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生人教版(2019)必修二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上·哈尔滨开学考)下列说法不支持协同进化观点的是( )
A. 有长着细长花丝的兰花,就必然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
B. 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得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
C. 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
D. 不同物种的进化是互不干涉、彼此孤立的
【答案】 D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 A、有长着细长花柱的兰花,就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这能支持协同进化观点,A正确;
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的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这能支持协同进化观点,B正确;
C、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这支持协同进化观点,C正确;
D、不同物种之间不是互不干涉,不是彼此孤立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共同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必然结果。
2.(2021高三上·江西月考)在进化过程中,捕食是重要的选择压力之一,并对动物反捕食进化适应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捕食的结果可能导致被捕食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B. 捕食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C. 捕食关系的存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 捕食关系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A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A、捕食的结果可能导致被捕食种群数量下降,被捕食者种群数量下降后,捕食者种群由于缺少食物,其种群数量也降低,之后会使被捕食种群数量增加,二者通过相互调节,各自维持其数量相对稳定,A错误;
B、捕食者一般捕食的是种群中的老弱病残个体,客观上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B正确;
C、捕食者一般捕食数量较多的种群,为其他生物的发展腾出空间,故捕食关系的存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正确;
D、捕食关系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从而实现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实际上,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3.(2021·河南模拟)科学家通过对大量恐龙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非鸟恐龙多样性从760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下降。他们认为,这种下降与较古老物种灭绝速率上升有关,这说明恐龙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而小行星撞击地球以及全球气候变冷则是加剧了恐龙灭绝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鸟恐龙多样性下降的过程中恐龙没有发生进化
B. 非鸟恐龙的灭绝说明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基因
C. 非鸟恐龙多样性的下降加速了非鸟恐龙的灭绝
D. 非鸟恐龙的进化速度太过缓慢导致其最终灭绝
【答案】 C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非鸟恐龙多样性下降的过程中有关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因此恐龙发生了进化,A错误;
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表现型,不是基因,B错误;
C、依题意可知,非鸟恐龙多样性的下降使其可被选择的类型减少,从而加速其灭绝,C正确;
D、非鸟恐龙多样性下降过程中,进化速度并不慢,主要缺乏新的、适应环境的变异,最终导致灭绝,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的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的物种的标志。
4.(2021高二下·安徽期末)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地理隔离就不能形成新物种
B.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其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 突变和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 A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地理隔离也能形成新物种,比如低温诱导二倍体形成四倍体发生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物种,但并没有发生地理隔离,A错误;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B正确;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1.新物种形成的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2.不共同进化是指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变异是生物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
C.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达尔文是依据自然选择设想存在人工选择
【答案】 C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A、有害突变也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错误;
B、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B错误;
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故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达尔文是依据人工选择设想存在自然选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目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目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C.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只来源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 长期的地理隔离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答案】 A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可能有生存斗争,所以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由自然选择决定,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来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
D、新物种的形成以生殖隔离为标志,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7.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长颈鹿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物种是长颈鹿进化的基本单位
B. 各种变异均为长颈鹿进化提供原材料
C. 自然选择使得控制颈长和前肢长的基因频率不断提高
D. 长颈鹿个体间通过协同进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群多样性
【答案】 C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A、长颈鹿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错误;
B、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长颈鹿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控制颈长和前肢长的基因频率不断提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产生生物的多样性,而不是发生在长颈鹿个体间,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8.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B.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
C.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答案】 C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的多样性,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A、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可以对变异进行定向选择,A正确;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因而导致生物多样性,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
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的原材料,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9.(2021高二下·茂名期末)马达加斯加一种被称为“圣诞之星”的彗星兰,由花瓣形成40公分长的长管,长管内储存着花蜜,有一种飞蛾拥有与彗星兰同样长度的卷曲口器,伸长口器吸取深处花蜜的同时,帮助彗星兰传播花粉。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彗星兰与飞蛾相互匹配特征的形成是二者共同进化的结果
B. 彗星兰与飞蛾在形成相互匹配特征的过程中进行了相互选择
C. 相互匹配特征的形成过程中,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
D. 相互匹配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答案】 D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分析】飞蛾只有具有卷曲口器才能从彗星兰中吸取花蜜,为彗星兰传粉,也就是说,只有自然界存在这样口器的昆虫,彗星兰才能繁衍,这说明物种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可以相互选择,共同进化,A、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相互匹配的适应性特征是环境对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进行选择,并通过遗传积累后形成,D错误。
