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孟子单元整体规划
沙溪中学八年级备课组 李洁妤
学习设想:
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孟子有三篇文章,分在不同的年级,对于比较系统地了解孟子有一定的妨碍。因此,在本单元把他的文章集中在一起,希望能够从几篇文章中去了解孟子的思想,比较系统的认识孟子其人,在学习过《论语》后对于儒家学说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孟子其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但诸侯们认为他的这些主张“迂阔而远于事情”,均不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孟子的思想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在本单元中选择了他的四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见梁惠王》。这四篇文章分别从一个小的方面体现了孟子的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体现的是他的忧患意识,《鱼我所欲也》体现的是他的“羞恶之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见梁惠王》体现的是他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重点是前三篇文章,要求学生在学习掌握的基础上背诵,后一篇本来是高中的学习课程,是作为补充资料让学生了解,因此不做过高的要求。
课时安排: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课时,《鱼我所欲也》三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课时,《孟子见梁惠王》二课时,单元复习二课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沙溪中学 李洁妤
现在世界各国都很注重母语教育。文言文是我国语教育的一项特有内容,它作为我国历代通用的书面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记载了我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在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提高文学鉴赏力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作用。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人们仍是然不太注意它,它仍是一块冷清的角落。在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在注重对文言文的字词掌握基础上,去发掘它的意义,力争让文言文课堂更活跃一些,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浓厚一些,甚至于有兴趣在课外主动阅读文言文。
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符合他的由活动动机产生的认识倾向,就可以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时代的距离,语言的差异,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而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串讲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都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了讨厌甚至是抗拒的态度。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这个问题,学习目标的设定在对于文章人物的理解、对于相似故事的补充方面。在学习中,学生对于这部分的兴趣明显要浓厚一些,所补充的人物从熟悉的处于故事中的人物到大家不知道的人,如谈迁和他写的《国榷》,可惜的是在课堂上母语足够的时间深入。从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可以是不错的途径。在其它类型的文言文中,还可以采用一些其它的方式如课本剧等。
在本课的设计中,除了故事补充,还有就是运用读书、背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纲规定“能顺畅朗读,了解内容,背诵一些课文”。 顺畅朗读指朗读时不掉字,不加字,不结结巴巴,有适当的停顿,快慢适中等。现行课本中的各课后面对朗读基本上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文言文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提示重音读法的,有提示节奏快慢停顿的等。以初中语文第五册基本课文为例,文言文(包括古诗词)课后基本上都有朗读提示。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也有对于朗读的考查,如划分句子的节奏。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翻译、讲授,而忽视朗读的现象。在课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齐读。自读,单人背诵等,在读书之后能够及时地做出评价和指导,还是比较到位的。需要指出的是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疏通文义。听着课堂上的琅琅读书声,心情是由衷的高兴。
在学完课文之后,还设计了一个环节:思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本来可以是一个联系社会情况,和国际形势,让学生可以大展口才,展示自己的课外生活、知识范围的大好时机,但由于时间关系,只有两个学生读了一下自己的小文章,还没有联系到具体的事情、事例,以至于认识当今中国社会,感受国际局势,培养新一代中国人忧患意识这个目标没有很好的实现。究其原因,时间紧促就在于前面用在词语、句子翻译上的时间太长。这就涉及到又一个问题,文言文中字词如何教?
一直以来,考查文言文要落实到词语、句子的翻译,要求必须准确。面对这样的局面,老师不得不选择对文言文“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其结果必然是肢解课文。在这堂课上,我也犯了这样的毛病。设计时,本是就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点要求,设计学生对文章词语句子自学交流为主的。但在检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掌握情况时,发现有些问题,因此在课堂上,学生自学之后,又进行课堂检查,然后再互相翻译。这和本人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试的要求都有关联。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还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文言文,首先是“文”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等的“集成 块”,是一个活的整体。(摘自《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钱梦龙)
在本课的学习中,做了一些尝试,也有一些没有达成的想法。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就文言文的词句理解和文章的赏析理解更好的结合做进一步的探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中山市沙溪中学 李洁妤
第一课时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这一个很诱人,这一个很需要,你会想起我们古代一位思想家的哪句话?生:鱼我所欲也……
师生一起: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师:谁说的?
生:孟子。
师:孟子,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孟子?
师:来,请
生: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并被称为“亚圣”。
师: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并被称为“亚圣”。好,还有吗?没有了。
师:好,请。
生:战国时代的思想家。
师: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好,请坐。
生:是孔子之后的儒家的代表人物。
师:哦,是孔子之后的儒家的代表人物。对,我们同学记住了吗?还有没有要补充的?来,
生: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师:不错不错,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对吧?非常好,还有没有?
师:书?孟子的书是什么样的书?你知道吗?他写了一本什么书?叫什么?
生:《孟子》。
师:就叫《孟子》,《孟子》这部书和另外哪三部书——
生:《大学》、《论语》、《中庸》
师:并称为什么呀?
生:《四书》。
师:《四书》。好,那么把我们刚才说的综合起来看一下啊。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和孔子并称为“孔孟”。过去的读书人常说:“我学的是‘孔孟之道’”,对不对?然后被称为“亚圣”。《孟子》是儒家经典,刚才说了,对不对?儒家的又一个代表人物,儒家经典,那么,南宋的朱熹,记住是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这就是读书人必读的四本书了。对不对,我们简介了孟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孟子的另一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一篇说明文啊?
生:议论文。
师:对了,议论文。来,看看我们要学什么?看一下,看得见吗?第一我们要诵读,在这基础上理解这篇文章。第二呢,我们要掌握一些文言实词,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然后作为能力,我们要在知道词的意思上把握这是一种什么文言现象,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第二呢而我们要认识归纳法。最后我们要感受一些古代先贤他们在困境中如何奋起的精神。
师:请我们同学朗读课文,自读,自己读自己的,注意这几个词的字音。自己读自己的。
(学生自读课文)。
师:读完了。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还是注意它的字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孟子”开始。
(学生齐读课文)。
好,那么我想提醒我们同学一个字,这个字“动心——什么呀?
生:忍性
师:忍性,我先提醒在这里,等下我们讲到我们同学再看啊。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段。第一段里只有几个词,我们同学需要注意一下。第一个是什么?
生:发
师:什么意思?
生:被任用。
师:第二个呢?
生:举,被举用。
师:这一句还有一个词,“士”
什么意思?
生:狱官。
师:狱官。最后一个“百里奚举于市”的“市”?
生:市场。
师:市场,对。市场。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几个词。几句话句式怎么样?
生:相似。
师::相似。我们同学再把第一段读一读,注意看这几句话的格式,啊,格式。“舜发于——开始”
(生齐读第一段。)
师:很明显,第一段的这六句话的句式是——
生:相似。
生:排比。
师:排比,一样的。我们翻译的时候也是差不多,对吧。好第二个问题来了。知道了这几个词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这六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好不好,看看六个人是什么的人,作者写出这六个人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什么把这六个人写在一起来?有没有同学来给我们说一下?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来讲一下,哪位同学来讲一下?随便说,好吗?没有?——来!
生:他们都很有才华。
师:她说他们都很有才华。
生:经历磨难,
师:经历磨难
生:然后被重用。
师:然后被重用。好,请坐。刚才我还有个要求,我们同学要把这六个人物——要稍微比较详细地说一说,对不对?比如说,舜——什么人?
