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基础过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基础过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2 14: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燃料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科粤版2012)
练习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美国曾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一次袭击中、美军对伊拉克使用了石墨炸弹,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发电厂顿时陷于瘫痪,全城一片漆黑,这是由于石墨
A.质软 B.有吸附性 C.能导电 D.易燃、易爆炸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A.金刚石 B.维生素 C.石墨 D.铜
3.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C.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4.下列吸附性最强的物质是
A.金刚石 B.石墨烯
C.活性炭 D.碳纳米管
5.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是由于
A.是无定形碳 B.它们的密度小
C.疏松多孔,表面积大 D.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杂质
6.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铜丝可作导线
C.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D.铁锅用于炒菜
7.下列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除臭 B.石蜡熔化 C.粮食酿酒 D.工业制氧气
8.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活性炭作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9.下列鉴别、除杂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白醋和水 闻气味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C 除去水中所有可溶性杂质 活性炭吸附
D 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10.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D.金刚石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可用于制造钻石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1.不同种类的碳单质由于它们的______不同,导致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
12.碳单质还原性的用途
(1)用于冶金,能将金属从_____里还原出来。焦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__________。
1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不同是因为______;氧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上的不同是因为______。
14.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利用墨粉打印的资料经阳光、日晒后都不易褪色,是因为___。但墨粉怕火,写出其遇火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5.水、燃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3)厨房使用活性炭净水器净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4)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或空气)、可燃物、___________。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的方法,采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石墨具有导电性,能覆盖在发电厂和高压电器设备上,造成设备短路而停电。
故选:C。
2.C
【详解】
A、金刚石的硬度较大,不适合制铅笔芯,选项错误;
B、维生素是一种营养素,不适合制铅笔芯,选项错误;
C、石墨在纸上划过留下痕迹,用于制铅笔芯,选项正确;
D、铜不能在纸上划过留下痕迹,不能用于制铅笔芯,选项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C
【详解】
A、金刚石没有吸附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石墨烯具有吸附性,但吸附性不如活性炭强,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除去异味和色素,此选项符合题意;
D、碳纳米管具有吸附性,但吸附性不如活性炭强,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
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是由于疏松多孔,表面积大。故选C。
6.C
【详解】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利用了石墨在纸上划过能够留下痕迹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铜丝可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金属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C、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是因为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选项正确;
D、铁锅用于炒菜有利于铁的导热性,导热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A、活性炭除臭只是活性炭吸附了气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物质在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工业制氧气是根据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A、活性炭作防毒面具的吸附剂,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将毒气吸附在表面,属于物理性质,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B符合题意;
C、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是溶解现象,属于物理性质,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是利用干冰能升华吸热,获取低温,属于物理性质,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白醋具有酸味,水无味,故可通过闻气味区别白醋和水,该鉴别能达到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分别向软水和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荡,其中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该鉴别方法能达到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等,此选项符合题意;
D、通过加水溶解,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泥沙,然后再将得到的食盐溶液蒸发后可得到纯净的食盐,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10.C
【详解】
A、石墨质软、灰黑,常用作铅笔芯,故A选项正确;
B、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其化学性质稳定,比用氢气充气球更安全,故B选项正确;
C、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充氮灯泡等,用来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在低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C选项错误;
D、金刚石经过琢磨加工,折光性强,光彩夺目,用来作钻石,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1.原子排列方式
【详解】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不同种类的碳单质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
12.
(1) 金属氧化物 2Fe2O3 + 3C4Fe + 3CO2↑
(2)C + CO22CO
【解析】
(1)
碳用于冶金,能将金属从金属氧化物里还原出来。焦炭还原氧化铁反应为氧化铁和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Fe2O3 + 3C4Fe + 3CO2↑。
(2)
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C + CO22CO。
13.分子构成不同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详解】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所以,CO2和CO化学性质的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氧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上的不同是因为二者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或
【详解】
利用墨粉打印的资料经阳光、日晒后都不易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墨粉怕火,碳遇火后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
15.
(1)煮沸
(2)AC
(3)吸附
(4) 温度达到着火点 隔绝氧气(或空气)
【分析】
(1)
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是氢、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
B、水的蒸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是一个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C、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氢、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
D、水的净化是一个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3)
厨房使用活性炭净水器净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
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或空气)、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的方法,采用的原理是隔绝空气中氧气。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