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三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姓名 班级 考号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正确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自己保留,以备讲评使用。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 印度洋
2. 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 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B. 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C.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 降低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不同日期13时的流量数据。甲乙之间河段长约200千米,是该河仅有凌汛现象的河段,其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 )
A. 纬度低,海拔高 B. 纬度高,海拔低
C. 纬度高,海拔高 D. 纬度低,海拔低
4. 甲乙之间河段发生凌汛现象的日期最可能是( )
A. 3月16日 B. 4月1日 C. 4月16日 D. 5月1日
我国某水旱轮作地区,连年种植烤烟后,土壤肥力逐渐下降,造成烟叶生长不良,烟株易发病虫害。现行的水稻和烤烟轮作方式及“稻草—石灰溶田”技术(在晚稻收割后,切短稻草,施入生石灰,经泡水后,再打烂还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如图为该地轮作方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5.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湟水谷地 B. 渭河谷地 C. 东南丘陵 D. 三江平原
6. “稻草—石灰溶田”技术有利于( )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延长生长周期 ③减少病虫害 ④减轻水土流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制造业可分为低技术产业、中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空间结构的协调是当下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亟需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UPG指数为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度指数,指数越大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度水平越高。下图表示1998—2013年我国云南、北京、广东、吉林四省(市)制造业UPG指数演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 2003—2013年,④省(市)UPG指数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不完善 B.传统产业衰退
C.劳动力成本升高 D.政策优势丧失
8. 为提高制造业UPG指数,③省(市)利用当地资源可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
A.旅游业 B.石化产业 C.生物制药 D.微电子工业
印度是一个降水充沛,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如图左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右图示意1950-2016年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9. 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位于印度( )
A. 东南部 B. 西南部 C. 东北部 D. 西北部
10. 与6月份相比,9月份洪涝频次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量较大 B. 气温较高
C. 植被覆盖率较低 D. 土壤湿度较大
《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为中巴合作带来新机遇。如图为“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 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 )
A. 采矿和制造业 B. 金融和零售业
C. 交通和能源 D. 教育和医疗
12. 影响我国企业投资项目地域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数量 B. 区位和资源禀赋
C.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D. 政策和文化传统
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 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A. 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 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 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D. 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热带云雾林指的是潮湿热带地区经常被云雾掩盖的森林,其形成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持续的充沛水汽,二是足够低的凝结温度。与低海拔的热带雨林相比,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这种森林虽然只占全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2.5%,却是世界上许多生物的避难所。
15. 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形态,突出反映了其生长区域( )
A.气温较低 B.风力强劲 C.降水充沛 D.土壤贫瘠
16. 热带云雾林成为世界上许多生物避难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干扰小 B.栖息地空间大
C.云雾的隐蔽性好 D.全球气候变暖
第Ⅱ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题,共52分。
17.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在高考结束后与同学结伴去日本九州岛别府市进行温泉游,游览过程中他了解到:别府市年均温18℃,年降水量1500~1800mm;市内有近三千处泉口,泉水日涌出量达13万升:当地温泉中最著名的是颜色不同、热气蒸腾的“别府地狱”温泉。
(1)在当地的旅游地图中,小明发现了九州岛有多个火山标注。结合材料描述九州岛火山分布的特点,并分析该岛多火山的原因。(6分)
(2)旅途中,小明观察到岛上民居多为低矮的术质结构,分析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6分)
(3)在观赏和浸泡地狱温泉的时候,小明发现当地温泉甚多,且相距不远的温泉色泽不同,查阅资料他了解到这与泉眼的矿物组成和泉眼附近的黏土有关。试解释当地温泉甚多且颜色各异的原因。(8分)
18. (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漠(如图8)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沙漠地区,曾被誉为“世界沙漠暴雨中心”。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造沙漠工程。我国在治沙过程中摸索出了多项治沙技术,其中,沙丘“迎风坡种植灌木与草,背风坡洼地种植高大乔木”技术被普遍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如今的毛乌素沙漠绿化面积超过80%。有人说“毛乌素沙漠已经彻底消失了。”但也有人说:“我们只是暂时困住了毛乌素沙漠。”
(1) 简述毛乌素沙漠降水多的原因。(6分)
(2) 分析沙丘“迎风坡种植灌木与草,背风坡洼地种植高大乔木”的合理性。(6分)
(3) 试说明“毛乌素沙漠并未消失,只是暂时被人类困住了”这一观点的依据。(6分)
19. (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陕西、四川三省的边界。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结构独特,保存有完好的原生生物群落,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多样性随海拔变化而变化(如下图)。神农架林区植被垂直带谱十分完整,由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四种典型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物质组成部分,凋落物也被称为枯落物或有机碎屑,是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1)据图说明神农架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并说明物种多样性高值区出现的原因。(8分)
(2)推测落叶阔叶林较针叶林分解物残留量少的原因。(6分)
临河三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1—5 CBABC 6—10 DBCAD 11—15 CBDCB 16.A
1. 非选择题
17.(20分)(1)(6分)分布:火山数量较多、分布不均,(2分)呈东北-西南线状分布。(2分)
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火山地震带上),受板块碰撞挤压影响,多地震,多断裂带,多火山(2分)
(2)(6分)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水热条件好,森林资源丰富,建筑材料充足;当地多火山地震,低矮木质结构抗震能力强,安全系数高,更易重建;当地非日本重要城市带,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低,人口密度小。(每点2分,共6分)
(3)(8分)当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大,雨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地热资源丰富;(4分)
地质条件复杂、岩石中的矿物种类多;(2分)高温热气、热水将附近岩石融化成颜色多样的黏土,影响了温泉颜色。(2分)
18.(18分)(1)(6分)毛乌素沙漠位于东部季风区边缘,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水汽较为充足(2分);毛乌素沙漠北、东、西三面环山,水汽难以扩散(2分);沙漠夏季气温高,上升气流显著,水汽在抬升过程中易形成降水(2分)
(2)(6分)沙丘的迎风坡风力较大,蒸发旺盛,灌木和草较为低矮,需水量小(3分);沙丘的背风坡风力较小,蒸发较弱,高大乔木可以更好生长,且能有效抑制沙丘移动(3分)。
(3)(6分)毛乌素沙漠处于农牧区过渡带和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3分);虽然当地植被有一定恢复,但生态系统依然脆弱,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环境自身修复能力依然较弱(3分)。
19.(14分)(1)(8分)规律: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海拔2250m附近达最高。(4分)高值区出现原因:人类活动较少,破坏作用小;水热条件组合较好;地表面积较大,生物生存空间较大。(4分)
(2)(6分)落叶阔叶林分布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分解速度快;降水较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分解;地表水分多,淋溶、淋洗作用强,使分解物残留量减少。(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