【点评】协同进化是指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个别物种的形成或绝灭对其他物种的进化有着一定的影响。
10.(2021高一下·无锡期末)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协同进化 D. 地理隔离
【答案】 C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地理隔离导致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要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协同进化形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协同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协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协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必然结果。
11.(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 自然选择直接选择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C. 自然选择只能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
D. 共同进化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生物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答案】 B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地球生物进化历程
【解析】【解答】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使得不同种群的基因库逐渐出现差异,当种群的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异的时候形成生殖隔离,因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A正确;自然选择直接选择个体的表现型,进而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自然选择只能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C正确;共同进化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生物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D正确。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颜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2.(2021高二下·杭州期末)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对各种变异性状均可发挥作用 B. 遗传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
C. 进化必然会导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新物种可在一次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
【答案】 D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只有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才可能发生作用,A错误;
B、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B错误;
C、大多数情况下生物的进化导致生物对环境的相对适应,但不是必然的,C错误;
D、如通过二倍体配子融合形成的四倍体合子发育为成熟植株,并能借助自花授粉来繁殖,说明新物种可在一次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3)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5)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13.(2021高一下·岑溪期末)下列对共同进化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
B. 猎豹与斑马的“军备竞赛”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 有细长花矩的兰花与有细长口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D.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答案】 A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A、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只是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还应该包含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A错误;
B、猎豹与斑马之间通过捕食关系,相互选择而共同进化,B正确;
C、有细长花矩的兰花选择有细长口器的蛾为其传粉,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C正确;
D、捕食者往往会捕食数量多的个体,为其他生物生存腾出空间,所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4.下列叙述中,符合中性学说的是 ( )
A. 中性突变一般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因此中性突变不是突变
B. 当自然选择作用于中性突变时,有利的变异被积累
C. 当环境恶劣时,中性突变的进化速率加快了
D. 中性学说并没有否认选择的作用,承认形态、行为和生态性状,即生物的表现型是在自然选择下进化的
【答案】 D
【考点】中性突变
【解析】【解答】A、中性突变学说是指生物的进化主要由中性突变决定的,这些中性突变经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再经隔离形成新物种,因此中性突变也存在基因突变,A错误;
B、中性突变是指这种突变对生物体的生存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害处,也就是说,对生物的生殖力和生活力,没有影响,因而自然选择对它们不起作用,B错误;
C、当环境恶劣时,中性突变的进化速率会变慢,C错误;
D、中性学说没有否认选择的作用,承认形态、行为和生态性状,即生物的表现型是在自然选择下进化的,所以,中性学说是在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水平上,对达尔文主义的补充和发展,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中性突变学说认为,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者非害即益的,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突变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的差别。
15.(2021高三上·潍坊期末)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的开花时间和分布区均有所重叠,它们能够通过人工杂交产生可育的后代;但在自然界中,它们的传粉者大小明显不同,黄花杓兰由丽蝇和熊蜂工蜂传粉,而西藏杓兰由体形较大的熊蜂蜂王传粉,由于传粉者不同,二者在自然界中不能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存在地理隔离
B. 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传粉者大小不同,据此推测它们花的形态结构可能存在差异
C. 自然状态下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能杂交,是二者与传粉者共同进化的结果
D. 据上述信息可判断,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人工杂交的后代只能由熊蜂蜂王传粉
【答案】 D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A、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的开花时间和分布区均有所重叠,因此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存在地理隔离,A正确;
B、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相互适应,由于二者传粉者大小不同,据此推测它们花的形态结构可能存在差异,B正确;
C、自然状态下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能杂交,是二者与传粉者共同进化,导致生殖隔离产生的结果,C正确;
D、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人工杂交的后代具体表现成哪种性状是不确定的,如果后代与黄花杓兰相似,则可以由丽蝇和熊蜂工蜂传粉,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基因频率不断变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环境。
16.(2021高二上·靖远期末)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会导致生物出现不同的类群
C. 物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形成的
D. 人为因素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 C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现代进化论认为:突变和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故答案为:的方向不同会导致生物出现不同的类群,B正确;
C、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是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出现,C错误;
D、人为选择也可以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颇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7.目前,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生物进化学说是( )
A. 自然选择学说
B. 用进废退学说
C. 中性突变积累学说
D. 渐变与突变交替学说
【答案】 A
【考点】拉马克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中性突变
【解析】【解答】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被大多数人们所接受,A正确;
B、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主要内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B错误;
C、生物进化的中性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分子层次上的生物进化不是由自然选择作用于有利突变引起的,而是在连续的突变压之下,由中性或非常接近中性的突变的随机固定造成的,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C错误;