生:
师:他还有一个名叫什么呢/
生:舜帝。
师:对,舜帝。我们来看一下。(出示图片)舜帝,他还有一个帝舜,过去的三皇五帝之一,对不对?这个人物,说他曾经在三十岁之前还在历山耕田,后来呢,因为一写原因,因为他自己做出的一些事情,被谁看中了?
生:尧
尧,然后就把这个——
生:皇位
师:部落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他。对不对?这就是舜。请我们同学看看其他人,你觉得你喜欢哪个人你说一说,好吧?还有没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说一说?我找一位同学好吗?最后那位男同学。
师:请问这些人里边,哪个你印象深一点?
生:百里奚
师:百里奚。
生:他被卖到楚国。
师:他被卖到楚国。
生:然后就被秦穆公买了回去做丞相。
师:然后就被秦穆公买了回去做丞相。
生:最后使秦国变得富强。
师:最后使秦国变得富强。简单的一句话就是:百里奚帮助秦穆公成为了什么人?
生:霸主。
师:春秋的霸主之一。对吧?好,请坐。还有没有人讲一讲呢?——或者我提示一下,秦穆公怎么把百里奚买回去的?
生:市场。
师:市场,奴隶市场,对不对。价值几何?
生:五张羊皮。
师:一个什么的价格?
生:奴隶。
师:一个奴隶。所以呢我们同学要知道,世人把百里奚又叫做什么大夫啊?
生:五羊。
师:五羖大夫。这是我们所讲的,他经历了——你看,做了奴隶被买回来。还有没有啊?还有没有?请问,,这里的故事你好有没有熟悉的?看一下,(出示图片)傅説,看一下这个形象,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一个工人
师:不要说是一个工人。是一个奴隶,对不对。披头——
生:散发
师:披头散发,这是傅説。(下一幅)这是——胶鬲(生同时说出)举于鱼盐之中,从卖鱼贩盐中被选拔出来的。(下一幅)这是管夷吾,这个人的故事应该很精彩的。有没有同学想讲一下?很精彩的。有没有同学想讲一下?来,这个同学。
生:他向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政策。
师:他向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政策。
生:使齐桓公称成为了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
师:对了,说得很好啊!就是他帮助齐桓公称成为了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对吧。还有没有同学补充的?有没有?跟我们这篇课文有关的,说他怎么样呀?说他——
师生:举于士。
师:士是什么意思?
生:监狱。
师:他怎么进的监狱?他怎么进的监狱?哪一位起来说一下?知道吗?真不知道?大胆点,展现自己的时候,你的口才,你的胆量,你的组织语言的能力,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通过我们的一段话展现出来。你来,好吗?
生:他刺杀了公子小白,然后公子小白成为了国君。
师:他刺杀了公子小白,然后公子小白成为了国君。于是就——
生:把他抓进了监狱。
师:从哪里抓的?你们都看看,从哪里抓的?是不是齐国?
生:(小声)从鲁国。
师:听到有同学说啊,从鲁国。请坐,公子、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选拔出来。刚才有同学讲了,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王位,管夷吾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生:刺杀公子小白。
师:刺杀公子小白。小白最后成为了什么?齐王,对不对。于是逼迫鲁国逮捕了他,后来,送了回来。这就是我们了解的。同学们思考一下。(出示下一幅图。)同学们看,这就是孙叔敖,画片上的孙叔敖在干什么?
生:杀蛇。
师:什么蛇?
生:两头蛇。这是孙叔敖的一个故事。(下一幅)这是百里奚,刚才我们了解了。那么同学们想想,孟子把这六个人放到一起,为什么把这六个人放到一起,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齐说)都出身卑微。
师:都出身卑微。就一个?就一个相同点?
生:(齐说)经历了模磨难。
师:经历了艰苦的磨练,磨难也可以。然后呢?
生:
师:有同学说都被重用。是不是被重用就值得我们去羡慕、学习啊?
生各回答各的。
师:对了,成就了一番事业,大业。舜帝、然后我们同学刚才说的,名相,商朝第一名相,春秋第一名相,还有管夷吾帮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霸主。这些就是他们经历磨难之后所作出的成就。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人他们的共同之处:出身贫贱,经历磨难后,终成大事。这是六个人的共同点。那么,从他们六个人身上,我们同学学到什么没有?你学到什么没有?有没有学到什么?
师:六个人都出身贫贱,我们出身贫贱吗?
生:不。
师:不贫贱。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生:优越。
师:比较优越,是不是。那么他们出身贫贱,他们经历磨难,他们能终成大业。那么我们不贫贱,我们的条件比他们好,那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小声说珍惜现在的。)我们今天不贫贱,我们生活很优越,我们会不会经历他们所说的磨难呢?
生:不会。
师:但是我们——我们怎么样?需要不需要成就大业啊?
生:需要。
师:需要啊,这是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我们生活优越,但是我们不一定就一帆风顺,我们也需要学习他们——争取成就一番大业。这是第一段,我们刚才学了,作者列举——列举历史人物。(板书)。列举六个历史人物,告诉我们,经历磨难后,终成大事。经历磨难后,终成大事。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六个人物呢,他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我们同学看第二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第二段)。
师:好,我们同学给你时间,请你自己解决。结合下边的注释,解决这一段当中重要的词语,重要的句子。如果你有疑问,可以问你的同桌,问你的前排后排的同学,当然,你也可以问我。注意啊,不光是解释它,还要看看是一种什么文言现象?
(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段。)
师:怎么样啦?(可以)刚才我们要求的,可能有点有些问题。我们找同学来说一下。这组的同学,好吧?是人/
生:这个人。
师:他说是“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人?
生:(齐答)这样的人。
师:这样的人,不是这个人。前边已经提了六个人,是不是就指那六个人?
生:不是。
师:那是指什么?确切一些。
生:还包括其他一些经历磨难之后成就大事的人。
师:是这六个人和像他们一样的人。对吧,那么这个范围大不大啦?
生:大。
师:第二位同学,(学生小声回答),使什么痛苦。好,请坐。
生:使什么劳累。
师大声重复一遍。
生:使什么饥饿。
师:使什么受饥饿。
生:使什么受贫困。
师大声重复一遍。师:请坐。
生:不顺利,干扰。
师:他说这个“拂乱”是不顺利,干扰?(学生议论)你想说,是吗?
生:使什么颠倒错乱。
师:使什么颠倒错乱,你为什么这样理解呢,你说说看。
生:(思考)
师:使什么,前边几个东欧是使什么,你是从那个角度看的?或者我提示一下大家,你再从“必”那里开始读。读的时候主注意这几句话的结构。“必先——”开始。
学生读书。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自己停了,那就停了吧。告诉我,这几句话结构是这怎样的?
生:使什么。
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结构是——
生:一样的
师:所以这几句很明显的是一个——排比句。 那你们告诉我前边是“使什么受贫困”,“拂乱”就是——
生;使什么颠倒错乱。
师:为什么这几个词要把它翻译成“使什么”呢?颠倒错乱的对象在哪里?
学生回答自己的理解
师:在那个动词的后面,对吧?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我做什么事情”,动作的发出者在——
生:前边。
师:前边,做主语。而这一个放到后面去了,所以我们要讲成“使什么——”。记住了吗?这就是我们文言文当中的使动用法。一个比较特殊的用法。好,从刚才那里转一下,往前,好吧?
