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8 15:26:58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一、单选题
1.(2021·威海)桌面上放有一只离墙很近的盛满水的玻璃杯,小明无意中发现玻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外景物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应用了该现象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盛满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窗外景物和玻璃之间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此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2.(2021·枣庄)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的镜片就是一个凸透镜
B.放大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
C.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正立的虚像
D.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倒立的实像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BC.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放大镜成像时,是把物体放在了该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AC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D.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2021·朝阳模拟)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
B.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
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
D.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则该凸透镜对小灯泡发出的光将不具有会聚作用
【答案】C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O点为该凸透镜的光心,A不符合题意;
B.任意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才会聚于F点,B不符合题意;
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变,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C符合题意;
D.凸透镜对光始终有会聚作用,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根据光的可逆性,对小灯泡发出的光仍具有会聚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平行光经过透镜后会会聚到一个点上,此点即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
4.(2021·九台模拟)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现象
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C.照相机成像
D.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
【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日食和月食现象中,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日环食是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照到物体上后的反射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照相机成像时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决此类题需要在各个选项中分析形成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区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5.(2020八上·淮安期末)如图所示,装香水玻璃瓶的透明瓶盖,设计有多种形状,其中阳光透过瓶盖会导致香水温度较快升高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阳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使凸透镜另一侧温度升高,放大镜就是利用此原理,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所以B选项图中的瓶盖类似凸透镜会使香水温度较快升高,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二、填空题
6.(2020八上·太和期末)如图,水球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王亚平与她的像是在水球的   (选填“同侧”或“异侧”)。
【答案】凸透镜;异侧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且王亚平与她的像在水球的异侧。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7.(2021八下·陕州期中)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透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答案】凸;会聚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装有水的饮料瓶会变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此时它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分析】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8.(2020八上·峡江期末)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镜的作用, 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放大(凸透);虚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球形鱼缸可看作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放大镜)。
球形鱼缸相当于放大镜,则看到的时鱼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被拍摄的物体应放在离镜头    位置上。
【答案】凸透;大于2f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凸透镜成像时,U>2f,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被照的物体相当于蜡烛,胶片相当于光屏.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胶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10.如图所示是城市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照片,记录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答案】凸;照相机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其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相似.
故答案为:凸;照相机.
【分析】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由此入手解决此题. 
11.(2018八上·黔南期末)“自拍神器”给旅行者们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增大;增大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故答案为:增大;增大.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12.(2018八上·滨海月考)如图,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很多光学仪器。
【答案】凸;会聚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当透镜靠近英文单词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应该是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生活中的放大镜和老花镜都是利用凸透镜做成的.
故答案为:凸;会聚.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作图题
13.(2020八上·乌鲁木齐期末)根据图中给出的光线,在框中画出相应的透镜。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透镜后被发散了,说明该透镜是凹透镜。如图:
【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结合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即可。
14.(2019八上·东莞月考)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图(1)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折射光线为发散光线,即通过虚框后光线发生发散,故应填入凹透镜。图(2) 入射光线是发散光线,折射光线为会聚光线,即通过虚框后光线发生会聚,故应填凸透镜。图(3)入射光线是会聚光线,折射光线为发散光线,即通过虚框后光线发生发散,故应填凹透镜。
【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结合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求解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1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晚上,叶子姐姐在吊灯下玩“手影”,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她通过客厅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天花板上吊灯的像,如果吊灯和它的像像距5m,则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    m.
(2)如图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镜头形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
(3)请完成下列作图
①如图2,完成光路图.
②如图3,水面上方有一树枝A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它在水中的像A′B′.
