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心脏和血液
一、填空题
1、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 )后,都将通过( )、( )等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2、心脏由最有力的肌肉组成,心脏不停地跳动,实际上是在不停地( )和舒张,把血液从心脏挤压到全身,又使( )流回心脏。
3、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 ),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
二、判断题
1、通常心脏在胸部偏左的位置。( )
2、爱运动的学生和不爱运动的学生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的时间是一样的。( )
3、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所以心跳次数地增加。( )
4、身体上的很多部位都可以测量到心跳的次数。( )
5、心脏总是在不停地跳动,不需要休息。( )
6、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
三、选择题
1、心脏在人体中起( )的作用。
A.贮藏血液
B.制造血液
C.输送血液
2、英国科学家威廉 ●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 )血液。
A.0.5升
B.0.5毫升
C.0.2升
3、不属于人体血液循环器官的是( )的作用。
A.心脏
B.肺
C.血管
4、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心脏的是( )。
A.适宜的体育活动 B.良好的睡眠 C.熬夜看球赛
四、简答题
假设心脏每次跳动挤出的血量是0.2升,按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计算,一天挤出的血量是多少升。
五、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某科学小组为了探究心脏是怎样工作的,用洗耳球、
胶管和水等材料来进行模拟实验。
1、在实验中,洗耳球模拟的是( );
胶管模拟的是( );水模拟的是( )。
2、反复挤压洗耳球一分钟,手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
3、按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计算,心脏一天要跳动( )次。
A.1800
B.4500
C.108000
4、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它跳动的作用是( )。
A.为身体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
B.为身体各部分提供运动所需的氧气
C.为身体各部分提供运动所需的二氧化碳
5、说一说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
4.3心脏和血液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血液 心脏 血管
解析:心脏为血液提供动力,使血液在血管里流动,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2、收缩 血液
解析:心脏收缩,将血液挤出;心脏舒张,血液流回心脏,如此形成血液循环。
3、减少 减少
解析:睡眠的时候人体停止活动,需要氧气的量减少,呼吸变慢,心脏跳动的次数会减少。
二、判断题
1、√ 解析:大部分人的心脏都是处于左侧胸腔,会有极个别人的心脏处于右侧胸腔。
2、× 解析:爱运动的学生肺活量较大,每次呼吸获得的氧气更多,所以恢复正常心跳所用的时间较短。
3、√ 解析:运动时,人体需要大量氧气维持新陈代谢,提供能量,所以心跳速度加快,使血液循环变快,将氧气更快地送达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4、√ 解析: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一致的,所以可以采用测脉搏的方式来测量心跳次数,可以测量脉搏的部位有很多,如颈动脉、桡动脉等。
5、× 解析:心脏在每次跳动的间隙可以获得休息,在睡眠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多的休息,良好的睡眠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脏。
6、√ 解析:心脏能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与泵的作用类似。
三、选择题
1、C 解析: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
2、A 解析:人的心脏可容纳约500毫升的血液,即0.5升的血液。
3、B 解析: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
4、C 解析:熬夜看球会使心脏持续工作,休息时间变少,不利于保护心脏。
四、简答题
一天有24小时。 1时=60分
0.2×75×60×24=21600(升)
解析:假设心脏每次挤出的血量是0.2升,按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计算,一分钟从心脏挤出的血量是15升,乘60,就是一小时挤出的血量,再乘24,就是一天挤出的血量。
五、实验探究
1、心脏 血管 血液
解析:洗耳球可以收缩和舒张,模拟的是心脏;胶管是水流动的管道,作用与血管类似;水和血液都是液体,能流动,所以水模拟的是血液。
2、反复挤压洗耳球一分钟,手有酸痛的感觉。说明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它的工作很“辛苦”。
3、C
解析: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所以一天的心跳次数=24×60×75=108000(次)。
4、B
解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5、我们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经常锻炼身体,同样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健。(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心脏和血液 教学设计
课题 心脏和血液 单元 健康生活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上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2.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目标解读:知道心脏跳动是运输血液的动力,了解心脏工人的原理和规律。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对于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目标解读:心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生命现象。本课以探究心跳的意义为线索,通过模拟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活动,帮助认识心脏、血管及其功能。感受心脏的工作强度。2.学会测量心跳和脉搏。科学态度目标对研究心脏、血管、血液如何工作并维持人的生存感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强健心肌,并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 1.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2.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难点 1.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2.学会测量心跳和脉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举例说明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答案不唯一) 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高塔能起到类似骨骼的支撑作用;天线的万向节类似肩关节与髋关节的结构;门窗上的合页类似身体多个部位的关节;塔吊中的液压动力部分类似肌肉,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 温故知新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聚焦: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它的跳动有什么意义?