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生物与非生物 课课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生物与非生物 课课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23 09:56: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生物与非生物
一、单选题
1. 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其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生物都能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需要营养
2.(2018七上·天台月考)猪笼草是一种常绿植物,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将猪笼草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能繁殖后代 B.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能遗传和变异
3.(2017七上·浙江期中)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此现象说明( )
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 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
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 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2017·浙江模拟)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 是否耗能 B. 能否运动 C. 能否说话 D. 能否生殖
5.(2020七上·南浔期末)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 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 能生长和繁殖
C. 体小且绿色 D. 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6.《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
A. 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 都有反射现象
C. 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 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
7.(2018七上·台州期中)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捕虫叶,能捕获小虫,但把它归为植物,其依据是( )
A. 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 它不能自由运动 D. 它是绿色的
8.(2019七上·宁波期末)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C. 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 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9.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 )
A. 呼吸与运动 B. 运动与排出废物 C. 生长与繁殖 D. 需要营养与运动
10.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属于哪种生命特征( )
A. 繁殖 B. 排出废物 C. 遗传 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二、填空题
11.生殖和发育使自然界生机盎然,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叫________ ,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叫________ .
12.(分析探究题)在玩具市场上有一种电子宠物鸡,把它买回家后必须定时给它“喂食”,给它“喝水”,陪它玩,还要给它搞卫生,否则它就不能正常生长,会生病,会吵闹,甚至会死亡。根据上述叙述,请你判断,这种电子宠物鸡,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
你判断的依据是 。
13.柳树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短文中提到的生物有哪些? .
(2)你能告诉大家,它们为什么是生物吗? . (至少答出两点)
(3)如果把它们分为两组,你如何分? .
14.铜器表面的锈斑会不断增多,橘子表面的霉斑也会不断增加。你认为铜锈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橘子上的霉菌__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
三、实验探究题
15.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凭借常识或经验就能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但实际上,非生物也有许多特征与生物的特征相似,因此,对一个陌生的物体,我们有时并不能方便地判断它是否属于生物。此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鉴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下面的问题:
有一群鸟在河边轮番攻击一个不明物体,该物体是花瓶状的,外壳上还有粉红色的小圆点。你如何判断该不明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呢?
(1)第一步,列出生物的所有特征:________。
(2)第二步,分析上述情景,该不明物体具有哪些特征:________。
(3)第三步,为了作出正确判断,你还需要进行哪些观察或实验:________。
16.(2020七上·杭州期末)小应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方案如下:
①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②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1)实验用一小窝蚂蚁而非一只蚂蚁,目的是________。
(2)若出现________的现象,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3)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________(填序号)。
①设置对照组 ②求平均值 ③设置重复组 ④排除无关变量
四、解答题
17.(2020七上·温州月考)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可用来捕食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 但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地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珊瑚虫体内有藻类和它共同生活,并为其提供用于呼吸的氧气,而珊瑚虫的废物则可作为藻类的养料。
(1)列举两点资料中描述的生物的共同特征: 。
(2)有人说:“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试结合上述材料判断这一观 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生物与非生物
一、单选题
1. 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其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生物都能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需要营养
【答案】 D
【解析】A、动物一般能运动,但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一般不运动.A不符合题意.
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和植物不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因此,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物基本特征.D符合题意.
