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孙 犁作家简介:孙犁,河北省安平县人,“白洋淀派”代表作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散文集,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芦花荡》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读准字音竹篙 疟子 寒噤 蹿 泅着
仄歪 飒飒 白洋淀 莲蓬 提防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zhú gāoyào zihán jìncuānzè wāisà sàlián péngbái yáng diàn
zhuǎn wān mò jiǎozhāng huáng shī cuò
dīqiú趴下
扒手pāpá竹篙
蒿草ɡāohāo浸透
侵略jìnqīn荷花淀
绽开diànzhàn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
物
形
象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一对可爱勇敢的英雄姐妹一群可恶愚蠢的鬼子兵小说的典型环境:自然环境:芦花荡社会环境:抗日战争说说:这是一片-----------的芦花荡故
事
情
节一次惊心动魄的 护送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想想各自表现在哪些段落?情节结构一(1~8)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
境,介绍了老头子的基本情况(生
活环境、外貌、性格特点等) ;
——为下文作铺垫
二(9~63)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情节结构1、(9~19) 开端—护送
2、(20~54)发展—受伤
3、(55~63)高潮和结局—复仇1、(9~19) 开端—护送
(这一层讲述老艄公护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
2、(20~54)发展—受伤
(这一层讲述大女孩在过封锁线时受伤的过程)
3、(55~63)高潮和结局—复仇
(这一层讲述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替受伤女孩报仇,讨回自己的自尊。)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8) 1、朗读第(1)(2)段,想想主要反映了什么?
——抗日战争时期敌人对我军根据地的严密封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性。
2、这两段是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环境描写。
----交代故事的背景,渲染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特别是险恶的战争环境更能突出老头子出奇制胜的英雄行为。 3、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 (1)为什么“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因为敌人监视严密,战斗激烈,只有到了夜晚才稍稍安宁。
(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拟人。
----表现了苇子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斗争意志和旺盛的生存力量。
(4)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下,我们的军队是否被困死了?从文章里找出相关的语句。 ——没有,“半夜以后,小船又飘了回来。”(“飘”字的运用有何巧妙之处?)请你简单的加以分析。 ——“飘”这个字眼既说明划船者技术娴熟。4、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大家一起来加以分析: (1)找出肖像描写 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一方面表现老人常年穿梭在芦花花荡里,辛苦劳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人为革命工作后心情愉快,精神矍铄。
(2)为什么要交代老头子的年纪?
——一方面更能够表现老头子的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抗日根据地,从老到小的广大人民都被发动起来,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中。 (3)“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一词改为“十分”、“非常”好不好?为什么?在文章中找出表现了他这一性格特点的语句。
——不好。因为“过于”不仅含有“十分”、“非常”的意思,而且还有“超过”、“过分”的意思,它既准确地表现了老头子自信又自负的性格特点,又为后文写老头子的粗心大意作铺垫。 (4)“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独自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明: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 (一)分析第一层:“护送” (开端:9-19)
1、大些的轻声吆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大女孩为什么要吆喝制止小女孩洗脸?
——现在正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应该提高警惕,避免惊动敌人。
2、你觉得大菱和二菱是两个怎样的女孩子?
——年纪小,天真活泼,又相互关爱,而且还很勇敢。 (二)分析第二层:“受伤” 1、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老头子过于自尊自信的性格?
2、找出老头子的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真实的表现了老头子内疚的心情。)
3、在大女孩受伤之后,作者是如何来刻画老头子的形象的?
——第38、39段(写月落之后苇塘的飒飒风响,衬托了老艄公沮丧的心情,语言描写表现老人极度沮丧的心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老人的自尊的性格。)
——第47段(心理描写,形象的表现了老头子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
——第53、54段(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也表现了老人自信、勇敢的特点。)
(三)分析复仇部分。 1、“一个干瘦……投进嘴里去”这句话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表现他过于自信,沉着镇定,勇敢机智。
2、老头子的船头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莲蓬?
——为了引诱鬼子上当。 3、“老头子把船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像敲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比喻。
——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老头子对敌人的无比的恨,他要叫敌人偿还血债。
4、“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望”字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心理?你能够写出老头子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怎么样,我没有夸海口吧,小鬼子伤了人,我一定要叫他们付出代价。 5、第62段中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衬托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替受伤女孩报仇,讨回自己的自尊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6、为什么说老头子的行为是“英雄的行为”?
——因为他单枪匹马,且手无寸铁,孤身杀敌,英勇无畏。
环境描写例子:
1、第1段
2、第2段“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3、第9段“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第38段“月亮落了,……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59段“水镜子一样的平……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6、第62段“鲜嫩的芦花……正在迎风飘撒”作用:渲染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给作品增添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主要人物:老头子对其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第3、4段)
行动描写(第55、57、61段等)
语言描写(第21段等)
心理描写(第47段)
侧面描写:如第8段和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 文中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 老头子的性格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 “过于”一指“非常”,二有“过头”的意思。所以,本句话既有非常自尊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具体表现: 第5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
第6段“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
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
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 过于自信:过于自尊:第38、39段: 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后十分难过 “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
第51-54段 :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 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自尊自信,固执任性;爱憎分明,有勇有谋。具体性格特征:老头子:——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英雄形象。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也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一个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子去找革命队伍的动人故事,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自信自尊、藐视敌人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高度赞扬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