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件(32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将进酒》课件(32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2 15:1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中诗人情感的变化。
3.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新课导入
酒文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孟德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
酒 与 李 白
饮中八仙诗(节选)
唐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嗜酒
豪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 与 李 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仙气
才气
傲气
酒气
我们心中的李白
将:请之意。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解题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知人论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走近李白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725)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奸臣当道
赐金返还
(744)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李白的人生经历
《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即安史之乱前两三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写作背景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文本研读
读准字音:
将进酒qiāng 金樽zūn
烹羊pēng 岑夫子cén
馔玉zhuàn 恣zì
欢谑xuè 沽酒gū
斟酌zhuó 千金裘qiú
王安石说李白的诗“词语迅快”。看来,非高声诵读不能传达其情感气势。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请思考:诗中蕴含什么情?
1、《将进酒》中提到的“主人”是谁?主角又是谁?
2、本诗说明了作者饮酒的目的是?(文中找)
3、诗中表现主旨的是哪一句话?深层次思想内涵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
预习:
——主人是:元丹丘,主角却是李白。
——“与尔同销万古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悲]
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房屋的正室厅堂。指父母。
悲叹人生短促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适意高兴的时候
正应当
赏析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旷达豪放,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岑夫子,丹丘生啊,请二位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下来。
岑勋
元丹丘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狂]
给你们,为你们
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指陈思王曹植
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纵情任意

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愤]
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愁]
干脆,只管

同“消”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贤寂寞
人生失意
为何而愁
一愁
二愁
三愁
★李白的“万古愁”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层次理解。)
★李白的“万古愁”从何而来?
(请同学们结合背景,结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分析。)
提示: “天生我材必有用”
“但愿长醉不复醒”
天生我材必有用



豪放自信
怀才不遇
但愿长醉不复醒
积极入世
消极避世
《将进酒》的主旨: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以及对封建权贵、所谓圣贤的蔑视。
1.《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
2.《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 , 。”
3.《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 。”
4.《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 ,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情境式默写
5.李白《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句子:“ , 。”
6.李白在《将进酒》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极言人生短暂、韶华易逝是:
, 。
7.李白《将进酒》中突出表现作者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是:“ ,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睡不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