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泥石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5泥石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22 16:2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泥石流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应急要点,错误的是( )
A.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
B.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C. 不要躲在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D. 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2.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赶紧顺着河谷的上游或下游跑
B. 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或狭小空间内
C. 在山区荒野,遇到地震时,要往山坡上方跑并注意滚石
D. 当附近有大量因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要注意紧闭窗户,少在户外活动
3.每一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很多学校会举行逃生演练。下列关于危险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若发生地震,在六楼的同学应乘电梯尽快逃生
B. 泥石流发生时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 雷雨天气在野外可以躲在大树下避雨
D. 若逃生时出现拥挤而发生踩踏时,应尽量在地面上匍匐前行
4.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山上玩,突降暴雨,遭遇泥石流,这时,他们应该( )
A. 立即远离泥石流,朝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山坡向上爬 B. 马上向泥石流的上游方向逃生
C. 马上向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 D. 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5.下列不属于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的是( )
A. 山区地形 B. 大量松散碎屑物 C. 暴雨或持续降水 D. 人类活动频繁
6.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A. 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流水
B. 暴雨,松散堆积物
C. 陡峭的地形,巨厚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 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7.菲律宾中部莱特省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此次泥石流造成1 800多人死亡,3 000多人失踪,泥石流从成因分类属于(  )
①地质灾害 ②气象灾害 ③自然原因为主 ④人为原因为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 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 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 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
9.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  )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高温少雨 C. 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10.下图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
A. B.
C. D.
11.有关地质灾害的防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③目前,人类可以通过监测准确预报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震强度;④目前,人类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对策可使人类避免地质灾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以及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
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⑦顺着山沟往上或下游逃生;⑧向两边的山坡上逃生
A. ①⑥⑧ B. ②④⑦ C. ①⑤⑧ D. ②⑥⑧
二、填空题
13.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________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________的特殊洪流。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 ________;③ ________。
14. 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①山区 ②地表有碎屑物 ③开矿、采石 ④强降水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
(5)由此可见,______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三、解答题
15.2015年11月13日晚上22时50分左右,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自然灾害,27户房屋被埋,21户房屋进水,37人遇难,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1)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关于山体滑坡产生的地理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山体岩土的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
B.地下水活动对滑面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突出
C.坡度较大,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
(2)山体滑坡过程中如遇降水等自然现象容易形成泥石流。下图中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A,B,C,D四条逃生路径,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请写出一种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和危害的方法: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6.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能够增加滑坡灾害频率的人类活动是( )
A.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
B.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
C.缓坡上修筑梯田
D.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
(4)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历时较长,容易预防
B.泥石流是平原地区爆发的一种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C.泥石流并不多见,仅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D.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就可使泥石流明显减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解答】A.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A符合题意;
B.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B不符合题意;
C. 不要躲在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C不符合题意;
D. 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 A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应当躲在小空间里,比如坚固的家具下,远离滚石,火山喷发时,喷发出的气体很多吸入人体后,对身体会造成危害,因此要紧闭窗户。
【解答】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 B
【解析】【分析】从总体上看,完全防止灾害或避免灾害损失是不可能的,但采取防灾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活动,减轻灾害损失。因此,防灾是减灾的重要环节。
【解答】A:当地震时,住在高层的人员应立即寻找坚固的地方躲避,不能乘电梯逃离。故A错误;
B:泥石流发生时,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应向垂直与泥石流方向的两侧逃生。故B正确;
C:雷雨天气在大树地下避雨容易遭受雷击,故C错误;
D:因拥挤而发生踩踏时,应防范自己跌倒。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 A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是发生在山谷中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为了快速避开、远离泥石流路径,向与等高线垂直的高处逃生。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突降暴雨,遭遇泥石流。这时应该,立即远离泥石流,朝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山坡上爬,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BCD选项都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健康,所以排除。
故答案为:A。
5.【答案】 D
【解析】【分析】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地、丘陵地区以及高原的边缘地区,而且这里土质疏松,植被条件较差,大雨暴雨多发地区。容易形成集水的地形,土质疏松,大雨暴雨或洪水,是形成泥石流的必要条件。
【解答】泥石流的形成必要条件有容易集水的地形,大量的流水,以及疏松易流失的泥沙碎石堆积。
故答案为:D。
6.【答案】 A
【解析】【分析】考查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条件。
【解答】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故A符合;
故答案为:A。
7.【答案】 A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分类。
【解答】①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正确。②泥石流不是气象灾害,错误。③泥石流的产生主要由于自然因素为主,正确。④泥石流的产生主要是自然因素,但认为活动也在多方面加剧上述因素,属于次要因素,错误.