D、渐变与突变交替学说认为进化过程是突变与渐变交替出现的一种生物进化学说,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18.(2021高二下·南昌期末)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
B. 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必须经长时间的地理隔离才能实现
C.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 D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地球生物进化历程
【解析】【解答】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进化,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不一定经长时间的地理隔离才能实现,如多倍体的形成,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错误,与题意相符;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二、综合题
19.(2021高一下·普宁期末)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地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________。
(2)下图所示为一段时间内某种群中A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在________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此时间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在________时间段内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协同进化;多样性
(2)Y3-Y4;90;Y1-Y3;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1) 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地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这种现象属于协同进化 ,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2)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对应的时间段是 Y3-Y4 。 该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发生了进化。
故答案为:(1)协同进化,多样性;
(2) Y3-Y4 , 90, Y1-Y3 ,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
【分析】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地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这种现象属于协同进化 ,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发生了进化。
20.(2021高一下·广东期末)达尔文曾明确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问题:
(1)用X射线和γ射线照射玉米和大麦种子,可以提高生物基因的突变率,但不是所有类似处理都能得到有利突变,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性。若某种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则这种基因突变很可能属于________。
(2)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这是因为基因突变产生的________,通过________,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3)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漫长的________的结果。
【答案】 (1)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中性突变
(2)等位基因;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3)协同进化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1)用X射线和γ射线照射玉米和大麦种子,能诱导发生基因突变,且可以提高生物基因的突变率,但不是所有类似处理都能得到有利突变,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有些基因突变属于中性突变,对个体既无害、也无利,若某种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则这种基因突变很可能属于中性突变。
(2)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这是因为基因突变能产生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3)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分析】 1、基因突变的主要特点:(1)普遍存在; (2)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3)低频性 ;(4)多数有害性 ;(5)不定向性。
2、基因突变的意义是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3、共同进化指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生人教版(2019)必修二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上·哈尔滨开学考)下列说法不支持协同进化观点的是( )
A. 有长着细长花丝的兰花,就必然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
B. 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得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
C. 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
D. 不同物种的进化是互不干涉、彼此孤立的
2.(2021高三上·江西月考)在进化过程中,捕食是重要的选择压力之一,并对动物反捕食进化适应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捕食的结果可能导致被捕食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B. 捕食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C. 捕食关系的存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 捕食关系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021·河南模拟)科学家通过对大量恐龙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非鸟恐龙多样性从760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下降。他们认为,这种下降与较古老物种灭绝速率上升有关,这说明恐龙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而小行星撞击地球以及全球气候变冷则是加剧了恐龙灭绝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鸟恐龙多样性下降的过程中恐龙没有发生进化
B. 非鸟恐龙的灭绝说明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基因
C. 非鸟恐龙多样性的下降加速了非鸟恐龙的灭绝
D. 非鸟恐龙的进化速度太过缓慢导致其最终灭绝
4.(2021高二下·安徽期末)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地理隔离就不能形成新物种
B.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其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 突变和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变异是生物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
C.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达尔文是依据自然选择设想存在人工选择
6.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C.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只来源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 长期的地理隔离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7.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长颈鹿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物种是长颈鹿进化的基本单位
B. 各种变异均为长颈鹿进化提供原材料
C. 自然选择使得控制颈长和前肢长的基因频率不断提高
D. 长颈鹿个体间通过协同进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群多样性
8.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B.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
C.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9.(2021高二下·茂名期末)马达加斯加一种被称为“圣诞之星”的彗星兰,由花瓣形成40公分长的长管,长管内储存着花蜜,有一种飞蛾拥有与彗星兰同样长度的卷曲口器,伸长口器吸取深处花蜜的同时,帮助彗星兰传播花粉。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彗星兰与飞蛾相互匹配特征的形成是二者共同进化的结果
B. 彗星兰与飞蛾在形成相互匹配特征的过程中进行了相互选择
C. 相互匹配特征的形成过程中,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
D. 相互匹配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10.(2021高一下·无锡期末)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协同进化 D. 地理隔离
11.(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 自然选择直接选择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C. 自然选择只能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
D. 共同进化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生物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12.(2021高二下·杭州期末)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对各种变异性状均可发挥作用 B. 遗传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
C. 进化必然会导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新物种可在一次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
