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考点:
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和内涵。
记叙文六要素
小说三要素
线索:人线、事线、物线、情感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描写方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批注式阅读指导
批注,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
何谓“批注”
简介一些知识
评点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评论方法。
评点包括:
1、眉批
2、夹批
3、回前总评
4、回末总评
5、双行夹批
旁批
旁批是通过对作品的关键或精彩之处加以点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引导读者体会作者的用心所在。它可以是对文章的环境、人物、情节的评点,还可以是对作品主题和表现手法的评论。
旁批的角度:
1、环境描写
2、人物描写
3、情节发展
4、作品主题
5、表现手法
批注的位置
请看下面三句话:
①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 ?
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
②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朱旁】自占地步
【朱旁】自首荒唐。
妙!
【朱旁】妙!自谓堕落“情根”,故无补天之用。
批注的内容
理解补注式:
记录阅读者对文段中某个字、词、句的理解,或对此作出必要的补充注释。如: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①【朱旁】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②【朱旁】“荒唐”也。无稽崖③【甲旁】“无稽”也。练成高经十二丈、④【朱旁】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⑤【朱旁】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⑥【朱旁】合周天之数。
随想感悟式:
记录阅读者由文段中某个词、句、段落内容而所产生触发的某种感悟、感情或由此引起的某种联想。
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朱旁】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
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朱旁】妙!佛法亦须偿还,况世人之债乎?近之赖债者来看此句。所谓游戏笔墨也。
鉴赏评价式
记录阅读者对文章优美词句、精妙写法的鉴赏和评价。
有的学生在读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批注道:“一个‘绿’字,让我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江南。。
学习《孔子游春》中“孔子带弟子们来到泗水河畔欣赏春景”一段时,有的学生批注道:“优美的词语,形象的比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A、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B、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暗示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4、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
评点环境描写——鲁迅《药》
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
“背景描写,着墨无多,而阴冷色调全出,为本文定下了基调”。
点评人物描写——鲁迅《药》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一生的积蓄,如何能不慎重!”动作和神态描写。意味深长,让人既感受到华老栓夫妇生活的贫苦,又感叹他们的洋钱是多么来之不易。
又如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神态和动作描写
对比,生动地刻
画了刽子手的贪
婪、凶恶和华老
栓的老实、胆小。
作者是如何评点本文的情节发展的?从文中举例谈谈它的作用。
在茶馆内茶客谈“药”一节,小说通过“花白胡子”一干人等对康大叔的追问以及他的回答来侧面展现暗线故事,在此作者适时评点道:“花白胡子低声下气的发问,引出了夏瑜的故事”,“作者选取这一情节,既显示出革命者的傲岸,也显示出他的孤寂”。通过这些评点,能够使读者更加明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脉络。
简介“总评”。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主题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总评是对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进行集中的分析和评价。
本文线索:
1、明线(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
2、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
本文主题:
表现革命者不为群众所理解的悲哀。
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文)
3、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 结构上(首尾照应, 结构完整。)
学会阅读文章和掌握审题技巧
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
一是要整体感知,读懂文章。明白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
二是要审清题干,明确方向。别是要明确题目所问的范围、角度、要求。
三是要整合要求,明了表达。
整体感知:标题 把握文章主旨,领悟情感
理清思路:线索,结构 (注意标志性语句、段落 )
揣摩字句:写法探究。
界 河①②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③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④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⑤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⑥⑦
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启人深思的主题立意,朴实自然的语言描写,环环相扣的结构脉络。短而精,经典!(孙温曼)
②界河,隔开的只是地理位置?(苏秦)
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令呢?悬念,吸引读者。(李孙雪)
④“那边的人”,听起来比敌人要善意一些。(杨杰)
⑤气氛严肃,战争可能一触即发。(项生生)
⑥点明时间,悲剧就发生在春天里,这是反衬?(单鹏程)
⑦“竟”字表明时间过得真快。(叶曼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