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燃料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能力提升九年级化学上册(科粤版2012)
练习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
B.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D.煤不充分燃烧有利于节约燃料
2.有关空气成分的作用及对环境污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氮气的含量最多且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可以用来冶练生铁
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3.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大量白烟
B.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变红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D.煤油燃烧产生黑烟
4.以下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氢能源 D.天然气
5.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长江沿线十年禁止捕鱼 B.生活中出行多乘坐轻轨
C.冬天用天然气炉替代碳炉生火取暖 D.朋友聚餐鼓励使用公筷
6.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请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图像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煤和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
②等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煤更容易导致酸雨
③使用天然气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加剧的环境问题
④有煤存在的地方,都有天然气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溶液、合金、石墨
B.化石燃料:煤、石油、沼气
C.单质:液氧、氮气、氨气
D.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水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烷在空气燃烧产生明亮蓝色火焰
B.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淡蓝色火焰
9.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概念的逻辑关系
①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②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干冰人工降雨 ①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并列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交叉关系
C.日常生活经验 D.分离或鉴别方法与原理
①区别硬水与软水—一常用肥皂水 ②防止煤气CO中毒—一在室内放一盆水 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依据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②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一—依据物质沸点不同
A.A B.B C.C D.D
10.关于煤、一氧化碳、酒精这三种燃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燃烧后都放出热量 B.都是化合物
C.都属于化石燃料 D.都具有氧化性
11.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X、Y、Z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等于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最简单的氢化物可用作燃料 B.空气中Y2的体积分数最小
C.W只有一种单质且很容易发生自燃 D.14克X与32克Z2完全反应生成46克XZ2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2.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请根据要求填空:(填化学式)
(1)可替代氢气填充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会导致“酸雨”环境问题的气体是___________。
(3)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_。
13.青少年应了解防火灭火的科学方法。
(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
(2)天然气是一种良好的清洁能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
14.煤和石油
(1)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煤是一种复杂的______。主要含有______元素,还含有______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元素。
(2)石油是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非常复杂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粘稠液体。它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元素,还含有S、O、N等元素。
15.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
(1)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2)工业上通过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该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乙醇汽油可做汽车的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符合题意;
B、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温度降低到了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竖线,不能降低,不符合题意;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因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不符合题意;
D、煤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且浪费燃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随意改变。
2.B
【详解】
A、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不是燃料,选项错误,故不选;
B、氮气的含量最多且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选项正确,故选;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练生铁,选项错误,故不选;
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的完全燃烧,选项错误,故不选;
故选:B。
3.C
【详解】
A、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为白色固体,所以会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故A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为黑色固体,铜为红色固体,故B选项正确;
C、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应该描述为生成黑色固体,故C选项错误;
D、煤油含中含碳元素量多,燃烧不充分会产生炭黑,观察到有黑烟产生,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4.C
【详解】
A、煤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是新能源。
B、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是新能源。
C、氢能源是新能源。
D、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是新能源。
故选C。
5.D
【详解】
A、长江沿线十年禁止捕鱼,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符合题意;
B、生活中出行多乘坐轻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符合题意;
C、冬天用天然气替代碳生火取暖,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符合题意;
D、朋友聚餐鼓励使用公筷,是为了减少交叉感染,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关,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
①、煤、石油和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说法正确;
②、二氧化硫能生酸雨于,根据图示可知,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的多,更易导致酸雨,说法正确;
③、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质量相同,使用天然气不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加剧的环境问题,说法错误;
④、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有煤存在的地方,不一定有天然气存在,说法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A、溶液、合金均属于混合物,石墨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B、煤、石油均属于化石燃料,沼气可用粪便、杂草等制取,不属于化石燃料,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液氧、氮气均属于单质,氨气是由氮、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单质,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干冰、二氧化锰、水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化石燃料、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D
【详解】
A、甲烷在空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B、甲烷在空气燃烧产生明亮蓝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故选D
9.D
【详解】
A、O2有助燃性,促使燃料燃烧放热,可用于气焊切割金属,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凝结,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均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C、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更多的是软水,可以鉴别;CO不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中火焰熄灭,氧气具有助燃性,伸入氧气中,燃烧加剧,氢气具有可燃性,伸入氢气瓶口,发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可以鉴别;依据物质沸点不同可以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A、煤、一氧化碳、酒精均具有可燃性,燃烧后都放出热量,符合题意;
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一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酒精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煤属于化石燃料,一氧化碳、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
D、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酒精具有还原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
【分析】
已知X、Y、Z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等于21,质子数=原子序数,设X的质子数为x,则Y的质子数为x+1,Z的质子数为x+2,故3x+3=21,x=6,故X为碳元素,Y为氮元素,Z为氧元素,W为磷元素。
【详解】
A、X为碳元素,X的最简单的氢化物为甲烷,甲烷可用作燃料,符合题意;
B、Y2为氮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符合题意;
C、W为磷元素,W有红磷、白磷等单质,白磷容易自燃,不符合题意;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故14g碳与32g氧气完全反应,碳有剩余,不可能生成46g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1)He
(2)SO2
(3)CO2
【分析】
(1)
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可替代氢气填充气球的气体,故填:He
(2)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硫等气体,会形成酸雨,故填:SO2
(3)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填:CO2
【点睛】
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
13.
(1)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2)
【分析】
(1)
用水浇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条件;
(2)
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4.
(1) 混合物 碳 氢
(2)碳和氢
【分析】
(1)
煤中含有多种碳氢化合物,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故填碳;
煤中除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氢元素,故填氢。
(2)
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与氢元素,故填碳和氢。
15.
(1)B
(2)物理
(3)
(4) CO2 N2
【分析】
(1)
A.“汽车”使用的汽油、柴油等燃料来自于石油的分馏,石油、天然气和煤合称三大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符合题意;
B.乙醇可以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来制得,为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3)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N、O,生成物中也应含C、N、O,故生成的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其化学式分别是CO2、N2。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