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2 10:1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14分)
1.小乐整理的化学笔记内容前者叙述是化学性质,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氧气液化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燃烧
C.铁具有导电性;铁生锈 D.食盐具有咸味;食盐在水中溶解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pH B.称量固体质量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3.以下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要选择规格、大小完全相同的集气瓶进行对比实验
B.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有如下步骤:( )
a.用手紧贴试管外壁 b.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c.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d.把手移开。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abcd B.bcad C.bacd D.abdc
5.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是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1/3
C.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
D.易燃易爆药品要远离火源,隔离贮存
6.小明发现上课时在教室里很闷,呼吸不畅,认为这是教室中学生数目较多、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引起的。小明同学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与反思 B.设计与进行实验 C.猜想与假设 D.得出结论
7.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关于该实验的现象或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①中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 B. 实验②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C. 实验③中现象说明蜡烛焰心气体是氧气 D. 实验④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8.实验室中鉴别下列物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酒精和水——观察颜色 B.食盐和白糖——品尝味道
C.空气和氧气——闻气味 D.铁粉和铜粉——磁铁吸引
9.—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0.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
A.试管 B.集气瓶 C.燃烧匙 D.烧杯
11.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上方
C.加热液体药品时,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
D.加热固体药品时,应平放试管,且试管底部略低于试管口
12.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A.用烧杯量得91.0mL蒸馏水 B.用温度计测得某溶液的温度为38.88℃
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D.用量筒量得5.23 mL盐酸
13.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和的曲线是a和c
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
14.在实验课上,小丽同学在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首先观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码为5g,接下来未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即开始调节平衡螺母,将天平调平衡后,将某物体放入左盘,再在右盘加上20g砝码,正好使天平达到平衡,读得天平的数为20.2g,则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20g B.20.2g C.20.4g D.19.8g
二、填空题(16分)
15.下列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常温下是种黄绿色气体;②有毒;③密度比空气大;④能与水反应;⑤有刺激性气味;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⑦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
16.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需要用______;
(2)给物质加热时,需要用______;
(3)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______。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6.6g药品(1g以下用游码),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所称药品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g。
(2)实验室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
(3)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未向着手心,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
18.在对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中,取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有小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取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有浑浊物产生,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______。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做以下实验来探究微粒的性质,某同学用100mL 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所表示的液体体积是________mL。
(2)该同学若要量取44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仪器)________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仰视读数为44mL,则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__44mL(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实验室中的药品通常要分类储存,且取用要有规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煤油是具有挥发性的易燃液体,下列关于煤油保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应密封保存 B.用过的煤油放回原瓶下次再用 C.保存区域应禁止烟火
(2)过氧化氢在搅动、加热或光照后容易分解成水和氧气,为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通常将过氧化氢溶液保存在______细口瓶中(选填“无色”或“棕色”);
(3)实验室中用托盘天平称量15.8g食盐。当向左盘中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A.添加食盐 B.减少食盐
C.调节平衡螺母 D.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三、简答题(10分)
21.化学实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回答下列操作的理由。
(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
(2)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后不能平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22.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对实验原理进行解释是学好化学的基石。
(1)酒精灯使用后为什么必需马上盖上灯帽:___________.
(2)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的处理措施是____________
23.如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两个操作。
(1)错误的操作是哪一个?
(2)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3)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24.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两点即可)
(1)_____;
(2)_____。
四、综合应用题(10分)
25.(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由此可推导石蜡的三个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层。把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用另一只内壁被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和________。由此可证明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元素;
(4)在该实验中,将蜡烛熄灭,灯芯上有白烟冒出。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针对上述三个假设进行实验,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填序号)。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__ 。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B 6.C 7.C 8.D 9.A 10.B 11.D 12.C 13.B 14.A
15.①③⑤ ②④⑥⑦
16.(1)胶头滴管(2)酒精灯(3)量筒和胶头滴管
17.(1)5.4(2)集气瓶(3)腐蚀标签
18.水 二氧化碳
19.(1)42(2)胶头滴管(3)大于
20.(1)AC(2)棕色(3)B
21.(1)防止药品腐蚀标签(2)防止腐蚀胶头(3)防止污染原试剂
22.(1)防止因为酒精挥发,造成不易点燃(2)用湿抹布铺盖
23.(1)B错误(2)装置没形成有密闭体系
(3)用止水夹夹住出口导气管,向长颈漏斗加液体,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稳定的小液柱,说明气密性好。
24.没有给试管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滴(合理均可)
25.(1)质软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 (2) a 外焰 (3) 水 二氧化碳 碳和氢 (4) A 水蒸气 C AB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能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