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粤教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0课关汉卿散曲二首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粤教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0课关汉卿散曲二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02 16:3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
课堂互动探究
知能优化演练
诗苑花絮
基础自主学案
美文佳作欣赏
“元曲四大家”到底是谁第一?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但是,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却并未命以“四大家”之名,另外,明初贾仲明为马致远作的吊词中又有“共庾、白、关老齐眉”的说法,庾指庾吉甫。
诗苑花絮
这些说法表明,“元曲四大家”的概念是逐渐形成的。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价,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远,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明代前期以后,又有盛赞郑光祖而贬低其余三家的,如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说:“马之辞老健而乏滋媚,关之辞激厉而少蕴藉,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中说:“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马、郑为妥也。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基础自主学案
拿着 捧着
含着
调养。此为“保重”意
形容轻盈的舞姿
随意
形容轻微而带寒意的风
照过
美丽
显现
可爱
珍奇般地托举,意为珍惜,爱抚
四、名句积累
①咫尺的天南地北,_______________。
(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② _____________,万物酒风流。
(关汉卿《正宫·白鹤子》)
③子规啼,不如归。 _______________ 。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春》)
霎时间月缺花飞
四时春富贵
道是春归人未归
④落花流水人何处?________, ________ ,撮上心头。
(关汉卿《大石调·青杏子·离情》)
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关汉卿《窦娥冤》)
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相思一点 离愁几许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关汉卿(约1225—约1300),号_______ (一作己斋,又作一斋),大都(今北京)人,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人,我国古代杰出_______和
元代著名_______ 。关汉卿是
元代一位有名望的书会才人,
戏班的班主和剧坛领袖。
戏曲家
散曲家
己斋叟
由于他多才多艺并长期深入民间,积极进行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于是成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关汉卿撰有杂剧67种,今存18种。其散曲,今存小令41,套数13,联章体组曲【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共16曲)一篇,残套2。
2.资料链接
【双调·沉醉东风】
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深挚真切,哀婉动人。整个曲子在真切中恰如其分的把握了送别女子时而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刻画出一个声泪俱下、依依不舍的痴情女子形象。曲作刻画细腻,缠绵悱恻,真挚感人。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
是一篇借物咏人、构思巧妙、极见功力的散曲珍品。作者在这套曲中极其生动地赞美朱帘秀这位著名女演员的秀美风姿与高超技艺,同时表达作者对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双调·沉醉东风】是言情之作,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相比较有何特色?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提示】 内容上较一般送别抒情曲相比除了抒发缠绵的离情外,还写了送者的临别赠言:好好去吧,愿君前程万里。更见送别者的款款深情。从表现手法来看,一般送别诗力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以展现分别时无尽的伤感,而此曲写的是“有声”的送别,且令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品中女主人公的话语被处理成一断一续,“保重将息”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之间夹一句“痛煞煞教人舍不得”的叙述,这短短数字的嘱咐却被几番哽咽之声打断,吐得那么艰难。
2.《《【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用了哪些双关语?试一一找出来并指出其双关语义。
【提示】 ①“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双关语义:不容许那轻薄子弟侵扰帘秀。②“没福怎能够见”双关语义:没法再见到你了。③“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双关语义:希望帘秀的丈夫能对她好,将她擎在手里,保护她,爱怜她。
3.指出下列曲词中叠声词的意义及其所表达的语气。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
【名师点拨】 煞煞:极,很。表达痛的程度深。
萧萧:形容刮风下雨。表达了对雨的不满。
剪剪:形容秋风。表达了对秋风的埋怨。
娟娟:美丽。表达了喜爱之情。
[细剖·深析]
[楼主]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此曲分明是赞朱帘秀,为何作者不直道其名?
