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自主探究:
1. 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国民党为什么要与共产党合作?
2.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
哪次会议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
3. 国共合作后领导了那些革命运动?
4.黄埔军校创办的基本信息?
5. 北伐的时间、目的、作战方针、结果如何?
6.北伐主要战场是什么?有什么战役和英雄人物?
7.北伐为什么节节胜利?
8.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原因、时间、人物、
事件、结果是什么?
9.哪个党派统一了全国?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原因:
孙中山:
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
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共产党: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
1.中共三大——政策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内容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时间:
地点:
内容:
作用:
广州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民主主义发展为新民主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4年1月20日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共同领导了哪些革命活动?
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
革命者来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建立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创办者:
作用:
广州黄埔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1924年5月
国民党(孙中山)
3、创办黄埔军校
1、准备(背景):
(1)政治准备:
(2)军事准备:
国民党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2、目的:
3、作战方针:
4、主要战场:
5、英雄部队:
湖南、湖北
叶挺 第四军独立团
“铁军”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
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1、时间:
1926年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叶挺(1896-1946年)广东惠阳人。就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他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正在组建的第12师第34团即后来的独立团任团长。在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的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第四军也因此获得“铁军”称号。
叶挺像(1896~1946年)
人 物 扫 描
合作探究:北伐为什么能够节节胜利?
1.正确的作战方针
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3.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
4.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1.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时间:
1927年4月 1927年7月
事件:
结果: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
汪精卫(中国国民党副总裁)
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
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_______宣布“东北易帜”,
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张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