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山东师大附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23 15: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师大附属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发现,COP膜泡运输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物质转运机制之一。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信号肽,若内质网驻留蛋白被意外包装进入COPⅡ转运膜泡,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信号肽受体就会识别信号肽并与之结合,将整个蛋白质通过COPI转运膜泡送回内质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上通过COP转运膜泡建立联系
B. 如果内质网驻留蛋白上缺乏信号肽,该蛋白质不可能被分泌到细胞外
C. 信号肽与信号肽受体识别与结合的过程说明细胞间存在信息交流
D. 内质网驻留蛋白的合成和转运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
2. 体检项目之一:受试人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一段时间后,吹气。若被检者呼出的CO2中含有13C的13CO2达到一定值,则该被检者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产脲酶,脲酶催化尿素分解为NH3和CO2)。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幽门螺杆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B. 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不能由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
C. 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脲酶,脲酶在幽门螺杆菌的核糖体中合成
D. 感染者胃部组织有NH3的产生
3.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水稻突变型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1是在30℃下测得的光强度对两种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图2在光强度为 1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相比野生型植株,突变型植株更适合在低温弱光下种植
B.30℃时,在图2光强度下,突变型植株比野生型植株在相同时间内合成更多有机物
C.在35℃下重复图1实验,A、B点向右上移动,且A的移动幅度比B大
D.在1200μmol·m-2·s-1光强下重复图2实验,C、D均向上移动
4.如果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让其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然后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有4个被15N标记的DNA
B.在产生的8个精子中,最多有4个精子不含15N标记的DNA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细胞内含有2条被15N标记的染色体
D.在减数第二次后期,细胞内被15N标记的DNA数目可能是4个,也可能是2个
5.Na+-K+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以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细胞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所示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C. 载体蛋白2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
D. 图中各种载体蛋白不只具有运输功能
6.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已发生基因突变的X染色体
B.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kl段
C.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jk段形成的原因都与质膜的流动性有关
7.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摩尔根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孟德尔和摩尔根两位遗传学家对于上述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均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B.两位科学家选择的实验材料都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摩尔根在实验过程中成为了孟德尔的坚定支持者
D.孟德尔认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8.某种牵牛花花色的遗传受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紫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让F1粉红色牵牛花自交,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若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紫色牵牛花分别自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接近于( )
A.红色:粉红色:紫色=1:2:1 B.紫色:粉红色:红色=3:2:1
C.红色:粉红色:紫色=1:4:1 D.紫色:粉红色:红色=4:4:1
9.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随机交配获得F2。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该高等动物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黑色和黄色各有2种
B.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若检测F2中的黑色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将其与白色纯合子杂交
D.若F1减数分裂时两对基因发生了重组,则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10.纯种黄色(HH)小鼠与纯种黑色(hh)小鼠杂交,子一代小鼠却表现出不同的毛色: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研究表明,H基因上有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该序列有多个位点可发生甲基化修饰(如图所示)。当没有发生甲基化时,H可正常表达,小鼠为黄色。反之,H基因表达就受到抑制,且发生甲基化的位点越多,基因表达被抑制的效果越明显。结合上述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表明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B.甲基化修饰导致H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产生了不同的等位基因
C.基因型是Hh的小鼠体毛的颜色随H基因发生甲基化的位点的增多而加深(黑)
D.纯种黄色体毛小鼠与纯种黑色小鼠杂交,正常情況下子一代小鼠的基因型都是Hh
11.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下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比较指标 ① ② ③ ④
患者白癜风面积 30% 20% 10% 5%
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 1.1 1 1 0.9
A.②③说明碱基的改变一定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①④说明碱基的改变导致染色体变异
C.①④说明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
D.②③说明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
12.科学家哈维·阿尔特、查尔斯·赖斯以及迈克尔·霍顿,因在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HCV是一种具包膜的单链+RNA病毒,该+RNA能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包括RNA依赖的RNA聚合酶NS5B在内的多种病毒蛋白,经血液循环与脂蛋白结合后感染肝细胞。HCV通过抵抗细胞凋亡而影响机体对被病毒感染细胞的清除,使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而造成肝损伤。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肝细胞表面的脂蛋白受体可能介导HCV对肝细胞的入侵
B. 促进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将导致被HCV感染的肝细胞异常增殖
C. NS5B抑制剂可成为治疗丙型肝炎的靶点药物
D. 该病毒+RNA上含有与tRNA上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
13. 羟胺可使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而与腺嘌呤配对,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核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只有一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嘧啶
B. 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C. 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羟化胞嘧啶
D. 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发育成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
14.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进化、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可能来自基因重组
B. 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 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 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新个体即为纯合子
15.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通过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产生渴觉
D.剧烈运动后大量排汗能调节体温和渗透压相对稳定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答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16.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 F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
C. 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
17.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如图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只通过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基因表达
B.①过程所需的嘧啶数与嘌呤数不一定相等
C.②过程中a核糖体结合过的tRNA最多
D.终止密码与d核糖体距离最近
18.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B.该研究通过抑制基因B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来提高产油率
C.图示表明基因可以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
D.图示中过程①、过程②中不会发生T与A的碱基配对现象
