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 第七课 交城山(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 第七课 交城山(课件)(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22 22:0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交城山
教学重点
在演唱中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风格。
课程导入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为界,西、南以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山西行政区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下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总人口3610.8万(2012年)。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
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
山西境内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五台山、中条山、太岳山等。
山西境内六大盆地: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长治盆地;此外,东部还散布着阳泉、寿阳、襄垣、黎城、泽州等小盆地。
山西的八大文化品牌:“华夏之根、黄河之魂、佛教圣地、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圣故里、古建瑰宝、太行神韵”。
山西的民间文化代表:山西民间社火、跑旱船、踩高跷、放烟火、放烟火、跑竹马、小车舞、狮子舞、挑椅舞、龙舞、倒悬花鼓、中黄高台、龙舟舞、太原铁棍和背棍、渔翁戏海蚌、沈老爷坐轿、山西民间锣鼓、山西民间木版画、炕围画、山西民间刺绣、太原曲艺、绛州鼓乐、山西民间剪纸等。
山西民间面塑
炕围画
点旺火,祈平安
山西民间刺绣
山西大部分地区使用晋语,少数地区使用中原官话。
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晋语别于官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晋语的声调有极复杂的连续变调现象。晋语古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字平声不送气。晋语保留诸多古汉语特征。
山西风土人情
交城县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地貌复杂,山多川少,海拔高度在750—2830.7米之间,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28座,最高山峰为县境西北与方山县交界处的孝文山,海拔2830米,是华北第二大高峰。
让学生找出全曲中的几种主要节奏型,并用手拍出来。
反复聆听录音,指导学生掌握衬词唱法,从而把歌曲的风格特点。
鼓励学生参与创作,让学生模仿民歌的节奏,用do、re、mi、sol、la五个音哼唱成曲,并尝试用sol作为结束音,创编出两至四小节乐曲。
课程结束,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