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生人教版(2019)必修二 6.3.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绥化期末)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下列各项培育过程所产生的个体属于新物种的是( )
A.非洲黑皮肤人与亚洲黄皮肤人结婚生下的混血儿
B.马与驴交配产生的骡子
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
D.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2.(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协同进化 B.基因频率改变
C.生殖隔离 D.基因自由组合
3.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和生物变异共同决定的
C.自然选择和生物可遗传的变异都可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D.地理隔离一定会引起新物种的形成
4.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改变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序列
B.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因此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统一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种个体间无法交配,不能产生后代,被称为生殖隔离
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若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可能发生作用
D.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
6.(2021高一下·普宁期末)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B.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D.变异的方向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7.(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2021年4月24日,重庆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物种并命名为巫溪铁线莲,它与薄叶铁线莲在羽状复叶的多少上有明显差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铁线莲在自然状态下仍能杂交产生正常可育后代
B.自然选择促进巫溪铁线莲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
C.巫溪铁线莲的发现丰富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D.种群基因库的定向改变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8.(2021高一下·嫩江期末)下列关于物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B.一个物种只含有一个生物
C.同一物种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D.自然状态下,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且后代也有繁殖能力
9.(2021高三上·罗湖月考)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二倍体植物,四倍体植物果实大且多
B.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不存在生殖隔离
C.秋水仙素形成多倍体的原理与该过程类似
D.确定四倍体植物的DNA序列只需测2条染色体
10.(2021高三上·运城开学考)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D.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都是定向的
11.(2021高一下·白山期末)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与驴交配所生的骡子的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产生并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这两个种群进行基因交流
D.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这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
12.(2021高二下·合肥期末)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拉马克的自然选择学说
B.滥用抗生素会使“耐药性”细菌发生定向变异,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
C.人工饲养的斑马与驴交配产下“斑驴兽”,说明斑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D.漫长的共同进化使地球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能适应环境的基因
D.一个种群产生地理隔离后就一定能形成新的物种
14.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通过遗传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子代中得以传播
B.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突变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C.研究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历程的主要依据是进化理论的构建
D.达尔文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6.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不需要下列哪一环节的作用( )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
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
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
17.(2021高一下·无锡期末)19世纪70年代,10对原产于美国的灰松鼠被引入英国,结果在英国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对生活在两国的灰松鼠种群,可以作出的判断是( )
A.两者尚未形成两个物种 B.两者的外部形态有明显差别
C.两者之间已经出现生殖隔离 D.两者的基因库向不同方向改变
18.(2021高二下·温州期中)科技工作者在广西发现了一种万年野生稻,被视为现代栽培水稻的祖先。它们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栽培水稻杂交产生可育子代,能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栽培水稻与万年野生稻已经属于不同的物种
B.虫害病害的选择压力使万年野生稻产生了定向变异
C.万年野生稻演变为栽培水稻的过程基因库未发生改变
D.与万年野生稻杂交,栽培水稻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可发生变化
二、综合题
19.如图表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物种形成的进化机制
(1)生活在浑善达克沙地地区的蒙古冰草的总和称为 .种群1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 多样性.该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
(2)由冰草原种群进化成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个物种要经历几百万年的历程,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 .其形成的过程,经历了生物进化环节的突变、 和隔离。b的实质变化是 。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1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蒙古冰草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20.(2021高二下·安徽开学考)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它们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都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松鼠具有共同的祖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活在不同自然区域的松鼠形成不同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它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不同的种群其 是不定向的,而 是定向的。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 就会出现明显差异,最终 (填“一定”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2)将一群基因型都为Aa的树松鼠(雌雄个体数目相等)迁到某地区(该区域之前没有松鼠的生存),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树松鼠种群随机交配得到子一代中AA和aa各占25%,在此过程中,该种群 (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 已知aa的雄性松鼠产生的精子不可育,则子一代自由交配的后代中雄性不育松鼠占 。
(3)松鼠的天敌有多种,松鼠与天敌之间通过捕食相互作用,实现了生物之间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非洲黑皮肤人与亚洲黄皮肤人结婚生下的混血儿是可育的,与黑皮肤或黄皮肤的个体未产生生殖隔离,不属于新物种的形成,A错误;
B、马与驴交配产生的骡子是不育的,所以骡子不是新物种,B错误;
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是高度不育的,不属于新物种,C错误;
D、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的四倍体西瓜是可育的,且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形成的三倍体是不育的,即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四倍体西瓜属于新物种,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答案】C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3.【答案】C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只有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生物变异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B项错误;自然选择是基因頻率改变的外因,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是基因频率改变的内因,二者都可以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C项正确;地理隔离不一定引起新物种的形成,只有产生了生殖隔离才会形成新物种,D项错误。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颂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答案】A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A、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因此必然会改变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序列,A项正确;
B、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下一代,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项错误;
