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二)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二)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22 21:2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靖远二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中,若 ,,,则 的面积为
A. B. C. D.
2. 设数列 是等差数列,若 ,,则
A. B. C. D.
3. 若 ,且 ,,那么
A. B.
C. D.
4. 设 ,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大值为
A. B. C. D.
5. 在 中,,, ,则此三角形解的情况是
A. 一解 B. 两解 C. 一解或两解 D. 无解
6. 设 ,,且 恒成立,则 的最大值是
A. B. C. D.
7. 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则的值为
A. B. C.8 D.
8. 已知等比数列 中,,,则 等于
A. 或 B. C. D. 或
9. 在 中,角 ,, 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 ,,则
A. B.
C. D. 与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10. 已知 是等比数列,, ,则 等于
A. B. C. D.
11.《海岛算经》是中国学者刘徽编撰的一部测量数学著作,现有取自其中的一个
问题: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今后表与前表参相直,从前表
却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与表末参合,从后表却行一百二十七步,
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亦与表末参合,问岛高几何?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其意思为:
立两个三丈高的标杆和,之间距离为步,两标杆的底端与海岛的底端在同一直线上,从第一个标杆处后退123步,人眼贴地面,从地上处仰望岛峰,、、三点共线;从后面的一个标杆处后退127步,从地上处仰望岛峰, 、、三点也共线,则海岛的高为( )(古制:1步=6尺,1里=180丈=1800尺=300步)
A.步 B.步 C.步 D.步
12.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0,且,,成等比数列,,,成等差数列,则等于
A. 1010 B.-1010 C.1011 D.-1011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 ,则数列的通项 .
14. 在 中,,,,则 .
15.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 时,可以选与塔底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 与 .测得 ,, 米,并在点 测得塔顶 的仰角为 ,则塔高 = 米.
16. 若实数 , 满足 ,则 的最大值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17小题10分,其余各小题12分,共70分)
17、(10分)已知,,且,比较与的大小.
18、(12分)已知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 ,,且,.
(1)若,求的值;
(2)若的面积,求,的值
19、(12分) 已知等差数列 满足:,, 的前 项和为 .
(1)求 及 ;
(2)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20、(12分)已知函数其中,,.
(1)求的最小值;
(2)当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12分)在 中,角 ,, 的对边分别为 ,,,,,且 .
(1)求锐角 的大小;
(2)若 ,求 面积的最大值.
22、(12分)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满足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3)若不等式 的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高二期中考试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D C B D B D A C A D
2、填空题
13. 2n-3
14.
15.
16.
2、解答题
17.【答案】.
【解析】∵

又∵,,,
∴,,,
∴,
∴.
18. 【解析】
(1)∵且,∴
有正弦定理,得
(1)∵,∴,∴
由余弦定理,得
19. 【解析】
(1) ,

又 ,

所以 .
由于 .
所以 .
(2) 由于 ,
所以 ,
即数列 的前 项和 .
20.【解析】
(1)因为所以
所以=8,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此时的最小值是8.
(2)由题设知,当时,恒成立,
又因为,所以,
进一步可得,即上恒成立.
因为,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解的,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1)
21.【解析】
(1) 因为 ,
所以 ,
所以 ,
所以 ,
,即 ,

又因为 是锐角,
所以 .
(2) 由余弦定理:,
,即 ,

所以 面积的最大值为 .
22.【解析】
(1) 因为 ,
所以当 时,,解得 .
当 时,,
所以 ,
所以 ,
所以数列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 ,公比为 ,
所以 .
(2) ,
所以数列 的前 项和 ,
所以 ,
所以 ,
所以 .
(3) 不等式 的 恒成立,
所以 ,化为 ,
因为 ( 时),
所以 .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