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世界的地形
第2课时
⑨山脉
②山脉
⑥高原
盆地
③山脉
①山系
⑤高原
④平原
⑦山脉
写出地形区①- 名称
⑩山脉
⑧山峰
沙漠
河流
裂谷
世界主要地形区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大洋底部的深邃洼地,面积最大
油气资源丰富,人类活动频繁
(二)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
马里亚纳海沟
大陆架
海沟
洋盆
大陆坡
大洋中脊
A
B
C
D
E
(二)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
大洋中脊
海底地形
马里亚纳海沟
海面
①
②
③
④
⑤
1.写出①-⑤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___。
2.坡度和缓,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方____。
3.新海底诞生,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方是_________。
4.海底地形中,坡度最陡,水深急剧增加的地方是________。
5.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________。
6.海洋底部面积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
7.世界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________。
大陆架
大洋中脊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大陆坡
大洋中脊
大陆架
海沟
洋盆
马里亚纳海沟
(二)海底地形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
等高线与地形图
平原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 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一般用 色表示。
绿
绿
橙
橙
蓝
蓝
白
白
等高线和等深线
700米
600米
500米
海拔高度
400米
300米
200米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等高线基本性质:(高指的是海拔)
1.闭合曲线(除断崖外,等高线不相交 、不重合)
2.同线等高(同条等高线上海拔相同)
3.等高距相等(相邻等高线的差相同)
4.稀疏问题(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
地形图的判读
山顶
鞍部
山谷
山脊
地形图的判读--山顶
中间高,四周低
地形图的判读--山脊
等高线向低凸
地形图的判读--山谷
等高线向高凸
地形图的判读--鞍部
两山顶之间的平缓部位
鞍部
400
1000
600
800
鞍部
地形图的判读--陡崖
等高线重合处
可以形成瀑布,适合攀岩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
数值中间大,四周小
等高线向数值小的地方凸
等高线向数值大的地方凸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山体部位总结
山体不同部位: 、 、 、 、 。
山顶
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
山顶
鞍部
山谷
陡崖
山脊
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
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
山地地形部位尽在你“掌握”
地形图的判读
山谷
山脊
陡崖
山顶
鞍部
A
B
C
D
E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__,蓝色表示__,黄色表示__。
2.把__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3.等高线特点: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的点,______相等。
②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________相等;
③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__;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__。
4.山地的不同部位:
①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部高,四周低是____。
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容易形成分水岭是___。
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处是是___。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
④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形似马鞍是是___。
⑤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___,容易形成瀑布,适合攀岩等体育活动。
平原
海洋
山地
高原
海拔
高度(海拔)
高度差(等高距)
大
小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五)等高线
【例1】图中的等高距( )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
【例2】A和B的相对高度是( )
A.300米 B.500米 C.200米 D.400米
【例3】甲在乙的方向( )
【例4】甲乙丙处容易形成城市的部位( )
原因是( )
B
C
经
典
例
题
西北
C
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例5】图中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例6】甲地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例7】最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的是( )
A. B. C. D.
D
D
C
经
典
例
题
【例8】D地到丙地修建一条公路,有四条小路可供选择,相对平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例9】河流的流向大概是( )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
A
B
经
典
例
题
【例10】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一般表示( )
A.高原 B.平原 C.海洋 D.半岛
【例11】如右图,等高线图四个数码所示
地貌类型中,表示鞍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B
经
典
例
题
【例12】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
相符的是( )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顶 ③鞍部 ④山脊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
A
经
典
例
题
【例13】图中A和B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鞍部 山谷 B.鞍部 山脊
C.山峰 山谷 D.山谷 山脊
【例14】图中李村位于山峰甲的( )
A.西南方向 B.正西方向
C.正东方向 D.东南方向
A
D
经
典
例
题
经
典
例
题
【例15】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海拔低于240米
B.乙处为盆地
C.丙处是山脊
D.Q坡较P坡平缓
D
经
典
例
题
【例16】据图判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山谷 B.乙为山顶
C.该地为丘陵地区
D.甲、乙两地间相对高度大于500米
【例17】图中标出的几条支流中,有一条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其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例18】关于丙、丁两村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丙村交通更为便利 B.丙村水源更为丰富
C.丁村位于丙村的西南方向 D.两村都不可能发生滑坡灾害
B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