C、基因重组虽然不能产生新基因,但是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仍然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C项错误;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昰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台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5.【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多样性;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A错误。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自然选择对于不同变异起选择作用,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增大,具有不利变异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降低,不利变异的基因频率逐渐减小,自然选择通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C正确。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它包括基因重组和突变,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D正确。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目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目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答案】B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
【解析】【解答】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种群。A不符合题意。
B、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符合题意。
C、 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不符合题意。
D、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7.【答案】A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巫溪铁线莲是发现的植物新物种,新物种与旧物种产生生殖隔离,二者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A错误;自然选择使不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因此自然选择促进巫溪铁线莲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B正确;巫溪铁线莲是发现的新物种,新物种的出现丰富了生物多样性,C正确;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库的定向改变是环境选择的结果,D正确。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颇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会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会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指由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现象。
8.【答案】B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一个物种由于地理隔离,分布在不同区域,可以形成多个种群,这些不同种群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A正确;
B、一个物种的生物数量往往不止一个,B错误;
C、同一物种的生物可以进行基因交流,它们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C正确;
D、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种是分布在一定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9.【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多倍体育种
【解析】【解答】A、四倍体属于多倍体,相对于二倍体植物,四倍体植物果实大,但结实率低,因此数目较少,A错误;
B、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杂交产生的后代三倍体是不可育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
C、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过程是减数分裂失败造成的,原理并不相同,C错误;
D、该四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组只有两条染色体,且该植物无性染色体,因此DNA测序时只需要测2条染色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几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三倍体;同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产生的。同一物种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称为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是指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
2、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3、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级,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10.【答案】C
【知识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后代为三倍体,三倍体不可育,因此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二倍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错误;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C正确;
D、突变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种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交配,或者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后代,或后代不可育。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1.【答案】D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生物通过受精过程,来自父方和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彼此配对,汇入受精卵中,由受精卵再发育成后代个体。马的体细胞中有32对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因此马的生殖细胞内含有32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驴的体细胞中有62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因此驴的生殖细胞内有31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所以马和驴交配产生的骡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32+31=63条,染色体组为1+1=2,A错误;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B错误;
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会阻碍这两个种群进行基因交流,C错误;
D、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数量占优势的种群个体,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被捕食者中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其种群发展的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①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具有适应特征的新类型;②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③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和生物,生物和无极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12.【答案】D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A项错误;
B、药物只是选择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而不会诱发定向变异,B项错误;
C、“斑驴兽”不可育,说明斑马和驴存在生殖隔离,C项错误;
D、漫长的共同进化使地球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项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所谓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5.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13.【答案】B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A、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
C、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能适应环境的表现型,C错误;
D、一个种群产生地理隔离后不一定能形成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定向改变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4.【答案】C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自然选择会导致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淘汰了个体也就是淘汰了该中基因型的个体,但是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所以会导致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
【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3)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5)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15.【答案】B
【知识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自然选择是保留有利表现型个体和淘汰不利表现型个体,即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项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基因库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B项正确;研究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C项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没有提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的观点,D项错误。
【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3)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5)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16.【答案】B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物种形成一般步骤:
(原材料) (定向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新物种)
故答案为:B
【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3)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5)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17.【答案】D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两者之间可能已经形成两个物种,A错误;