[沙发]
为赞美朱帘秀提供更自由开阔的艺术创作空间。
[板凳] 
朱帘秀名花有主,形格势禁,关汉卿不可能明白表示对她的怀念与爱情,只好托物喻人,语意双关,通过对珠帘的吟咏来曲折寄意。
[三楼] 
作者这样写,是使诗歌更含蓄,从珠帘的制作、装饰、光彩、华贵,到珠帘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风雨、所遭受的冷落,甚至对卷帘人提出爱惜珠帘的建议。表达了他对朱帘秀晚年的担心与真城的关怀。
知能优化演练
多情才子关汉卿,妙笔挥写女性美
他一生创作了杂剧六十多种,小令五十多首,套曲十多套,为当时诸家之冠。虽然,我们不知道其生平经历际遇,但从其不朽的曲剧作品可以看出:关汉卿把他的一生献给了中国元杂事业。
美文佳作欣赏
元代,士人地位低下,尤其是元初。历经战乱,不少士子流落他乡,有的甚至陷入奴籍,生活无法保障。关汉卿更是一个经历和目睹了社会治乱的儒士,虽有惊人的才华和超人的智慧,但从其生平事迹的无可详考的情况可知,他与同时代的其他读书人一样,没有显赫的权势,没有优裕的生活,没有舒适的环境,所以仍免不了遭遇时代和社会的冷漠和歧视。
也正因为这一点,加之他有别于他人的性格和开阔豁达之胸襟,使他有机会有条件感受了世事的不平、社会的丑恶、人民的苦难,为其创作表演准备了富赡的材料,提供了深刻的体验;关汉卿作为一代才人,作为梨园领袖,不但借此大书胸中之爱憎,而且登台抒发其喜怒。无论是散曲,还是杂剧,都极力盛赞和讴歌当时生活在市井勾栏或寻常巷陌的女性,——讴歌她们的多情和美丽,聪慧和善良,盛赞她们的勇敢和机智、正义和顽强。不惜笔墨,挥毫叙描女性的生活和斗争。
由衷抒发真诚流露对女性的关爱和同情。在他的笔下,或是舞台上,无论是市井艺妓,还是黎民庶女,都闪烁着女生特有的娇柔美丽之光和高尚可钦之亮,无不让读者或观众为之感动,为之骄傲,对之怜爱,对之敬慕。比如他创作的被称为千古悲剧的《窦娥冤》,揭露了元代吏治的残酷腐败,歌颂了窦娥善良美丽的内在美和大胆反叛的行为美,为我国的悲剧艺术创造了不朽的典型。
窦娥之冤,是感天动地的,是千古惊人的;窦娥之美,是人所共赞,天地同歌的。窦娥一生,集天下不幸于一体;窦娥一冤,让风云变色,让日月同悲。对窦娥,作者是寄予了深切同情和给予热情赞美的。再比如,他的杂剧《蝴蝶梦》,仍然是表现了王婆婆这个女性人物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还比如,他的《救风尘》一剧。剧中女主角,妓女赵盼儿,曾经有过幻想,憧憬着同一个知心的男人过自由、幸福的生活。
然而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给了她沉痛的打击。长期风尘生活使她看透了有钱的子弟们所惯用的那套伎俩,并对他们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因此,当她深知,结拜姐妹宋引章要嫁给流氓周舍,便再三警告和阻止她。可宋引章仍愿受骗上当。最后还是赵盼儿安排了周密的计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终于救出了宋引章,并制服了周舍这个狡猾的风月场中的无赖之徒。该剧仍是在讴歌普通女子的勇敢与机智、无私与真诚。
其他杂剧如《望江亭》、《金线池》、《诈妮子》、《拜月亭》等,或表现她们的沉着镇静,或展示她们的聪明伶俐,或歌颂她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或赞美她们的正直大义等。
杂剧是这样,关氏的散曲,更是简笔勾勒了不少女性的柔美形象。如他的《【仙吕·一半儿】题情》中有云: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降沙,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曲中既描写了市井女子的外形艳美,更表现了举止言行的温柔闲静的柔美,还透过外形展示了该女子内在的“不比等闲墙外花”的气质身份的秀美,还通过其嗔怒而多情的神态烘托其妖美。
即便是写男女风情,也抓住了“一半儿”“一半儿”的美妙。仔细琢磨,哪里有什么俏冤家,怕只怕你肉儿麻,眼儿花,一生怜爱,方寸难赖,难得这个“俏冤家”。
总之,关氏就是这样,借杂剧这种艺术形式,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画面,塑造了鲜明典型的女性形象,热情讴歌了她们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统一,把中国古代女性特有的美推向了一个崭新的不朽的平台。
难怪,据《录鬼簿》和《辍耕录》记载,把当时北方青年剧作家高文秀称为“小汉卿”,把南方戏剧作家沈和甫称为“蛮子汉卿”。由此可见,关汉卿无愧“元代杂剧之父”的称号啊!好一位多情才子,好一支生花妙笔,好一个挥毫从容,好一世女性不朽!
【赏评】 关汉卿用一支笔展现了元代普通百姓的生活,本文作者着重抓住关汉卿以女性角度描写女性的美,抒发了对关汉卿的赞美和崇敬,歌颂了关汉卿的艺术成就。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