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能量量子化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5 能量量子化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2 12:5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5 能量量子化
一、单选题
1.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概念的科学家是(  )
A.维恩 B.瑞利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2.如图所示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T2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很好的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小孔就成了一个黑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
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能量子的能量越高
C.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空腔壁上开很小的孔,射入孔的电磁波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黑体
4.关于黑体与黑体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B.黑体是黑色的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煤烟很接近黑体,如置于阳光下照射,煤烟温度会不断上升
5.热辐射是指所有物体都要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现象。辐射强度指垂直于电磁波方向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辐射能量。在研究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下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与其辐射强度的关系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图中横轴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纵轴Mλ表示某种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则由Mλ-λ图线可知,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下 (  )
A.向外辐射同一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相同
B.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相同的
C.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辐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向短波方向移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
B.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C.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大
D.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大
7.以下关于辐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某一温度下只能辐射某一固定波长的电磁波
B.当铁块呈现红色时,说明它的温度不太高
C.当铁块的温度较高时会呈现赤红色,说明此时辐射的电磁波中该颜色的光强度最强
D.早、晚时分太阳呈现红色,而中午时分呈现白色,说明中午时分太阳温度最高
8.单色光从真空射入玻璃时,它的(  )
A.波长变长,速度变小,光量子能量变小
B.波长变短,速度变大,光量子能量变大
C.波长变长,速度变大,光量子能量不变
D.波长变短,速度变小,光量子能量不变
9.下列宏观概念中,是“量子化”的有(  )
A.人的身高 B.物体的质量
C.汽车的速度 D.大象的头数
10.由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国民视觉健康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在逐年增加。课业负担重、沉迷电子产品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视力的两大“杀手”。现代医学采用激光“焊接”视网膜技术来治疗近视,所用激光的波长。已知普朗克常量,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则该激光中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
A. B. C. D.
11.华为手机麒麟9000型芯片是5nm制作工艺,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光刻机通过一系列的光源能量,将光束透射过画着线路图的掩模,用透镜将线路图成比例缩小后映射到涂有化学层的硅片上,受到光线照射的部分,可以被冲洗掉,在硅片上就得到了掩膜上的电路图。芯片的制作过程需要用较大能量光子的光照射,应选用的光源是(  )
A.波长长的光源 B.频率大的光源
C.强度小的光源 D.强度大的光源
12.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质量单位“千克”用普朗克常量h来定义,“国际千克原器”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h的值为6.63×10-34 J s,则h的单位“J s”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为(  )
A.kg m2/s2 B.kg m2/s C.N s/m D.N s m
13.关于黑体及黑体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是真实存在的
B.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C.随着温度升高,黑体辐射的各波长的强度有些会增强,有些会减弱
D.黑体辐射无任何实验依据
14.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  )
A.要放出光子,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B.要吸收光子,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大
C.要放出光子,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
D.要吸收光子,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小
15.2020年12月我国科学家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构建了一台76个光子100个模式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它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一百万亿倍。关于量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计算机运算的一种程序 B.表示运算速度的一个单位
C.表示微观世界的不连续性观念 D.类似于质子、中子的微观粒子
16.2020年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很多场所都利用红外线测温枪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红外测温枪与传统的热传导测温仪器相比,具有响应时间短、测温效率高、操作方便、防交叉感染(不用接触被测物体)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测温枪利用了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发射红外线,而且发射红外线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发射红外线强度就越大
B.高温物体辐射红外线,低温物体不辐射红外线
C.红外线也属于电磁波,其波长比红光短
D.爱因斯坦最早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
17.已知温度T1>T2,能正确反映黑体辐射规律的图像是(  )
A. B.
C. D.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概念的科学家是普朗克,维恩和瑞利分别提出了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理论公式,爱因斯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相对论的提出,故选C。
2.B
【详解】
A.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所以T1>T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外,与黑体的材料及表面状况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很好的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就相当于吸收了所有电磁波,这个小孔就可以近似为一个绝对黑体,故D正确。
故选B。
3.D
【详解】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量子化的,故A错误;
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小,由公式
可得其能量子的能量越低,故B错误;
C.英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错误;
D.空腔壁上开很小的孔,射入孔的电磁波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黑体,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热辐射,选项A错误;
B.黑体可以辐射电磁波,不一定是黑色的,选项B错误;
C.黑体是一种理想模型,其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选项C正确;
D.煤烟的温度不会持续上升,因为能量不断被吸收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辐射,最终将趋于平衡,选项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由Mλ-λ图线可知,对于同一物体,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电磁波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增大;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波长范围增大。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跳跃式的,故A错误;
B.由能量子的表达式可知,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故B正确;
C.红光的频率比绿光小,由可知,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小。故C错误;
D.电磁波波长越长,其频率越小,能量子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物体在某一温度下能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A错误;
B.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则辐射强度的极大值也就越大;当铁块呈现黑色时,是因为它的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对应的波长段在红外部分,甚至波长更长,说明它的温度不太高,B错误;
C.当铁块的温度较高时会呈现赤红色,说明此时辐射的电磁波中该颜色的光强度最强,C正确;
D.太阳早、晚时分呈现红色,而中午时分呈现白色,是因为大气吸收与反射了部分光的原因,不能说明中午时分太阳温度最高,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因为光的频率不变,光量子的能量不变;再根据折射率
可知,光的速度变小,波长变短,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能一份份地选取,且只能取整数,不能取小数的量均可以看作“量子化”,如大象的头数,学生个数等。
故选D。
10.A
【详解】

代入数据可得每个光子的能量
故选A。
11.B
【详解】
由光子的能量公式,即
可知,频率越大额光子能量越大,光子的能量与光子的强度无光,而根据公式
可得,波长越长,光子的频率越小,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2.B
【详解】
能量的单位是J,由功能关系可知
h的单位是J s,由可得

故选B。
13.B
【详解】
A.黑体并不是真实存在的,A错误;
B.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B正确;
C.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C错误;
D.黑体辐射是有实验依据的,D错误。
故选B。
14.A
【详解】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放出光子,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故选A。
15.C
【详解】
量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的单元,体现了物质的不连续性,即通常所说的“量子化”。
故选C。
16.A
【详解】
A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发射红外线,而且发射红外线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发射红外线强度就越大。红外线测温枪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工作的,A正确,B错误;
C.红外线属于电磁波,波长比红光长,C错误;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最早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D错误。
故选A。
17.B
【详解】
由黑体辐射的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因T1>T2,则ACD错误,B正确;
故选B。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