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心脏跳动一次。心脏收缩,血液被挤压出心脏进入血管,心脏舒张,血液从血管中流回心脏。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通过不间断地跳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的氧气和营养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当我们剧烈运动之后,心跳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量增加,人体需要的氧气增加,心跳逐渐加快才可以输送更多的血液。科学零距离:心跳与血管探索一:模拟心脏的工作实验目的:认识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实验材料:洗耳球、水、水槽、管子。实验步骤:(1)把管子和洗耳球连接在一起。(2)把管子一端放入装水的水槽。(3)反复挤压洗耳球,计时一分钟。实验现象:用手挤压洗耳球时,洗耳球会将球中的水挤向管子里,管子里的水流到水槽里,手松开后,管子会把水槽里的水吸上来。课件出示实验分析及结论科学零距离:心脏与心跳次数探索二:测量和比较锻炼前后的心跳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探索三:保护我们的心脏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0.5升的血液。 虽然心脏收缩时挤出来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设挤出的量是0.2升,按心脏每分钟跳支75次计算,一分钟从心脏送出的血量就约有15升,乘以60,就可以知道一小时输出的血量约有900升。大概是18升的桶装水50桶的量。可见,心脏的日常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如果两次跳动的间隙是1秒,也就是一秒跳动一次,那么心脏实际上在0.2秒就完成了跳动,剩下的0.8秒是休息的。所以心脏不会感觉到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分组实验并记录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科学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研讨探究 研讨一: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人的心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动力泵,只要生命不息,它就跳动不止。按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我们的心脏不到1秒就要跳动一次,一天要跳动108000次。心脏之所以频繁地跳动,目的是带动血液循环,向身体各个器官提供氧气和养料。 正常情况下,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身体在劳动、运动和特殊情况下,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是为了多输送血液,要是心跳次数过少,血液供应不足,身体得不到必需的氧气和营养,人就无法正常地生活,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心脏不跳动,人体的各个部分就得不到氧气和营养,生命垂危。所以心脏跳动是血液流动的动力,也是身体健康的保障。研讨二: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小结:心脏的跳动,就像我们的手挤压、会把心脏里面的部分血液挤出去,带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起来。血液在心脏跳动的作用下按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形成血液循环系统。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液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中,为人体的各个细胞提供养料排出废物,维持人体的生命体征,主要是心脏的跳动起到一个泵血的功能。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心脏在停止跳动后,会很快死亡,这是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各个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所致。研讨三: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它会疲劳吗?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 心脏跳动的间隙有短暂的休息时间,一次跳动的时间分为两部分,五分之一完成跳动,剩下的五分之四用来休息,如果两次跳动的间隙是1秒,也就是1秒跳动1次,那么心脏实际上在0.2秒就完成了跳动,剩下的0.8秒是休息的。在一个跳动周期内,心肌是有休息的时间的,而且正常情况下,心肌并不是满负荷工作。所以虽然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但是它也不会感觉到疲劳。但是,如果我们过度劳累、生病或情绪剧烈波动(如惊吓),那么可能会引起心脏不适或疲劳,这时就需要休息或治疗了。 讨论交流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拓展延伸 测量心跳与脉搏,从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 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心脏和血液
教科版 五年级上
复习导入
举例说明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不唯一)
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高塔能起到类似骨骼的支撑作用;天线的万向节类似肩关节与髋关节的结构;门窗上的合页类似身体多个部位的关节;塔吊中的液压动力部分类似肌肉,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
新知讲解
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它的跳动有什么意义?
聚焦
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
1.运输营养物质2.吸入氧气3.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新知讲解
聚焦
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心脏跳动一次。心脏收缩,血液被挤压出心脏进入血管,心脏舒张,血液从血管中流回心脏。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通过不间断地跳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的氧气和营养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当我们剧烈运动之后,心跳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量增加,人体需要的氧气增加,心跳逐渐加快才可以输送更多的血液。
科学零距离
心跳与血管
心跳就是心脏的跳动。右心房收纳全身的静脉血,通过右心室从肺动脉泵出,此时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通过肺中的气体交换,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肺静脉送至左心房,再通过左心室的主动脉泵向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其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质及上皮等地方外,血管遍布人体全身。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
血管
新知讲解
一
探索
模拟心脏的工作
实验目的:认识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
实验材料:洗耳球、水、水槽、管子。
实验步骤:(1)把管子和洗耳球连接在一起。
(2)把管子一端放入装水的水槽。
(3)反复挤压洗耳球,计时一分钟。
实验现象:
用手挤压洗耳球时,洗耳球会将球中的水挤向管子里,管子里的水流到水槽里,手松开后,管子会把水槽里的水吸上来。
新知讲解
一
探索
模拟心脏的工作
模拟心脏工作记录表
刚开始琮比较轻松,到后面就感到非常累,张不开手,挤压也变得没有什么力气。
一分钟后,手有什么感觉?
大概挤压了30~50次
一分钟里,一共挤压了多少次?