故答案为:A
8.【答案】 D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解答】A B C、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者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能从泥石流中横渡;故A B C正确;
D、当泥石流经过房屋时,一般都会冲毁建筑物,并且泥石流携带的泥沙、石块会建筑物填埋起来,所以发生泥石流时要及时逃生,而不能去抢救物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9.【答案】 D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谷沟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的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的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
故答案为: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泥石流发生概率的影响因素
【解答】A、植被覆盖率越高,泥石流发生率越低,故A错误;
B C D、土壤含水量越高,地表坡度和地表岩石风化程度与泥石流发生率成正相关;故BCD正确;
故答案为:A。
11.【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自然灾害的防御。如何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首先要加强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其次,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第三,当灾害发生时,懂得如何自救。
【解答】对于地质灾害的防御,可以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提前做好防御工作,另外,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①② ,正确。目前,人类还无法监测准确预报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震强度,对于灾害的预防对策也无法使人类避免地质灾害。 ③④ ,错误。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2.【答案】 A
【解析】【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是泥石流多发区,因为该区域坡度较陡,降水多,而且山体风化度高,加之过度砍伐森林山地较多,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山体裸露严重,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发生泥石流时沿河谷撤退,躲到岩石底下和横渡泥石流都是错误做法,都是及其危险的。正确的做法是迅速向河谷两侧撤离。
【解答】①陡峭的沟谷,重力作用强,汇水区域广,汇水速度快容易发生泥石流;②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起伏和缓,没有陡峭的沟谷,不易发生泥石流;③植被较多地区松散堆积物较少,泥石流的物质来源缺乏,也不易发生泥石流;④气候干旱,多不具有充足的水源,泥石流发生较少;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匀不容易发生泥石流;⑥暴雨集中,流水汇聚快,地面径流搬运能力强,山谷河川径流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洪流,携沙裹石,顺流而下,形成泥石流;
发生泥石流时,如果顺着山谷向下跑,泥石流流速很快,也许很短时间人就可能被泥石流吞没;如果沿着山谷向上跑,不能很快离开泥石流发生区,而且山谷两侧的道路冶金被泥石流破坏,人还是很危险。只有沿着与泥石流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向两侧跑比较安全。
故①⑥⑧正确,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3.【答案】 暴雨;大量泥沙及石块;松散碎屑物;有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
【解答】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③有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故答案为:暴雨;大量泥沙及石块;松散碎屑物;有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14.【答案】 (1)泥土从山谷上被冲刷到此处
(2)被冲刷走的泥土更多
(3)①②④
(4)水流减少
(5)植树造林
【解析】【分析】人类不要乱开矿采石,不要乱砍乱伐,因为这些都是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应当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
【解答】(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由于水的倒入导致泥土疏松,又因为重力的原因,所以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泥土从山谷上被冲刷到此处。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被冲刷走的泥土更多。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山区 ②地表有碎屑物,④强降水,地表松散碎屑物多;②为人为原因。
(4) 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水流减少,因为植物需要水分,水分可以被植物吸收。
(5)由此可见,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故答案为:(1)泥土从山谷上被冲刷到此处(2)被冲刷走的泥土更多(3)①②④(4)水流减少(2)植树造林

三、解答题
15.【答案】 (1)D
(2)C
(3)植树造林
【解析】【分析】造成山体滑坡的原因是: 一短时间内大量水流;二是植被覆盖率低;三是山体不稳。预防山体滑坡的发生,首先应该做好地质灾害危险的评估工作,其次是做好山体的加固防范。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
【解答】(1)、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D项主要是人为原因,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 。ABC为地理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2)、山体滑坡过程中如遇降水等自然现象容易形成泥石流。下图中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A,B,C,D四条逃生路径,其中正确的是沿着泥石流的垂直方向向高处跑。其他方向均不利于逃生,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3)、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减少泥石流发生和危害的方法是主要是固定松散堆积物,即采用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故答案为:(1)D(2)C(3)植树造林。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C
(2)D
(3)B
(4)D
【解析】【分析】抓住图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季节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影响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地质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分析。
【解答】(1)由图可知,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地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岩石破碎,故①④符合题意,选C。
(2)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故①③符合题意,选D。
(3)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 ;缓坡上修筑梯田 ;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这3种做法都能够有利于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会增加滑坡灾害频率。故选:B
(4)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不容易预防,A说法错误。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B 说法错误。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分布区域比较广,C说法错误。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所以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就可使泥石流明显减少,D说法正确。故选:D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故答案为:(1)C;(2)D;(3)B;(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