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明治维新前与后
岛国。人多,地少,
资源贫乏。
明治维新-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 国力日强
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中存在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日本采用什么手段?
日本国情
中国 日本
国力 国土 辽阔 狭窄
人口 多 少
资源 丰富 匮乏
国情 古代 强盛 弱、仿效中国
19世纪中期 都面临着内忧外患
19世纪
中期之后 制度落后
统治腐败 明治维新
发展扩张
比
较
分
析
大陆政策
日本
中国台湾
朝鲜
中国东北蒙古
中国
亚洲
世界
蓄
谋
已
久
日本“大陆政策”
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
第四步:征服全中国;
最 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实质:大陆政策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
“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
不干涉日本侵略(有利的国际环境)
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积贫积弱,“避战求和”(可乘之机)
日本:
欧美:
中国:
朝鲜:
战争爆发的背景
结论: 战争不可避免,胜败已在意料之中。
㈡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1894.7——1894.9
爆发标志: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陆)左宝贵、(叶志超)
黄海战役:(海)邓世昌、林永生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 聂士成、旅顺大屠杀
威海战役:丁汝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致远舰部分官兵
致远舰直冲敌舰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邓 世 昌
生于1849年,卒于1894 年,
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
番隅,黄海海战时为致远号巡
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
海海战中为国捐躯。
邓世昌,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奋勇杀敌,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
他为国家、为民族,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致远号
旅顺大屠杀
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旅顺大屠杀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中方:李鸿章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 1895年4月17日
日方:伊藤博文
内容
割地:辽、澎、台
赔款:2亿两白银
增辟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开设厂
代表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东南沿海五口通商
沙市、重庆(长江上游)、苏州和杭州四口通商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协定关税
影响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中英《南京条约》
①割让香港岛;
②赔银二千万元;
③五口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中日《马关条约》
①割让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银二亿两;
③增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④在华设厂。
④经济侵略加剧;
⑤受控制程度加深。
①割地面积增加;
②赔款数额倍增;
③侵略深入内地;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苏州
杭州
沙市
重庆
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香港岛
广州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加深
一、大片领土的割让,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的一次严重掠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二、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三、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四、允许投资设厂,列强援引“利益均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想一想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结合战争中的史实,想一想中国屡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㈤战败原因
1主观原因(内因):
⑴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落后;(根本原因)
⑵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主要原因)
⑶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⑷清军装备落后。
2客观原因(外因):
⑶装备先进。
⑴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⑵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㈣战争影响:
1、对中国:
①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阶段;
③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2、对日本:
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台湾今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1895年,有人写了这样的对联: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又是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今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定,台湾已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国嘴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法国
德国
日 本
策划
干涉
俄国
支持
干涉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支持
干涉
清政府
还
辽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四、
㈥三国干涉还辽
3 、三国干涉还辽
俄、德、法三国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向清政府勒索3000万两白白银作为条件。
这实质是以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为代价,以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资本主义列强的各自需求,利益均等。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
刘 永 福
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义军
清 政 府
仓促应战
丰岛之战
平壤之战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日军占领平壤,朝鲜沦陷
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制海权
旅顺大连失陷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日 本
希望调停
避战自保
进 攻
1894.7—9
1894.10—1895.4
甲午战争的史实,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教训与启迪?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你知道么?
启迪: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蓄意发动战争
“大陆政策”
西方列强的支持
—有利条件
朝鲜东学党起义
—直接契机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战争的爆发及经过
爆发: 1894.7 丰岛海战
经过
第一阶段(1894.7-1894.9)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战争的结 果和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
列举19世纪中期和后期,四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关天培在虎门抗击英军牺牲;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捐躯
学习到:爱国主义精神(或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精神等)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