生:用这些办法。
师:好请坐。下一个,“动心”的“动”
生:惊动。
师:她说是“惊动”、
生齐答:使什么惊动。
师:使什么惊动,记住啊,使他的心惊动。下一个。
生:使什么坚韧。
师:使什么坚韧。学到这里我就要问一下我们同学,刚才我们读的是什么呀?
生:忍
师 :动心忍性“”这个“忍”我们翻译成“使什么坚韧”那么你们考虑一下,这个字应该读什么音/
生:韧
师:为什么?
生:通假字。
师:通假字,我们一般读原字的音还是读通的字的音?
生:通的字的音。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要掌握的一点知识:通假字我们一般读通的字的音。忍性,使什么坚韧。做后一个,这位同学。
生:增加。
师:增加。好,请坐。我们知道了这一段当中,连续的使动用法的词,使得这几句话构成了排比。那么,现在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情。鉴于刚才的一些小小失误,请我们同学同桌之间互相翻译。听的同学你要走注意刚才我们讲到的地方,他翻译是否准确。
(学生互相翻译。)
师:两位同学都讲完了吗?那我们同学还是挺快的啊。现在我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注意那些词语。
(学生齐读第二段。)
师:忍性怎么读?
生:韧(读音)性。
师:再读第二段。
学生再读课文。
师:三分钟时间自读这一段,背诵这一段。并理解。思考,作者在给我们说什么?
学生读书。师:会背了就举手,能够概括的夜举手。
师:请一位同学来背诵一下。
一生背诵。
师:背的怎么样?挺好吧?
学生鼓掌。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要展示背书的速度的?
学生背书。
师:是挺快的。不只背书快,语速也挺快的啊。
师:还有一位同学,你想做什么?
背书
师:好,你呗吧。
学生快速的背书。
其他学生笑、鼓掌。
师:非常的流利,非常的快。谢谢刚才的几位同学。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背一背,好吧?不过不是每一位同学都可以那么快,那么整齐吧?我们被的时候可以稍微的慢一点。
(学生齐背第二段。)
师:自己觉得自己被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那就给自己一点掌声。
学生鼓掌。
师:刚才我还提了一个问题,要求同学们——
生:概括
师:第一段我们说列举历史人物的,第二段做什么?
生:讲道理
师:追问一句,讲什么道理?
学生自己说自己的。
师:同学们都有意见要说,能不能单独地说,让我们听清楚一点。又是这位同学,请
生:他是运用了道理的论证。他论述了只有经过一番磨练,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师:她说作者论述了只有经过一番磨练,才能成就一番大业。对吧,请坐。
还有没有其他同学?你们都是用这句话概括的吗?能不能把磨练换个词啊?除了磨练,还可以用什么词语?
生:艰难困苦。
生:客观的不利条件。
师:嗯,客观的不利条件。这位同学的政治应该学得很不错啊。还有没有?
生:逆境。
师:好,又提了一个。这个词是我们同学经常说到的。说得很好!这段政治就是在给我们论述逆境或者困境,或者客观的不利条件可以怎么样啊?
生:可以造就人才。
师:对了。(板书:困境可以造就人才)。那么我还要再问:作者论述的这个问题是针对上面的六个人呢,还是针对——
所有的人。
师:针对“是人”。刚才说的,上面的六个人和像他们一样的人。那我们就知道了这是什么人?如果六个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个别人,那么下边针对的是什么人讲的?
生:所有的?
师:大多数的,一般人在讲。我们同学想想从个别的事例推出一个适用于一般人的道理,叫做什么方法?
生:举例论证
师:我不是问论证方法。我问的是从个别的人、事例、现象,从这得出一个适用于一般的道理,什么方法呢/?
学生回答。
师 :从个别的到一般的,注意,上面说的是个别人的现象,而下边写的是道理哦。这种方法我们在数学当中常常用到,
生:举一反三。
师:举一反三的话我们需要什么思维?或者我告诉大家吧。从一些事例当中得出一个道理,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归纳法。什么是归纳法呢,看看:从个别性知识到一般性知识的推理。不是从一个现象到另一个现象。记住,是从现象到道理的推理叫做归纳法。
师:当然我们同学刚才说了,这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啊?第一段对第二段来说第一段是什么?这是一篇议论文,第一段在干嘛
生:举例论证
师:第二段是——
生:道理论证。
师:第一段在举例论证,第二段在讲道理。(板书)
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要请问我们同学,作者给了六个人来证明,你还有没有什么事实帮他补充证明?帮他再进一步证明“困境可以造就人才”的?
师:这边,第四组的这位同学。
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生:曹雪芹写出《红楼梦》
师:困境呢,我们有没有同学能具体一点的,什么样的困境?
生:举家食粥。
师:举家食粥。十年批阅,五次增删。曹雪芹的《红楼梦》好请坐。下一位同学,你有吗?
生:匡衡的凿壁偷光。
师:匡衡的凿壁偷光。这个故事熟悉吧?
生:孙康“映雪读书”。
师:孙康“映雪读书”。
生:(太小声)
师:结发悬梁,是吧?这个故事实际就是我们同学很熟悉的——
生:头悬梁,锥刺股。
师头悬梁,锥刺股。头悬梁,这位同学说了,锥刺股是谁啊?非常有名的。
生:苏秦
师:对,苏秦。
生:司马迁的《史记》
师:对,司马迁在监中写出《史记》。还有同学要补充,请
生: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写出许多不朽的乐章。
师:好,还有
生:谈迁写《国榷》
师:《国榷》这本书我们同学可能不熟悉。哪个que字啊?一个木字旁,然后一个“白鹤”的“鹤”字半边。还有吗?没有同学举手,我们就不说了。但是我们同学知道,像这样在困境中走出了,成就大业的人,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怎么样啊?
生:很多。
师:多如天上的星星。下课之后,我们同学还可以去搜集一些,补充我们的知识库。第二个,我们是不是只有事例来论证,还可以用什么来论证?
道理,事实、道理这里都有了。还有什么?
生:名言。
师:谁来说一句?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好,还有吗
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师:这是什么呀
生:歌词。
师:歌词可以来论证吗?
生:可以。
师:今天我们同学霸主我们的先贤孟老先生补充了很多,我们补充的基本都是什么时代的?
生:古代的
师:越王勾践啦、司马迁都是古代的。给我们同学布置一个作业,你回家去搜集我们身边的,我们现在在媒体上能够接触到的那些,经历困境,最终成才的事例。可以吗?
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作业。第一复习前两段的内容,复习的时候要注意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第二,搜集困境中成才的事例和困境中成才的名言。刚才同学说了一些,我们再搜集,补充我们的知识库。明天我们学习后两段。下课!
