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同步练习(打包4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同步练习(打包4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3 19:24:45

文档简介

14 故 乡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戚(qì) 蓬隙(pénɡ) 毡帽(zhān) 祭祀(sì)
B.装弶(jànɡ) 伶俐(líng) 秕谷(bǐ) 髀间(bì)
C.伶仃(dīnɡ) 磕头(kē) 皱纹(zhòu) 瑟索(sè)
D.寒噤(jīn) 深黛(dài) 潺潺(chán) 姿睢(z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偶像 孤身 祭祀 伶俐 B.潮讯 愕然 鄙夷 嗤笑
C.颧骨 世面 惘然 珊栏 D.恣睢 寒禁 亲戚 凄凉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____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_____,_____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____起来了。
A.阴暗 看 昏黄 悲凉 B.阴沉 望 苍黄 伤心
C.阴晦 瞟 暗淡 伤心 D.阴晦 望 苍黄 悲凉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
C.(闰土)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D.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B.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使我市卫生环境有了很大改变。
C.如今,我国科学家已经吹响向以人工智能2.0为标志的前沿挺进。
D.数据显示,这次考核的通过率大约在80%左右。
二、填空题
6.根据提示填空。
(1)《故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排情节,揭示了旧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根源,激发了人们____________的愿望。
(2)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根据篇幅长短可以分为________小说、________小说、________小说等。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情节、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2020山东潍坊中考A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夜奇遇
汤素兰
为给父亲扫墓,小林医生在清明节前一天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家。父亲老林生前是乡村医生,在家里开了一爿小小的“林氏诊所”。现在父亲过世七八年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院门外的墙上。七八年的风吹雨淋,铜牌上有的地方生了铜锈,有点暗淡了。
小林每打开一道门、推开一扇窗,就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小时候,父亲总是忙,白天给人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或者出诊。他记得,西厢的房子,外间是药房,里间的门大多数时候还挂着锁,父亲叮嘱他不要随便进去。有一天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小林等父亲走远,便偷偷地取出钥匙打开了里间的门。在昏暗中,小林看见一只长得像小鹿一样的动物,脑袋和一只眼睛包着棉纱,扎着绷带。小林打开门的时候,那个动物显然受了惊吓,发出一声响亮的叫声,一头撞翻小林,逃走了。父亲去世几天后,小林终于再次将这间神秘的房子打开,发现父亲竟然在这间昏暗的房子里装了无影灯,还有一张手术台,这让小林大吃了一惊。
小林家的房子在村子西头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西边靠山,只有上山的小路,并没有人来往。除了朝南的院门,父亲还在后院的西边院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小门装了铜铃,铜铃上系着一根棕绳,棕绳一直拖到地上。小林不明白原因,他曾问过父亲,父亲说:“万一有从后院来找我看病的呢?他一拉铃,我就能听到。”“拉铃不是得伸出手来吗?谁的个子会这么矮,矮到地上呢?”“以防万一吧。万一来的是个矮个子呢?”
小林沿着山坡上的小路朝父亲的墓地走去。一边走一边想:今年父亲的坟上,是不是又会有花环?来到父亲的墓地,小林果然又看见——不知道是谁,已经将一个用白梽木花和杨柳枝扎成的花环放在父亲墓碑前。父亲去世后,每一年清明节,小林都发现,总是有谁比他更早来给父亲扫墓。他一直不知道这个神秘的人是谁,但他很高兴看到父亲被人纪念。
这一天,一场雨阻断了回城的路,小林只好在家里住一晚上。半夜里,小林好像听到丁零零的门铃声一直响个不停,小林迷迷糊糊地趿着拖鞋来到后院,打开小门。在朦胧的月光下面,他看见一只大穿山甲背着一只小穿山甲站在门口。大穿山甲看到小林,立即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长长的嘴翕动着,急急忙忙地说话。小林竟然听懂了它的话。“啊,我家蜜宝有救了……”小林抬头看向屋后的大山,他分明感到在静寂的山岭间有无数双眼睛正在充满期待地注视着他,让他对自己能听懂穿山甲说话一点儿也不震惊。小林立即从车子后备厢里拿出急救箱,把穿山甲带到西厢里间,打开无影灯,给小穿山甲清理伤口,消毒,缝合。那只大穿山甲在手术台边上一边流泪,一边唠叨:“老獾爷爷还说,要是老林医生还在,这孩子或许还有救。当年黄麂的脑袋被猎枪打开花,老林医生都将它救活了……”小林猛地一惊:“小时候看到的原来是黄麂呀!”穿山甲妈妈继续说:“每年清明节,它都代表我们大家去给老林医生上坟。”小林医生恍然大悟。手术结束后,他吩咐穿山甲妈妈:“回家以后要防止伤口感染,一周以后就可以拆线了。”“我到时再来找您,行吗?”穿山甲妈妈问。小林医生本能地点了点头。
吃完早餐,小林便收拾好东西,发动了汽车。表婶问:“你怕是要过年才回来了吧?”小林便说:“我下周末会回来呢。以后,我说不定每周末都回来。毕竟,开车也就两小时……”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宛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当汽车快要驶出屋前的坡道、转入山坡下的村道时,从汽车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铮亮的光。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有删改)
7.穿山甲深夜来到“林氏诊所”求救并得到救治,虽出乎意料之外,却在于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前面做了铺垫,埋了伏笔。请根据小说,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铺垫或伏笔 作用
① 逃走的黄麂包着棉纱,扎着绷带。 暗示老林救治动物。
② 家在村头,最靠近大山,西门无人来往。 方便动物来去
③ 为动物求助创造了条件。
④ 西厢里间有手术设备,小林是医生。
8.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宛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
答:                                    
                                      
10.《春夜奇遇》运用了童话中将动物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让动物与人沟通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全解全析
14 故 乡
1.答案 C A.戚qi,蓬→篷。B.弶jiànɡ。D.噤jìn,姿→恣。
2.答案 A B.讯→汛。C.珊→栅。D.禁→噤。
3.答案 D “阴晦”,阴沉,昏暗。“阴暗”,暗,阴沉。“阴沉”,天阴的样子。“阴晦”包含了 “阴暗”和“阴沉”两个词的意思,因此排除A、B两项。 “望”有“向远处看”的意思,作者目光所及是船舱外的远方,面积广阔,所以用“望”。“苍黄”指灰暗的黄色,与整体荒凉萧索的意境相符。“悲凉”指悲哀凄凉,比“伤心”一词更符合“我”当时的心情。故选D。
