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
一、单选题(共58分)
小明在我国某地旅游时拍摄了以下美景(见下图):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另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长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山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2.图示季节( )
A.罗马街头春意盎然 B.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在收割小麦
C.适宜前往北极旅游 D.开普敦的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减小
3.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天山山麓 B.长江三角洲 C.太行山山麓 D.四川盆地东部山地
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19°19′N、109°48′E)发射升空,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精确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秘鲁首都利马(77°19′W)的华侨同步收看此新闻直播,当地区时为( )
A.4月29日22时22分 B.4月29日0时22分
C.4月29日21时22分 D.4月28日22时22分
5.卫星发射时,世界上处于4月29日的日期范围占比( )
A.大于2/3 B.大于5/8
C.小于1/2 D.小于3/5
6.相比甘肃酒泉、四川西昌、山西太原三个卫星发射基地,文昌卫星发射基地( )
A.更隐蔽安全 B.适宜发射载人航天器
C.更节省燃料 D.更利于卫星跟踪观测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2008—2017年5-9月平原区和山区逐小时降水情况,监测发现该地区平原区接近当地正午时降水最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区可能位于( )
A.伊犁河谷 B.汉水谷地 C.汾河谷地 D.湟水谷地
8.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该地区5-9月多夜雨的主要原因是( )
①白天高山冰雪融水多 ②白天空气湿度大 ③夜晚冷空气沿山坡上升 ④夜晚暖湿空气抬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云南丽江(26.8°N,100.5°E)西北部有一个神奇的小镇黎明乡。每年的某几天当地居民会经历一天之内太阳3次“起落”,被称为“太阳三升”。下图为当地日出景观图和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以下地点可能观测到“太阳三升”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当“太阳三升”现象发生时( )
A.当地百姓正在春播 B.玉龙雪山雪线较低
C.小明高考结束在丽江旅游 D.丽江银杏树叶正黄
南亚高压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上层存在的季节性庞大暖高压系统,它虽然生成于副热带,但与一般的副热带高压的动力性质和生成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据研究,南亚高压的进退活动与中国东部地区的旱涝关系十分密切,其位置偏北时,我国东部上空存在一个异常反气旋,其中心自上而下向南倾斜,在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气流辐散,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下图示意正常年份南亚高压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测南亚高压强度最大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13.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对我国东部地区天气的影响是( )
A.东北地区干旱少雨 B.华北地区降水较多
C.长江流域阴雨连绵 D.珠江流域干旱少雨
下图为俄罗斯天然植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植物景观,图中甲、乙两种植物的界线与下列等温线中最接近的是( )
A.1月平均气温0℃ B.7月平均气温5℃
C.年平均气温10℃ D.年平均气温—10℃
15.A、B处的河流( )
A.流域气候湿润,以积雪补给为主
B.以雨水补给为主,冬春有凌汛发生
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
D.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甲是我国东北高纬黑土区某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黑土侵蚀量统计图,图乙为编号2切沟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据观测可知,大部分切沟沟头的春季侵蚀量大于雨季侵蚀量,原因可能是( )
①冬季土壤冰冻胀裂沟头 ②春季融雪径流量更大
③夏秋季沟头植被较密集 ④雨季雨水径流量较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该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宽度基本相当,则沟头发育最深的是( )
A.编号8切沟 B.编号6切沟 C.编号4切沟 D.编号2切沟
林线是森林的上限,林线以上没有森林分布。雪线是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也是永久积雪区与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在雪线附近,冰雪的积累与消融大致相同。下图是某中纬度山地林线和雪线分布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山地南坡比北坡( )
A.干冷 B.湿冷 C.干热 D.湿热
19.该山地的季节性积雪下界海拔高度的年内变化特点是( )
A.4月、10月均向上 B.4月、10月均向下
C.4月向上、10月向下 D.4月向下、10月向上
20.图示甲地雪线低于乙地的原因是甲地( )
①海拔低②风力大③光照时间短④积雪厚度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22.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23.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一个家庭户。家庭户规模以家庭户中的人口数量为标准。根据家庭中的代际人口结构,把家庭户分为一代户、二代户、三代及以上户等不同立户模式。下图示意1990-2005年家庭户人口按户类型的年龄分布比例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1990-2005年,我国( )