生:谢谢老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孟子的故事 1
魏惠王见孟子不许讲利,就发牢骚说:“好!那就讲义吧。我治国,也算讲义的啊!我黄河以南发生饥荒(L形黄河横部分以南,河南省),就把灾民移于黄河以东(L形的竖部分以东,山西省)。我这不是义吗?当黄河以东发生饥荒,我也是如此,我调剂粮食,迁移灾民。我看邻国的政治,还不如我呢。可是我的人口也不加增,邻国的也不见减少。”
“您这就叫五十步笑百步啊。您和您的邻国都不怎么样?关键仕你没有仁政。仁人无敌于天下啊。”
魏惠王来精神了:“请先生教诲。”
“仁政就是以仁的感召力和德行来征服人,使万民心悦诚服,诸侯相举来朝。”(也不知真的假的)。孟子所谓的仁政,实际非常有害。曾经有一个卖卦的人深刻论证过这一点。这人给魏惠王算挂。魏惠王说:“你算算,我这人怎么样?”“大王非常之仁啊!”魏惠王大喜:“那我功业将有多大啊?给我再算算。”“功业吗,只能亡国。”“为什么?”魏惠王大惊。
“人一旦仁慈,就不忍诛杀,于是饶恕那些有过错的人。仁者慷慨大方,导致您赏赐那些没有功劳的人,比如亲戚一族,任人唯亲。有过错的人不惩罚,不该奖励的去奖励,能不亡国吗?”算卦的说完,魏惠王吓了一身冷汗。仁政却可以亡国?是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魏惠王在众鳄鱼之中,是最仁厚的了,但也属他被欺负得厉害,土地越来越小,士兵越来越少,最终失去战国首强地位。不是说仁者无敌吗,怎么会落成这样?呵呵,谁让你最仁、最软弱了!
孟子却还在这里教他学仁。“不杀人者就能统一天下。”他在回答魏惠王怎样才能统一天下时候大言道,“您尽管施仁政于民,减少刑罚,减少征税,尽量把庄稼耕得深一些(孟子一急,连“深耕”都给憋出来了,真有他的。人家问你怎么治国,你深耕干吗?),再让老百姓尊重亲爹和大哥,温顺孝悌(念替)。差不多就这样吧,您就统一天下了。”东一榔头,西一梆子,孟子回答得一点系统没有。这些放空炮的、迂阔的大话,比起法家商鞅的那一套治国体系,显得太苍白了。魏惠王听了半天孟子的话,觉得很无奈。孟子讨不到好处,气得没法,又混了一年,魏惠王死了,儿子魏襄王也没有用他的意思。孟子气得骂魏襄王道:“望之不似人君,不见有所畏焉。”好像土豹子。骂完,孟子卷好行李和简历,踏踏实实地离开了魏国。
孟子听说齐国有一个“稷下学宫”,是个读书人吃白饭的好地方,于是就离开刚刚碰壁的魏国,前往齐国找工作。此时齐宣王(是大鳄鱼齐威王的儿子)继位不久,增修了老爹留下的临淄稷门外的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如邹衍、淳于髡(念昆)、田骈、接子、慎到、怀渊等七十六人,都被齐宣王安排在这里不用干活,只做高谈阔论,每天都是王霸义利、天人善恶之类的,还赐给高宅大第,住宽敞的校舍,坐华丽的校车,享受上大夫工资待遇。名闻天下之学者,聚集这里的达数百千人之多。真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了。除了孔、墨两大显学,一家之中又细分多派,儒分为八,墨离为三,此外还有道、法、阴阳、名辩诸家,以及农家、杂家、兵家、纵横家,蔚然如雨后蛙噪,成为先秦诸子们的欢乐谷。另外还有小说家(哈哈,但不是王朔。小说家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小说家言者流)。如今山东淄博郊外还有稷下学宫遗迹,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碧绿的玉米地。
除了五十多岁的孟子在这里混住以外,一个十七岁的小孩,也跑来这里来听课记笔记。他就是后来有名的荀子。等荀子翅膀硬了以后,常以孔子正统传人自居,成为孟子的论敌,整天大骂孟子窜改孔老师的真学。说孟子一派,效法先王却不知先王之道,依仗自己的一点聪明,造出五常之说,冒充孔子真言,蒙骗了无知的俗儒。其实,两人都算是孔子的真传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孟子则发展了孔子的仁学。孔子的两个基本点——仁和礼,一人继承一个。
稷下学宫的人往往也能登上仕途,比如孟子就找到齐宣王,大谈其仁政(当初魏惠王没接受他的仁政,现在又来忽悠齐宣王了)。齐宣王先请他谈谈“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是霸道,是以力服人。我们孔子之徒是不谈的这个的,怕脏了我们的嘴。在我孟子看来,当国君的正点是作仁义道德的表率作用,引导全国人民提高仁义道德水准,全国人都仁义了,都乖了,国家就大治了。这就是王道。”
孟子的故事 2
齐宣王忐忑不安地问:“象我这样的人,能修炼仁义,保民而王吗?”
孟子赶紧给自己的仁政理论作广告,我的仁政实行起来,就像捡起一根羽毛,折断一根树枝那么容易,您当然可以啦。上次,我看见您祭祀的时候热爱大动物,不忍看见老牛哆嗦,就把老牛饶了,而去改宰山羊(山羊就不需要仁了?),这是仁心发现啊,这就是君子啊。君子远庖厨嘛。作为君子,您却使用武力杀伐,想开疆辟土,制服秦楚,莅临中国而抚有四夷,这真是缘木求鱼啊(成语出处)。
“为什么呢?”
“您想啊。如果我的老家邹国人跟楚人战斗,有戏吗?”
“没戏啊,肯定输。”
“所以,小不可以敌大,寡不可以敌众。您以一国之众,想压服海内八国之大,不等于以邹敌楚吗,必有大难啊!”(可是人家秦国怎么就能实现一国压服八国了!人家走的法家的路子啊,就胜利了!)
“那我该怎么办啊?”齐宣王虔诚地问。
当需要拿出具体办法时候,仁政主义者孟子就显得捉襟见肘、问东答西了,回答得幼稚可笑:“大王,您应该这么办!不要违背农时,不要把鱼打光了,砍树要选好的时候。五亩的宅基地,旁边种上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帛了。鸡豚狗彘(念至)这些东西,不要失其时(不知怎么个“不失其时”法),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一百亩的自耕地,也不要夺其时(又是“其时”),全家几口就不会饿死了。然后大家聚起来,讲孝顺的道理,仁义的理念,这样老头儿就不会扛着东西在马路上走了(因为有活雷锋帮他扛)。您这么一弄,然而不称王天下的,我绝对不信!”