故选:D.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018七上·天台月考)猪笼草是一种常绿植物,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将猪笼草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能繁殖后代 B.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能遗传和变异
【答案】 C
【解析】根据动物和植物的分类知识解题。
【解答】解:动物和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进行自养生活的为植物;
故答案为:C。
3.(2017七上·浙江期中)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此现象说明( )
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 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
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 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 D
【解析】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没有视觉器官,也没有运动系统。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A、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草履虫没有视觉器官,A错误;
B、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单细胞动物没有运动系统,B错误;
C、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在题中草履虫没有改变环境,C错误;
D、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题中草履虫在遇到外界刺激后作出了相应的反应,D选项正确。
故选D
4.(2017·浙江模拟)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 是否耗能 B. 能否运动 C. 能否说话 D. 能否生殖
【答案】 D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A、汽车奔跑需要耗能,但是汽车不属于生物,所以耗能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A不符合题意;
B、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B不符合题意;
C、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C不符合题意;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0七上·南浔期末)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 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 能生长和繁殖 C. 体小且绿色 D. 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答案】 C
【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解答】生物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生长和繁殖,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但是玩具也有体小且绿色的,因此不能作为生物的依据,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
A. 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 都有反射现象
C. 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 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
【答案】 A
【解析】A、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A正确;
B、树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叫做应激性;鸦、马有反射现象,B错误;
C、树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鸦、马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C错误;
D、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树、鸦、马”都能遗传,也会发生变异,D错误.
故选:A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2018七上·台州期中)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捕虫叶,能捕获小虫,但把它归为植物,其依据是( )
A. 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 它不能自由运动 D. 它是绿色的
【答案】 B
【解析】生物是具有生命的物体。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等。植物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而动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来获取营养。
【解答】A、所有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此项特征不能作为判断猪笼草是植物的依据,A不符合题意。
B、猪笼草之所以属于植物而不是动物,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符合题意。
C、不能自由运动的也有可能不是生物,此项特征不能作为判断猪笼草是植物的依据,C不符合题意。
D、动物也可能是绿色的,此项特征不能作为判断猪笼草是植物的依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2019七上·宁波期末)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C. 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 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答案】 B
【解析】根据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解题,①细胞结构的不同,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②生理和活动,植物一般不动,动物一般运动;③生活的方式,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的;动物一般是异养型的。
【解答】解:A、动物和植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A错误;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故符合题意
C、动物会动,植物有的也可以动,如猪笼草的捕食,故C错误;
D、植物不全是绿色的,动物也有绿色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 )
A. 呼吸与运动 B. 运动与排出废物 C. 生长与繁殖 D. 需要营养与运动
【答案】 C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生物能进行呼吸,属于生物的特征;植物不会运动,A错误;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物的特征;植物不会运动,B错误;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C正确;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物的特征;植物不会运动,D错误;
故选:C
10.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属于哪种生命特征( )
A. 繁殖 B. 排出废物 C. 遗传 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繁殖现象。每到春末夏初,是蛙类的繁殖季节,雄蛙有鸣囊,能够发出鸣叫声,吸引雌蛙前来交配。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蛙鸣的行为本质。蛙类通过鸣叫声进行求偶,进而完成交配过程,属于繁殖现象。因此,本题应该选A。
二、填空题
11.生殖和发育使自然界生机盎然,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叫________ ,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叫________ .
【答案】 生殖;发育
【解析】解: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的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经过发育,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幼体到成熟,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
故答案为:生殖;发育.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应激性等生命现象.
12.(分析探究题)在玩具市场上有一种电子宠物鸡,把它买回家后必须定时给它“喂食”,给它“喝水”,陪它玩,还要给它搞卫生,否则它就不能正常生长,会生病,会吵闹,甚至会死亡。根据上述叙述,请你判断,这种电子宠物鸡,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
你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 非生物;它是电子产品,它不具有繁殖、生长和发育、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以及遗传和变异等这些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解析】此题 的关键是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分
【解答】生物具有以下九大基本特征
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严整的结构,也就是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生长。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8、生物体能跟外界进行物质交换。9、生物体可以呼吸。很明显,电子宠物狗属于非生物。
13.柳树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短文中提到的生物有哪些? .
(2)你能告诉大家,它们为什么是生物吗? . (至少答出两点)
(3)如果把它们分为两组,你如何分? .
【答案】 (1)柳树、小花、小鱼、蜻蜓(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
(3)可以分成动物和植物,柳树、小花属于植物;小鱼、蜻蜓属于动物.
