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消失了的恐龙》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
本学期教材共分为六个个单元:
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第三单元 进化
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第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第六单元 拓展与应用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使依据《课标》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构建的;这是学生在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
生物进化一直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基础
学生对恐龙并非是一无所知,本课以学生在课外对恐龙的零星认识为基础,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搭建了一个平台,帮助他们梳理零散的点滴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
本节课利用网络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有关恐龙的知识。网络对于六年级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学生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恐龙化石使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能根据不同制品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以及恐龙化石被发现、发掘、清理、还原的资料,并在全班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愿意了解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展示查找到的资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
教学方法:演示法 讨论法 研究法
媒体资源:网络 网络课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利用网络课件播放一段有关恐龙的视频。 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观看视频 利用有关恐龙视频的播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一开课,就由一段有趣的恐龙视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到了课堂上来,并且使学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探究新知 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恐龙的资料。 回忆上节课布置的任务。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查找到的资料,选出最吸引人的内容在全班展示。 二.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恐龙化石的资料。 1.恐龙已经灭绝,关于恐龙的资料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板书) 2. 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恐龙化石是如何被发现、挖掘,并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资料。 学生回答(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小组交流 利用多媒体平台在全班展示。 学生回答 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交流并在全班展示。 帮学生回忆学习任务。 学生通过交流汇报了解了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参与,让学生体会到信息分享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学生通过互联网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习自主性更强,通过查找相关图片,视频,新闻,了解了恐龙骨架被还原的过程,体会到科学家工作的艰辛。
小结:教学中充分应用了互联网,多媒体课堂,使学生自主学习,查找有关的知识。了解到很多有关恐龙的知识和恐龙化石还原的过程。并且把自己的收获及时和同学们分享,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便利与乐趣,学习兴趣浓厚,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学习效率更高。
巩固应用 1.在电脑上完成挑战游戏从易到难依次是:⑴.连线⑵.拼图 ⑶.设计喜欢的恐龙。 2.总结挑战结果 选择任意一种难度进行挑战 展示汇报 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了一些恐龙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和合理的想象推断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恐龙的一些特点。
小结: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通过学生在电脑上完成有趣的游戏来体现的。连线是把恐龙化石与相对应的恐龙图片相连,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找到了每种恐龙之间的差别,及其独特之处。拼图考验的更是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以及合理的想象能力。利用画图软件设计自己喜欢的恐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设计出很多憨态可掬又不失特点的恐龙。利用多媒体课堂同学之间相互观赏,点评。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很喜欢,教学目标轻松达成。
课堂总结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利用网络课件介绍几部有关恐龙的影片。 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利用课余时间观看。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恐龙。
板书设计 消失了的恐龙 灭绝——恐龙化石——恐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