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8 16:03:46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长丰月考)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这位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哥白尼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答案】A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最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最先利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的是伽利略。
2.(2020八上·北流期末)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3.(2021八下·黑山月考)“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A. 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A不符合题意;B.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C. 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D. 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物体的物镜。
4.(2021八下·秦都月考)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的焦距较长 B.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C.目镜的焦距较短 D.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B.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短,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物镜相当于投影仪,AB不符合题意;
CD.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放大镜,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短,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放大镜,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
5.(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
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被观察物体离物镜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被观察物体离物镜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
6.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
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
C.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
D.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二、填空题
7.(2020八上·铜官期末)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答案】望远镜;放大镜
【知识点】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远处的物体通过这种仪器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目镜将它放大,这种仪器是望远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
8.(2019八上·十堰期末)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   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观察月球等天体用   ,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用   。
【答案】紫外线;望远镜;显微镜
【知识点】紫外线;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紫外线,验钞器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望远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显微镜。
故答案为:紫外线;望远镜;显微镜。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结合显微镜、望远镜的观测对象解答即可.
9.微小物体在显微镜目镜里成的是    、放大的    像。
【答案】正立;虚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有两组透镜。靠近物体的是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靠近眼睛的是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正立;虚.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10.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似。(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照相机;放大镜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物体经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这个像再经目镜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故答案为:照相机;放大镜.
【分析】物体离凸透镜很远时,成像和照相机相同,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像和放大镜相同.
11.(2018八上·苏州期末)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的实像,落在目镜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   的虚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又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   (填“近视镜”或“远视镜”)镜片代替。
【答案】倒立、缩小;1倍焦距以内;放大;远视镜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物体位于物镜的2倍焦距以外,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所成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通过目镜的把它放大我们才能看清,又因为此时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由此可以判断此像通过的目镜成的是放大、正立、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故答案为:倒立、缩小;1倍焦距以内;放大;远视镜.
【分析】望远镜中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三、实验探究题
12.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 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 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1)凸透;物
(2)厚;6--12mm
(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2)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
故答案是:(1)凸透;物;(2)厚;6~12mm;(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分析】该题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13.有一次,开明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盐泽泥浆时,用显微镜观察泥水滴,发现在泥浆的沉淀物中有种生物持续不变地向一个方向游动,直到聚集到这滴泥污水地某一边缘.
(1)如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是向左移动的,那么实际上微生物是向    (选填“左”“右”)移动的.
(2)同学们对于这一奇特的现象提出了猜想: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受光的作用引起的,具有趋光性.请你设计一实验验证同学们的猜想   
(3)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奇特现象提出新的猜想:   
【答案】(1)右
(2)在玻片的两侧依次放置光源,观察微生物是否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3)微生物的移动方向可能与泥水中盐的分布有关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 (1)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微生物向左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即向右移动。(2)在玻片的两侧依次放置光源,微生物若每次均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说明微生物具有趋光性;(3)生活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移动方向可能与泥水中盐的分布有关。
【分析】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根据现象提出合理猜想的探究能力,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
14.小宇在家里自制了一个显微镜用来观察盐粒的细微之处,他的显微镜结构及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1)小宇装置中的“水滴”相当于真正显微镜中的   (选填“物镜”或“目镜”)。“水滴”之所以能代替凸透镜,是因为   的特点。
(2)根据你对显微镜原理的理解,填写下表:
成像特点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虚像或实像
水滴            
凸透镜            
(3)小宇用自制的显微镜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盐粒的分子结构,你猜想其原因是   。
【答案】(1)物镜;中间厚边缘薄
(2)放大;倒立;实;放大;正立;虚
(3)不能;放大倍数太小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水滴中间厚,边缘薄,可以看成凸透镜,(2)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自制的显微镜放大的倍数少,不能看到分子.
故答案为:(1)物镜;中间厚边缘薄;(2)放大;倒立;实;放大;正立;虚;(3)不能;放大倍数太小.
【分析】水滴中间厚边缘薄可以看成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像,但自制显微镜还不足以看到分子.