13.(2021高一下·岑溪期末)下列对共同进化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
B. 猎豹与斑马的“军备竞赛”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 有细长花矩的兰花与有细长口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D.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14.下列叙述中,符合中性学说的是 ( )
A. 中性突变一般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因此中性突变不是突变
B. 当自然选择作用于中性突变时,有利的变异被积累
C. 当环境恶劣时,中性突变的进化速率加快了
D. 中性学说并没有否认选择的作用,承认形态、行为和生态性状,即生物的表现型是在自然选择下进化的
15.(2021高三上·潍坊期末)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的开花时间和分布区均有所重叠,它们能够通过人工杂交产生可育的后代;但在自然界中,它们的传粉者大小明显不同,黄花杓兰由丽蝇和熊蜂工蜂传粉,而西藏杓兰由体形较大的熊蜂蜂王传粉,由于传粉者不同,二者在自然界中不能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存在地理隔离
B. 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传粉者大小不同,据此推测它们花的形态结构可能存在差异
C. 自然状态下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能杂交,是二者与传粉者共同进化的结果
D. 据上述信息可判断,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人工杂交的后代只能由熊蜂蜂王传粉
16.(2021高二上·靖远期末)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会导致生物出现不同的类群
C. 物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形成的
D. 人为因素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17.目前,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生物进化学说是( )
A. 自然选择学说
B. 用进废退学说
C. 中性突变积累学说
D. 渐变与突变交替学说
18.(2021高二下·南昌期末)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
B. 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必须经长时间的地理隔离才能实现
C.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二、综合题
19.(2021高一下·普宁期末)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地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________。
(2)下图所示为一段时间内某种群中A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在________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此时间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在________时间段内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
20.(2021高一下·广东期末)达尔文曾明确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问题:
(1)用X射线和γ射线照射玉米和大麦种子,可以提高生物基因的突变率,但不是所有类似处理都能得到有利突变,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性。若某种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则这种基因突变很可能属于________。
(2)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这是因为基因突变产生的________,通过________,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3)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漫长的________的结果。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 A、有长着细长花柱的兰花,就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这能支持协同进化观点,A正确;
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的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这能支持协同进化观点,B正确;
C、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这支持协同进化观点,C正确;
D、不同物种之间不是互不干涉,不是彼此孤立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共同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必然结果。
2.【答案】 A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A、捕食的结果可能导致被捕食种群数量下降,被捕食者种群数量下降后,捕食者种群由于缺少食物,其种群数量也降低,之后会使被捕食种群数量增加,二者通过相互调节,各自维持其数量相对稳定,A错误;
B、捕食者一般捕食的是种群中的老弱病残个体,客观上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B正确;
C、捕食者一般捕食数量较多的种群,为其他生物的发展腾出空间,故捕食关系的存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正确;
D、捕食关系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从而实现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实际上,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3.【答案】 C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非鸟恐龙多样性下降的过程中有关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因此恐龙发生了进化,A错误;
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表现型,不是基因,B错误;
C、依题意可知,非鸟恐龙多样性的下降使其可被选择的类型减少,从而加速其灭绝,C正确;
D、非鸟恐龙多样性下降过程中,进化速度并不慢,主要缺乏新的、适应环境的变异,最终导致灭绝,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的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的物种的标志。
4.【答案】 A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地理隔离也能形成新物种,比如低温诱导二倍体形成四倍体发生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物种,但并没有发生地理隔离,A错误;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B正确;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1.新物种形成的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2.不共同进化是指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5.【答案】 C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A、有害突变也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错误;
B、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B错误;
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故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达尔文是依据人工选择设想存在自然选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目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目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答案】 A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可能有生存斗争,所以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由自然选择决定,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来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
D、新物种的形成以生殖隔离为标志,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7.【答案】 C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自然选择与适应,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A、长颈鹿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错误;
B、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长颈鹿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控制颈长和前肢长的基因频率不断提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产生生物的多样性,而不是发生在长颈鹿个体间,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8.【答案】 C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的多样性,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解析】【解答】A、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可以对变异进行定向选择,A正确;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因而导致生物多样性,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
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的原材料,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9.【答案】 D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分析】飞蛾只有具有卷曲口器才能从彗星兰中吸取花蜜,为彗星兰传粉,也就是说,只有自然界存在这样口器的昆虫,彗星兰才能繁衍,这说明物种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可以相互选择,共同进化,A、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相互匹配的适应性特征是环境对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进行选择,并通过遗传积累后形成,D错误。