4.答案 C 虽然有比喻词“像”,但不是比喻。
5.答案 A 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号角”。D.语意重复,“大约”和“左右”任去其一。
6.答案 (1)“我”回故乡迁居的见闻和感受 回故乡 在故乡 别故乡 农村经济衰败和农民生活日益贫困 创造新生活 (2)长篇 中篇 短篇 人物 环境
解析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行文脉络以及所阐释的道理。(2)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依靠积累作答。
7.答案 ③后院西墙开小门,装门铃,系拖到地上的绳子。④为穿山甲得到救治提供了医疗保障。
解析 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中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③处可根据第三段中的“除了朝南的院门……棕绳一直拖到地上”概括,④处由铺垫或伏笔可知作用是“为穿山甲得到救治提供了医疗保障”。
8.答案 ①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②开头写“‘林氏诊所’的铜牌”,引出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也暗示着诊所传统的中断。③结尾写“‘林氏诊所’的铜牌”,凸显了小说主题,也预示着小林将继承诊所传统。(从“首尾对比”的角度将②③条综合作答亦可)
解析 解答此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作答。结构上,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使小说结构完整。内容上,开头写小林医生回家为父亲扫墓,引出了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七八年的风吹雨淋,铜牌上有的地方生了铜锈,有点暗淡了”暗示诊所传统的中断。结尾写小林在回去时对表婶说可能以后每周末都回来,以及“从汽车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铮亮的光”则凸显了小说主题,也预示着小林将继承诊所传统。
9.答案 ①用排比句式,充分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和节奏感。②用拟人手法,赋予了动物以人的特性,生动形象。
解析 解答时要先明确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境分析其具体的表达效果。由“山下的溪涧里” “山脚的水田里” “山坡的松林中”可知,画线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起到了增强表达气势和节奏感的作用,充分表现了春天的生机;“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 “无数的小鸟用宛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鸭鹅”“小鸟”以人的特性,生动形象。
10.答案 ①亦真亦幻,增加了阅读趣味,使读者深入了解动物。②可以拉近主人公与动物的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创造人与动物同为地球主人的境界,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解析 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让动物与人沟通交流,使得文章亦真亦幻,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让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动物;把动物拟人化,可以拉近小林与动物的关系,引出下文小林救治小穿山甲的情节;赋予动物以人的特性,说明动物像人一样也是地球的主人,人类应与动物和谐相处,这样更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415 我的叔叔于勒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牡蛎(lì) 别墅(shù) 栈桥(jiàn) 嘟囔(dū)
B.煞白(shà) 撬开(qiào) 糟蹋(tà) 勒索(lē)
C.阔绰(chuò) 褴褛(lǚ) 端详(xiáng) 咫尺(zhǐ)
D.拖累(lèi) 拮据(jū) 哆嗦(duō) 诧异(chà)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哆嗦 港口 风俗习惯 胡说八道 B.无赖 流氓 结结巴巴 迟疑不诀
C.旅行 手帕 狼狈不勘 一干二净 D.恭维 褴褛 神色张惶 为期不远
3.下列句子中描写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语言描写)
B.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外貌描写)
C.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语言描写)
D.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外貌描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C.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D.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既然你知道不是他,就不该这样胡说八道。”
B.“我也正是这么想呀!”是祈使句,改为反问句是:“我难道不也正是这么想的吗?”
C.“这无可疑了。”是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是:“这有什么可疑的呢?”
D.“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是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是:“后来大家没有一个不说话。”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标题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恶灵魂。
B.小说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对于勒多是正面描写,很少有侧面描写。
C.由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可总结出小说情节的发展线索:盼—遇—躲。
D.于勒命运的变化,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二、填空题
7.根据提示填空。
(1)《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___________作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并称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来安排情节,具体的情节是:开端(盼于勒)→发展( )→结局(躲于勒)。
三、阅读理解
(2020四川广安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偷车贼
①纷纷扬扬的雪终于不下了。
②天气干冷,夜色深沉。整个城市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③歌厅里面灯火辉煌,外面却是寂静一片。
④他蹲在那里,观察了很久。当确信没有什么可疑的迹象时,他站起身,假装很随意地走向歌厅门外的一辆轿车。走到轿车旁边,他没有急于动手,而是再次警惕地看了看周围,然后,手脚麻利地掏出工具干起活来。
⑤轿车的顶部落了一层白白的雪花,下面的车窗都紧闭着,他看不见车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但从经验可以判断得出,今天肯定会大有收获,毕竟这是一辆高档轿车。他有自己的职业敏感。
⑥警报器被拆除了,车门也被打开了。他谨慎地钻进去,微微笑了一下,便发动了轿车。轿车从容不迫地滑过歌厅门口,然后,一掉头驶进了苍茫的夜幕中。他本想把车开到市郊,那里比较偏僻,接手的人也多,但行至半路上时,轿车不知哪里出了毛病,竟然慢慢地自动停下了,任他怎么敲打也无济于事。他气得直咬牙但却无可奈何。犹豫了好久,他终于狠下心去,抓起车上放的笔记本和皮包,下车走人。对于他来说,什么时候安全都是最重要的。他是个很理智的人。
⑦但临走时,他还是不舍地看了看后排。刹那间,他差点惊得叫出声来,后排竟然坐着一个人!