【解析】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叫做非生物.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1)短文中柳树、小花、小鱼、蜻蜓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生物.(2)它们都有生命特征,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3)可以分成动物和植物,柳树、小花属于植物;小鱼、蜻蜓属于动物.
故答案为:(1)柳树、小花、小鱼、蜻蜓;(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3)可以分成动物和植物,柳树、小花属于植物;小鱼、蜻蜓属于动物.
14.铜器表面的锈斑会不断增多,橘子表面的霉斑也会不断增加。你认为铜锈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橘子上的霉菌__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
【答案】 不属于;铜锈不能进行繁殖;属于
【解析】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能呼吸等特征。
【解答】铜锈不属于生物,因为它不具备能繁殖后代、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特征。霉菌属于生物,因为它具有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能生长、能呼吸等特征。
故答案为;不属于;铜锈不能进行繁殖;属于
三、实验探究题
15.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凭借常识或经验就能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但实际上,非生物也有许多特征与生物的特征相似,因此,对一个陌生的物体,我们有时并不能方便地判断它是否属于生物。此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鉴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下面的问题:
有一群鸟在河边轮番攻击一个不明物体,该物体是花瓶状的,外壳上还有粉红色的小圆点。你如何判断该不明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呢?
(1)第一步,列出生物的所有特征:________。
(2)第二步,分析上述情景,该不明物体具有哪些特征:________。
(3)第三步,为了作出正确判断,你还需要进行哪些观察或实验:________。
【答案】 (1)能进行繁殖,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具有应激性,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2)花瓶状,有外壳,外壳上有粉红色的小圆点
(3)观察它是否有感觉,对外界刺激能否作出反应等
【解析】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具有应激性、能生长和繁殖、能呼吸等特征。
【解答】判断不明物体是否属于生物,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列出生物的所有特征:能进行繁殖,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具有应激性,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等等。
第二步,分析目前我们所了解的不明物体具有的特征:花瓶状,有外壳,外壳上有粉红色的小圆点。
第三步,进一步观察或实验:可以借助工具对其进行触碰,观察它是否有感觉,对外界刺激能否作出反应,也可以看它是否能生长等等。
故答案为:(1)能进行繁殖,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具有应激性,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2)花瓶状,有外壳,外壳上有粉红色的小圆点;(3)观察它是否有感觉,对外界刺激能否作出反应等
16.(2020七上·杭州期末)小应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方案如下:
①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②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1)实验用一小窝蚂蚁而非一只蚂蚁,目的是________。
(2)若出现________的现象,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3)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________(填序号)。
①设置对照组 ②求平均值 ③设置重复组 ④排除无关变量
【答案】 (1)排除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聚集在糖水处的蚂蚁比清水处多(3)③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解答】(1) 实验中选用一小窝蚂蚁,而不是一只,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蚂蚁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实验中选用一小窝蚂蚁,而不是一只,目的是 排除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
(2) 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加浓糖水的棉花团处聚集,较少的或没有蚂蚁聚集在加清水的棉花团附近,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3) 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③ 设置重复组,能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故答案为:(1) 排除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 聚集在糖水处的蚂蚁比清水处多 (3) ③
四、解答题
17.(2020七上·温州月考)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可用来捕食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 但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地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珊瑚虫体内有藻类和它共同生活,并为其提供用于呼吸的氧气,而珊瑚虫的废物则可作为藻类的养料。
(1)列举两点资料中描述的生物的共同特征: 。
(2)有人说:“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试结合上述材料判断这一观 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答案】 (1)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等)合理即可
(2)正确,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生物最基本的特征由生长与发育,遗传与变异,新成代谢,繁殖等最基本的特征。
【解答】(1)由资料里描述的珊瑚虫的信息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可以知道资料中描述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有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
(2)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必须光合作用才能生存,所以需要阳光这个自然环境,因此浅水区才能满足由阳光这个条件。因此“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