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铭 记
历 史
视频导入:民族精神
目录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2.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目录与教学目标
01
台儿庄战役
国民党正面战场
徐州
武汉
长沙
上海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1.背景
(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2)一部分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李宗仁 (1891--1969年)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
2.指挥者
日军倚仗优势火力,猛攻三昼夜,冲入台儿庄。
经过激烈巷战,日军占领台儿庄大部分地区,中国军队顽强据守南关一角。
在台儿庄内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起全面反攻。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1938年4月6日中国军队发起全线攻击,肃清城内残敌,台儿庄战役以中国方面的胜利而告结束。
胜利
3.经过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4.意义
02
武汉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
徐州
武汉
长沙
上海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1)概况:
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2)主要战役: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两百多名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 000余人。
1.武汉会战
万家岭大捷
薛岳,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抗日战争中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时有抗日“战神”之称,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万家岭阵地上中国军队的重机枪阵地
(3)结果:
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4)意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会战后期,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2)中国国土沦丧: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人敌手。
(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2月武汉、广州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03
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
徐州
武汉
长沙
上海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24 — 1942.1.15)的世界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美、苏、英、中) VS 轴心国(德、日、意)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的珍珠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
次日(12月8日),英、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元旦,美、英、法、苏、中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背景 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经过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
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在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中国军队分别击退增援长沙的三路日军,迫使进攻长沙外围的日军突围北撤
结果 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
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缴获的战利品
长沙会战指挥官:薛岳将军
台儿庄战役
1938.3-4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鼓舞人心
1938.6 — 10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12
对接连败退的英美盟军起到鼓舞的作用
(属徐州会战)
(万家岭大捷 )
战役名称
时间
结果
意义/影响
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
豫湘桂战役
豫:河南
湘:湖南
桂:广西
背景: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概况:
1944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结果:
国民党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的一部分。
多次会战重创日军,粉碎其速战速决的计划。
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无畏、浴血奋战,促进了党派之间、各族之间的团结,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在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
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战役名称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彻底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
对接连败退的英美盟军
起到鼓舞的作用
课堂检测
意义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1938年3月 — 4月
指挥者:李宗仁
意义:
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
时间:1938年6月 — 10月
著名战役:万家岭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意义:
时间:1941年12月
豫湘桂战役
意义:
对盟军起到鼓舞的作用
时间:1944年初
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一溃千里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沉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面战场的抗战,彰显了中国人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民族气概,他们的战斗史实,必将写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之林之上。
结语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正面战场的抗战》微课
谢
谢
观
看
铭 记
历 史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2.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重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台儿庄战役
国民党正面战场
1.背景
(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2)一部分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2.指挥者
李宗仁 (1891--1969年)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3.经过
4.意义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模块二、武汉会战
出示图片:武汉会战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1.武汉会战
(1)概况:
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2)主要战役: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两百多名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 000余人。
万家岭大捷
图片:万家岭阵地上中国军队的重机枪阵地
薛岳,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抗日战争中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时有抗日“战神”之称,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3)结果:
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4)意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会战后期,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2)中国国土沦丧: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人敌手。
(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模块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24 — 1942.1.15)的世界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美、苏、英、中) VS 轴心国(德、日、意)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的珍珠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
次日(12月8日),英、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元旦,美、英、法、苏、中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第三次长沙会战
图片:第三次长沙会战缴获的战利品、长沙会战指挥官:薛岳将军
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
豫湘桂战役
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积极方面:
多次会战重创日军,粉碎其速战速决的计划。
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无畏、浴血奋战,促进了党派之间、各族之间的团结,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消极方面:
在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课堂检测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结语: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沉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面战场的抗战,彰显了中国人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民族气概,他们的战斗史实,必将写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之林之上。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正面战场的抗战》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