A.家庭立户模式更多样 B.家庭代际结构更复杂
C.家庭户规模逐渐变大 D.单身户比例越来越多
25.为适应我国家庭户规模的变化,企业可能推出( )
A.一人食火锅 B.第二份半价 C.大户型房子 D.智能化家电
26.与20~24岁阶段相比,30~34岁阶段夫妇户比例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
A.离婚人数多 B.结婚人数多 C.赡养父母 D.生育子女
某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洪水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河流的水沙形势,受洪水干扰之后经历若干年的循环,某河段水沙形势逐渐恢复(如图),图中河段水沙形势循环时常无法完整进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在阶段Ⅱ,河床中形成大量沙塞体的主要原因是沙塞体附近( )
A.流量增大,挟沙能力增强 B.水流分散,主槽流速降低
C.土壤肥沃,抗蚀能力较弱 D.植被冲毁,河岸侵蚀增强
28.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该河段沙塞体面积减小,主要得益于径流( )
A.流速更快 B.流量更大 C.水位较低 D.含沙量较低
29.先锋植物是植物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能够在严重块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垫状点地梅具有致密的垫状结构,常贴伏于地面,性喜光,能够通过自身特殊的形态结构改变微环境,从而可以为其他植物的迁入和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它常伴生于高山草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先锋植物。下图示意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及垫状点地梅景观(图中深色圆面积代表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大小)。垫状点地梅植物体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当地气温,原因是垫状点地梅( )。
①多分布于阳坡,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②生存地区降水多,大气逆辐射强③生存地区海拔高,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平均温度高④贴伏于地表的垫状结构保温作用强,而且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共42分)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壤是地表碱性物质和有机质被冲刷而形成的酸性土壤,我国江南丘陵红壤广布,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云雾茶适合在酸性较强的土壤中生长,云雾多、日照弱有利于提升茶叶品质。下图是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地地形剖面图,该区城农业以茶叶种植为主,甲地段出产的茶叶品质优良。
(1)说明我国江南丘陵红壤广布的原因。
(2)分析该区域农业以茶叶种植为主的原因。
(3)根据材料推测甲地茶叶品质优于周边区域的原因。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温室生产。目前温室产业是其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其温室从简易单体塑料大棚到现代化的玻璃连体温室大棚,发展十分迅速。玻璃连体大棚高度在6米以上。温室生产自动化程度高,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所需的培养基是由玄武岩、白云石等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化后织成的人造岩棉。目前,中国从荷兰引进其生产技术并加以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图示意荷兰温室景观变化。
(1)简述荷兰发展现代温室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简析与简易单体塑料温室大棚相比,荷兰发展玻璃连体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优点。
(3)荷兰玻璃连体大棚一般都配有玻璃清洁机,每年对玻璃清洗8-10次。分析玻璃清洁对室内农业生产的作用。
(4)我国引进荷兰的玻璃连体大棚栽培技术后,进行了改良,用塑料膜代替玻璃,用椰糠(椰子外壳加工成的粉末)代替人造岩棉。请分别简析原因。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夏季积水严重,属于高原沼泽地。这里6~9月空气湿度大,几乎每天都有狂风暴雨。1935年8月下自,红军开始过草地,克服了多雨、积水、低温,以及缺衣少食等重重困难,胜利北上会师。下图是草地(局部)景观图。
(1)指出6~9月草地空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2)草地积水主要源于河流泛滥,说明8月份草地河流泛滥严重的原因。
(3)分析红军长征经过草地时遭受低温的原因。
(4)推测草地的暴雨天气对红军带来的威胁。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B 6.C 7.A 8.B 9.D 10.D 11.B 12.C 13.B 14.D 15.D 16.C 17.A 18.D 19.C 20.D 21.C 22.D 23.D 24.D 25.A 26.D 27.B 28.D 29.D
30.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地面起伏大,冲刷作用强(碱性物质和有机质被冲刷)。
(2)气候湿润,多云雾(日照弱);土壤呈酸性,限制其他作物生长;丘陵地形(坡度大),种植茶叶有利于水土保持。
(3)地处迎风坡,云雾更多;(加上)坡度大,冲刷作用更强(土壤酸性更强)。
31.
(1)农产品市场广阔;资金与技术雄厚;温室产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
(2)大棚更高,利于发展立体栽培;没有间隙,土地利用率高;使用玻璃,采光条件更好;使用寿命长。
(3)可获得更多的光照,可提高温室农产品产量及品质。
(4)塑料代替玻璃的原因:我国气候大陆性强,光热更充足;塑料的成本低。
椰糠代替人造岩棉的原因:原料丰富;有利于废弃物的再利用且可自然降解,减少环境污染;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32.
(1)(地表水)蒸发,水汽输送。
(2)冰川融水注入,暴雨影响;(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形平坦)河水下泄慢。
(3)海拔高,云量多,日照弱,地表水调节,气温上升慢。
(4)地面积水,行军困难;打湿衣服,难于御寒。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