孟子所谓的“不失其时”,就是鸡豚狗彘这些东西,要注意它们的发情期,在发情期内莫打扰人家,以保证优生优育。孟子只知道五亩之宅、农时、小动物发情什么的,真是答非所问!人家问他称王,他说这个干吗?这个就能王天下了?滑天下之大稽!孟子所描述的简朴经济生活,跟老子的小国寡民一样微弱,居然还想称王,称王也太容易了吧!就这孟子还笑话别人“五十步不如百步”呢。
想在列国残酷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很多大的举措,比如法家那一套深谋远虑的经济、政治、官僚机构、任能任贤考核奖惩、土地军功等等法令政策,充满着革新精神且执行有力,成为秦人的核心竞争力。当战国诸侯都普遍实行更有激励性的实物地租,孟子还在到处宣扬兜售“井田制劳役地租”,走历史倒退的路子。这些圣人之徒觉得,只有从前的东西、制度,才是好的。汉代博士叔孙通一语道破:“法家长于治国,儒家长于守成。”信哉!儒家孟子被问到治国方略时居然一再说什么小动物发情、种桑树、打鱼不要多打之类的,真是大言不惭!谁不知道种桑树,用你说!关键你怎么操名利之柄,设激励奖惩,改革工农经济,提高国力,富国强兵,这些儒家就都不在行。儒家在行的,只是让“老百姓聚在一起,讲孝顺的道理,仁义的理念。”罢了。儒就是柔弱无力的意思。
不知怎么搞得,“大贤”孟子一顿胡咧咧,居然受到齐宣王前所未有的礼遇。齐宣王授与孟子客卿的高位,事事请教。孟子一出门就有好几百人跟着。齐宣王向孟子学起了仁政。
孟子说:“仁政要这么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国君爱护自己的家人老小,对亲戚仁义,对哥们孝悌,对臣僚仁心荡漾,态度孝敬恭谦。这种风格推广到大臣身上,大臣也就仁义孝敬,大臣再推广到小臣,小臣没处推广,就推广到自己的老婆孩子、邻居街坊,邻居街坊再从爹传到儿子,儿子到弟弟,弟弟到弟媳妇,媳妇教儿子,儿子教老婆,于是全民全社会不断推广仁,天下就大治了,由近及远,诸侯就归顺了。”这套用意良好的东西,真是孟子的苦心发明啊。但它并不现实,《吕氏春秋》排斥仁义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也就是说,你自己可以仁义,但是却难于推广给别人的。因为人的本性,是容易走向恶的。孟子的仁义推广论,实在是实验室里的想象,硬去推广,亲戚、小臣、大家们,也只是迫不得已假作仁义来敷衍,也就是中国人后来常说的“假仁假义”。
孟子的故事 3
孟子仁政虽然好听,却不可行,一旦行了,反成为毒药。比如说齐宣王听信了他的忽悠,开始推仁政,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呢,首先对自己的哥们亲戚行仁义,把自己的老弟、没什么能力的大贵族田婴封为相国(说白了就是任人唯亲)。田婴仗着老哥对他的仁义,把持朝政,嚣张一时,拼命发展私人封邑,建立国中之国,向从前的封建制倒退,由于他和他儿子孟尝君的长期割据,导致国家整体实力大大削弱;由于田氏父子专权于朝廷,导致官僚队伍自我封闭,回到大家族垄断的局面而排斥了市场上的能人。齐国在齐威王时代的强悍势头,至此开始衰落。教齐宣王仁政的孟子,不得不负其责!一旦国家衰败乃至灭亡了,还有什么仁政可言。行肤浅的仁义,只能导致最后的大不仁,全民跟着遭殃。一个企业搞仁政也是一样,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下班去,上一天班,毫发无损,多干少干、干到什么标准都可以,领导仁义,不计较。不该奖励的也给他吧,该处罚的高抬贵手算啦,仁政嘛。从主管到员工,吃大锅饭混日子的人越来越多。员工舒服安逸了,你算是对他仁了,厂子却越来越穷,根本没有竞争力,终于倒闭,大伙下岗,最终成为最不仁。仁政的国家也是这样的。
如果你所在的社区,通水通电、卫生维修、基础设施等服务水平特别差,那这些机构的领导们一定是实行仁政的,在这些上班的人一定是沐浴着仁风荡漾的,上班打游戏看报纸来的,直到某一天被消费者把他们全体解雇下岗。
但是齐宣王推广仁政乐之不疲。他还组建了庞大的王家乐队,以礼乐推广他的仁政。乐队里边光吹竽的就有三百人。有个五音不全的南郭先生也模仿大家摇头闭眼的样子,鼓着腮梆在里边“滥竽充数”。齐宣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管。你是仁政,怎么能管呢!你让南郭先生下岗,他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啊?于是南郭先生啥都不会照样白拿工资,充分体现了儒家“仁政”的好处,大锅饭吃得又甜又香(这在法家流行的国度,是绝不可能的,有绩效考核呢)。以施行仁政的思想来管理一个乐队,一个乐队尚且无法管理好,遑谈使用仁政来使国家富强!
不论从前的周文王灭掉商纣,或者未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靠的都不是什么仁政而是类似“战时法西斯”的东西。在列国纷争、你死我活这个节骨眼上,孟子教齐宣王学什么仁政,老齐真是取死有道啊!
从齐国往北一千里,是河北省北部的燕国。现任国君叫做“燕王哙”(念块,不念哈)。燕王哙是个没事找抽型的领导。他虽然贵为大王,却喜欢干鄙陋的工作,拿着锄头修理田亩是他的最爱。对子女玉帛都不感兴趣。这一天,他正要找出工具下地,苏代跑来害他,对他说:“大王辛苦了,我出使齐国回来了,向您报道。”
“齐国的齐宣王这人怎么样?”
“他嘛,快亡国了!”
燕王哙大惊:“如何?”
“他不相信大臣啊。从前齐桓公信任管仲,举国交付给管仲一人治理,于是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现在齐宣王没有这个魄力了,所以快亡国啦!”
“哎呀,我也没有重用相国子之啊,那我赶紧吧。明天再上朝,我就全听他的。”
相国子之听说以后,心里偷着乐,把一百镒黄金送给了苏代,作为酬谢费。苏代就是苏秦的大哥。
除了苏代,大夫“鹿毛寿”也曾跑到燕王哙那里制造舆论,哄骗他让位给相国子之:“人们为什么称道尧帝,就是他把天下让给了贤人许由。许由并不接受,于是尧帝有了让天下的美名,却还不失去天下。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卖点,您禅让给相国子之,他也必不敢接受。于是您和他分别都有了尧帝和许由的令行美名。”
燕王哙觉得苏代、鹿毛寿一干人说的好(看“鹿毛寿”这名字起的!不过我知道有个人叫“秦寿生”,不知道她父母是怎么想的),就打算禅让给子之。
种种蛛丝马迹都证明,燕国相国“子之”有较强工作能力。他有一次佯言说:“耶?谁的大白马从门口跑出去了?”左右的幕僚都说:“没有耶?没看见耶?”唯独一个谄媚之徒,跑出去,回来报告说:“报告,Yeah,是有一匹白马,相国说得没错呀。”子之以此判断属下的诚信。这就是法家的术,通过一套隐秘高妙的手段监察考核大臣。
孟子休妻 3
孟子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与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叉开腿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
孟子说:“她叉开腿蹲在地上。”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资料
文化背景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致力于武力征伐,醉心于霸业,孟子倡导“仁政”“王道”之说,曾到过梁(即魏)、齐、宋、滕、鲁等国家,游说过齐宣王、梁惠王等,但他的学说始终没有获得施行的机会。《孟子》由孟子及其门人合著,今存七篇,每篇分上、下。篇名和《论语》相似,都是摘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作为篇名。
孔子将“仁”作为人的最高道德规范,但他没有说明人为什么要行“仁”,孟子的“性善说”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为人,人生来就和禽兽相区别的地方,是人的天性中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即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德的萌芽。本然地、充分地发展这些萌芽,足可以保有天下;而如果不发展它们,则可能连父母都不能奉养。就这样,孟子从界定“人”的特质出发,强调了勉力行“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政治学说方面,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仁政”“王道”思想。“仁政”“王道”的核心是保民、爱民,具体做法是:制定百姓的产业,并实行低赋税的政策,使百姓得以衣食无忧,上可供奉父母,下可养护妻儿;对百姓重在教化,使具备孝悌之德,而尽量少动用刑罚。孟子认为,推行“仁政”“王道”对于君主来说并不难,只要把他们本性中“仁”的因素加以发展、推广即可,即“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公孙丑上》)。后世封建王朝从汉朝开始以儒家思想立国,虽然“仁政”思想并未真正实现,但不可否认它对在位者总是一种警醒,并且是士人批评时政的重要的理论武器。
孟子倡导“仁政”,是和他的民本思想紧密相联的。他明确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民”之所以“贵”,是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民心者也会失去天下。由民贵君轻思想更进一步,孟子指出,像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君,是“残贼之人”,是“一夫”,臣子诛杀他们,不算犯上作乱的“弑君”。在孟子的逻辑里,按照孔子的“君君臣臣夫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国君而不行君道,就不能称之为君,所以诛杀桀、纣不能算是“弑君”。孟子的这种思想真可谓锋芒毕露,毫无顾忌,难怪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叹称“孟子有些英气”。
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宋国蒙人。蒙究竟在什么地方,不可确考。他曾做过漆园吏。楚威王曾想任他为相,派使臣去接他,他辞不肯就。《庄子》今存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学者们认为,内篇基本上出自庄子之手,外篇、杂篇则出自庄子弟子及其后学。庄子哲学的主要精神旨趣体现在内篇部分,外篇和杂篇则可视为对内篇的补充和解释。(有学者认为,外篇和杂篇基本上可以视为对《老子》的解释和发挥)就文章风格来看,内篇的文章神奇玄妙,汪洋恣肆,不可捉摸,神秘又浪漫,常给人目不暇接而又美不胜收之感,外篇和杂篇的文章则显得平实、明晰得多,其艺术美感也大为减弱了。
《庄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也是“道”。“道”无形,可以用心去体认,而不可以看见;它是天地之母,无所不在,终古长存,万物万众都应该以它为宗,以它为师。总的来看,《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性质相近。《庄子》里没有花很多笔墨描述和阐释“道”,而着意描述得“道”后的表现。其表现是:“游乎四海之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求为世所用,毫不留心于人间事务;于事物没有好恶之分,齐同万物,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进而则连天下万物与自己一并忘掉;不乐生恶死,不以夭寿贫富荣辱为意,随顺自然。得“道”后的境界可以“逍遥游”名之,请看下面这段富有诗意的描述: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
