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C.细胞学说的提出,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了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认为动物、植物和真菌都由细胞构成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学说的提出,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了细胞水平,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动物、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2.(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早春的秀丽景色。下列与其相关的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桃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
B.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C.江水等非生物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一棵桃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答案】A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桃花为生殖器官,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A正确;
B、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个物种,不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
C、江水等非生物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C错误;
D、桃树为植物,没有系统这个层次,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小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①细 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②组 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 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 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 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 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 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 物 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3.(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p”,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 )
A.p B.q C.d D.b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观察实验;显微镜
【解析】【解答】根据显微镜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成像特点,可以判断“d”是“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物像,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了。
4.(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拟核内有染色体
C.痢疾杆菌细胞中的DNA分子呈线型
D.痢疾杆菌细胞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
【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含核糖体,A错误;
B、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具有拟核,但拟核内没有染色体,B错误;
C、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拟核中的DNA呈环状,C错误;
D、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其细胞中具有拟核,但拟核内DNA没有与蛋白质结合。
5.(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新型冠状病毒营寄生生活
C.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D.获取大量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到含丰富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
【答案】B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B正确;
C、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原核生物,C错误;
D、病毒无法独立生存,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不能用培养液培养,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结构简单,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6.(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图是对四种生物按不同分类依据分成甲~丁四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生物都含有核酸
B.乙组生物都有叶绿体
C.丁组生物的细胞都具有核膜
D.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答案】B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
【解析】【解答】A、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组成;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A正确;
B、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B错误;
C、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正确;
D、丙包含噬菌体和蓝细菌,前者为病毒,后者为原核生物,二者都没有染色体;丁包含变形虫和衣藻,二者都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另外,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没有染色体等结构。
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细菌中繁殖并代谢;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它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它没有叶绿体;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原生动物;衣藻属于真核生物中单细胞藻类。
7.(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 )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细胞膜 D.有无细胞壁
【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核物质,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特点的相同点:都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质中都含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特点的不同点: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无液泡和叶绿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质中有液泡,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
8.(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将叶绿体从叶肉细胞中分离出来,破坏其外膜,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下图是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所需的酶都位于③中
B.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主要位于④中
C.叶绿素被破坏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绿体外膜具有全透性,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所需要的酶在③基粒上,暗反应所需要的酶在④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
B、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主要位于类囊体膜上,即位于③基粒上,B错误;
C、若叶绿素被破坏,光反应过程将无法进行,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C正确;
D、叶绿体外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叶绿体是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其包括外膜、内膜、基质与基粒等部分,其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与基质中。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反应有关,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叶绿体的外模、内膜、基粒、基质。据此答题。
9.(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壁
D.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
【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
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B正确;
C、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线粒体和细胞壁,叶绿体只存在部分植物细胞中,例如叶肉细胞,C错误;
D、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一般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一般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叶绿体是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10.(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源于反应物中的( )
A.H2O B.CO2 C.CO2和H2O D.(CH2O)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光解形成氧气。因此,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源于反应物中的H2O。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主要方式的反应是水的光解,2H2O→4[H]+O2,可以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暗反应又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CO2+C5→2C3、2C3→(C H2O)+C5。
11.(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范·海尔蒙特由柳树栽培实验确定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主要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无机盐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当时范 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他当时不知道,增重的物质除了部分来源于水以外,主要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
