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2 14:20:32

文档简介

第 47 中八上化学 2021 年期中考试真题
哈 47 中学初三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化 学 试 卷
考生须知:
本试卷满分为 7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图所示物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
A.液氮冷冻机 B.氧气用于航天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 D.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熄灭蜡烛产生白烟 B.探究分子运动实验 C.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D.氦气填充飞艇
3.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C.加热液体 D.量取 8mL 的水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看到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C.将呼出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D.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下列应用及符号表达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H2O2
MnO2
H2+O2 分解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P+O2
点燃 PO2 化合反应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KClO3 D.含硫煤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 KCl+O2 分解反应
点燃 SO2 化合反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①氮气用于化工原料 ②氦气用于飞艇 ③氧气用于炼钢 ④纳米铜有延展性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 氧分子是无色无味的
B 5mL水和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 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
D 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苯分子 分子很小但分子真实存在
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能源
C.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成分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质量分数大约为 78%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装 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⑤③②①④⑥ D.③①②④⑥⑤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过氧化氢溶液,空气 B.冰水混合物,盐水
C.二氧化碳,液氧 D.澄清石灰水,酒精
下列实验室鉴别物质的两种方法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要求 区别氮气和氧气 区别硫酸铜晶体和高锰酸钾 区别水和双氧水 区别酒精和自来水
第一方案 用燃着的木条 观察颜色 分别加入硫酸铜 溶液观察现象 闻气味
第二方案 观察颜色 用带火星木条 检验 分别加入二氧化 锰观察 观察颜色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分子、原子都很小,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下列关于化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前后一定是催化剂
B.氧化反应都是既发光有又放热的化学反应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
2
)
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纯净物
下列实验中都用到了水,则关于实验中水说法错误的是(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硫燃烧 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A.①中水的作用:导管伸入水中形成密闭体系便于通过气泡证明管内气体逸出,证 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②中水的作用:用于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
C.③烧杯中水的作用: 吸热、降温、减压防止胶塞弹开,吸收白烟D.④中水的作用: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如图所示中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氯化钾质量
剩余固体质量/g
氧气质量/g
氧气质量/g
(


)0 反应时间/s
0 反应时间/s 0
0
过氧 化氢 液
反应时间/s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图 1:充分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固体
图 2:充分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图 3:向二氧化锰中滴加过量过氧化氢溶液
图 4: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①有催化剂②无催化剂) 16.(4 分)根据图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图三
图 1 夜晚彩灯中大多充入稀有气体的原因
请你写出图 2 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点产生
图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7.(2 分)化学实验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探究物质的性质,有的是探究物质的含量,请根据实验目的把下列实验中的 A 与① (填“B”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
② 。
木炭在空气和 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 硫在空气和 氧气中燃烧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中 二氧化锰的作用
A B C D
18.(8 分)实验室有下列仪器以及药品二氧化锰、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火柴等用品,请你根据下列要求选择相应的仪器和药品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想利用固体纯净物来制取氧气,需要补充一种仪器是①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② ;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完药品后,试管口放
③ 目的是④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为了得到更纯净的氧气,我们通常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 氧气的原因是⑤ ,
当导管口气泡⑥ 时,开始收集,确定氧气已集满时,在⑦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这样 做的目的⑧ 。
19.(9 分)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
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并将① 五等分,点燃燃烧匙内
的红磷后,伸入瓶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除此还有
的现象是② ;
如果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除了红磷燃烧的现象,还会伴随的
现象是③ ,产生该现象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④ 升高,压强⑤ ,大于外压,在压强差作用下产生该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不准确,请你再写出一个避免这种结果的具体操作
⑥ ;
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⑦ , 此实验要求红磷足量的原因⑧ ;
⑨根据 体积来得出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此实验方法可以叫等效替代
法。
20. (3 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面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 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① ;
从宏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图中的物质属于② (填物质分类);
写出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③ 。
21.(4 分)A,B,C,D,E 反应的转化关系见下图 (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转化,A 和 B 可以相互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 A 为红色粉末状固体,加热时得到无色气体 B,黑色固体 D 点燃后在无色气体 B 中反应发白光,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 B 物质的名称① ;
写出 A 生成 B 的符号表达式② ;
在做 D 物质在 B 中反应实验时,要用③ (填仪器名称)夹取红热的该物质,④
(
C
B
D
E
)(填具体实验操作)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A
)
22.(6 分)四十七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来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老师鼓励他们对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于是小组成员对其成分进行如下猜想:
小四认为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 小赢认为是: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小七认为是:锰酸钾、二氧化锰;
请你思考判断① 的猜想可能是合理的;理由是② ;
小组中的同学继续通过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想:先③ ,再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若观察到④ 明显的现象,证明了可能存在的⑤ 存在,从而验证了⑥ 猜想正确。
23.(4 分)下图是教材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是否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甲图中带火星木条不复燃,丙图的实验现象是① ;
待反应结束没有明显现象时继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反复多次都看到 了明显的现象,可以证明② 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③ (填“操作”),再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改变,可以证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反应过程各物质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 a 表示物质的化学符号 ④ 。
(
a
b
c
)物质质量变化
0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算47中八上化学2021钟舞集
择题(每小题只有
确答案,每小题2分
图所示物质的应用
液氮冷冻机
氧气用于航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D.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
A.熄灭蜡烛产生白烟B.探究分子运动实验C.氮气填充食品包裝袋D.氨气填充飞艇←
图所
实验基本
确的是
点燃酒精
试管中滴加稀盐酸C.加热液
取8mL的水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A.木炭
生成二氧化碳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看到
色氢氧化铜沉淀
水变白色浑浊
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白色固体减少至消
用及符号表达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D)
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分解反

合反应
C.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KCIO3-KC
分解反
含硫煤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合反
物质的用途主要
性质决定的是(
①氮
化工原料②氦气用于飞艇③氧气用于炼钢④纳米铜有延展
释错误的是(
解释
常状态
是无色无味
氧分子是无色无味
水和5m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份子之间有间隔
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
扩散更快
度升高,运动速率加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苯分子
分子很小但分子真实存
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能源
C.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成分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质量分数大约为78%
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装

用排水法收集;⑤从水
管;⑥熄灭酒精灯
顺序
A.②③①④⑤⑥
③②⑤④⑥C.⑤③②①④⑥D.③①②④⑥⑤
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

混合物的是
A.过氧
冰水混合物,盐
化碳,液氧
澄清石灰水,酒精
下列实验室鉴别物质的两种方法和操作均正确的
实验要求
氮气和氧
和双氧水区别酒精
体和高锰酸钾

第一方案用燃着的木条
液观察现象
第二方案观察颜色
条分别加入二氧化观察颜
检验
锰观
下列有关分子、原
法正确
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
原子大
构成物质,原子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列关于化学知识说
A.只要能改变反应速率
前后一定是催化剂
氧化反应都是既发光有
个二氧化碳分
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分解反应的反
验中都
检查装置气密性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便

密忄
C.③烧杯中水
热、降温、减压防止胶塞弹开,吸收白烟
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