B、两者的外部形态不一定有明显差别,B错误;
C、两者之间不一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C错误;
D、对生活在两国的灰松鼠种群,由于地理隔离,它们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通过自然选择,生活食性等方面可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故原产于美国的灰松鼠被引入英国后大量繁殖,可判断它们朝不同方向进化了,即两者的基因库向不同方向改变,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由于它们之间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因此,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由于不同地区的生存条件可能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而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个物种,就成了不同的物种。由此可见,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8.【答案】D
【知识点】基因频率的概念与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
【解析】【解答】A、万年野生稻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变异都是不定向的,B错误;
C、万年野生稻演变为栽培水稻的过程基因库发生改变,生物在进化,C错误;
D、与万年野生稻杂交,能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说明栽培水稻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可发生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9.【答案】(1)种群;遗传;基因和基因型/遗传物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生殖隔离;选择;基因频率的改变;BCD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
【解析】【解答】(1)生活在浑善达克沙地地区的蒙古冰草为同一个物种,符合同一地点同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不同个体表现型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为两个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其过程经历生物进化环节是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A、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则是种群,B错误;
C、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生活的区域环境不同,所以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不同,C错误;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D错误。
故答案为:BCD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不同物种之间、物种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地球上不仅出现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0.【答案】(1)变异(或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基因库;不一定
(2)否;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1/12
(3)共同进化
【知识点】拉马克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频率的概念与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
【解析】【解答】(1)生活在不同自然区域的松鼠形成不同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它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不同的种群其变异(或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出现明显差异,最终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2)基因型为Aa的个体随机交配所得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在此过程中,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如果aa的雄性松鼠产生的精子不可育,进行自由交配时,F1的雌松鼠产生的雌配子及比例是A:a=1:1,F1的雄松鼠产生雄配子及比例是A:a=2:1,所以,再自由交配一代,得F2中aa的比例为1/2×1/3=1/6,雄性不育松鼠占1/6×1/2=1/12。
(3)松鼠的天敌有多种,松鼠与天敌之间通过捕食相互作用,实现了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在生物种群中实现的,而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个物种通常包括许多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种群。每个种群中的个体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种群一般具有杂种性,杂种性的存在意味着等位基因的存在。一个种群中能进行生殖的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某一基因在它的群中的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率,称为基因频率。种群的基因频率若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种群的基因型也保持稳定。但在自然界中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基因型也逐渐变化。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突变引起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是普遍存在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生人教版(2019)必修二 6.3.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绥化期末)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下列各项培育过程所产生的个体属于新物种的是( )
A.非洲黑皮肤人与亚洲黄皮肤人结婚生下的混血儿
B.马与驴交配产生的骡子
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
D.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答案】D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非洲黑皮肤人与亚洲黄皮肤人结婚生下的混血儿是可育的,与黑皮肤或黄皮肤的个体未产生生殖隔离,不属于新物种的形成,A错误;
B、马与驴交配产生的骡子是不育的,所以骡子不是新物种,B错误;
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是高度不育的,不属于新物种,C错误;
D、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的四倍体西瓜是可育的,且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形成的三倍体是不育的,即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四倍体西瓜属于新物种,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协同进化 B.基因频率改变
C.生殖隔离 D.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C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3.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和生物变异共同决定的
C.自然选择和生物可遗传的变异都可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D.地理隔离一定会引起新物种的形成
【答案】C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只有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生物变异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B项错误;自然选择是基因頻率改变的外因,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是基因频率改变的内因,二者都可以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C项正确;地理隔离不一定引起新物种的形成,只有产生了生殖隔离才会形成新物种,D项错误。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颂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改变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序列
B.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因此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A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A、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因此必然会改变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序列,A项正确;
B、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下一代,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项错误;
C、基因重组虽然不能产生新基因,但是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仍然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C项错误;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昰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台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统一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种个体间无法交配,不能产生后代,被称为生殖隔离
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若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可能发生作用
D.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多样性;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A错误。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自然选择对于不同变异起选择作用,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增大,具有不利变异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降低,不利变异的基因频率逐渐减小,自然选择通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C正确。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它包括基因重组和突变,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D正确。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目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目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2021高一下·普宁期末)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B.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D.变异的方向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