这段描述似实而虚。“大树”固然是可见可感的具体事物,“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又在何处?它们在这里其实是指无拘无束的虚无世界。只有在这里,才可以优哉游哉,“无为”,“无所可用”,而没有东西能够伤害到。《庄子》中还描绘了一些得“道”的“至人”“真人”“神人”形象。他们水淹不死,火烧不着,腾云驾雾,如神仙一般。不过,在《庄子》哲学里,他们不是神仙,只是物我两忘,泯灭生死界限,精神无限自由,进入到“逍遥游”境界而已。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中最富创见、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对于如何评价“逍遥游”,学者们的意见大致可分为两端:一种是它看似美好玄妙,不过只是心的无穷游而已,丝毫不能解决现实困境,对社会也无任何益处,在精神上只能起自我麻痹、自我陶醉的作用;一种是它要求个人从种种局限和利害关系的束缚中超脱出来,以宏阔、超然、非功利的眼光看待人生实际事务及社会现实,心灵由此获得一定的自由和解放,精神境界由此得以提升。
内容理解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为了使孔子所说的“仁”更易理解,把孔子分开来说的“仁”与“义”合并为“仁义”一词,并加以阐扬。在《论语》里,关于“义”的阐说不多,不过它也是成就“仁”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或者说方面。请看下面两则语录: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可知,“义”指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它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义以为质”,“质”是质干、根基的意思,而这里的“君子”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具备“仁”的人,所以说“义”之于“仁”极为重要。《孟子》里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即: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
大意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事则应该以“义”为准,也即是说蕴蓄在内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那么看一个人是否具备“仁”,只要看他的行为是否合乎“义”就行了。这样,就把孔子所说的“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
在课文里,孟子高举“仁义”的大旗,痛痛快快地将梁惠王“利”的话头拦了回去,然后具体陈说“利”字当头的危害,再轻轻点出“仁义”的效用,最后重申梁惠王应该讲求“仁义”,而舍弃“利”。
这则文段颇有雄辩滔滔的气势,在语言形式上有两个特点:
其一,善于铺排。梁惠王只是问“有以利吾国”,孟子就由此向下逐级推衍,指出大夫、士、庶人也会只关心什么对他们有利,排出三个大同而小异的并列短句;在概括性地点明一句“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之后,孟子大概觉得只这样说还不够清楚,也不足以震动人心,就又用两个结构相同的复句具体说明“上下交争利”的可怕后果,两个复句在意思上也有递进的关系。短短的一段文字,主要由整饬的排比句式构成,排比项之间在意思上又紧密相联,读起来不容间歇,斩截痛快。
其二,讲究章法。针对梁惠王对“利”的关心,孟子首先用“仁义”当头拦住;中间先指出举国上下只知道追求“利”会使国家有危险,再具体陈说危险何在,把君主求“利”的危害说足说透。所以,接下来的两个排比句虽然只是用否定句式轻轻点出“仁义”的好处,但很具有说服人的效果,一泻千里之势至此结住,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最后用和开头类似的话结束,起到首尾呼应、强化主旨的效果。
在孔子、孟子看来,只顾追求“利”会使人忽略了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在春秋战国之际,国君失国、大夫失家、臣子犯上作乱的事情屡见不鲜,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出于对永不满足的私利的追求。“利”对于人的诱惑是巨大的,《史记·货殖列传》里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利”理解得宽泛一些: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可行的,并且对社会是有益的;国家所追求的“利”也应该符合人民大众的“利”,这样也就是为人民大众谋福祉。不过,在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利”在人们心目中,多指物质利益而言,不少人沉迷于对金钱、财富等物质利益的追求,与此同时忽略了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完善,这样,他们虽然获取了大量财富,但精神空虚,甚至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在这种形势下,也有必要汲取孟子对“利”的理性认识,引导社会对“利”形成较为正确的认识,并用适合新形势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来对人们追求“利”的行为加以约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HYPERLINK "http://baike./image/8a95ad1cd6210cbf87d6b6f2" \t "_blank"
中文名: 孟轲
别名: 孟子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邹(今山东邹县)
出生日期: 公元前372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289年
职业:学者,思想家主要成就: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代表作品:《孟子》所处时代:战国
孟子语录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 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21)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 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 孟子说:“水性是不分东西方向的,难道它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势所必然)。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一样。现在论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跃,它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堵截令它激流回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这实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这种违背他善良本性的行为,跟让水违背它向低处流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上天给予的时运比不上地理上的优势,地理上的优势比不上人们团结合作。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3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源于《孟子》的成语
《孟子》中的语言,包括用以帮助说理的比喻、寓言等,多为后人引用,并逐渐化为成语。
不远千里《梁惠王上》 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上》 明察秋毫《梁惠王上》 缘木求鱼《梁惠王上》 妻离子散《梁惠王下》 匹夫之勇《梁惠王下》 揠苗助长《公孙丑上》 事半功倍《公孙丑上》 出类拔萃《公孙丑上》
与人为善《公孙丑上》 彼一时,此一时 或作(此一时,彼一时)《公孙丑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孙丑下》 专心致志《告子上》 一暴十寒《告子上》 舍生取义《告子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6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课时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亚圣”。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是 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孟子》和
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儒家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知识目标:
1、把握文言现象。2、认识归纳法。
能力目标
1、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 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3、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情感目标
感受先贤在困境中奋起的精神,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
朗读,给下列红字注音:
(quǎn)
(yuè)
(gé)
(f ú)
(bì)
(z ēn g)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被任用
被举用
狱官
市场
概括本段内容,并思考这些人又什么共同点。
列举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指出他们都出身贫贱,但经受磨难后,终成大事。
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 。
管夷吾举于士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
孙叔敖举于海
图为孙叔敖除去两头蛇的传说
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
百里奚举于市
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 所以 动心 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这样的人
使……痛苦
使……劳累
使……饥饿
使……受贫困
使……颠倒错乱
使……惊动
使……坚
韧
同“增”,增加
用这些办法
概括本段的内容,论述了
困境造就人才
为下文推出的道理提供事实依据——归纳法
思考:两段之间有何关系
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
2、请搜集困境中成才的事例和困境使人成才的名言。
作业
1、复习前两段的内容,注意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__________,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 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__。
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__________。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论文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而“活”
中山市沙溪中学 李洁妤
