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一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一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3 14:4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并称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它是中国古代帝制时代最后一个盛世。
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独断朝纲,事必躬亲。
时间 事项 时间 事项
04:00 起床、请安 13:00 会见臣工
05:00 早课 15:00 批阅奏章
07:00 御门听政 16:00 会见臣工
09:00 批阅奏章 17:00 鉴赏文物
11:00 经筵日讲 20:00 就寝
①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②提高了决策效率;
③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一、政治稳定: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1.奏折制度
①含义:
②特点:
迅速、机密
③作用:
我跟皇帝说件事
◎雍正奏折批示示意图(部分)
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和危机课件(19张PPT)
2.军机处的设立
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机要政务,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性质:中枢秘书机构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辅助谋划)于其间也。
——清.赵翼
直接原因:处理西北军务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
简:成员少,机构简单
速:办事效率高,速度快
密: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
皇帝
内阁
六部






军机处
一般文书
机要文书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一省制)

西汉
隋唐




二府三司制
军机处
废宰相,设内阁
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3.文字狱
①实质:
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②影响:
造成社会恐怖气氛,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世宗微服游于市,就一书肆翻阅书籍,时微风拂拂,吹书页上下不已。一书生见状,即高吟曰:“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世宗以为讥讽也,旋下诏杀之。
——《清稗类抄·狱讼类八》
材料一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又降一世夏秋冬,一把心肠论浊清。
夺朱非正色,野种亦称王。
斩首
斩首
斩首
禁锢思想,阻碍学术的进步与发展
对君主专制加强的认识:
材料1:明清两朝封建专制统治的顶峰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摘编自于旭峰《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材料2:明清随着封建专制达到顶峰,文人士大夫彻底被皇权所压迫,成为真正的奴才。中国社会日益暮气沉沉,究其根源就在于科举制度的僵化、死板。——摘编自钟冲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论析》
①积极:防止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消极:统治日益腐败,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二、疆域的奠定
合作探究:康乾时期如何完成疆域的开拓和巩固?
任务1:根据P78-79,分组梳理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并概括其特点,完成学案上地图的填写。
任务2:结合所学,分析清朝国家疆域的奠定具有的
历史意义。
家国情怀
时空观念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时期,台湾归入版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康熙朝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清政府签订的第一部边界条约
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顺治册封五世达赖
康熙册封五世班禅
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清朝边疆民族政策:
①机构--理藩院
②文武并举、战而后和
③因地制宜、优待上层
1762年,在新疆设伊犁将军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年,康熙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中国”首次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代称
治理体制:内外有别
①内地:18行省,巡抚、总督治理;
②边疆: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
西南:实行改土归流,强化管理。
册封达赖、班禅
派驻藏大臣
西跨葱岭
西北至巴勒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至南海诸岛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伊犁将军
盟旗制度
总督—巡抚
1316万平方公里 (1820年)
①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②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④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⑤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为什么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清朝边疆民族政策的作用)
①版图明显开拓; ②边疆有效统治
(因地制宜,保证局势稳定)
十全武功
1747至1749年:平定大小金川之战
1755年: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
1755至1757年: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
1758年: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
1762至1769年:清缅战争
1771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
1786至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
1788至1789年:安南之役
1790至1792年:两次平定廓尔喀
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两位皇帝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乾嘉危机
1.内部危机:社会矛盾激化
(1)人地矛盾:经济繁荣、国土开发,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人均资源减少
人口大量激增
平民
江广黔楚川陕之无业者侨寓其中,以数百万计。
——《清实录·宣宗实录》
权贵
和珅在乾隆朝柄政凡二十年,高宗崩,仁宗赐自尽,籍没家产,至八兆有奇。时人为之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清稗类钞》
年份 《清实录》人口数 年份 《清实录》人口数
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 2010万 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 3.5亿
乾隆六年 (1741年) 1.4亿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4.1亿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3亿 咸丰元年 (1851年) 4.3亿
政治腐败,阶级矛盾积累,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白莲教之乱(绢本)
◎天理教攻入紫禁城打斗时,所留下的痕迹
(2)阶级矛盾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4
清军入关
签订《尼布楚条约》
颁布
《权利法案》
设立军机处
《论法的精神》诞生
1729
1748
乾隆时期“一口通商”
《独立宣言》发表
蒸汽机应用
焚毁书籍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
法国大革命爆发
美国华盛顿就职
1757
1793
1789
1776
1689
2.外部危机:贸易危机
跪礼之争
◎乾隆接见小斯当东
(1)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英国礼单
天体远行仪、地球仪、望远镜;
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座钟;
榴弹炮、卡宾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等
中国回礼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479件。
英国国书
㈠开放宁波、舟山、天津为贸易口岸;
㈡得到舟山附近一个岛屿,以便储存货物;
㈢得到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以便转运。
乾隆回复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高宗实录》
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政策≠完全禁绝对外交流)
①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
(2)对策:清朝严格限制外商在华活动及其交往,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顺治时期:
颁布“禁海令”、“迁海令”
康熙时期:
四口通商粤闽浙江
乾隆时期: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清)
影响
(1)积极:初期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2)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鼎盛
危机
政局稳定
经济繁荣
疆域开拓并巩固
政治:君主专制、吏治腐败
经济:人口膨胀、土地兼并
文化: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对外:闭关锁国、故步自封
1. 雍正八年(1739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出( )
A.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B.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
C.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 D.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2. 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等地方行政制度,对不同地区进行管理: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主要采取军府制;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并设驻藏大臣。这说明清政府( )
A.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B.全国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一致性
C.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 D.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3. (2020.7·浙江高考·8)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术(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前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 )
①避暑 ②练兵 ③围猎 ④处理民族事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围场处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在地理纬度上偏北,气候温凉,适宜避暑,故①正确;据材料“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可知,围场有练兵的功能,故②正确;据材料“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可知,围场具备围猎功能,故③正确;围场地点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接壤地区,因此可以处理民族事务,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感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