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CED7EEE3221549A68BBCDEB35A36082D62547B255D1287F95B6342C4A772A6C836A67C3C551615D1BA43AF13A8CE3DAB88828F50E0EAA838
第16课 三国鼎立
《蒿里行》
—曹操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根据右侧形势图及所学知识说说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景象: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
原因: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战乱不断。
一、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袁绍
曹操
阅读课文80页,说说曹操的势力是如何迅速发展壮大的?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招贤纳士
经济上:
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组织士兵屯田
一、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涣散。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二、以弱战强,统一北方
袁绍——约110000人
曹操——20000人
参战方兵力
伤亡情况
袁绍——约100000人
曹操——约8000人
曹操赤脚迎许攸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之战
以少胜多
二、以弱战强,统一北方
官 渡 之 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曹操胜利
官渡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一:毛玠(jiè)语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 ——《三国志》
材料二:沮授说绍云:“……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绍弗能用。 ——《三国志》
读材料,请你化身军事家分析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并统一北方的原因。提示:从主观(政治、经济、用人、军事)各客观客观等2个方面考虑
论从史出
曹操以弱胜强的原因?
1、政治上:
2、用人上:
3、经济上:
4、军事上:
袁绍自高自大,骄傲自满
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正确
招贤纳士 唯才是举
实行屯田
善用策略
5、客观: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许人也?
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三顾茅庐
隆中对
孙权(182年-252年)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据说是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周瑜
鲁肃
三、挥师南下,火烧赤壁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曹操挥师南下,
准备统一全国
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孙刘联军胜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挥师南下,火烧赤壁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VS袁绍
赤壁
以少胜多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中失败了呢?
三、挥师南下,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分析
材料一: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战术失误
材料二:亮(诸葛亮)曰:“……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三国志》
北方官兵,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材料三: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张作耀《曹操传》
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四、三分天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魏
蜀
吴
2
2
9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政权名称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措施 影响
魏
蜀汉
吴
220年
221年
229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pī)
知识归纳
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
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并发展。
改善民族关系,发展经济。
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开发江东、发展造船业,派船到达夷洲。
发展海外贸易,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四、三分天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知识拓展:诸葛亮,字孔明,时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诸葛亮辅佐刘备,筹划军政大事,后被任为丞相。刘备死后,蜀国的大小政事都由他来主持。他忠于职守,公正无私,治蜀有方。他多次出师伐魏,终未成功,最后在行军途中病逝,正如他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唐代杜甫《蜀相》
四、三分天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根据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图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我认为是历史的进步。
四、三分天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刘备
孙权
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
魏
蜀
吴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示小结
当堂检测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下列人物在三国时期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c
A
D
4、三国时,以今天南京作为都城是( )
A、东汉 B、魏 C、蜀 D、吴
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6、三国时,为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诸葛亮 D、孙权
D
B
C
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示意图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
D
开放探究
唐太宗: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毛泽东: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天下英雄,惟史君与操耳。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评价标准:是否推动社会进步
评价方法:一分为二;论从史出
曹操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孙刘联军火攻战术
《三国演义》的描述
文学作品
《三国志》的记载
史学著作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建安十八年 (213年)(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草船借箭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
课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