⑧他的汗水一下子就下来了。他瞪大眼睛看着,看着看着,他长出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后排坐着的是个孩子,睡着了的孩子。尽管如此,他还是心有余悸,他拎起手边的猎物快速下车,然后,便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样在人迹罕至的雪地上狂奔起来。但跑着跑着,他又停了下来。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到这里,他惊出一身冷汗,顾不得再想别的,扭头往回跑去。
⑨车还在那里,只是仍无法启动。他把昏迷的孩子从车里拉出来,一边大口喘气,一边给孩子把脉,脉象很微弱,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呼吸几乎已经停止了。这时,一辆轿车从远处驶了过来,他忙上前招手示意停车,但轿车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冷漠地滑了过去。同样的情景,他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自己儿子的面孔,“如果儿子还活着,今年也该有这么大了。”他决定不再等了,等也是白等,天寒地冻的深夜里,谁会愿意停下车帮助一个陌生人呢。
⑩他抱起孩子,加速向医院方向跑去。才下过雪,温度很低,路面已经上冻,滑溜溜的。没跑出几步,他便重重地摔了一跤,幸好孩子在怀里揽着没摔着。他怕伤了孩子,便换了个姿势背上孩子,继续向前跑去。
跑呀跑呀,也不知跑了多久,摔了多少次,终于,他跑进了医院。等把孩子送进急救室后,他两脚一软瘫坐在了楼梯的拐角处。这时,他才想起,自己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由于抢救及时,孩子终于醒了过来。他伏在孩子的病床前,慈祥得像个父亲,孩子问他:“叔叔,护士阿姨说,是你救了我,对吗?”他抚了抚孩子的小脸,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时,病房的门开了,两个警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进来,还没等他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副锃亮的手铐已经铐在了他的手腕上。他想反抗,但一看到孩子正瞪大眼睛看着自己,便放弃了。孩子的母亲这时也跑了进来,紧紧地搂住了孩子:“儿子,别怕,坏蛋已经被抓住了,你没事了。”
他冷冷地笑,然后被警察押出了病房。房门外,他听到孩子说:“妈妈,叔叔救了我,他怎么会是坏蛋呢?”他听着,心头一热,眼角竟然有些闪烁。五年了,这是他第一次流泪。
想起五年前,他的儿子出了车祸,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他跪在路边,磕头求那些经过的轿车停下来送儿子去医院,但直到儿子咽气,他也没能拦下一辆车。后来,他便做了偷车贼。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观全文,第⑩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请在第⑧段画横线处补写出偷车贼此时的心理活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偷车贼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小说结尾交代“他便做了偷车贼”的原因,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解全析
15 我的叔叔于勒
1.答案 C A.栈zhàn。B.勒lè。D.累lěi。
2.答案  A B.诀→决。C.勘→堪。D.惶→皇。
3.答案  A 本句运用的是心理描写。
4.答案 B A.比喻,“海面”是本体,“绿色大理石桌面”是喻体。C.反复,“我的叔叔”和“我的亲叔叔”构成间隔反复。D.比喻,“这封信”是本体,“福音书”是喻体。
5.答案 A B.“我也正是这么想呀!”是感叹句。C.“这有什么可疑的呢?”是反问句。D.改为双重否定句改变了原意。
6.答案 B 对于勒仅有几笔正面描写,多是侧面描写。
7.答案 (1)莫泊桑 法 批判现实主义 契诃夫 欧·亨利
(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 遇于勒
解析 (1)外国作者要注意识记其国别,牢记与其相关的文学常识。(2)熟读课文,根据课文的行文脉络理解作答。
8.答案 偷车贼雪夜偷车并送昏迷的小孩进医院。(交代清楚人物、时间、事件即可)
解析 回答本题,可以采用要素归纳法,即交代清楚人物、时间、事件。人物:偷车贼。时间:雪夜。事件:偷车并送昏迷的小孩进医院。据此作答即可。
9.答案 环境(景物)描写,突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侧面表现了偷车贼送孩子的艰辛,烘托了善良的人性。(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才下过雪”“温度很低”“路面已经上冻”属于环境描写,写出了当时环境的恶劣。在如此情况下,更加突出了偷车贼送孩子去医院的艰辛,烘托了善良的人性。
10.答案 轿车密封得那么严,那个孩子会不会已经被憋死了!在自己下手前,孩子已经在车里呆了很长时间。我的天,孩子可能会因为缺氧窒息而死。怎么做父母的,这么大意!(围绕“孩子在车里因待的时间长,会有生命危险”的思路去写,语言流畅,合乎情理即可)
解析 寒冷的雪夜,偷车贼本想将偷来的车开到市郊,但行至途中轿车出了毛病,他想弃车而走,但此时他发现车里有个睡着了的孩子。正在他打算快速逃离时,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这个孩子也许并不是睡着了,而是在轿车里待久了,窒息昏迷了,他可能有生命危险。据此补写心理活动作答即可。
11.答案 罪犯:报复社会,偷车为生,不劳而获。慈父:深爱自己死去的孩子。良心未泯:人性的善良和父爱的冲动使他挽救了陌生男孩的生命,思想和行为表现出“善”的一面。(结合文章内容合理分析)
解析 阅读全文,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由第④段中的“走到轿车旁边……干起活来”,第⑥段中的“警报器被拆除了……便发动了轿车”,以及第 段中的“后来,他便做了偷车贼”可知,偷车贼为了报复社会,以偷车为生,表现出“恶”的一面,是一个罪犯;由第 段中的“想起五年前,他的儿子出了车祸,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他跪在路边,磕头求那些经过的轿车停下来送儿子去医院”可知,偷车贼深爱自己死去的孩子,是一个慈父;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偷车贼全力送陌生男孩去医院,救了孩子的命,思想和行为表现出“善”的一面,由此可见他良心未泯。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2.答案 暗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的主旨)——呼唤社会需要善良。
解析 作者在小说结尾交代了“他便做了偷车贼”的原因,原来是他在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别人的冷漠伤害了他,他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心理发生了变化,才产生了做偷车贼的想法。作者这样安排,意在暗示小说的主旨,即呼唤社会需要善良。
416* 孤独之旅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急促(cù) 撩逗(liǎo) 狗吠(fèi) 胆怯(qiè)
B.麦茬(chá) 掺杂(chān) 给予(gěi) 肥硕(shuò)
C.撅断(juē) 恶劣(liè) 戳破(chuō) 凹地(wā)
D.嬉闹(xī) 稠密(chóu) 驱除(qū) 觅食(mì)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曚曚昽昽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B.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礼,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C.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D.他惊喜地跑过去拣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
B.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C.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D.(杜小康)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油麻地的孩子歇斯底里的读书声。
4.(2021福建莆田仙游郊尾枫亭七校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学校策划和组织了“我身边最美的人”系列采访宣传。
B.这个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它能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场景让人思考。
C.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方法。
D.拥有健康的体魄关系到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比喻)
B.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比喻)
C.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夸张)
D.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排比)
二、填空题
6.根据提示填空。
《孤独之旅》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2021吉林长春宽城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圣 坛
曹文轩
①一九七七年秋,我北大毕业留校。
