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故C错误;
D.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正确。
故选D。
13.BD
【详解】
A.只有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A错误。
BD.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BD正确。
C.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晶体一定是固体,且内部具有格子构造,但外部并不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如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是晶体,C错误。
故选BD。
14.ABD
【解析】
【详解】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既然是颗粒物,就不是分子,当然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空气中PM2.5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空气分子撞击颗粒造成的,属于布朗运动,故A正确;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故B正确;
C.云母片导热性能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故C错误;
D.绝对湿度指大气中水蒸汽的实际压强,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汽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压强之比,根据相对湿度的特点可知,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故D正确;
E. 分子间距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要增大,但斥力增大的更快;当时分子合力表现为引力,当时分子合力表现为斥力,故E错误。
故选ABD。
15.CDE
【详解】
A.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的运动,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当两分子间距离的增大时,分子引力减小,分子斥力减小.故B错误;
C.由于液体表面层里的分子比较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从而使液体表面绷紧;产生表面张力,故C正确.
D.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则D正确;
E.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则E正确.
故选CDE.
【点睛】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等.
16.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 , 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分析】
金的熔点比较高,而火的温度低于金的熔点,从熔点的角度出发可知,金不怕火炼.
【详解】
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17.不科学,见解析
【详解】
不科学。该物质薄片不一定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此外,两个特定方向上的同性,并不能说明各个方向都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