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二单元复习
浙教版 九年级上
复习讲解
物质
混合物
不同物质(不同分子)
纯净物
同种物质
(同种分子)
单 质
同种元素组成
化合物
不同种元素组成
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的辨识
稀有气体单质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空气,矿石
合金
金 属 非金属
颜色
状态
物理性质
有光泽,一般为银白色或灰色
无光泽,外表暗淡,颜色多样
常温下一般为固体(汞为液体)
常温下一般为气体或固体(溴为液体)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导电性、导热性较差,无延展性。
密度较小,熔点较低。
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铜(紫红色) 金(黄色)
Al
Fe
Mg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Cu
4Al+3O2==2Al2O3
点燃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的固体
2Mg+O2== 2MgO
点燃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 黑色的固体
3Fe+2O2== Fe3O4
点燃
加热后,紫红色的铜变成黑色的氧化铜
2Cu+O2==2CuO
加热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复习讲解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单 质
同种元素组成
化合物
不同种元素组成
氧化物
酸:
碱:
盐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含碳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
与金属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K:2K+H2O=2KOH
Ca:Ca+H2O=Ca(OH)2
产生气泡
简单的有机物:
生物体的有机物:
有机合成材料: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
沼气的主要成分
CH4+O2=CO2+H2O
点燃
C4H10
丁烷,打火机的成分
C2H2
乙炔,金属切割和焊接
糖类、蛋白质、脂肪
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极活泼的金属
活泼的金属
不活泼的金属
复习讲解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单 质
同种元素组成
化合物
不同种元素组成
物质的转化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
酸
氧气
水
盐
碱
加热
氧气
水
酸
酸
(可溶性)
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
盐
活性强置换活性弱
(不可溶性)
加热
金属的冶炼
游离态
化合态
H2 + CuO = Cu + H2O
Δ
1.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粉末变红,试管口有水珠.
2.碳还原氧化铜
C + 2CuO = 2Cu + CO2↑
高温
试管中出现红色物质,产生气体是CO2
CO+Cu=Cu+CO2
△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
3CO+Fe2O3=2Fe+3CO2
高温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
检验H2纯度:先用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然后靠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
课堂练习
1.合金是由不同的金属化合而成的。( )
×
2.因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所以金属铜可以把氯化银中的银置换出来。( )
×
3.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
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
②Z+H2SO4(稀)====ZSO4+H2↑
③X+2YNO3====2Y+X(NO3)2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Z>X>Y C.Y>Z>X D.Z>Y>X
B
4.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Cu B.Cu和Al C.Zn和Cu D.Cu、Al和Zn
C
课堂练习
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D.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A
6.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C
课堂练习
7.按图中所标要求组装好的以下Ⅰ~Ⅲ装置,搁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所产生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Ⅱ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B.Ⅱ、Ⅲ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
C.Ⅰ、Ⅲ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
D.Ⅰ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Ⅱ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D
课堂练习
9.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C
8.2019年12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酒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取--可用高粱酿酒 B.化学性质--易燃烧、易挥发
C.化学式--C2H5OH D.用途--能杀菌消毒、做燃料等
B
课堂练习
10.下列三组溶液:
(1)CuCl2、MgSO4、NaOH、BaCl2;
(2)NaOH、NaCl、HCl、FeCl3;
(3)K2SO4、Na2CO3、BaCl2、HNO3,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区别开的是( )
A、1 B、1, 3 C、2, 3 D、1, 2,3
D
11.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Ca CaCO3
B. Mg MgO
C. Fe FeCl2
D. Na NaOH
E.Fe2O3 Fe
F.CuO Cu(OH)2
G.CaO Ca(OH)2
H.MgO MgCl2
AF
课堂练习
12.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钉未打磨有铁锈或溶液中有Fe2(SO4)3
铜丝表面会覆盖一层银白色金属,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Zn+2HCl====ZnCl2+H2↑
A、B
课堂练习
13.学习金属单元后,小强知道了铁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多的金属,而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于是小强对金属铁的相关知识开展了探究性学习。
(1)如图,小强将一根约20 cm的光亮铁棒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B、C三处的变化。几天后,他发现_____(填序号)处最先出现铁锈,小强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生锈实际是铁和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过程。
(2)小强来到已停产的企业厂房,看到许多机械设备上已锈迹斑斑,他马上想到可以用稀盐酸将铁锈(主要成分Fe2O3)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锈后为防止机械设备进一步锈蚀,小强想到一种防护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氧气
水
Fe2O3+6HCl=2FeCl3+3H2O
涂油、刷漆等
课堂练习
14.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金属B是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发生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_____(填标号)。
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铁(或Fe)
铜(或Cu)
过滤
搅拌
Mg+H2SO4====MgSO4+H2↑
置换反应
a
课堂练习
2. Cu
浓H2SO4
CuSO4
3.Cu
CuO
O2
CuSO4
H2SO4
Cu(OH)2
4.Cu
Cl2
NaOH
CuSO4
H2SO4
1. Cu
稀H2SO4
CuSO4
5. Cu
FeSO4
CuSO4
不反应,Cu的活动性排在H后面
不会反应,Cu的活动性比Fe弱
CuCl2
浓硫酸与铜反应在生成硫酸铜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这样既浪费了原料,又因二氧化硫有毒而造成环境污染。
反应原料易得,无污染,原料利用率高
无污染,但需多步反应,操作复杂,原料成本较高,不经济
15.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废铜屑制取CuSO4溶液,设计了如下方案,请说出最
佳方案及理由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后小练
一、选择题:
1.某溶液中含有和,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2.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和
C.滤液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和
D.滤液中一定含有,可能有和
3.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固体:NaOH、NH4NO3、NaCl(水) B.液体:稀盐酸、H2O、Ca(OH)2溶液(石蕊溶液)
C.固体:ZnSO4、CaCO3、KCl(水) D.液体: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稀硫酸)
4.为了从含有的工业废水中回收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中只含有 B.试剂是稀硫酸
C.溶液中的溶质为和 D.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5.科学家常利用物质之间的反应,产生许多新的物质。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①盐水 ②液氧 ③洁净的空气 ④铜丝 ⑤冰水混合物 ⑥一氧化碳 ⑦氖气
7.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用量很大,面对目前使用分散和废弃量高的现状,对废旧一次性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
(1)干电池在使用时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电池中有许多材料,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写化学式)。
(3)欲比较回收的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所给试剂能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稀盐酸 ②硫酸镁 ③硫酸亚铁
7.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下列途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所示:
(1)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
(2)反应、分离室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捕捉”二氧化碳工艺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
参考答案
C2.D3.C4.B5.A
化学 MnO2 ①③
过滤 CaO+H2O=Ca(OH)2 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