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4章 整理与复习 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4章 整理与复习 习题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7 10:0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知识艇票
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单位:Ω、k、M
怎样认识由阳影响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定值电阻
电阻器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电阻不变,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电压不变,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
探究
欧姆探究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定律
公式:I=
R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因此总电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
之和,因此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原理:PC
欧姆定律的作用
结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输电导线短路
典例精讲
考点1电阻
例1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电阻越大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C.灯泡制成后,灯丝的电阻值是不改变的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不会
随通过它电流的改变而改变
解析】对于同一段导体来说,没有温度变化时,它的电阻
是一个定值,与它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它的电流都没有关
系。灯泡发光时温度可达到2000℃,随着温度的变化,灯
丝的电阻变化很大。
答案】D
考点2欧姆定律的计算
例2如图是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图像,由图可得甲的电阻是
Ω。若将甲
和乙并联接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甲
导体两端的电压都为2V时,通过甲早0.34
解析】由题中图像可以看出,当甲、乙
体的电流为0.2A,通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
0.1A,根据欧姆定律I
UV
2 V
2 V
109,R
0
0.2A
0.1A
209。当甲、乙两个导体并联时,I甲:I乙=R:R甲=2:1
答案】102:1
考点3伏安法则电阻
例3如图所示,是小明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
验电路图,图中有电流表(量程0~0.6A,O~
3A)、电压表(量程0~3V,O~15V)、滑动变阻
器(阻值变化范围为0~12Ω)、被测电阻R(约
6Ω,按6Ω计算)以及由三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
的电源。若实验要求电表指针不超过其量程,且
几次测量指针都偏过电表刻度盘的中线,则变阻
解析】由题意可知,电源电压为4.5V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
U4.5V
R
0.75A<1.5A(即3A的一半),故电
R
流表应选择0~0.6A量程;电源电压
R
4.5V<7.5V(即15V的一半),故可判
断电压表应选择0~3V量程。通过量
程的分析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5A<0.6A,故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至少应分去4.5V
V=1.5V的电压,据此可判断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值至少
为R
3Ω,故正确选项为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