12.(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如图是叶片中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试判定甲和乙分别为何种色素 ( )
A.叶绿素a、叶绿素b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答案】D
【知识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解析】【解答】根据曲线分析可知,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乙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甲为叶绿素,乙为类胡萝卜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叶黄素的最大吸收波长446nm,胡萝卜素的最大吸收波长449nm,所以虚线表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在645nm和663nm 处均有吸收,在645nm处吸光系数较小,叶绿素b在645nm和663nm处亦都有吸收,但在645nm处吸光系数较大。
13.(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主要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和淀粉
D.二氧化碳和水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主要影响生物圈碳循环,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水循环,A错误;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
C、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可产生氧气,碳反应可产生三碳糖,合成淀粉等其他有机物,C正确;
D、光合作用的过程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
14.(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以提高产酒量
B.适当降低温度和氧浓度,有利于果蔬储藏
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
D.施肥的同时结合松土,有利于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答案】A
【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若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酵母菌不能进行无氧呼吸,因而不产生酒精,A错误;
B、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适当低温和低氧均有利于果蔬储藏,B正确;
C、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达到抑制无氧呼吸,从而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C正确;
D、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
(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
(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15.(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在云南地区栽种的苹果比陕西地区栽种的同种苹果甜度低,其主要原因是( )
A.陕西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B.陕西地区较为寒冷
C.云南地区苹果树的呼吸作用较弱
D.云南地区苹果树吸收的水分较少
【答案】A
【知识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积累起来,有机物中的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与温度有关。我国陕西地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生成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苹果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使出能量。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就多。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图中A~D表示几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它们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 中。
(2)图中所示细胞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字母)。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 ,因而它是一类营 生活的生物。
(3)图中所示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 、细胞质。
【答案】(1)C、D;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拟核
(2)A、D;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自养
(3)细胞膜;核糖体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1)图中C和D是原核细胞,判断依据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它们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拟核中。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故A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D是蓝藻,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蓝藻是一类营自养型生活的生物。
(3)图中所示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核糖体和细胞质。
【分析】1、据图分析可知,图ABCD细胞分别表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蓝藻。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17.(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2为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图中C的含量变化是 (“上升”、“下降”或“不变”)。
(2)图1中物质D为 ,D的生成量可代表光合作用的强度。除此外,下列选项 (填序号)也能够代表光合作用强度。
①O2的产生量 ②C3的量 ③C5的量 ④CO2的固定量
(3)经研究发现,该植物夜晚虽然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D,原因可能是 。
(4)图2中,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则X主要通过影响 过程来影响光合速率。
【答案】(1)叶绿体基质;下降
(2)(CH2O)(或有机物、糖类);①④
(3)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
(4)暗反应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解析】【解答】(1)甲中a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b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均为暗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若适当提高CO2浓度,二氧化碳的固定会增强,C3含量会增多,短时间内C3的还原速率不变,因此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利用的[H]和ATP增多,从而导致[H](即图中C)含量下降。
(2)图甲中物质D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产物,即(CH2O)(或有机物、糖类)。光合作用过程中糖类的生成量、O2的产生量和CO2的固定量等均能代表光合作用强度。即①④正确。
(3)在夜间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生成[H]和ATP,因此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将无法进行。
(4)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所以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则X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过程来影响光合速率。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含水量、矿质元素等。
题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C5、C3、[H]、(CH2O),a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b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图2为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其中 X因素可以为光照强度、CO2浓度、矿质元素等。
18.(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图1、图2是外界条件中温度和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相对速率影响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说明: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 ,BC段说明超过一定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 。
(2)图2中曲线I表示 呼吸类型。如果曲线I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作用,那么DE段时根内积累的有害物质可能是 。
(3)图2中曲线I中DE段快速下降,其原因是 。曲线II所表示的呼吸类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答案】(1)增强;降低
(2)无氧;酒精
(3)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线粒体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1)图1中AB段说明: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增强,BC段说明超过一定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降低。
(2)图2中曲线Ⅰ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速率逐渐降低,直至为0,因此Ⅰ为无氧呼吸曲线。如果曲线I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则DE段时间水稻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
(3)图2中曲线I中DE段快速下降,其原因是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Ⅱ曲线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速率升高,当氧气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细胞呼吸速率趋于平衡,因此Ⅱ为有氧呼吸的曲线,有氧呼吸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分析】题图1、图2是外界条件中温度和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相对速率影响的曲线图,其中图1的曲线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速率增强,B点细胞呼吸速率最大,该点对应的温度为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超过最适宜温度后,随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速率降低;图2的曲线Ⅰ表示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速率逐渐降低,直至为0,因此Ⅰ为无氧呼吸曲线,Ⅱ曲线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速率升高,当氧气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细胞呼吸速率趋于平衡,因此Ⅱ为有氧呼吸的曲线。