19.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鮫鏮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B.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在长期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C.鮟鱇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改变
D.鮟鏮鱼进化的原材料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
20.人在恐惧、焦虑、紧张等情况下机体会发生体温上升、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排尿量增加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受肾上腺素和钠尿肽等的调节。钠尿肽是心房壁细胞在受到牵拉(如血量过多)时合成并释放的肽类激素,能减少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尿肽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B.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心脏血输出量增多,会导致钠尿肽释放量增多
C.钠尿肽与性激素的合成过程及释放方式相似
D.在尿量的调节中,钠尿肽与抗利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21.(9分) 水稻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花为两性花。现有四个水稻浅绿叶突变体W、X、Y、Z,这些突变体的浅绿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导致。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水稻杂交实验时,应首先将未成熟花的全部__________除去,并套上纸袋,此植株作为__________。若将W与野生型纯合绿叶水稻杂交,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2)为判断这四个突变体所含的浅绿叶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育种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F1叶色见下表。
实验分组 杂交组合 F1叶色
第1组 W × X 浅绿
第2组 W × Y 绿
第3组 W × Z 绿
第4组 X × Y 绿
第5组 X × Z 绿
第6组 Y × Z 绿
实验结果表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突变体__________的浅绿叶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为进一步判断X、Y、Z的浅绿叶基因是否在同一对染色体上,育种人员将第4、5、6三组实验的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互换,预测如下两种情况将出现的结果:
①若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__________。
②若突变体X、Y的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Z的浅绿叶基因在另外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__________。
22. (9分)早期地球大气中的O2浓度很低,到了大约3.5亿年前,大气中O2浓度显著增加,CO2浓度明显下降。现在大气中的CO2浓度约390μmol·mol-1,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一种催化CO2固定的酶,在低浓度CO2条件下,催化效率低。有些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CO2浓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Rubisco所在局部空间位置的CO2浓度,促进了CO2的固定。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叶绿体中,在Rubisco的催化下,CO2被C5___________(填名称)固定形成C3,进而被____________还原生成糖类,此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中。
(2)海水中的无机碳主要以CO2和HCO3-两种形式存在,水体中CO2浓度低、扩散速度慢,有些藻类具有图1所示的无机碳浓缩过程,图中HCO3-浓度最高的场所是__________(填“细胞外”或“细胞质基质”或“叶绿体”),可为图示过程提供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
(3)某些植物还有另一种CO2浓缩机制,部分过程见图2。在叶肉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可将HCO3-转化为有机物,该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进入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释放CO2,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
①由这种CO2浓缩机制可以推测,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Rubisco。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
②若要通过实验验证某植物在上述CO2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以使用__________技术。
(4)大气成分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23.(11分)某小组绘制了某家族的系谱图如图1所示,并对部分家庭成员是否携带甲病基因进行核酸分子检测。不同分子质量的基因片段在电泳时会形成不同条带,结果如图2所示。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均不位于XY同源区段,甲病由基因B/b控制,乙病由基因D/d控制,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_____________断开。
(3)若乙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在人群中的患病概率为1/256,则图1中Ⅲ11只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 Ⅱ5与人群中一健康男子结婚,他们生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4)若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Ⅱ9的基因型为_______。Ⅱ9和Ⅱ10再生二胎,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染色体分析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24.(13分)玉米(2n=20)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现阶段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在高产、抗病等方面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其纯合亲本,但在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
(1)F2发生杂种优势衰退的原因可能是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__,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所致。若要研究玉米的基因组,需测定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的遗传信息。
(2)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在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1。
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用植株A进行自交实验获得F1,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4)若植株A中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A为父本进行测交产生图2所示个体植株B,其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请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植株B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B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授粉给正常白色籽粒玉米,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25.(13分)2021年11月7日,泉城济南下了一场数十年来罕见的大雪,雪停后,人们纷纷去寒冷的室外打雪仗、堆雪人。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解耦联蛋白1(UCP1),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浓度差,阻碍ATP的正常产生。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产热的示意图,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___________会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___________(中枢位置),产生冷觉。寒冷环境中,人体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___________,也是一种___________。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消耗棕色脂肪供能,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雪天吃火锅也是济南人的一大爱好。
①吃麻辣火锅时,有的人会面部发红、大汗淋漓,面部发红是因为皮肤_____________,大汗淋漓是因为________(中枢位置)支配汗腺使其分泌加强,这些调节都有利于增加散热,从而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体温。
②火锅蘸料如果调制得比较咸,会导致人体细胞外液的________升高,此时________会释放________激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调节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
答案
1、选择题
1. A 2.A 3.B 4.D 5.B 6.C 7.D 8.B 9.C 10.B 11.C 12.B 13.C 14.C 15.B
16.ACD 17.BC 18.ACD 19.C 20.AB
1、简答题
21.(1)雄蕊 母本 绿叶:浅绿叶=3:1
(2) Y、Z ①三组均为绿叶:浅绿叶=1:1
② 第4组绿叶:浅绿叶=1:1;第5组和第6组绿叶:浅绿叶=9:7
22.(1)核酮糖—1,5—二磷酸(RuBP) NADPH 叶绿体基质
(2)叶绿体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3) 高于 吸能反应 同位素标记(同位素示踪)
(4)生物与无机环境
23.(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I3、I4均含有B和b基因且不患病,说明患病为隐性性状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磷酸二酯键
(3)4/27 1/102
(4)BBXdY 不能
24.(1)等位基因分离 10
(2)1/2 3/4
(3)黄籽粒∶白籽粒=1∶1 全为黄籽粒
(4)染色体(数目)变异 植株A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黄籽粒∶白籽粒=2∶3
25.(1)冷觉感受器 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2)神经递质 激素 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解耦联蛋白1(UCP1)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浓度差,阻碍ATP的正常产生,因此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以维持机体体温恒定。
(3)①(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②渗透压 垂体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