②要上讲坛了。半个月前,我还无动于衷,全不当回事。可是在上讲坛的头一天,我忽然紧张起来:也就是说,明天,我将开始教学生涯了。教师的责任感似乎与生俱来,不做教师,你一辈子感觉不到,而你只要一做教师,它就会自动跳出来抓住你的灵魂。晚上,我敲开一位先生的门,问:怎么讲课?他像修炼很深的禅师面对未悟的弟子,头微微向上,少顷,说出四个字来:目中无人。我退出门外。
③我记得我的第一次课就没有失败。下面安静极了,我能清楚地听见台下动人的喘息声。这全靠那四个字给我撑着。从那以后到现在,我一直信那四个字。我对“目中无人”似乎有所悟:目中无人非牛气哄哄,非内荏而色厉,非蔑视,非倨傲,非轻浮,非盛气凌人。无就是有,有却是无。是一种境界吧?人格上的、精神上的、气势上的?是对学术观点的诚实和对真理的自信吧?……此言似乎只可意会而不可细说。但有一点,似乎又是可以说的:所谓无人,就是没有具体的人,而只有抽象的人——抽象的人则无。因此缘故,即使只给二十人的一个班上一年课,在课堂上我也往往难记住一个具体的面孔。似无人,但恰恰是把听课者看得很高的。
④敢目中无人,却不敢再掉以轻心。我很景仰一位先生,既为他的人格又为他的学识。然而我想象不出,就是这样一位先生——一位凭他的学识,上课玩儿一样的先生,却在上课之前竟对明明认识的字一个个怀疑起来,然后像小学生一样,去查字典,把字音一一校对,标注。我敢说,他的这种心理,完全是因为他对讲坛的高度神圣感引起的。这件小事使我不禁对他又景仰三分。我喜欢这份严肃,这份认真。当然,我并不排斥“名士风度”。我很钦佩有人不用讲稿,竟然雄辩滔滔,口若悬河,一泻千里。我曾见过一位先生,他空着手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然后从口袋里摸索出一张缺了角的香烟壳来。那上面写着提纲要领。他将它铺在台子上,用手抹平它,紧接着开讲,竟三节课不够他讲的,并把一个个学生讲得目瞪口呆,连连感慨:妙,妙!而我只能向其仰慕。我这人缺这份好脑子。我得老老实实地备课,然后一个字一个字毫不含糊地全都写在稿纸上。有时看样子离开讲稿了,但所云,却几乎无一句是讲稿以外的突发灵感。我有数,像我这样做教员,是很累的。可我笨伯一个,无奈何。时间一久,我退化了,离开讲稿竟不能讲话,一讲,八成是语无伦次,不知其所云。
⑤我何尝不想来点名士风度,来一张香烟壳儿就侃它三四个小时,好好潇洒它一番?可我不敢。
⑥讲坛是圣洁的。我认识一位外系教员,此公平素浪漫成性,情之所至,捞衣卷袖,把衣领一一扯开,直露出白得让人害臊的胸脯来,有时还口出一两个脏字,以示感叹,以助情绪。然而有一次我去听他的课,却见他将中山装的风纪扣都扣得严严实实,一举一动全在分寸上,表情冷峻、严肃得让人难以置信。课后我跟他开心:何不带一二感叹词耳?他一笑:“一走进教室,一望那讲坛,我顿时有一种神圣感。在上面站了一辈子,我从没说过一个脏字,并非有意,而是自然而然。”
⑦我有同感。我高兴起来,放浪形骸,并有许多顽童的淘气和丑恶。然而,在临上讲台前一刻,却完全沉浸到一种庄严的情感之中,完全是“自然而然”。我不能有一点亵渎的行为,甚至苛刻地要求我的听众。生活中的嬉皮士,我无意管他,因为人家也是一种活法。可在课堂上,我绝不容忍其混杂于我庄重的听众之中。曾有那么一位(我估计是社会上来偷听的),穿着一件极短的短裤,一件极敞的汗衫,光着大脚丫,脚蹬一双拖鞋,“吧嗒吧嗒”就来听我讲课,我像受了侮辱似的走过去:“对不起,请出去!”他大概从我的目光中看出什么来了,便很听话地提着书包出去了。后来我又从听众席上发现了他。他穿着很整洁,极稳重地坐着。我不禁朝他感激地点了点头。
⑧既为圣坛,就得布道。占住讲坛者,岂敢忘记布道!既给知识,也给品质、人格、真诚和正义。其实,没有后者,一个人怕也是很难获得多少知识的。再说,一个人即使学富五车,但全然无人之骨气,又有何用?我们何必讳言布道呢?别忘了布道。当年的鲁迅不敢忘,我们敢忘?
⑨既布道,布道者自己就要有正气。他应当坚决捍卫知识的纯粹性,他应善恶分明。他只承认以自己的感受为原则。他不能油滑,见风使舵,像捏面团一般把讲稿随政治风潮变来变去。他给他的听众是一个助教、一个讲师、一个教授的形象,也是一个人的形象。我走到教室门口,总觉得那讲坛很远,很高。我朝它走去,有一种攀登的感觉,我曾有过幻象:我被抛进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了,就像走进一座深邃的教堂。我静静地站到讲坛上,等待着铃声,宛如在聆听那雄浑的令人灵魂颤索的钟声。我喜欢这种肃穆,这种净化了的安宁。我曾多次体味到莫斯科大学一位教授先生的感觉:
⑩“我走上讲坛,我有一种上帝的教士的神圣感。”
也许有一天,我会厌倦北大的讲坛,但至少现在还恋着。
(有删改)
7.第②段中加点的“目中无人”应如何理解?
答:                                     
                                          
8.“我对‘目中无人’似乎有所悟”,此句中的单引号与下面句中双引号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完全是“自然而然” B.“吧嗒吧嗒”就来听我讲课 C.“对不起,请出去”
9.下列对“圣坛”一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走上讲坛的人,要有一身正气,要传递正能量。
B.走上讲坛,要做一名上帝的教士。
C.站在讲坛上的人,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
D.站在讲坛上的人,要有令人景仰的学识。
10.第⑦段作者描述了自己与偷听课者当时的表现,下面成语最能表现二人内心的一项是( )
A.心照不宣 B.心有灵犀 C.心心相印 D.心领神会
答案全解全析
16* 孤独之旅
1.答案 D A.撩liáo。B.给jǐ。C.凹āo。
2.答案 C A.曚曚昽昽→朦朦胧胧。B.礼→理。D.拣→捡。
3.答案 D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不符合语境。
4.答案 C 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活动”。B.句式杂糅,应删去“因为”或“的原因”。D.一面对两面,应在“拥有”前加“是否”。
5.答案 C 本句并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6.答案 《草房子》第八章 曹文轩
解析 曹文轩是一位较有影响的作家,牢记与其相关的文学常识。
7.答案 “目中无人”的意思是指教师对课堂极其专注,不受其他人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学术观点的诚实和对真理的自信。
解析 阅读第③段可知,“目中无人”的意思是指教师对课堂极其专注,不受其他人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学术观点的诚实和对真理的自信。
8.答案  A “目中无人”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A项同样也是,故选A。
9.答案 B 根据“我走上讲坛,我有一种上帝的教士的神圣感”可知,“要做一名上帝的教士”的说法错误。
10.答案 B 第⑦段作者描述了自己不让穿着随便的偷听课者听课,偷听课者明白了作者的意思,后来偷听课者在听众席上“穿着很整洁,极稳重地坐着”。用“心有灵犀”形容二人的内心最合适。故选B。
4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
一、积累(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  )
A.萧索(xiāo) 与日具增  恣睢(jū)  莫名其妙
B.嬉闹(xī) 为期不远 鄙夷(bǐ) 一干二净
C.手帕(pà) 迟疑不决 栈桥(zhàn) 置之不理
D.褴褛(lǚ) 无忧无虑 掺杂(chān) 浩浩荡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
B.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C.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D.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
3.(2021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不管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都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B.通过学习《孤独之旅》,使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
C.科学防控新冠疫情,重点在于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
D.少年时代,我们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品尝生活的甘美,也经历着成长的苦涩和无奈。
4.(2020山东淄博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家乡的风味是什么 是弹跳在舌尖上的味蕾颤动,还是贮藏在阡陌中的乡风民俗,抑或是散布在田野里的自然珍馐
B.电影《死亡诗社》塑造了一个充满个性和激情的文学教师形象,让观众——特别是中学生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而且性能要求最高、最复杂的巨型航天系统。
D.老照片莫名戳中泪点,因为上面记录着青春芳华;老物件勾起联翩回忆,因为其中凝结着生活过往:这便是怀旧情结。
5.(2020青海中考)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所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
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
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
④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肖像镌刻其上。
⑤闹过一场小脾气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
6.(2020四川达州中考)下列各句表达不得体的是哪一句 为什么 (3分)
(1)初次见面,我特地从达州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薄礼——灯影牛肉,希望大家以后多多关照。
(2)魏芳收到朋友阿香的微信消息:我明天到达州,拜托你到百节机场来接我好吗
(3)李老师,这是我要发表的文章初稿,请您斧正,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4)近日听闻你家小女获得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真是可喜可贺啊!