1 / 1江苏省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C.细胞学说的提出,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了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认为动物、植物和真菌都由细胞构成
2.(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早春的秀丽景色。下列与其相关的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桃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
B.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C.江水等非生物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一棵桃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p”,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 )
A.p B.q C.d D.b
4.(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拟核内有染色体
C.痢疾杆菌细胞中的DNA分子呈线型
D.痢疾杆菌细胞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
5.(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新型冠状病毒营寄生生活
C.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D.获取大量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到含丰富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
6.(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图是对四种生物按不同分类依据分成甲~丁四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生物都含有核酸
B.乙组生物都有叶绿体
C.丁组生物的细胞都具有核膜
D.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7.(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 )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细胞膜 D.有无细胞壁
8.(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将叶绿体从叶肉细胞中分离出来,破坏其外膜,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下图是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所需的酶都位于③中
B.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主要位于④中
C.叶绿素被破坏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绿体外膜具有全透性,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9.(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壁
D.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
10.(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源于反应物中的( )
A.H2O B.CO2 C.CO2和H2O D.(CH2O)
11.(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范·海尔蒙特由柳树栽培实验确定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主要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无机盐
12.(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如图是叶片中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试判定甲和乙分别为何种色素 ( )
A.叶绿素a、叶绿素b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13.(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主要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和淀粉
D.二氧化碳和水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4.(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以提高产酒量
B.适当降低温度和氧浓度,有利于果蔬储藏
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
D.施肥的同时结合松土,有利于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15.(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在云南地区栽种的苹果比陕西地区栽种的同种苹果甜度低,其主要原因是( )
A.陕西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B.陕西地区较为寒冷
C.云南地区苹果树的呼吸作用较弱
D.云南地区苹果树吸收的水分较少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图中A~D表示几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它们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 中。
(2)图中所示细胞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字母)。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 ,因而它是一类营 生活的生物。
(3)图中所示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 、细胞质。
17.(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2为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图中C的含量变化是 (“上升”、“下降”或“不变”)。
(2)图1中物质D为 ,D的生成量可代表光合作用的强度。除此外,下列选项 (填序号)也能够代表光合作用强度。
①O2的产生量 ②C3的量 ③C5的量 ④CO2的固定量
(3)经研究发现,该植物夜晚虽然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D,原因可能是 。
(4)图2中,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则X主要通过影响 过程来影响光合速率。
18.(2021高一上·常熟开学考)下图1、图2是外界条件中温度和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相对速率影响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说明: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 ,BC段说明超过一定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 。
(2)图2中曲线I表示 呼吸类型。如果曲线I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作用,那么DE段时根内积累的有害物质可能是 。
(3)图2中曲线I中DE段快速下降,其原因是 。曲线II所表示的呼吸类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学说的提出,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了细胞水平,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动物、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2.【答案】A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桃花为生殖器官,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A正确;
B、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个物种,不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
C、江水等非生物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C错误;
D、桃树为植物,没有系统这个层次,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小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①细 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②组 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 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 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 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 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 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 物 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3.【答案】C
【知识点】细胞观察实验;显微镜
【解析】【解答】根据显微镜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成像特点,可以判断“d”是“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物像,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了。
4.【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含核糖体,A错误;
B、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具有拟核,但拟核内没有染色体,B错误;
C、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拟核中的DNA呈环状,C错误;
D、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其细胞中具有拟核,但拟核内DNA没有与蛋白质结合。
5.【答案】B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B正确;
C、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原核生物,C错误;
D、病毒无法独立生存,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不能用培养液培养,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结构简单,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6.【答案】B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
【解析】【解答】A、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组成;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A正确;
B、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B错误;
C、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正确;
D、丙包含噬菌体和蓝细菌,前者为病毒,后者为原核生物,二者都没有染色体;丁包含变形虫和衣藻,二者都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另外,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没有染色体等结构。
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细菌中繁殖并代谢;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它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它没有叶绿体;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原生动物;衣藻属于真核生物中单细胞藻类。