四、解答题
15.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问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答案】解:若焦距大的靠近物体,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物体变大了.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
【分析】结合望远镜成像原理解答即可.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长丰月考)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这位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哥白尼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2.(2020八上·北流期末)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3.(2021八下·黑山月考)“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4.(2021八下·秦都月考)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的焦距较长 B.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C.目镜的焦距较短 D.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5.(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
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6.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
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
C.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
D.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
二、填空题
7.(2020八上·铜官期末)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8.(2019八上·十堰期末)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   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观察月球等天体用   ,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用   。
9.微小物体在显微镜目镜里成的是    、放大的    像。
10.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似。(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1.(2018八上·苏州期末)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的实像,落在目镜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   的虚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又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   (填“近视镜”或“远视镜”)镜片代替。
三、实验探究题
12.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 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 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填“上”或“下”)移动。
13.有一次,开明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盐泽泥浆时,用显微镜观察泥水滴,发现在泥浆的沉淀物中有种生物持续不变地向一个方向游动,直到聚集到这滴泥污水地某一边缘.
(1)如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是向左移动的,那么实际上微生物是向    (选填“左”“右”)移动的.
(2)同学们对于这一奇特的现象提出了猜想: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受光的作用引起的,具有趋光性.请你设计一实验验证同学们的猜想   
(3)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奇特现象提出新的猜想:   
14.小宇在家里自制了一个显微镜用来观察盐粒的细微之处,他的显微镜结构及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1)小宇装置中的“水滴”相当于真正显微镜中的   (选填“物镜”或“目镜”)。“水滴”之所以能代替凸透镜,是因为   的特点。
(2)根据你对显微镜原理的理解,填写下表:
成像特点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虚像或实像
水滴            
凸透镜            
(3)小宇用自制的显微镜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盐粒的分子结构,你猜想其原因是   。
四、解答题
15.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问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最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最先利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的是伽利略。
2.【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3.【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A. 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A不符合题意;B.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C. 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D. 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物体的物镜。
4.【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B.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短,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物镜相当于投影仪,AB不符合题意;
CD.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放大镜,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短,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放大镜,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
5.【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被观察物体离物镜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被观察物体离物镜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
6.【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7.【答案】望远镜;放大镜
【知识点】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远处的物体通过这种仪器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目镜将它放大,这种仪器是望远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
8.【答案】紫外线;望远镜;显微镜
【知识点】紫外线;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紫外线,验钞器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望远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显微镜。
故答案为:紫外线;望远镜;显微镜。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结合显微镜、望远镜的观测对象解答即可.
9.【答案】正立;虚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有两组透镜。靠近物体的是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靠近眼睛的是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正立;虚.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10.【答案】照相机;放大镜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物体经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这个像再经目镜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故答案为:照相机;放大镜.
【分析】物体离凸透镜很远时,成像和照相机相同,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像和放大镜相同.
11.【答案】倒立、缩小;1倍焦距以内;放大;远视镜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物体位于物镜的2倍焦距以外,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所成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通过目镜的把它放大我们才能看清,又因为此时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由此可以判断此像通过的目镜成的是放大、正立、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故答案为:倒立、缩小;1倍焦距以内;放大;远视镜.
【分析】望远镜中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12.【答案】(1)凸透;物
(2)厚;6--12mm
(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2)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
故答案是:(1)凸透;物;(2)厚;6~12mm;(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分析】该题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13.【答案】(1)右
(2)在玻片的两侧依次放置光源,观察微生物是否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3)微生物的移动方向可能与泥水中盐的分布有关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 (1)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微生物向左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即向右移动。(2)在玻片的两侧依次放置光源,微生物若每次均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说明微生物具有趋光性;(3)生活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移动方向可能与泥水中盐的分布有关。
【分析】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根据现象提出合理猜想的探究能力,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
14.【答案】(1)物镜;中间厚边缘薄
(2)放大;倒立;实;放大;正立;虚
(3)不能;放大倍数太小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水滴中间厚,边缘薄,可以看成凸透镜,(2)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自制的显微镜放大的倍数少,不能看到分子.
故答案为:(1)物镜;中间厚边缘薄;(2)放大;倒立;实;放大;正立;虚;(3)不能;放大倍数太小.
【分析】水滴中间厚边缘薄可以看成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像,但自制显微镜还不足以看到分子.
15.【答案】解:若焦距大的靠近物体,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物体变大了.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
【分析】结合望远镜成像原理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