【解析】【解答】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种群。A不符合题意。
B、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符合题意。
C、 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不符合题意。
D、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7.(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2021年4月24日,重庆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物种并命名为巫溪铁线莲,它与薄叶铁线莲在羽状复叶的多少上有明显差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铁线莲在自然状态下仍能杂交产生正常可育后代
B.自然选择促进巫溪铁线莲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
C.巫溪铁线莲的发现丰富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D.种群基因库的定向改变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答案】A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巫溪铁线莲是发现的植物新物种,新物种与旧物种产生生殖隔离,二者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A错误;自然选择使不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因此自然选择促进巫溪铁线莲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B正确;巫溪铁线莲是发现的新物种,新物种的出现丰富了生物多样性,C正确;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库的定向改变是环境选择的结果,D正确。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颇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会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会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指由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现象。
8.(2021高一下·嫩江期末)下列关于物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B.一个物种只含有一个生物
C.同一物种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D.自然状态下,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且后代也有繁殖能力
【答案】B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一个物种由于地理隔离,分布在不同区域,可以形成多个种群,这些不同种群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A正确;
B、一个物种的生物数量往往不止一个,B错误;
C、同一物种的生物可以进行基因交流,它们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C正确;
D、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种是分布在一定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9.(2021高三上·罗湖月考)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二倍体植物,四倍体植物果实大且多
B.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不存在生殖隔离
C.秋水仙素形成多倍体的原理与该过程类似
D.确定四倍体植物的DNA序列只需测2条染色体
【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多倍体育种
【解析】【解答】A、四倍体属于多倍体,相对于二倍体植物,四倍体植物果实大,但结实率低,因此数目较少,A错误;
B、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杂交产生的后代三倍体是不可育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
C、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过程是减数分裂失败造成的,原理并不相同,C错误;
D、该四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组只有两条染色体,且该植物无性染色体,因此DNA测序时只需要测2条染色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几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三倍体;同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产生的。同一物种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称为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是指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
2、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3、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级,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10.(2021高三上·运城开学考)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D.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都是定向的
【答案】C
【知识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后代为三倍体,三倍体不可育,因此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二倍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错误;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C正确;
D、突变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种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交配,或者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后代,或后代不可育。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1.(2021高一下·白山期末)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与驴交配所生的骡子的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产生并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这两个种群进行基因交流
D.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这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
【答案】D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生物通过受精过程,来自父方和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彼此配对,汇入受精卵中,由受精卵再发育成后代个体。马的体细胞中有32对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因此马的生殖细胞内含有32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驴的体细胞中有62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因此驴的生殖细胞内有31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所以马和驴交配产生的骡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32+31=63条,染色体组为1+1=2,A错误;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B错误;
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会阻碍这两个种群进行基因交流,C错误;
D、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数量占优势的种群个体,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被捕食者中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其种群发展的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①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具有适应特征的新类型;②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③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和生物,生物和无极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12.(2021高二下·合肥期末)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拉马克的自然选择学说
B.滥用抗生素会使“耐药性”细菌发生定向变异,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
C.人工饲养的斑马与驴交配产下“斑驴兽”,说明斑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D.漫长的共同进化使地球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答案】D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A项错误;
B、药物只是选择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而不会诱发定向变异,B项错误;
C、“斑驴兽”不可育,说明斑马和驴存在生殖隔离,C项错误;
D、漫长的共同进化使地球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项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所谓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5.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1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能适应环境的基因
D.一个种群产生地理隔离后就一定能形成新的物种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A、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
C、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能适应环境的表现型,C错误;
D、一个种群产生地理隔离后不一定能形成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定向改变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4.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通过遗传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子代中得以传播
B.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突变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答案】C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自然选择会导致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淘汰了个体也就是淘汰了该中基因型的个体,但是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所以会导致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
