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文科)
1、选择题 (共28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三大区域( )
A. 区域之间界线是模糊的
B.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C. 区域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D. 各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2. 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图示区域划分的指标主要是( )
A. 经济水平 B. 农业类型 C. 降水量 D. 地形
3. 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发展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 科技发达 B. 矿产丰富 C. 交通便捷 D. 资金充足
平潭是福建省一个岛县,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其独特的造型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石头厝的特征及其对应功能正确的是( )
A. 房屋低矮—便于保温 B. 屋顶缓—防暴雨
C. 窗户小—防外敌 D. 石头压瓦—防大风
5. 结合平潭的地理特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地降水少主要是由于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B. 该地适宜发展的产业有渔业、风电、旅游业
C. 该地主要房屋建材是岩浆喷出冷却凝固而形成的
D. 由于台湾山脉的阻挡,该地夏秋免遭台风灾害
6.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
7.手机点餐类APP为用户选择餐馆、点餐提供了便利。通过APP查询送餐员即时位置的技术是( )
A.数字地球和遥感 B.数字地球和虚拟现实
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
8.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下列应用功能中直接利用卫星导航功能的是( )
A.根据航空像片识别地物 B.查看卫星云图判断天气
C.使用电子地图查询路线 D.行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阅读下列诗句,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②所谓依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等你随船从海深处回来,当潮汐卷走我的心事和无奈,我把信封好邮进大海。完成9~11题。
9.诗句描述的是湿地景观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诗句描述的地理事物具有调蓄洪水功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目前,诗句①描述的景观在不断减少,这将造成周围区域( )
①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②旱涝灾害加剧 ③生活质量下降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地区,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常有光秃秃的山坡裸露着红色的岩石,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红色荒漠”。据此,完成12~14题。
1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
A.昼夜温差大 B.多大风天气 C.雨水侵蚀强烈 D.蒸发旺盛
13.与“红色荒漠”形成有关的人类活动是( )
A.坡地垦荒 B.过度捕猎 C.修建道路 D.不合理灌溉
14.治理开发“红色荒漠”可行的措施是( )
A.修建梯田,种植水稻 B.发挥特色,开发旅游
C.开山取石,生产建材 D.封山育林,恢复植被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铁路线 ②削减风力
③改变气候类型 ④增加旅游景观
⑤提高沙层含水量
A. 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④⑤
16.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 )
A.建材产业 B.沙漠旅游休闲业
C.光伏发电产业 D.沙生中药材产业
下图是某地区原始森林分布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与图中甲区域原始森林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 ②暖流 ③地形 ④东南信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如果图中乙处森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活跃,降水量大增
③当地沙漠化严重 ④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导致民勤县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县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据此回答19~21题。
19.民勤县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
A.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 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
20.民勤县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用水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
21.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①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节约和合理用水 ②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
③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④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全球变暖 B.水土流失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土地荒漠化
23.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
A.涵养水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保持水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德善乡史皮铺村,属松花江主要支流蚂蚁河流域下游。某科研团队选取该地坡耕地4块试验小区(宽4m、长8m,坡度为10°),进行物种耕作方式的对比研究。作物生长季降水量2014年为459.4mm,2015年为491.3mm,2016年为593.5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流失量/kg 径流量/kg
方式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玉米+顺垄 2.82 1.58 3.54 262.2 193.6 341.1
玉米+秸秤立茬还(均为上年秸杆)+横垄 1.59 0.79 2.20 151.1 92.6 182.2
玉米+秸秤粉碎还(均为上年秸杆)+横垄 1.46 0.79 1.88 125.1 84.2 160.7
大豆+秸秤粉碎还田(均为上年秸秤)+横垄 1.18 0.61 1.42 119.0 74.3 154.0
24.据表判断( )
A.横垄、顺垄耕作方式水土流失量差异小 B.生长季降水少的年份水土流失量最小
C.玉米和大豆的水土保持效果差异不明显 D.秸秆还田方式影响雨水入渗量和地表汇流阻力
25.与玉米相比,大豆的水土保持效果得益于( )
A.作物生长期更长 B.种植密度相对较小
C.植株顶层枝叶密集 D.生长期和雨期更吻合
26.实地调查情况显示,黑龙江坡耕地横垄耕作方式施行的并不多,原因可能是( )
A.夏季暴雨导致横垄普遍垮塌,水土流失和后期整田投资更大
B.常年降水量比较小,坡耕地顺垄耕种水土流失不明显
C.农村土地分田到户大多采用顺坡形式,横向起垄机械化成本高
D.顺垄耕种具有排水功能,可避免洪涝,更易获得较高产量
英国东部剑桥地区曾是被遗弃、闲置的前工业和商业设施及用地,后来政府大力加以改造,治理环境污染。长期以来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入驻并在此建立了研发中心,一举成为英国“硅谷”之地。华为也将在此地区建造首座工业级规模的无尘室半导体制造厂,从而与周边高科技产业形成联动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最初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剑桥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环境 B.技术 C.政策 D.交通
28.华为入驻剑桥对该地区企业产生的直接影响主要是( )
A.促进转型升级 B.加快市场信息反馈 C.改变空间布局 D.加速原企业间联动
2、综合题 (共2题,共4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火遍全网,可可托海,蒙古语意是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意是“绿色丛林”。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东北边缘,阿尔泰山脉的东端南麓,额尔齐斯河的源头,可可托海。在这里隐藏着一个神秘大坑-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正是这个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也就是这个坑,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个大坑,不仅为中国第一颗核弹提供了必须的稀有金属,而且更为核弹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资金后盾。
(1)描述可可托海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2)可可托海三号矿产为什么选择露天开采,可能遇到哪些困难。(4分)
(3)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试分析原因。(4分)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可可托海未来的发展之路。(4分)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河口镇和桃花峪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
材料二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含沙量陡增。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我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它的修建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推测黄河上游开发建设的核心,并说出理由。(4分)
(2)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8分)
(3)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修建对下游的重要意义。(8分)
(4)图中阴影所示的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该地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高二文科地理试题答案
1、选择题
1-5 DABDB 6-10 ADDCC 11-15 DCADC
16--20 ADBAB 21--28 DABDCCCA
二、综合题
29、【答案】(1)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昼夜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有夏汛,水温低。
(2)原因:技术水平低:能源缺乏,劳动力不足,机械化水平低。困难:缺水,高温。
(3)储量大,类型全,分布集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制造核弹所需的稀有金属。
(4)复垦;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业,开辟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0、【答案】(1)水能资源的开发(或梯级开发);
理由:上游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
(2)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份),多暴雨;黄土质地疏松,易被流水侵蚀;植被稀疏,保持水土能力弱;地表起伏较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搬运泥沙能力强,水土流失严重。
(3)重要作用:防洪;减少泥沙淤积,减缓河床抬高速度;减轻凌汛危害;为下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蓄水发电,提供电能。
(4)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