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带着愉悦的的心情演唱歌曲《小蜜蜂》。
2.通过聆听《蜜蜂》,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3.用猜谜、游戏、聆听、编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重点:用愉快的声音、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小蜜蜂》。
教学难点:歌曲第二乐句连续出现的八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
律动进教室:学生扮各种动物的动作随音乐愉快地进入教室。
发声练习。
情景引入,聆听《蜜蜂》。
创设情景:学生扮演各种动物,来到了森林俱乐部,和教师扮演的孔雀姐姐一起,准备迎接从另一个森林里来的小客人。
让学生完整地聆听,自由想象乐曲表现的是那种动物。
“边听边猜,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揭示曲名,引出课题。
用听唱法学歌曲《小蜜蜂》。
让学生从各方面说说自己所认识的蜜蜂形象。
“让我们用歌声来欢迎小蜜蜂的到来吧。”
教师范唱《小蜜蜂》。
学生拍手,随录音再次完整聆听歌曲。
学生拍手随录音试唱。
教师用钢琴指导学生咬字、吐字要清楚,八分音符处的速度不要过快,休止符处要停顿等问题。
学生再次拍手随录音试唱。
提示学生用优美的声音随伴奏歌唱。
编创节奏。
学生分三组,分别用串铃、响板、碰铃给歌曲配奏。
请学生组内讨论怎样利用小乐器给歌曲伴奏。
每组请一名学生示范组内讨论的配奏方法。
三组一起整齐地为歌曲伴奏。
表演《小蜜蜂》。
教师提示:可以表演可爱的小蜜蜂、调皮的小蜜蜂、工作中的小蜜蜂、跳舞的小蜜蜂等,要学生演出与众不同的小蜜蜂。
每提示一种类型的小蜜蜂形象之后,请一名学生来演一演。
集体一起随音乐表演各种不同的小蜜蜂。
全课总结。
教师小结,最后学生随音乐“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