【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3)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5)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C.研究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历程的主要依据是进化理论的构建
D.达尔文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答案】B
【知识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自然选择是保留有利表现型个体和淘汰不利表现型个体,即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项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基因库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B项正确;研究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C项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没有提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的观点,D项错误。
【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3)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5)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16.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不需要下列哪一环节的作用( )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
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
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
【答案】B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物种形成一般步骤:
(原材料) (定向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新物种)
故答案为:B
【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3)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5)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17.(2021高一下·无锡期末)19世纪70年代,10对原产于美国的灰松鼠被引入英国,结果在英国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对生活在两国的灰松鼠种群,可以作出的判断是( )
A.两者尚未形成两个物种 B.两者的外部形态有明显差别
C.两者之间已经出现生殖隔离 D.两者的基因库向不同方向改变
【答案】D
【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析】【解答】A、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两者之间可能已经形成两个物种,A错误;
B、两者的外部形态不一定有明显差别,B错误;
C、两者之间不一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C错误;
D、对生活在两国的灰松鼠种群,由于地理隔离,它们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通过自然选择,生活食性等方面可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故原产于美国的灰松鼠被引入英国后大量繁殖,可判断它们朝不同方向进化了,即两者的基因库向不同方向改变,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由于它们之间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因此,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由于不同地区的生存条件可能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而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个物种,就成了不同的物种。由此可见,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8.(2021高二下·温州期中)科技工作者在广西发现了一种万年野生稻,被视为现代栽培水稻的祖先。它们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栽培水稻杂交产生可育子代,能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栽培水稻与万年野生稻已经属于不同的物种
B.虫害病害的选择压力使万年野生稻产生了定向变异
C.万年野生稻演变为栽培水稻的过程基因库未发生改变
D.与万年野生稻杂交,栽培水稻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可发生变化
【答案】D
【知识点】基因频率的概念与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
【解析】【解答】A、万年野生稻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变异都是不定向的,B错误;
C、万年野生稻演变为栽培水稻的过程基因库发生改变,生物在进化,C错误;
D、与万年野生稻杂交,能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说明栽培水稻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可发生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二、综合题
19.如图表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物种形成的进化机制
(1)生活在浑善达克沙地地区的蒙古冰草的总和称为 .种群1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 多样性.该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
(2)由冰草原种群进化成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个物种要经历几百万年的历程,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 .其形成的过程,经历了生物进化环节的突变、 和隔离。b的实质变化是 。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1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蒙古冰草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答案】(1)种群;遗传;基因和基因型/遗传物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生殖隔离;选择;基因频率的改变;BCD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
【解析】【解答】(1)生活在浑善达克沙地地区的蒙古冰草为同一个物种,符合同一地点同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不同个体表现型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为两个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其过程经历生物进化环节是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A、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则是种群,B错误;
C、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生活的区域环境不同,所以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不同,C错误;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D错误。
故答案为:BCD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不同物种之间、物种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地球上不仅出现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0.(2021高二下·安徽开学考)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它们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都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松鼠具有共同的祖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活在不同自然区域的松鼠形成不同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它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不同的种群其 是不定向的,而 是定向的。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 就会出现明显差异,最终 (填“一定”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2)将一群基因型都为Aa的树松鼠(雌雄个体数目相等)迁到某地区(该区域之前没有松鼠的生存),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树松鼠种群随机交配得到子一代中AA和aa各占25%,在此过程中,该种群 (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 已知aa的雄性松鼠产生的精子不可育,则子一代自由交配的后代中雄性不育松鼠占 。
(3)松鼠的天敌有多种,松鼠与天敌之间通过捕食相互作用,实现了生物之间的 。
【答案】(1)变异(或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基因库;不一定
(2)否;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1/12
(3)共同进化
【知识点】拉马克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频率的概念与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
【解析】【解答】(1)生活在不同自然区域的松鼠形成不同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它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不同的种群其变异(或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出现明显差异,最终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2)基因型为Aa的个体随机交配所得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在此过程中,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如果aa的雄性松鼠产生的精子不可育,进行自由交配时,F1的雌松鼠产生的雌配子及比例是A:a=1:1,F1的雄松鼠产生雄配子及比例是A:a=2:1,所以,再自由交配一代,得F2中aa的比例为1/2×1/3=1/6,雄性不育松鼠占1/6×1/2=1/12。
(3)松鼠的天敌有多种,松鼠与天敌之间通过捕食相互作用,实现了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在生物种群中实现的,而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个物种通常包括许多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种群。每个种群中的个体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种群一般具有杂种性,杂种性的存在意味着等位基因的存在。一个种群中能进行生殖的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某一基因在它的群中的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率,称为基因频率。种群的基因频率若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种群的基因型也保持稳定。但在自然界中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基因型也逐渐变化。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突变引起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是普遍存在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