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 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 习题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7 10:0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知识要点全练
夯臭基础
知识点1音调
1.(2020·甘孜州)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
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
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
同的力拨动,则听到的声音
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
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2.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
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
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
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
单位:Hz
452
l800

50000
760
1500

6500
10000120000
1000蝙蝠
120000
7000
120000
150
海豚
150000
发声频率
听觉频率
A.狗
B.猫
C.蝙蝠D.海豚
3.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的单位是赫兹(Hz)。某种苍蝇在飞行时
5s内翅膀振动2000次,频率是400Hz,人
类能(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苍蝇发
出的声音。
4.如图所示,对比可知,图乙应为女高音歌
唱家的声音波形图,另一幅图为男低音歌唱家
的声音波形图,你判断的理由是女高音的音
调高,男低音的音调低,而音调高的频率大

蜜蜂采蜜归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原因是
负重增加的情况下,蜜蜂翅膀扇动的频率
变低(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知识点2响度
6.如图所示,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敲一下。两
次敲击发出的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B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第6题图)
7.如图所示,在音叉旁悬挂一个乒乓球,敲击音
叉后将小球缓慢靠近音叉,小球被正在发声的
音叉弹开;若使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小球被
弹开的距离也变得更大。此实验说明音叉振
动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
越大
(第7题图)
8.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
小声带振动的幅度。在操场上上体育课,
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
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远处学生听到
的声音响度小。
9.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
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
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拨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
发声。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
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
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乙、丙
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振动的振
幅越大,响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