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 液体
基础巩固
1.有一固体,外形呈规则的六面体,则它( )
A.一定是晶体
B.一定是多晶体
C.一定是非晶体
D.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2.(多选)下列哪些物质是晶体( )
A.雪花 B.橡胶
C.玻璃 D.食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金可以被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
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
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4.(多选)关于液晶分子的排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整齐
B.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
C.液晶分子的排列整齐而稳定
D.液晶的物理性质稳定
5.
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
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
6.下列有关液晶的一些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
B.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所加电场的变化而变化
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所加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7.(多选)下列现象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
A.水黾(一种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
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8.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的原因是( )
A.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强
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
C.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弱
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
9.(1)把一块玻璃分别浸入水和水银里再取出来,可观察到从水银中取出的玻璃上没有附着水银,从水中取出的玻璃上会沾上一层水,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现象呢
(2)如图所示,在灌溉完土地后农民伯伯往往利用翻松地表土壤的方法来保存土壤的水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能力提升
1.关于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B.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表面张力引起的
C.粉笔能把纸上的墨水吸干是毛细现象
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隙稍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隙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3.一块密度和厚度都均匀分布的矩形被测样品,长AB是宽AC的两倍,如图所示,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O1O1'和O2O2'测其电阻阻值均为R,则这块样品是( )
A.单晶体 B.多晶体
C.非晶体 D.金属
4.(多选)在绕轨道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上的开口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若该液体在地球上是可浸润器壁的,则( )
A.在卫星上该液体不再浸润器壁
B.在卫星上该液体仍可浸润器壁
C.在卫星上该液体将沿器壁流到容器外去
D.在卫星上该液体仍保留与在地面时相同的形状
5.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晶体,它们的空间点阵不同,已知碳的摩尔质量M=12.0 g/mol,石墨的密度为ρ1=2.25 g/cm3,金刚石的密度ρ2=3.52 g/cm3。试求石墨和金刚石中相邻原子间的平均距离各为多大。
6.如图是对某种合金连续不断地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
(1)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不是晶体
(2)这种合金的熔点是多少
(3)熔化过程用了多少时间
(4)图中BC段表示这种合金处于什么状态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有一固体,外形呈规则的六面体,则它( )
A.一定是晶体
B.一定是多晶体
C.一定是非晶体
D.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解析单个物体仅仅从外观并不能确切地判断晶体与非晶体。
答案D
2.(多选)下列哪些物质是晶体( )
A.雪花 B.橡胶
C.玻璃 D.食盐
解析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确定的熔点,故雪花和食盐是晶体,选项A、D正确;橡胶和玻璃遇热熔化,没有确定熔点,不属于晶体,选项B、C错误。
答案A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金可以被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
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
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解析所有的金属都是晶体,因而黄金也是晶体,只是因为多晶体内部小晶粒的排列杂乱无章,才使黄金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选项A错误;同一种物质可以形成多种晶体,如碳可以形成金刚石和石墨两种晶体,选项B错误;单晶体有些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有些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选项C错误;玻璃是非晶体,因而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选项D正确。
答案D
4.(多选)关于液晶分子的排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整齐
B.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
C.液晶分子的排列整齐而稳定
D.液晶的物理性质稳定
解析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其某些性质,例如:温度、压力、摩擦、电磁作用、容器表面的差异性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即物理性质,故A、B正确。
答案AB
5.
