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课程标准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东征
全盛时期
1851年
1851年
1853年
1856年
一、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东征
全盛时期
天京变乱(转折)
天京陷落
1851年
1851年
1853年
1856年
1856年
1864年
后期防御战
影响:打击---湘淮系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幅,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两大纲领
两大纲领
《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
所谓"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政纲;
所谓“取资”,即根据当时客观形势来办事。
根据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的逆转和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现实,
提出学习西方,提倡与各国通商,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等。
进行具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借以巩固农民政权。
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资政新篇》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二、洋务运动
1、背景:
1)清政府内忧外患,出现统治危机。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入侵
2)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列强的船坚炮利
2、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3、代表人物: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4、目的:
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对内镇压人民反抗,对外抵抗外国侵略,挽救国家颓势,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5、内容
1)官办近代军事工业:
师夷长技以自强
1867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1)前期创办官办近代军事工业
特征(性质):
官办 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不投放市场,封建性质
官督商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师夷长技以求富
1872 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1877年 开平煤矿 李鸿章
1888年 湖北织布局
1890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2)后期创办官督商办的近代民用企业
特征(性质):
官督商办 少量投放市场,具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
目的: 解决军事工业资金、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3)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4)筹划海防,创建新式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失败 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6、结局:
材料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 ——李鸿章
洋务派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即在维护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科技,达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失败根本原因:只是引进西方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
未从根本上触及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积极:
1、引进了西方近代技术和设备,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
3、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培养了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也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
4、创办三支海军,有利于军事近代化。
2、中国工业近代化开始起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7、评价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局限性:只是学习西方的科技,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上的落后性,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1、西北地区新疆叛乱
(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2)概况:英国支持阿古柏在新疆叛乱;
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3)结果:
①1875年左宗棠率兵平叛;
②1878年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③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设省,使西北边疆度过危机。
(一)边疆危机: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材料一 “日本乃万国之本”,“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
日本
世界
日本“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1)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1、背景:
亚洲
中国
满蒙
朝鲜
台湾
(2)直接原因: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威海之战:苦守威海卫,集体投降
辽东陆战:中国大溃败,旅顺屠杀
黄海大战:海军第一炮,撞击吉野
平壤战役:可耻的逃窜,平壤失守
丰岛海战:日本偷袭,清被迫宣战
2、过程:
项目 内容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3、《马关条约》的内容
4、甲午战争的影响
(1)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
③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①清政府被迫进行军事改革。
②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①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②洋务运动破产。
1、政治上: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作为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1、政治上: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争做中国的债主
抢夺修筑铁路
2、经济上:资本输出,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开矿设厂
探索国家出路
列强侵略加剧
探索出路
侵略加剧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西北、西南、东南
甲午战争:民族危机加深
瓜分狂潮:划分势力范围、资本输出
课堂小结——思维导图
课堂检测
1.1869年福州船政局自主研制的“万年清”号下水试航,装载的是自制110千瓦的船用蒸汽机,其技术含量和做工精细程度可以与英国制造的相媲美。这主要是依靠
A.福州船政局官督商办的管理模式 B.利用了西方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C.中国传统手工业长期的技术积淀 D.自强不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D
【详解】
洋务创办的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能自主造出可以与西方媲美的产品主要是靠产业工人的努力,故D项正确;福州船政局属于军事工业,是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官督商办的管理是洋务派的民用工业,故A项错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是可想而知西方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卖给中国,而且在卖给中国技术设备的时候也是百般刁难的,故B项错误;福州船政局是近代机器工业,其产品的质量优劣与传统手工业技术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
2.左宗棠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说:“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是非设局急造轮船不为功。船成之后,不妨装载商货,借以捕瓷而护商。”左宗棠在此强调
A.创办洋务企业应该以民用为主 B.实现对外贸易顺差,必须造船
C.清廷应缓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D.清政府应急造轮船,以敌洋商
D
【详解】
由材料“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不能减价以敌洋商”可知,左宗棠已经看到了洋商和洋船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所以提出“设局急造轮船……而护商”,这说明左宗棠强调清政府应急造轮船以敌洋商,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应以民用为主,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中国的对外贸易,排除B项;材料虽然提到南北方货物价格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C项。
3.《马关条约》签订以来,晚清“小说界革命”中曾一度兴起“科学小说”,如《世界末日记》《黑暗世界》《月球殖民地小说》等,在社会上流行一时。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清廷腐朽的专制统治 B.列强瓜分狂潮的刺激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
【详解】
本题考查晚清文化领域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的时间“《马关条约》以来”,以及小说标题《世界末日记》《黑暗世界》《月球殖民地小说》来看,可以看出小说题材都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功利性,与殖民统治、民族危亡有关,故选B;清廷腐朽的专制统治与《马关条约》签订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不符合,排除A;CD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4.左宗棠鉴于蒸汽船在军事、经济上的重要作用,认为兵船“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为此,他创办了
A.发昌机器厂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继昌隆缫丝厂
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左宗棠创办了福州创政局,故选B;发昌机器厂是方举赞、孙英德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是陈启沅创办的,排除ACD。
5.1894年12月20日,美国《世界报》报道:“日军屠杀手无寸铁、没有抵抗能力居民的活动一天天地延续着,直到街道被残缺不全的尸体阻塞为止。”上述报道中的“屠杀”发生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日本全面侵华期间
B
【详解】
1894年12月正值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B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日本并未出兵中国,排除A;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年,排除C;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排除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