【点评】协同进化是指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个别物种的形成或绝灭对其他物种的进化有着一定的影响。
10.【答案】 C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地理隔离导致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要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协同进化形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协同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协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协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必然结果。
11.【答案】 B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地球生物进化历程
【解析】【解答】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使得不同种群的基因库逐渐出现差异,当种群的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异的时候形成生殖隔离,因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A正确;自然选择直接选择个体的表现型,进而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自然选择只能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C正确;共同进化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生物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D正确。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颜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2.【答案】 D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只有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才可能发生作用,A错误;
B、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B错误;
C、大多数情况下生物的进化导致生物对环境的相对适应,但不是必然的,C错误;
D、如通过二倍体配子融合形成的四倍体合子发育为成熟植株,并能借助自花授粉来繁殖,说明新物种可在一次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3)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5)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13.【答案】 A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A、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只是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还应该包含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A错误;
B、猎豹与斑马之间通过捕食关系,相互选择而共同进化,B正确;
C、有细长花矩的兰花选择有细长口器的蛾为其传粉,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C正确;
D、捕食者往往会捕食数量多的个体,为其他生物生存腾出空间,所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4.【答案】 D
【考点】中性突变
【解析】【解答】A、中性突变学说是指生物的进化主要由中性突变决定的,这些中性突变经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再经隔离形成新物种,因此中性突变也存在基因突变,A错误;
B、中性突变是指这种突变对生物体的生存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害处,也就是说,对生物的生殖力和生活力,没有影响,因而自然选择对它们不起作用,B错误;
C、当环境恶劣时,中性突变的进化速率会变慢,C错误;
D、中性学说没有否认选择的作用,承认形态、行为和生态性状,即生物的表现型是在自然选择下进化的,所以,中性学说是在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水平上,对达尔文主义的补充和发展,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中性突变学说认为,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者非害即益的,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突变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的差别。
15.【答案】 D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A、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的开花时间和分布区均有所重叠,因此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存在地理隔离,A正确;
B、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相互适应,由于二者传粉者大小不同,据此推测它们花的形态结构可能存在差异,B正确;
C、自然状态下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能杂交,是二者与传粉者共同进化,导致生殖隔离产生的结果,C正确;
D、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人工杂交的后代具体表现成哪种性状是不确定的,如果后代与黄花杓兰相似,则可以由丽蝇和熊蜂工蜂传粉,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基因频率不断变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环境。
16.【答案】 C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现代进化论认为:突变和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故答案为:的方向不同会导致生物出现不同的类群,B正确;
C、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是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出现,C错误;
D、人为选择也可以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颇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7.【答案】 A
【考点】拉马克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中性突变
【解析】【解答】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被大多数人们所接受,A正确;
B、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主要内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B错误;
C、生物进化的中性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分子层次上的生物进化不是由自然选择作用于有利突变引起的,而是在连续的突变压之下,由中性或非常接近中性的突变的随机固定造成的,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C错误;
D、渐变与突变交替学说认为进化过程是突变与渐变交替出现的一种生物进化学说,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18.【答案】 D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地球生物进化历程
【解析】【解答】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进化,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不一定经长时间的地理隔离才能实现,如多倍体的形成,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错误,与题意相符;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二、综合题
19.【答案】 (1)协同进化;多样性
(2)Y3-Y4;90;Y1-Y3;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考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1) 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地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这种现象属于协同进化 ,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2)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对应的时间段是 Y3-Y4 。 该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发生了进化。
故答案为:(1)协同进化,多样性;
(2) Y3-Y4 , 90, Y1-Y3 ,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
【分析】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地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这种现象属于协同进化 ,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发生了进化。
20.【答案】 (1)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中性突变
(2)等位基因;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3)协同进化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解答】(1)用X射线和γ射线照射玉米和大麦种子,能诱导发生基因突变,且可以提高生物基因的突变率,但不是所有类似处理都能得到有利突变,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有些基因突变属于中性突变,对个体既无害、也无利,若某种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则这种基因突变很可能属于中性突变。
(2)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这是因为基因突变能产生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3)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分析】 1、基因突变的主要特点:(1)普遍存在; (2)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3)低频性 ;(4)多数有害性 ;(5)不定向性。
2、基因突变的意义是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3、共同进化指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