不得体的是第(  )句,因为  。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虚构的人物。
B.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其中“伯”亦可用“孟”替代。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于勒。
8.(2021江苏苏州姑苏五校期中)这是一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宣传图。请你仔细观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幅图的含义。(3分)
答:
9.(2021湖南邵阳期中改编)综合运用。(7分)
亲爱的同学,在“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携手并肩,再度走进那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
(1)[活动设计]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标语。(2分)
答:
(2)[人物竞猜] 你能说出其中的人物形象吗 (2分)
①“项带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的是        。
②“拉着黄包车在烈日下奔跑的人力车夫”是        。
(3)[人物评说] 请你仿照下面示例,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所要评说的人物,不少于30个字。(3分)
供选人物:杨二嫂 武松 于勒 保尔·柯察金
示例:海伦·凯勒,一个视觉和听觉都丧失的残疾人,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走出了黑暗,我从书中读出了她刻苦努力、自强不息、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永不言弃、身残志坚、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答:
二、阅读(35分)
(一)(2020山东泰安七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8分)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  )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  )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
③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④“老爷!……”
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⑥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⑦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⑧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依次填入第①段括号内的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既然  就  并且 B.即使  也  何况
C.虽然  但  而且 D.虽然  而  况且
11.对“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闰土,由“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的根本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我”和闰土有许多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B.闰土不如从前那样喜爱交流,变得沉默寡言。
C.闰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漠视彼此友情。
D.闰土信守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悲凉。
12.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第①段借助大量的外貌描写,生动刻画了饱经风霜、极度贫困、终日在磨难中挣扎的中年闰土的形象。
B.第④段的语言描写只有一句,然而“老爷”足以证明“我”与闰土之间童年的纯真感情已完全为隔膜所代替。
C.第⑥段中“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中“辛苦”的含义是相同的。
D.文中第⑧段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13.对于文中结尾处“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一景物描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是“我”眼前出现的真实画面,因为离开所以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所以再看故乡也就客观了许多。
B.这是“我”眼前出现的一幅虚幻的画面,这并不是现实故乡的景象,是“我”因为太热爱故乡而对它的一种美化。
C.此处再现了故乡的神异景色,展示了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这是“我”理想中新生活的象征。
D.这是“我”在离开时对记忆中故乡美好的景象的最后怀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依不舍。
(二)(2020吉林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算 盘
李森祥
①陈老师个子很高。他常穿一件灰布中山装,两肩膀瘦塌塌的,背脊骨却像竹竿一般直。
②他讲课时,一只手搭在课桌上,另一只手的指缝里,就夹住一颗粉笔。他的手掌片开后,奇大,白白的,筋凸出来,薄薄的像菜刀。一堂课结束时,他粉笔一丢,两手掌合住,相互擦一擦,沙沙的。那声音很像剃头师在刮布上刮剃刀。
③陈算盘是老师的绰号,村里人背后都这么叫他。
④这陈老师是块活算盘,经他手教出来的学生,个个算盘珠上走得了马。的的得得,的的的得得得,珠子炒黄豆一般响成一气。
