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2 22:5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
②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能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②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归纳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顺序,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二、学情分析
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对金属与酸、氧气的化学反应已经有所了解,但学生不能对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的原因进行科学、准确的辨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的完成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但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还不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理,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以实验探索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实验探索为主线能让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还能边观察、边记录、边分析、边总结。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穿插,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优化课堂,课堂效果也会达到最佳。
四、学法分析
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学生学习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实验法、对比法、归纳总结法。化学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做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最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加强,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结合总结归纳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要想更好的利用金属,就必须了解金属的多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前面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我们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所了解,金属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呢?同学们将课前的预习结果展示一下,看哪位同学归纳的更全面,更准确。
二、获得新知:学生将课前预习的结果展示,老师评价
1、金属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盐酸、硫酸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学生预习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提出问题: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哪些疑惑,或者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不出几个问题,老师可以展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疑惑?)
展示:1、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2、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如果不是,哪些金属能与酸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哪些金属又不能与酸反应呢?
3、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如果不是,哪些金属可以,哪些又不可以。
4、为什么有的金属能与氧气、酸、化合物的溶液反应,而有的金属却不能反应?这跟什么有关系?
5、什么是置换反应,它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有哪些不同?
四、解决问题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结合课件展示,回顾学过的镁、铝、铁、铜、金与氧气的反应,结合它们反应的难易、剧烈程度不同,设置学生讨论,从而得出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这样使学生能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金属与酸的反应
【探究一】:将学生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实验: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5%的稀盐酸(稀硫酸),再依次加入镁、锌、铁、铜片,观察实验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把握内在联系,能清晰地比较出这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从而比较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突出重点,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反应物生成物种类的角度,找出特点并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比较得出置换反应的概念。强调:活动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金属铁与酸反应生成化合物是+2价.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探究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学生分组实验: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铁片、铜片,再向铁片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铜片中加入适量硫酸亚铁溶液。
学生通过简单的对比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铁能把铜从溶液中反应出来,而铜却不能把铁从溶液中反应出来,再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设置讨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同学们就根据这个原理,按照这几个步骤,探究铝、铜、银的活动性。
设计意图:给出一定的线索为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在学习化学性质的同时,也了解到比较金属活动性的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就感。
通过上述探究过程,以及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的真实结论,进而给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用途。
【提出问题】金属活动性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五、知识的应用:1、生活中可以用稀盐酸来除去铝制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但稀盐酸不能过量,为什么呢?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溶液和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的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呢?
3、如何签别真假黄金(假黄金是铜锌的合金)
六、课堂小结【提问】: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还有何疑问?
这样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己小结,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说出心中的困惑,拓展了思维。
七、板书设计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2、金属+盐酸(硫酸) 金属化合物+氢气
3、金属+金属化合物溶液 金属+金属化合物溶液
二、置换反应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