【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2.5
(2)放大;改变光路
(3)解:①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②先作出端点A、B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透镜的光路图;生活中的透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分析】(1)光的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亮的瓷砖相当于平面镜,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掌握投影仪的制作原理:当2f>u>f时,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3)①凹透镜的特殊光线有三条: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点A、B的像点,连接连接两个像点即为物体AB的像.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一、单选题
1.(2021·威海)桌面上放有一只离墙很近的盛满水的玻璃杯,小明无意中发现玻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外景物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应用了该现象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2.(2021·枣庄)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的镜片就是一个凸透镜
B.放大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
C.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正立的虚像
D.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倒立的实像
3.(2021·朝阳模拟)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
B.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
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
D.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则该凸透镜对小灯泡发出的光将不具有会聚作用
4.(2021·九台模拟)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现象
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C.照相机成像
D.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
5.(2020八上·淮安期末)如图所示,装香水玻璃瓶的透明瓶盖,设计有多种形状,其中阳光透过瓶盖会导致香水温度较快升高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6.(2020八上·太和期末)如图,水球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王亚平与她的像是在水球的   (选填“同侧”或“异侧”)。
7.(2021八下·陕州期中)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透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8.(2020八上·峡江期末)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镜的作用, 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9.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被拍摄的物体应放在离镜头    位置上。
10.如图所示是城市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照片,记录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11.(2018八上·黔南期末)“自拍神器”给旅行者们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选填“增大”或“减小”)。
12.(2018八上·滨海月考)如图,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很多光学仪器。
三、作图题
13.(2020八上·乌鲁木齐期末)根据图中给出的光线,在框中画出相应的透镜。
14.(2019八上·东莞月考)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四、实验探究题
1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晚上,叶子姐姐在吊灯下玩“手影”,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她通过客厅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天花板上吊灯的像,如果吊灯和它的像像距5m,则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    m.
(2)如图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镜头形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
(3)请完成下列作图
①如图2,完成光路图.
②如图3,水面上方有一树枝A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它在水中的像A′B′.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盛满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窗外景物和玻璃之间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此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2.【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BC.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放大镜成像时,是把物体放在了该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AC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D.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答案】C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O点为该凸透镜的光心,A不符合题意;
B.任意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才会聚于F点,B不符合题意;
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变,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C符合题意;
D.凸透镜对光始终有会聚作用,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根据光的可逆性,对小灯泡发出的光仍具有会聚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平行光经过透镜后会会聚到一个点上,此点即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
4.【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日食和月食现象中,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日环食是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照到物体上后的反射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照相机成像时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决此类题需要在各个选项中分析形成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区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5.【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阳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使凸透镜另一侧温度升高,放大镜就是利用此原理,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所以B选项图中的瓶盖类似凸透镜会使香水温度较快升高,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6.【答案】凸透镜;异侧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且王亚平与她的像在水球的异侧。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7.【答案】凸;会聚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装有水的饮料瓶会变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此时它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分析】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8.【答案】放大(凸透);虚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球形鱼缸可看作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放大镜)。
球形鱼缸相当于放大镜,则看到的时鱼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答案】凸透;大于2f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凸透镜成像时,U>2f,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被照的物体相当于蜡烛,胶片相当于光屏.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胶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10.【答案】凸;照相机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其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相似.
故答案为:凸;照相机.
【分析】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由此入手解决此题. 
11.【答案】增大;增大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故答案为:增大;增大.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12.【答案】凸;会聚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当透镜靠近英文单词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应该是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生活中的放大镜和老花镜都是利用凸透镜做成的.
故答案为:凸;会聚.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13.【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透镜后被发散了,说明该透镜是凹透镜。如图:
【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结合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即可。
14.【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图(1)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折射光线为发散光线,即通过虚框后光线发生发散,故应填入凹透镜。图(2) 入射光线是发散光线,折射光线为会聚光线,即通过虚框后光线发生会聚,故应填凸透镜。图(3)入射光线是会聚光线,折射光线为发散光线,即通过虚框后光线发生发散,故应填凹透镜。
【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结合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求解即可。
15.【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2.5
(2)放大;改变光路
(3)解:①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②先作出端点A、B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透镜的光路图;生活中的透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分析】(1)光的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亮的瓷砖相当于平面镜,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掌握投影仪的制作原理:当2f>u>f时,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3)①凹透镜的特殊光线有三条: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点A、B的像点,连接连接两个像点即为物体AB的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