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
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
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选项A错误;曲线M的bc段的温度不变,晶体正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项B正确;曲线M的ab段表示固态,曲线N的ef段的状态不能确定,选项C错误;曲线M的ab段表示液态,曲线N的fg段的状态不能确定,选项D错误。
答案B
6.下列有关液晶的一些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
B.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所加电场的变化而变化
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所加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液晶分子既有排列的有序性,又可以自由移动;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如温度、电场等)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因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例如温度、压力、摩擦、电磁作用、容器表面的差异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选项A错误,选项B、C、D正确。
答案A
7.(多选)下列现象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
A.水黾(一种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
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停在水面上,故A正确;草叶上的露珠存在表面张力,它表面的水分子表现为引力,从而使它收缩成一个球形,故B正确;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是扩散现象,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C错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D错误。
答案AB
8.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的原因是( )
A.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强
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
C.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弱
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
解析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又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如果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比较弱,附着层中的部分分子进入液体内部,从而使附着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D错误。对于B,虽然附着层分子稀疏,分子间的吸引强,这是附着层分子稀疏后的一个结果,并不是引起附着层分子稀疏的原因,因此选项B也错误。
答案C
9.(1)把一块玻璃分别浸入水和水银里再取出来,可观察到从水银中取出的玻璃上没有附着水银,从水中取出的玻璃上会沾上一层水,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现象呢
(2)如图所示,在灌溉完土地后农民伯伯往往利用翻松地表土壤的方法来保存土壤的水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案(1)水银不浸润玻璃,而水浸润玻璃。
(2)把地表土壤锄松,破坏了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地下的水分就不会沿毛细管上升到地面而被蒸发掉。
能力提升
1.关于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B.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表面张力引起的
C.粉笔能把纸上的墨水吸干是毛细现象
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隙稍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隙
解析浸润与不浸润是相对的,水银对玻璃来说是不浸润液体,但不是对任何固体都是不浸润,故A错误;液体表面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要稀疏,故存在液体的表面张力,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粉笔吸墨水是因为粉笔内部有很多细小的通道,属于毛细现象,故C正确;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D正确。
答案A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解析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仍为晶体,选项A错误;某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选项B正确;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形成不同的晶体,比如金刚石和石墨,选项C正确;在合适条件下,某些晶体和非晶体可相互转变,选项D正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选项E错误。
答案BCD
3.一块密度和厚度都均匀分布的矩形被测样品,长AB是宽AC的两倍,如图所示,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O1O1'和O2O2'测其电阻阻值均为R,则这块样品是( )
A.单晶体 B.多晶体
C.非晶体 D.金属
解析沿O1O1'和O2O2'两对称轴测长方体所得阻值相等,说明该物质沿O1O1'和O2O2'方向电阻率不同,即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4.(多选)在绕轨道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上的开口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若该液体在地球上是可浸润器壁的,则( )
A.在卫星上该液体不再浸润器壁
B.在卫星上该液体仍可浸润器壁
C.在卫星上该液体将沿器壁流到容器外去
D.在卫星上该液体仍保留与在地面时相同的形状
解析液体浸润容器壁时,容器分子对该液体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力,在卫星上该液体仍浸润器壁,故A错误,B正确;在卫星上该液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由重力引起的现象均消失,所以液体沿容器壁流散,不能保留与在地面时相同的形状,故C正确,D错误。
答案BC
5.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晶体,它们的空间点阵不同,已知碳的摩尔质量M=12.0 g/mol,石墨的密度为ρ1=2.25 g/cm3,金刚石的密度ρ2=3.52 g/cm3。试求石墨和金刚石中相邻原子间的平均距离各为多大。
解析金刚石与石墨都是原子晶体,由于原子间距很小,我们可以认为原子是紧密排列的,相邻原子间的距离等于原子的直径(把原子视为球形)。摩尔体积V=
一个原子体积V0=
把原子视为小球V0=
整理得d=
代入数据得d1=≈2.57×10-10m
d2=≈2.21×10-10m。
答案2.57×10-10 m 2.21×10-10 m
6.如图是对某种合金连续不断地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
(1)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不是晶体
(2)这种合金的熔点是多少
(3)熔化过程用了多少时间
(4)图中BC段表示这种合金处于什么状态
解析(1)图中BC段表示该合金的熔化过程,说明有一确定的熔点,所以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晶体。
(2)熔点为210℃。
(3)熔化过程用了Δt=(14-6)min=8min。
(4)BC段为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1)是 (2)210 ℃ (3)8 min (4)固液共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