文言文教学自有它的特殊性,不像现代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那样,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特长,而常常囿于“传统”,讲究字字落实,讲究“信、达、雅”,加上学生认知、经验、兴趣、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一“实”则“薨”,一“活”则“空”,使教师步履维艰,难以显著创新发展,甚至陷入误区,不能自拔。
一、文言文教学误区举析
1、“字字落实”异化为“满堂灌输”:
有个比喻,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句话是很成问题的,里面有多少“尊重”、“平等”、“人文关怀”呢?略加分析,便知劣根:教师,作为辛勤的“主宰者”,浇什么水、浇多少水、用什么方法浇水、什么时机浇水,全自己说了算;学生,却是“草”,好一点的是“花”“木”,没有思想,没有口舌,没有行动,只能被动承受“滋润”,至于以后能否“成材”“结果”,听“园丁”由命,少有自主发展权。
我们常常发现,文言文笔记,学生是最认真的,字里行间,密密麻麻。“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却并非朱自清笔下的小草,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而是蝇头小字,“黑云翻墨未遮山”,机械操作,重复累赘,全无疑难重点,了无归纳提练,更无拓展迁移,结果教师累,口干舌燥,喉冒青烟,学生累,头昏脑涨,眼冒金星,全“不识庐山真面目”,一课下来,所获甚少。
2、“冰冷解剖”而排斥“体验感悟”:
钱梦龙老师早已有过一比,那种机械、呆滞、枯燥的条分缕析,像是一把冰冷的手术刀,把原本富有生命的课文,当成了一具具“尸体”,进行着冷漠的“解剖”。此种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常见,实与“满堂灌”一脉相承。有些教师把文言文的教学目标理解为单一的、片面的,即仅仅着眼于字、词、句。说到字词,则四大“词法”: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说到句,则三大“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头头是道,不亦乐乎。
不是说这些不用讲。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词法、句法要讲,而且必须讲清楚,讲明白,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之一,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对文言文阅读,要“考察他们(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更要形成一种基本语感,学生一看到类似的词句,马上产生“噢──似曾相识燕归来”本能反应。关键在于,我们教师不能两只眼窟窿光盯着这些,“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见“森林”中丰富的生命现象,忘却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忘却了正确评价文章,忘却了语言表达,更忘却了蕴含着的丰富的民族的、人文的、传统的精神。有这么一句话,“读新书,知做事;读老书,知做人”,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
3、“涣散刻板”又导致“随意僵化”:
众所周知,哪个老师开课,一般比较回避文言文。为什么?不就是误认为文言文课堂教学最缺乏创新因素,不好处理,容易上“砸”,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目前,就教学方法而言,一般存在两种状态。其一,对自己放任自流,虽然也备了课,一到课堂,却又“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说到哪里算哪里。平时与老师闲聊,往往能听到这样的话:“本来打算讲两节课的,时间来不及,只讲了一节多一点。”“规定上两课时,我上了三课时还感吃力。”老师都感到“吃力”,学生能“轻松”得起来?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吗?
其二,教学流程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的内在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或同一种方法贯穿首尾。教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学生一听到底,一记到底。课堂缺少师生互动,缺少活动体验,缺少探索研究,缺少疏密张弛,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学生思维束缚了,体验丧失了,生命力涸竭了,创造力遏止了。“朱门酒肉臭”,传统文化名篇不幸沦为了“残羹冷炙”。
其实,人教版所选的文言文,已经关注了可读性,如《夸父逐日》、《〈世说新语〉两则》、《与朱元思书》《三峡》《记承天寺夜游》《核舟记》《桃花源记》等,有散文、诗词曲、游记、神话、传说、人物轶事、书信、说明文、小品文等,文体纷呈,思想感情各异。这些浅显的文言文,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什么很大差距,从而为我们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前提条件。
二、文言文教学基本理念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尝试在具体实践中解决问题,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故此,必须注重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探究、欣赏、体验、运用,掌握字词之用、体味文中之情,想像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运用文中之法,渗透传统文化思想教育。
三、文言文教学策略乱解
现在,以在桐乡高级中学举行的嘉兴市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汇报课七年级《两小儿辩日》为案例,谈谈自己文言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很不成熟,完全属于班门弄斧。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争鸣,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则幸莫大焉。
1、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避免“满堂灌输”: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针对文言文教学最易走入“以教师的‘教’替代学生的‘学’”这一误区,我们应该转变理念,摆正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阅读课文,发现问题,寻求策略,找寻结论。教师呢?不必太有顾虑:上课时间来得及吗?教案上准备的没讲到或者讲不完怎么办?没经过自己的嘴,这学习牢靠吗?学生提些古里古怪的问题,会影响教学进度吗?万一回答不上学生的提问怎么办?关键是要看: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吗?能力形成了吗?人文体验丰富了吗?因为,学生的自读不会是盲目的,而是有针对性的,有着质疑精神的。有人说过:“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主动探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而且,学生在主动探究、讨论过程中,往往会有老师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这样的教学,才是生成性的,才是富有生命意义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如《两小儿辩日》,有两个环节的处理,我就着眼于此。一是新课导入。教师出示多媒体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这里有两幅图片,一是早晨的太阳,一是中午的太阳。请大家仔细辩认一下,哪幅图中的太阳要离地球近?谈谈你的理由。”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由于导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兴趣迅速激发,从而为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又须要言不繁,恰到好处,教师马上转入正题:“现在,我们来看看,古人又是怎样解说的?”
其二字词翻译。教师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注释,通读课文,理解大意;遇到仍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打上问号。教师观察学生状况,待时机合适,让学生提出疑惑,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之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针对重点、难点,出示多媒体,进行小组对抗赛,目的是查漏补缺,提示要点,强化巩固,达成目标。一组提问,另一组回答;依次轮换。有时自然组之间进行,有时男女生之间进行,灵活多样,活跃气氛。学生的好胜心上来了,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几只话筒前后左右,传来传去,活像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效果非常好。
这里,我们看不到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那样自然、和谐。解答正确了,报以热烈掌声;回答错误了,却是善意的微笑和中肯的辨析。特别是,教师不再是“园丁”,学生不再是“花草”,而都是一个个“人”,一个个富有自主精神的“人”,一个个富有鲜活的生命力的“人”。
2、引导人文情感走进学生心中──避免“冰冷解剖”:
我们所用的人教版初中教材,选用的文言文大都为名篇佳作,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字词句的诠释上,也要体现人文情感,并让人文情感走入学生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学生自身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即“生命教育”。譬如《童趣》、《两小儿辩日》、《夸父逐日》等,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以其盎然的儿童情趣,完全可以作为文言文教学的向导,消除学生可能存在的“怕”文言文的心理误区,增强文言文教学的亲和力。记得浙江版的初中教材,初一上学期曾有一篇黄庭坚的《答李几仲书》,其晦涩难懂,不知吓坏多少学生的心。
仍套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这一点上说,在文言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培养、熏陶,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
《两小儿辩日》中,教师曾设计了这样三个层次分明的问题:
⑴ 两个小孩的看法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不同?