7.【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核物质,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特点的相同点:都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质中都含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特点的不同点: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无液泡和叶绿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质中有液泡,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
8.【答案】C
【知识点】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所需要的酶在③基粒上,暗反应所需要的酶在④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
B、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主要位于类囊体膜上,即位于③基粒上,B错误;
C、若叶绿素被破坏,光反应过程将无法进行,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C正确;
D、叶绿体外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叶绿体是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其包括外膜、内膜、基质与基粒等部分,其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与基质中。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反应有关,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叶绿体的外模、内膜、基粒、基质。据此答题。
9.【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
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B正确;
C、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线粒体和细胞壁,叶绿体只存在部分植物细胞中,例如叶肉细胞,C错误;
D、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一般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一般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叶绿体是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10.【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光解形成氧气。因此,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源于反应物中的H2O。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主要方式的反应是水的光解,2H2O→4[H]+O2,可以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暗反应又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CO2+C5→2C3、2C3→(C H2O)+C5。
11.【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当时范 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他当时不知道,增重的物质除了部分来源于水以外,主要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
12.【答案】D
【知识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解析】【解答】根据曲线分析可知,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乙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甲为叶绿素,乙为类胡萝卜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叶黄素的最大吸收波长446nm,胡萝卜素的最大吸收波长449nm,所以虚线表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在645nm和663nm 处均有吸收,在645nm处吸光系数较小,叶绿素b在645nm和663nm处亦都有吸收,但在645nm处吸光系数较大。
13.【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主要影响生物圈碳循环,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水循环,A错误;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
C、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可产生氧气,碳反应可产生三碳糖,合成淀粉等其他有机物,C正确;
D、光合作用的过程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
14.【答案】A
【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若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酵母菌不能进行无氧呼吸,因而不产生酒精,A错误;
B、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适当低温和低氧均有利于果蔬储藏,B正确;
C、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达到抑制无氧呼吸,从而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C正确;
D、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
(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
(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15.【答案】A
【知识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积累起来,有机物中的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与温度有关。我国陕西地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生成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苹果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使出能量。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就多。
16.【答案】(1)C、D;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拟核
(2)A、D;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自养
(3)细胞膜;核糖体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1)图中C和D是原核细胞,判断依据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它们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拟核中。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故A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D是蓝藻,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蓝藻是一类营自养型生活的生物。
(3)图中所示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核糖体和细胞质。
【分析】1、据图分析可知,图ABCD细胞分别表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蓝藻。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17.【答案】(1)叶绿体基质;下降
(2)(CH2O)(或有机物、糖类);①④
(3)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
(4)暗反应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解析】【解答】(1)甲中a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b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均为暗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若适当提高CO2浓度,二氧化碳的固定会增强,C3含量会增多,短时间内C3的还原速率不变,因此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利用的[H]和ATP增多,从而导致[H](即图中C)含量下降。
(2)图甲中物质D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产物,即(CH2O)(或有机物、糖类)。光合作用过程中糖类的生成量、O2的产生量和CO2的固定量等均能代表光合作用强度。即①④正确。
(3)在夜间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生成[H]和ATP,因此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将无法进行。
(4)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所以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则X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过程来影响光合速率。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含水量、矿质元素等。
题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C5、C3、[H]、(CH2O),a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b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图2为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其中 X因素可以为光照强度、CO2浓度、矿质元素等。
18.【答案】(1)增强;降低
(2)无氧;酒精
(3)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线粒体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1)图1中AB段说明: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增强,BC段说明超过一定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降低。
(2)图2中曲线Ⅰ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速率逐渐降低,直至为0,因此Ⅰ为无氧呼吸曲线。如果曲线I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则DE段时间水稻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
(3)图2中曲线I中DE段快速下降,其原因是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Ⅱ曲线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速率升高,当氧气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细胞呼吸速率趋于平衡,因此Ⅱ为有氧呼吸的曲线,有氧呼吸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分析】题图1、图2是外界条件中温度和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相对速率影响的曲线图,其中图1的曲线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速率增强,B点细胞呼吸速率最大,该点对应的温度为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超过最适宜温度后,随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速率降低;图2的曲线Ⅰ表示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速率逐渐降低,直至为0,因此Ⅰ为无氧呼吸曲线,Ⅱ曲线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速率升高,当氧气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细胞呼吸速率趋于平衡,因此Ⅱ为有氧呼吸的曲线。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