⑤上课时,老师不敲钟,不吹哨。他的头从横梁内移出来,脚就从楼梯上下来,咯——咚声比上楼时响,弄得祠堂里回声很大,学生们远远就听见了。到他下最后一级楼梯,我们已经坐好。
⑥有一天,老师很认真地要我们这个年级的同学,上他住的阁楼里去看看。祠堂有阁楼,老师的房间就在阁楼里。我们心里一下子兴奋起来。这就是说:老师要教我们珠算课了。按老师的惯例,开教哪个年级的珠算,就让上他阁楼里走一趟。这已经成了他的一种固定仪式。
⑦我们排着队,很小心很紧张地往楼梯上迈步,一步步迈得很慢。我脚底心软绵绵的,好像踩着的不是楼梯板,而是踩在老师的身上。
⑧进了阁楼,老师让我们轮流在他的藤椅上坐一下。藤椅会吱咯吱咯叫。
⑨我们都坐过藤椅后,老师才打开了樟木箱。樟木箱内掀出一股陈年樟气,在小阁楼内左右弥漫。这有些辣有些绵酽的气息渗得我的鼻子忽大忽小的,我拼命熬着,才没打出喷嚏来。
老师搬出来一样物件,很重。他小心地将物件平放在条桌上,解开包布,是一块算盘。老师对我们招招手,很慎重地说:你们来摸摸!我们就过去摸摸,一摸我就瞪大了眼睛,原来是块石算盘。它不光算珠是石的,连排档、盘框也是石的。这是一块雕出来的石算盘。它能算吗 能算。老师看着我们全摸过后,将左手按在算盘上,大拇指一勾,咯得数声脆响,打出一排珠子,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老师说:你们看住了。只见他薄大的手掌一翻,手指头弹开,一瞬时,就有盐锅里爆黄豆般的声音炸出来,一串串地在我们耳边滚。一会儿工夫,声音没了,算盘上的一至九珠子就调了个头,成了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同学都炸着嘴,耳朵鸟翅般弹得笔挺。老师说:你们能够像我刚才这般不歇力地打一遍,那就可以在滚了的油锅里用手指弹出一颗花生米来。
经老师这么一说,我们就更加惊呆了。我心里想,到哪一天才能学到这一手绝技呢 老师的话是真的,他手指尖上的老茧,比我爷爷指根的老茧厚。
石算盘声音响过的第二日,老师开始教我们打算盘,一块特制的大算盘挂在黑板上,这是老师自己动手做的。黄杨木的珠子,足有碗底那么大。珠杆上扎着鸡毛,用来固定珠子。他用左手去推珠子时,脚尖踮起来。他规定我们,一律用左手拨珠子。他说:右手是握笔的,怎么能打算盘呢 左手打出来,右手记,这才正。这样,我们那一带打算盘的,只要看他开哪只手。看到开右手的,就有人说:这是野路子,不正宗的。
老师教我们珠算,几乎是突击性的,天天学。那些天,村庄里能听到东一片西一片的算盘声。晚上的时候,这声音伴了多少爷们父亲们进入梦乡呢……
那些天,老师的心情就显得很轻松,有了一种安慰,很知足的神态。
(选自李森祥《台阶》一书,有删节)
14.比喻句中,恰当的喻体可以丰富语句的内涵。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喻体的表达效果,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要求突出人物特征。(3分)
  他常穿一件灰布中山装,两肩膀瘦塌塌的,背脊骨却像竹竿一般直。
答:
15.文中写了老师的哪两块特别材质的算盘 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2分)
(1)     算盘,特点: 
(2)     算盘,特点: 
16.第—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7.文末“老师的心情就显得很轻松”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4分)
答:
(三)(2020甘肃兰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斗 虎
莫 言
①关东那地场到底有多么冷,无法子跟你们说清楚,怎么说也是个冷,真冷。
②但也有不怕冷的,俺家那匹黑马就不怕冷。俺家那匹黑马是匹公马,有点野,蹄子热[注],嘴尖,除了俺爷爷敢使唤它,别的人都不敢近它的身。但它是一身的好活,在俺爷爷的手里,无论是拉车还是拉犁,都是一匹顶两匹。因为这一点,尽管它一身的坏毛病,俺爷爷还是舍不得卖它。
③这匹马一到初冬就拴不住了,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缰绳,它也能给你咬断。它一大清早就跑了出去,傍黑天才回来。既然能够自己回来,索性也就不拴它了。刚开始家里人对黑马出去的目的有几种猜想,一是说它出去找母马谈恋爱,一是说它出去找草吃。但后来觉得这几种猜想都不对头。周围屯子里谁家有匹母马我们都知道,没听谁家说起过。关于这匹马出去打野食的说法也不成立,冰天雪地,一根草也没有,灌木条子和树皮它肯定不喜欢吃。况且它每天晚上回来就吃个不停,咀嚼草料的声音彻夜不息。如果白天在外边吃到了野食,夜里就不会有这样好的食欲。
④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这匹马喜欢玩,白天它是出去游山玩水了。这种说法太浪漫了点,毕竟是匹马。但这匹马每天回来时都大汗淋漓,好像一个刚跑完了马拉松的运动员,身上还有一些或深或浅的血口子。它到底出去干了些什么 的确是个让人心痒的谜。后来我爷爷决定跟踪这匹马,看看这家伙到底去干什么了。
⑤这天,爷爷跟踪马到了后山的一块被稀疏的林子和一蓬蓬的灌木围绕着的平地,不由得吃了一惊。爷爷看到一只老虎在那儿烦躁地转着圈子,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我家的马进了场子,活动了一下身体,对着老虎叫了几声,老虎也叫了几声。我家的马在奔跑时脖子上的鬃毛竖起来,像波浪一样翻滚着,十分威风。然后我家的马就和老虎展开了生死大搏斗。我家那匹马能够将身体立起来,两只前蹄好像拳击手的两个拳头一样灵活而有力,它用前蹄把老虎打得鼻子往外蹿血。如果你认为我家的马只会用前蹄那就坚决地错了。我家的马两只后蹄用得也很俏丽。它会在奔跑中猛然停住,把两只后蹄飞扬起来。我爷爷亲眼看到马蹄子踢到了老虎嘴上,老虎嘴里飞出了几个白白的东西。还用问吗 虎牙。老虎牙被踢掉,蹲在那里“啪嗒啪嗒”地掉眼泪。当然,老虎毕竟是老虎,它锋利的爪子,也在我家马的屁股上留下了好几道深深的血痕。
⑥爷爷心中感动,心里想,走遍天涯海角,到哪里去找敢跟老虎打架的马,而且还能打个平手。
⑦打上半个时辰,老虎和马看样子都有点累了,它们就分开了。我家的马跑到树棵子里用舌头舔雪吃,那只老虎也用舌头舔雪吃。休息一会儿后,它们继续战斗。我爷爷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家的马鬃毛太长,虽然在与老虎搏斗时能够直竖起来,但有时会遮住它的眼睛。
⑧爷爷回到家,就替马把鬃毛剪了,想让它利利索索地跟老虎打架。结果,剪了鬃毛的马威风全失,上场不到一分钟,就让老虎咬断了脖子。
⑨我爷爷哭得像泪人似的,一边哭一边说:“马啊马啊,都是我把你给害了啊!”
