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
课堂互动探究
知能优化演练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
基础自主学案
美文佳作欣赏
诗苑花絮
因党争而一生不幸的诗人
与许多杰出的文士一样,李商隐并未拥有一段顺利的仕途。自小生长于低阶级的官吏家庭,靠着为人抄书来糊口,艰辛的生活历程,却也成就了他刻苦向上的精神。
而后,得到东畿汝都防御使——令狐楚的赏识,出任巡官,时年17岁。虽然文采洋溢的他,有着写骈文的高超技巧,可是赴京应试却屡屡名落孙山,使得他失意落魄,转而退隐到玉阳山学道。
诗苑花絮
等到唐文宗开成二年,再度应试,终于中进士第,那年他25岁。隔年,李商隐与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之女成亲,二人伉俪情深,然而这段婚姻却造成他日后的不幸。
原因乃是牛李党争之故,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因此李商隐尴尬的身份,使牛李两党的人视他为墙头草、眼中钉,对他百般排挤,于是李商隐开始踏上颠沛流离的官途生涯。
朝政的变化,官职的调动,令他必须长年颠簸,而在他39岁时,爱妻王氏夫人与世长辞,如此锥心的打击,使李商隐再度跌入黑暗的谷底。
之后的岁月中,官职仍旧变动无常,期间李商隐亦想从佛学中获得解脱,却未尽能如意。大中十二年(858),举家迁还故乡郑州,时年寒冬,年仅四十六岁的一代诗人,便在郁郁寡欢中离世永别了。
基础自主学案
分组
到衙门上班
相似
询问
无与伦比
可叹
春风
岂肯;如何肯,表强调
四、名句积累
①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②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③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秋阴不散霜飞晚,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问苍生问鬼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
留得枯荷听雨声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⑥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⑦春心莫共花争发,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⑧_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蜡炬成灰泪始干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一寸相思一寸灰
夕阳无限好
⑨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嫦娥》)
⑩桐花万里关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天意怜幽草,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晚晴》)
碧海青天夜夜心
雏凤清于老凤声
人间重晚晴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 _______,号_________,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狐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
李德裕党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
的宠爱,娶王女为妻。
义山
玉谿生
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令狐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其间也曾在朝任官,但终不得意。此后还郑州故里,病卒。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世称“____________”;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________”。其诗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艺术上,其诗构思精巧,想像丰富,属对精切,色彩绮丽,韵律和谐,深于用典,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后人辑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杜
温李
樊南文集
樊南文集补编
2.资料链接
《无题二首(其一)》
这首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839),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诗人与自己所爱的一位贵家女子,在一个美好的春夜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无聊的校书郎生活。一切美好,都成为难以追寻的记忆,于是作者就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贾生》
贾谊贬长沙时所作。《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发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
《柳》
这首诗大致写于大中五年,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自己不久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活。悼念妻子,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知。诗中经历昔荣今枯悬殊变化的秋柳,也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无题二首(其一)》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提示】 比喻。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
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2.《贾生》是如何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的?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提示】 诗歌开始两句从正面下笔,写贾谊的才能无与伦比,汉文帝好像极为爱惜贤才,特地将贾谊从放逐地长沙召回宣室访问。“求”、“访”似乎表明汉文帝求贤若渴,同时衬托出贾谊的才能超凡。这两句是“扬”,为下文的“抑”张本。“可怜夜半虚前席”承上启下,似乎更表现出汉文帝爱惜贤才,从侧面烘托了“贾生才调更无伦”,最后笔锋一转,引出下句“不问苍生问鬼神”,由上文的“扬”转而为“抑”,显示出文帝的昏庸与贾谊的不遇。
3.《柳》中“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名师点拨】 这两句诗追想了春日之柳的情景。春日细长低垂的柳枝,随风轻扬,最易联想到舞女的飘然舞姿。诗句抓住了“舞”字,形象地表现了春柳的婀娜多姿,同时,又把柳枝与热闹的舞筵结合起来,更加衬托了柳枝的欢乐。“拂舞筵”三字,仿佛使人看到柳枝同舞女一起翩翩起舞的场面,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优美!
本来是东风吹得柳枝飘动,诗中却一“逐”字,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气。后一句写乐游原上的舞筵,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原上,仕女如云,舞筵上觥筹交错,歌管迭奏,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起翩翩起舞,真是繁华到了极点。
[细剖·深析]
[楼主]
《贾生》诗最后一联“可怜”句是有讽刺意义的,那么除了讽刺汉文帝外,还有其他讽刺对象吗?
[沙发]
还有其他讽刺,它借古讽今,对晚唐统治者求神拜佛只求自己长生不老,而不顾百姓死活的丑恶行径进行暗讽。
[板凳]
还有对贾谊本身也是一种讽刺,不是说要入朝为官只是想要实现兼济黎民百姓的理想吗?为什么还会与如此昏君谈得如此投机?诗中显示出贾谊的卑怯和奉承。
[三楼]
我认为也是对文人们的讽刺。后来的文人墨客们把贾谊与文帝如此投契作为一种佳话流传着,恰恰流露出他们平生要实现兼济苍生的理想抱负是假,想得到皇帝恩宠进而获取高位的目的才是真,因此应该说诗作对这些文人墨客的讽刺才是最深刻的。
知能优化演练
致——李商隐
落花是没有道理的,飞来飞去的蝴蝶只是短暂的生命。小园很乱,很乱的还有人的方寸。楼大都是很高的,锁住的也大多是些脚如金莲的小家碧玉或大家闺秀。客人只是一些无聊的游客,行行忽行行,怨声载道,说什么曲陌连在一起,走起来多么费劲!斜阳毕竟是少数人看的,
看不看斜阳并不要紧,要看
的是你们的心境。
美文佳作欣赏
能不能回家,没有一个人在意。眼是可以望穿的,我们常常看到的却是人们所用的忘川,也许这个词更能表达他们的心情。芳心是别人许给的,一寸寸断了的肯定不是现代的男人和现代的女人,即使春天没有了,他们一样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季节。如今的年轻人谁还能为什么东西沾住衣襟呢?
想见不是一件难事,打一张火车票或订一张飞机票,转眼间就可以抵达最初或其中的一个人身边。风非风,花非花,没有什么愁能让他们把心丢在天涯。早上对着镜子不是贴黄花也不是抿口红,只要把那一个电话打出去,一切都可以服务到家。
李商隐呀李商隐,你还有什么好叹息的呢?“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你把这么好的《无题》,这么好的诗句,丢给了现代人,简直就是一种糟蹋。
青鸟在哪儿呢?你听,叽叽喳喳的声音又传来了,那不是你的为了探看的青鸟,那是网络上的对话!
(选自阿土著《走进唐朝》)
【赏评】 文章穿越千年的阻隔,且与古人对话的形式,借李商隐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古典情怀丧失的无奈和伤感。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