⑵ 孔子是古代的圣人,他也“不能决”,这说明了什么?
⑶ 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启迪?
第一问,主要是筛选信息。第二问,主要是探究理解。第三问,主要是迁移升华。其中这“不能决”,实在令人费解。孔子,中国著名大教育家,泰斗级人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千年等一回”的,他怎么会“不能决”?这一问题触及了文言文的人文情感,不应该敷衍了事。教师让学生稍加思考,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充分发表己见。学生参与热情高,有思维力度,见解独到,如:“知识无穷无尽,大学问家也不是什么都能知道的”,“孔子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时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对自然界认知甚少”。
当时还有一活动,即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位扮孔子,两位扮小孩子。表演前,教师先作一铺设:请设想一下,“不能决”时,孔子会有怎样的表情呢?学生有说“惭愧”的,有说“尴尬”的,也有说“内疚”的。这样,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孔子的内心情感,把握好表演内容。三位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举手投足,引来同学们会心的笑声,乃至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这样,在思辩中,在活动中,孔子的窘迫、两小孩的率真,都渗入学生头脑,产生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这种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即能具体而深刻地体味到文言教材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
从教材中深入挖掘人文因素,对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必须先亲口尝一尝。”教师拿到教材,必须首先深入钻研、反思,把握教材的人文内涵,才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人文情感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在教师的导引下,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明显带有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运用丰富灵活教学方法──避免“涣散刻板”:
俗话说:“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与能力,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情感距离,促使文言文知识技能的类化、内化、迁移。《语文课程标准》同样指出:要“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努力“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常规的教学方法较多,而且法之运用,在于综合,更在于心。“法在于心,得乎其妙”。
如诵读法(传统教学法),培养学生语感,积淀文化因素。教师既要指导朗读方法,包括句读、节奏、重音、语气、语调、语速,更要注意结合理解,以朗读促记忆,以记忆促理解,以理解促朗读,周而复始,螺旋式循环上升。
如贯讲法(最为传统的教学法)。古人说:“讲者,讲其实惠,初讲时用之。贯者,贯其神理,有贯串之意焉。”叶圣陶也说:“因为文言与咱们的口语不一样”,所以“国文课读到文言,就得作一番讲解的工夫。”当然,讲解者不一定非教师不可,学生也何尝不可以试讲?学生先讲,教师和同学给他订正,我以为,恰是一种好方法。
如归纳法。即教学时,注意上连下挂,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了解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而形成新知,帮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认知、能力的迁移和实际运用。如“之”字用法,钱梦龙老师用“我的领导”四字真言,一言以蔽之,学生好记、好懂、好用。目前各类考试、检测中,多出现文言文拓展性阅读,就体现出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实在需要我们教师在这方面下些功夫。
这里主要讲两种方法:
其一:比较拓展法:
比较词法、句法。如“孔子东游”的“东”,作状语用,意为“到东方”,属词性活用;“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去”,是“距离”的意思,与现在的“到,往”属古今异义;“孰为汝多知乎”的“知”,通“智”,“聪明”的意思,是一通假字。特别是常用的“为”“以”“其”“而”等,一定要加以比较,使之清楚。
但更要比较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例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比较,因同一事而被贬谪,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甘沉沦,昂扬奋进;而欧阳修则表面上娱情山水,“与民同乐”,实则潜藏抑郁衰颓之情。平时备课,教师要非常重视这一点,积极查寻与教材有关的各类素材,作为“教学资料平台”,分门别类,积累下来,一学期装订一大本,随时调用。
《两小儿辩日》中,教师设计了“拓展训练”这一环节,用多媒体出示文字材料:“昔者共工与颛頊(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lǎo)尘埃归焉。”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⑴ 翻译这则短文。
⑵ 与课文一样,这个故事解说了一种什么现象?
⑶ 你认为这个神话故事与课文,都体现出古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三个问题,三个不同层面的比较拓展:字词的、阅读理解的、感悟的,知识与能力的覆盖面较全。从学生自主活动的状况看,因有前面分析探究的基础,也有比较的横向关联,效果十分满意,目标达成度较高。
其二,模拟表演法: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是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素质的需要。模拟表演,符合初中学生争强好胜、自我表现的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使能力、智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两小儿辩日》,人物集中,内容简明,场景单一,又相对完整,有对话,有神情,并有一定的想像空间,适合学生模拟表演。因此,在初步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安排了一场即兴模拟表演。一听此话,果不其然,学生反应强烈,前后左右,“举起森林一般的手”,让教师好生为难,不知请哪位学生好。一组表演时,台下个个屏声息气,全神贯注;台上,如演孔子的学生,摸摸“胡子”,甩甩“长袖”,煞有介事,说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理解。终了,掌声雷动。然后教师请学生点评,哪里好,哪里还有缺陷,为什么?目的是加强活动效果,强化人文精神熏陶,提高语文能力。又是“举起森林一般的手”,更多的学生想上台表演,限于时间关系,教师只能忍痛割爱。后来还有个小插曲,在讨论其他问题时,有个学生又提出要上台表演,得不到满足时,一副不肯罢休、痛不欲生的样子。
当然,这种模拟表演法,需要注意几点: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即学即用;要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尽量模仿得形象生动,表情到位,自然合理,口齿清晰;要注意师生共同点评,及时升华,不要单纯为表演而表演。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部分,教师要走出误区,积极探索,做到“实”而见“效”,“活”而见“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中山市沙溪中学 李洁妤
学习内容:人教版九下第五单元第18课
教学设想:本文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应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利用掌握的议论文知识来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现实的教育意义。全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使结构非常清晰,富有说服力,可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字词的障碍,应在预习中解决。学习本文宜以读为主,以讲为辅。学生合作、体验、探究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进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3、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1、把握文言现象。2、认识归纳法。
情感目标:感受先贤在困境中奋起的精神。
学习重点: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
学习难点:认识归纳法,了解什么是归纳法。
课前预习:
一、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二、结合下边的注释,基本清楚文章内容。
三、查找文章中所写六个人的事迹,对六个人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课堂学习:
一、课前导入
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导入,引出孟子。由学生介绍孟子,然后再补充。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亚圣”。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是 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孟子》 、 、 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见上文)
三、教学过程
(一)、听朗读,正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 quǎn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yu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gé
行拂乱其所为 f ú
法家拂士 bì
曾益其所不能 z ēn g
(二)、朗读第一段,学习第一段
1、学习重要词语。(学生先自己找出来,自己解决,然后大家互相交流)
发 举 士 市
2、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六个人物。(学生讲故事,如有需要补充一点。)
3、提问:这几个人又何共同之处?作者列举这六个人的事情有何用意(与下文的关系)?(提示答案:列举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指出他们都出身贫贱,但经受磨难后,终成大事。为下文推出的道理提供事实依据——归纳法。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 。)
4、再读第一段,再次感受古代先贤的精神。
(三)、学习第二段。(以学生自学为主,提示重要的词语、句子。)
1、朗读第二段。学生自学。
2、提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是人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之间互相翻译,要求准确。
4、概括本段的内容。(论述了 困境造就人才 )。 遭遇了哪些困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
课后作业:
1、复习前两段的内容,注意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请搜集困境中成才的事例和困境使人成才的名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