(有删改)
[注] 只有长时间奔跑后的马,蹄子才会热,故“蹄子热”指一天到晚总是闲不住。
18.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请从下面提示的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4分)
[提示] 角度一:原因→结果 角度二:悬念→真相
答:
19.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效果。(4分)
(1)关东那地场到底有多么冷,无法子跟你们说清楚,怎么说也是个冷,真冷。
答:
(2)它会在奔跑中猛然停住,把两只后蹄飞扬起来。
答:
20.文中的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3分)
答:
21.研读文章结尾处的内容,请说出其中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3分)
答:
三、写作(40分)
22.(2020湖北黄冈中考)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40分)
薛谭跟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认为都学到手了,于是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没有阻拦他,并在城外的大道上为他摆酒送行。这时只见秦青打着拍子,慷慨激昂地高唱起来,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反激出的回声挡住了天上的行云。
见此状,薛谭便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说回家的话了。
要求: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全解全析
单元检测
1.A  具→俱,睢suī。
2.C A.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B.分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C.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用来形容大雾,不恰当。D.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3.D A.关联词语使用错误。这是个假设复句,感叹语气体现了虚幻的期待,应将“不管……,都……”改为“如果……,那……”。B.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C.语序不当,将“早发现、早报告”调至“早隔离”前边。
4.C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C项中应将“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后面的“、”改为“,”。
5.B 本题考查使语言连贯的能力,具体考查句子排序。先明确材料的文体(记叙、说明、议论),再采取相应的方法。本题选用的是说明性材料,按照空间顺序,先写沿着马路行走③,然后写马路的尽头①,接着写雨后的青海湖⑤、青海湖上的诗歌墙④,最后表明诗歌墙的象征意义②。分析之后,通读语段验证答案,得出正确的答案为③①⑤④②。故选B项。
6.答案 4 “小女”是谦辞,称自己的女儿,不能用于称呼别人的女儿
解析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分析用语是否得体,可从谦辞、敬辞,听话者、说话者,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1)句中说自己带给大家的礼物是“薄礼”,“薄礼”是谦辞,很显然使用准确。(2)“拜托”是敬辞,用在请朋友到机场接自己中,使用准确。(3)“斧正”“恳请”是敬辞,使用准确。(4)称对方女儿用了“小女”一词,“小女”的使用对象是自己的女儿,使用对象有误。
7.D 文章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8.答案 (示例)疫情期间,建议独自在家隔离;外出和他人接触时一定要戴口罩;绝对不能参加聚会并与多人密切接触。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最上边“人”字对应的符号是“√”,“人”是单独的,表示建议独自在家隔离。中间“从”字对应的符号是“口罩”,表示外出接触他人时一定要戴口罩。下面“众”字对应的符号是“×”,“众”字代表人员密集,故“×”表示禁止聚集。
9.答案 (1)走进小说天地,品味多彩人生。
(2)①闰土 ②祥子
(3)(示例)保尔·柯察金,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我从书中读出了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拟写活动标语的能力。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所以标语应围绕“阅读小说”“品味小说”等内容拟写,同时注意标语前后句要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第①句中的人物是闰土,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第②句中的人物是祥子,出自老舍小说《骆驼祥子》。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关键人物的性格把握和独特感受。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总体包括人物、身份、行为、自己得到的感悟等。人物为杨二嫂、武松、于勒、保尔·柯察金中的一个,可选性很大。经分析,例句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名字,二是人物精神面貌或人物经历,三是阅读者的收获体会。答案也应符合这个格式。
10.C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辨析运用能力。通过分析句意可知,第二句中,前一分句说“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而后一分句却说“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意思转到了相反的方面,因此前后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可确定前两个空应填“虽然”“但”。第三空,前边的内容是对闰土面容的描写,后边的“加上了很深的皱纹”更进一步刻画,故前后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应选关联词“而且”。所以,答案选C。
11.D 面对饱经风霜、生活贫苦的中年闰土,回想起少年闰土的形象和儿时的趣事,“我”心情沉重,不知从何说起。二十几年的贫苦生活,封建的等级观念已经在闰土心中根深蒂固,“我”和闰土之间已经形成了隔膜,因此,“我”也说不出话。故答案选D。
12.C 三个词中的“辛苦”含义不同:“辛苦展转”中的“辛苦”指劳碌奔波,“辛苦麻木”中的“辛苦”指迟钝愚昧,“辛苦恣睢”中的“辛苦”指放任、处心积虑。
13.C A.这并非“真实画面”;而且,“释然”的意思是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因此,“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所以再看故乡也就客观了许多”理解不正确。B.这并不是“我”对故乡的美化,而是一种带着希望的回想。D.“……最后怀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依不舍”理解错误。这幅神异的图画,是“我”对新的希望的想象、憧憬。
14.答案 ①以竹竿做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陈老师的“瘦”“高”“直”“挺拔”的特点。
②(示例)他穿着一件白色羽绒服,两肩宽阔,整个人像球一样圆。(至少突出两个特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评价能力和仿写能力。题干明确指出比喻句的作用是丰富语句的内涵,可以依据这一点分析所给语句。首先,判断句中的本体是背脊骨,喻体是“竹竿”,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是“瘦”“高”“直”。所以这句话运用比喻突出了陈老师“瘦”“高”“直”的特点。其次,仿写句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人物特征。
15.答案 (1)石或石制(石质);它不光算珠是石的,连排档、盘框也是石的。这是一块雕出来的石算盘。
(2)黄杨木;大算盘,这是老师自己动手做的,黄杨木的珠子,足有碗底那么大。珠杆上扎着鸡毛,用来固定珠子。
解析 此题考查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文章第段中写到陈老师拿出来石算盘,“它不光算珠是石的,连排档、盘框也是石的。这是一块雕出来的石算盘”。文章第段写到老师拿出了一个黄杨木的算盘教我们,“这是老师自己动手做的。黄杨木的珠子,足有碗底那么大。珠杆上扎着鸡毛,用来固定珠子”。本题对原文语句进行提炼即可。
16.答案 ①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陈老师打算盘熟练自然,出神入化,表现出其技艺的高超;②通过对同学的神态描写,写出他们的惊讶,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这里通过侧面描写,衬托陈老师打算盘的技艺的高超。(意思对即可)
解析 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判断及赏析能力。第段中“搬”“平放”“解开”“招招手”“将左手按在算盘上,大拇指一勾”“一翻”“弹开”是关于陈老师的动作描写,“你们来摸摸!”“你们看住了”属于语言描写,这些描写写了陈老师拿出算盘和熟练地打算盘的过程,表现出了老师技艺的高超。第段,“炸着嘴,耳朵鸟翅般弹得笔挺”则是写出了同学们看陈老师打算盘时的惊讶表情,同时也从侧面衬托出陈老师技艺的高超。
17.答案 原因:看到我们打算盘很勤奋,夜以继日,不断进步,对育人成果感到欣慰、满足和自豪。好处:表现出陈老师的认真负责,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意思对即可)
