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社会经济
思想领域
小说戏曲
科学技术
目录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农业
①明朝后期,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玉米
甘薯
棉花
(2)手工业
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根源)
明朝中后期,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商业
海外白银的来源,主要是欧洲、美洲和日本。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银总量,大概是国内产银总量的十倍。美国学者艾维四认为,1530年到1570年,中国最重要的白银来源是日本; 1570年以后,美洲白银成为最重要的来源。
——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
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①货币:
形成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
②商帮: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乔氏家族的第一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到第三代乔致庸,金融资本在一千万两白银,以上大约相当于现代的近百亿资产。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当时清政府年收入只有700万两。在慈禧西行避难时,曾救清政府于危难之间。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形成地区性贸易
佛山镇
景德镇
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1)经济:
(2)政治: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材料三:反观中国,直到15世纪时还处在人类文明发展最先进的行列之中,但是从16世纪起却逐渐落后下来。……问题的实质在于,西方已步入商品经济时代,其发展势头之兴旺是难以估量的;而中国依旧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依靠的是农本经济,已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大发展。 ——刘宗绪
2.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南宋的陆九渊与明朝的王守仁(字阳明)
1.陆王心学
(1)背景:
(2)代表人物:
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陆九渊
材料二
材料一
在王阳明看来,分“心”与“理”为二,是程朱体系一切弊病的起点,由此而造成程朱理学的庞杂与繁琐,并产生知行脱节,文实相违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王守仁
材料一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阳明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
材料二
1.陆王心学
对比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 认识“理” 理在心外
实现“理” 格物致知 (向外求理)
相同 世界本原 思想实质 理是世界的本原 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维护专制统治 ①世界观:良知即天理
②人生观:“致良知”
③方法论:“知行合一”
理在心内
致良知、知行合一
(向内求理)
思考: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如何评价心学?
评价:
①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③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思想主张: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
李贽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焚书》
2.李贽
3.明末清初三大家
(1)黄宗羲:
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倡导“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顾炎武:
(3)王夫之: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黄宗羲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顾炎武
材料一
材料二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1.小说
(1)背景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时间 作者 作品 地位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朝中期 吴承恩 《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八股取士)
曹雪芹 《红楼梦》 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享誉世界
(2)主要作品
2.戏曲
(1)传奇:
代表作家有明朝的汤显祖、清朝的孔尚任等。
(2)昆曲:
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
(3)京剧:
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戏曲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昆曲《牡丹亭》海报
◎昆曲《桃花扇》剧照
袁绍脸谱 吕蒙脸谱
时期 人物 代表成果 历史地位/意义 特征
明朝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弘祖 利玛窦 (传教士) 永乐朝 清朝 康熙朝 乾隆朝 《本草纲目》
古代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
《农政全书》
古代农学的总结性著作
《天工开物》
古代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
《徐霞客游记》
地理学和地质学名著
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几何原本》,绘《坤舆万国全图》
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西学东渐)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传教士帮助清廷绘制全国地图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①
经验总结性
著作多
②
以实用科技为主
③
西方近代科技传入
领 域 停滞 发展
政治
经济
文化
对外
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重农抑商,
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
理学束缚人性;
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文艺世俗化;传统科技大成;
产生早期启蒙思想。
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
大批传教士将西方自然科学带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
总结明清时期的特征:停滞与发展并存
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概括描述了当时( )
A. 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
D. 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
明清时期,我国戏曲总类丰富多彩,除“国粹”京剧外,还有流行于江浙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等,这表明当时
A. 统治思想兼容并蓄
B.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C. 市民阶层生活需要
D. 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王守仁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由此可见,王守仁认为
A. 良知是个体固有的,无须外求
B. 格物致知才能真正体悟天理
C. 致良知须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
D.发明本心要抛弃“三纲五常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有米粮专业市镇13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B.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
C.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D.传统农业进一步衰落
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 )。
A. 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
B.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
C. 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
D. 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