实验分析:( )模拟心脏,( )模拟血液,( )模拟血管,( )模拟心脏跳动。( )代表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实验结论:( )能提供血液流动的动力。
洗耳球
水
管子
手挤压
手的挤压
心脏
科学零距离
心脏与心跳次数
心脏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送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一个拳头大小,质量约250克。女性的心脏通常要比男性的体积小且质量轻。如果按一个心脏平均每分钟跳动70次,寿命为70岁计算的话,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将近26亿次。一旦心脏停止跳动,那就意味着,这个生命很可能走到了尽头了。
人的心跳次数有哪些不同
新知讲解
二
探索
实验材料:秒表、跳绳。
实验猜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实验步骤:(1)找一个平时爱运动的同学和几个平时不爱运动的同学,测量他们平静状态时的心跳次数。
(2)跳动(或者跳绳)1分钟,测量他们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
测量和比较锻炼前后的心跳
新知讲解
二
探索
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时间记录表
测量和比较锻炼前后的心跳
4分钟
丁(平时不爱运动的同学)
2分钟
丙(平时不爱运动的同学)
2分钟
乙(平时不爱运动的同学)
1分钟
甲(平时爱运动的同学)
恢复正常心跳所需时间
姓 名
实验结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 ),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健。
不同
经常锻炼身体
新知讲解
三
探索
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0.5升的血液。
虽然心脏收缩时挤出来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设挤出的量是0.2升,按心脏每分钟跳支75次计算,一分钟从心脏送出的血量就约有15升,乘以60,就可以知道一小时输出的血量约有900升。大概是18升的桶装水50桶的量。可见,心脏的日常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保护我们的心脏
18升装桶装水
0.5升瓶装饮料
新知讲解
三
探索
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如果两次跳动的间隙是1秒,也就是一秒跳动一次,那么心脏实际上在0.2秒就完成了跳动,剩下的0.8秒是休息的。所以心脏不会感觉到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保护我们的心脏
合作探究
一
研讨
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
人的心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动力泵,只要生命不息,
它就跳动不止。按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我们的心脏不
到1秒就要跳动一次,一天要跳动108000次。心脏之所
以频繁地跳动,目的是带动血液循环,向身体各个器官
提供氧气和养料。
正常情况下,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身体在劳动、
运动和特殊情况下,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是为了多输送血液,要是心跳次数过少,血液供应不足,身体得不到必需的氧气和营养,人就无法正常地生活,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心脏不跳动,人体的各个部分就得不到氧气和营养,生命垂危。所以心脏跳动是血液流动的动力,也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合作探究
二
研讨
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心脏的跳动,就像我们的手挤压、会把心脏里面的部分血液挤出去,带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起来。血液在心脏跳动的作用下按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形成血液循环系统。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液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中,为人体的各个细胞提供养料排出废物,维持人体的生命体征,主要是心脏的跳动起到一个泵血的功能。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心脏在停止跳动后,会很快死亡,这是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各个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所致。
合作探究
三
研讨
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它会疲劳吗?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
心脏跳动的间隙有短暂的休息时间,一次跳动的时间分为两部分,五分之一完成跳动,剩下的五分之四用来休息,如果两次跳动的间隙是1秒,也就是1秒跳动1次,那么心脏实际上在0.2秒就完成了跳动,剩下的0.8秒是休息的。在一个跳动周期内,心肌是有休息的时间的,而且正常情况下,心肌并不是满负荷工作。所以虽然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但是它也不会感觉到疲劳。但是,如果我们过度劳累、生病或情绪剧烈波动(如惊吓),那么可能会引起心脏不适或疲劳,这时就需要休息或治疗了。
白天,人们在学习,我在工作。
晚上,人们休息了,我还在工作。
合作探究
三
研讨
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它会疲劳吗?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
心脏是我们身体里最繁忙的器官,需要我们细心呵护,否则心脏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就会很麻烦。具体保护心脏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保护心脏的方法
1.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
2.保证睡眠时间
3.保持情绪稳定
4.体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5.注意饮食搭配营养均衡,食盐摄入量适宜,多吃坚果
6.不抽烟、不喝酒
拓展延伸
测量心跳与脉搏,从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
测量心跳;要保持平静,不慌张。可以借助听诊器或者同性别同学相互用耳朵贴近胸口的位置听心跳,一分钟内记录跳动次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测量脉搏:要保持平静,不慌张。左手前臂自然放在桌面上,掌面朝上。右手食指和中指轻角在左手腕的外侧二分之一处的桡动脉上。一分钟内记录跳动次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 )【填“一致”或“不一致”】的。
一致
脉搏
课堂练习
1、心跳次数就一定等于脉搏次数。( )
一、判断对错
2、心脏的跳动其实有休息的间隙。( )
解析:正常情况下,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一致的,但是若患有某些疾病,心跳次数可能会不等于脉搏次数。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需要心脏跳动做动力来运输氧气
B.每个人的心率都是一样的
C.我们自己无法测量自己的脉搏
A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2、一个儿童1分钟正常的心跳次数( )。
A. 约20次
B.约60次
C.约90次
C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心脏和血液
运动前后心脏的变化
本课思维导图
运动后心脏跳动加快
作用
运输营养物质
吸入氧气
拓展
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同的
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
模拟心脏的工作
保护心脏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经常锻炼的人恢复较快
掌握测量心率的方法
多参加体育锻炼
保证充足的睡眠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洗耳球模拟心脏
挤压和放松模拟跳动
管子相当于血管
跳动:收缩和舒张
收缩:推动血液流向全身
舒张:血液流回心脏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