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鉴赏评价段落作用的能力。首先分析老师心情很轻松的原因,结合语境发现老师教我们珠算,那些天“村庄里能听到东一片西一片的算盘声”,就连晚上的时候,算盘声音“伴了多少爷们父亲们进入梦乡呢”,这些语句都可以看出我们打算盘很努力,陈老师看到这些感到很欣慰、很满足。其次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就内容而言,这句话写出了陈老师看到学生的努力很欣慰。就结构而言,这样的结尾更能突出陈老师的认真负责,深化了主题。
18.答案 (示例1)角度一:原因→结果
爷爷跟踪冬天反常的黑马,发现马鬃会影响黑马与虎的搏斗→被爷爷剪了鬃毛的黑马在与老虎的搏斗中,却被老虎咬断脖子而死。
(示例2)角度二:悬念→真相
马一到白天就出去,而且回来后大汗淋漓,身上有血口子,它到底出去干了些什么 →马白天到后山的平地与等在那里的老虎生死搏斗,却难分上下。→被爷爷剪去鬃毛的马能打赢老虎吗 →没有鬃毛的马,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被老虎咬死了。
解析 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故事情节的能力。两个角度任选一个,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一个角度作答。
角度一:原因→结果,这个角度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法,先摆明结果再查找原因。结果:第⑧段“结果,剪了鬃毛的马威风全失,上场不到一分钟,就让老虎咬断了脖子”。为什么爷爷要剪了黑马的鬃毛 原因在第⑤—⑦段,爷爷通过跟踪反常的黑马,发现它在与虎搏斗,爷爷自认为黑马的鬃毛太长,会遮住它的眼睛,影响黑马与虎搏斗。
角度二:悬念→真相,首先要思考作者设置了哪些悬念,第④段设置了悬念:“这匹马每天回来时都大汗淋漓”“身上还有一些或深或浅的血口子。它到底出去干了些什么 ”第⑤段道出真相:原来是去与等在后山平地里的老虎进行生死搏斗去了,“我”家的马和老虎难分胜负。⑦⑧两段设置悬念后道出真相,悬念是:爷爷剪了黑马的鬃毛,黑马还能打赢老虎吗 真相是:剪了鬃毛的马威风全失,上场不到一分钟,就让老虎咬断了脖子。
19.答案 (1)“冷”三次出现,同义反复,起强调作用,凸显了关东地场冷的程度“无法说清楚”。
(2)“飞扬”写“我”家的马在与老虎搏斗时奔跑中突然高举扬起的后蹄,表现出了马与虎搏斗中的威势。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作答此类试题时,首先分析该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效果。(1)“有多么冷”“也是个冷”“真冷”三处反复提到“冷”,强调了关东地场非常冷,冷到无法说清楚的程度;(2)“飞扬”是一个动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与虎搏斗时的威势。
20.答案 ①对马宠爱有加。尽管马有一身的坏毛病,但爷爷因喜爱“它是一身的好活”而舍不得卖它;马死后爷爷哭得像个泪人。②胆大心细。敢驾驭别人不敢近身的马,并能使马听自己使唤;敢跟踪马到后山荒地,并解开谜团;敢在后山独自观马虎争斗,并发现马的鬃毛太长,会遮住马的眼睛。③意气用事。尽管吃惊于马与虎打架,但爷爷因感动于马的勇敢而高估了马的实力,用不切实际的想法帮助马,反而害死了马。
(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文中的爷爷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对马宠爱、包容,有胆量且心思细腻,意气用事,容易激动的人物形象。第②段说尽管马有一身的坏毛病,但爷爷喜爱“它是一身的好活”而舍不得卖它,可见爷爷对马比较包容、宠爱,这一点在第⑨段也有所体现,马死了,爷爷哭得像个泪人。第②段,“除了俺爷爷敢使唤它,别的人都不敢近它的身”,可见爷爷胆子很大。第④段,“后来我爷爷决定跟踪这匹马,看看这家伙到底去干什么了”,第⑤段,“爷爷跟踪马到了后山……深深的血痕”,可见爷爷有胆量独自一人观看马和虎的斗争。第⑦段,“我爷爷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有时会遮住它的眼睛”,体现了爷爷观察仔细,心思细腻。第⑥段,“爷爷心中感动”,第⑧段,“爷爷回到家……跟老虎打架”,可以看出爷爷容易激动、意气用事,反而好心办了坏事。
21.答案 ①人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想当然地采取行动。(或:一片好心去为人做事,结果适得其反。)②做事情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感悟人生道理的能力。文章结尾处的内容是爷爷反思自己的做法害了马,他自认为马的鬃毛会妨碍马和虎的争斗,于是想当然地替马剪了鬃毛。这一行为是爷爷的主观臆断,自认为是做了好事,结果却适得其反。爷爷觉得马能和老虎斗,就异想天开,替马把鬃毛剪了想让马打赢老虎,这个想法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尊重客观规律。这就启示我们:做事情时,不要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想当然地采取行动。做好事,要讲究方法,不然会适得其反。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2.[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只提供了材料,而未提供话题,要求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角度,自拟作文题目,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吃透材料,明确主旨。材料作文绝对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所表达的主题必须符合材料的要求,做到“从材料中来,到生活中去”。就本段材料而言,可以从薛谭和秦青两个人的角度去写,尤其是站在薛谭的角度理解材料并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更容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本材料中,薛谭学了一点就以为学到了全部,符合某些学生的学习心理,很容易得出我们所惯有的“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等缺点。站在秦青的角度,在薛谭去意已决的情况下,没有苦口婆心地劝说,而是以一首“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歌曲,让薛谭在震撼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而迷途知返,这是日常生活中的“身教”。
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见解。从自己最真实的成长和学习经历入手,写出自己的认知及看法。
拟定标题,构思行文。“题目自拟”是对标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应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提炼。如以“我终于理解了你”为题,写对某一位老师的感恩之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叛逆之后,在行将分别之际,终于理解了老师的谆谆教导;也可以以“那一朵盛开了的花儿”为题,写自己在经历了成长的痛苦之后,对生活有了深切的感悟。当然,也可以就“终身学习”“学无止境”等谈出自己的看法,写出一篇气势磅礴、有理有据的议论文。
[例文]
学无止境
韩愈曾经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一千多年前,隋朝有一个少年叫卢思道,他不仅长得俊美,还很聪明,也很有文采,所以大人们经常夸他,他开始变得越来越骄傲。有一天,卢思道去找好朋友刘松,刘松正在写文章,看卢思道来了,便把刚写好的文章拿给卢思道看,请他提意见。卢思道自以为是地说:“好吧!”可一看,别说提意见,就连里面的字都有很多不认识,他随便说了几句,就赶紧说家中有事走了。卢思道边走边想:以前刘松还不如我呢,怎么现在他写的文章我都看不懂了 后来卢思道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很有成就的人。
就学无止境而言,鲁迅先生就是我们的榜样,他在去世前两个月还在写文章。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毛泽东同志逝世前夕,卧室中还摆放着各种书籍,《鲁迅全集》陪伴这位伟人走过了生命中最后一刻。
以前我和少年卢思道一样非常骄傲。有一次月考,我的英语考了满分,全班只有我一个人得了满分,我非常得意,以为自己的英语已经学得非常好了,自然思想上就放松了,上课也不再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结果在期中考试时,我只考了80分。这一次经历深深刺痛了我,我反思自己的表现,后悔自己的自满。这件事让我深刻领会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在学习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此,我一刻也不敢疏忽,因为我知道学海无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超乎想象的。要做一个优秀的人,就要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是的,只有虚心,才会坚持,才会努力,才会学得更精湛——这就是“学无止境”的真谛!
[点评] 文章标题即论点,行文紧扣材料展开。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结尾重申论点,中间举例论证,逻辑清晰,结构严谨。文章论据充实有力,既有引用名人名言的理论论据,又有卢思道、鲁迅和自己的事实论据,且注意详略得当。论证语言虽然直白朴实,但紧扣论点,简练且有说服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