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声声慢》 总第__26__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诗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进行背诵。 2.鉴赏诗词语言,找出手法技巧,并初步分析; 3.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 1.初步分析诗词一般结构,分析关键语句,归纳诗词情感; 2.体会李清照夫破家亡、饱经忧患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过程 【自学环节】 【学习活动一】 (作者?写作背景?)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主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她的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艺术上独有成就,被称为“易安体”。她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 【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也有人说是她晚年的作品)。南渡是她生活逆转的分水岭,金兵南侵,她的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她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从此孤身一人,一直在孤苦零丁的日子里煎熬。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 【学习活动二】赏意象,品愁情。 1.这首词开头三句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抒发了词人心中哪些清愁哀怨? 2.本词的词眼是哪一个字?它包含了怎样的丰富内涵? 3.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 答: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探讨明确: 请简要分析一下本词意象运用的特点。(可分组讨论) 意象情感意境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注意:(1)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2)作者的心情不同,相同意象会传递不同的情感。 黄花 战地黄花分外香 雁 长空雁叫霜晨月 (3)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 细雨 4.为何生愁 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试着找出答案!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 【学习活动三】重点探究:分析诗人的情感。 要求:精读这首词,讨论交流,探究如下问题: 1.对比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李煜的《虞美人》,思考后面的问题。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首词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它们的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2.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阅读这首诗,比较两首诗在抒情的方式上的不同。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 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克洛岱《绝望》 明确: 知识拓展:古诗的常见类型。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4.【板书设计】 《声声慢》 李清照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 细雨 通过完成下面题目,学生对本节学习进行自主测评,注意答题规范,限时10分钟。 1.情境默写 (1)李清照《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 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2.对比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和《醉花阴》,思考后面的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这首词作于词人婚后不久,丈夫外出游学之时。 这两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选取的意象有何不同? 3.写作练习——我为清照写碑文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只是这碑上还缺少碑文。这碑文就交给同学们来写吧。 答案:
部编教材 必修(上册) 教学案 使用: 教学日期:学习内容:《声声慢》 总第__26__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诗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进行背诵。 2.鉴赏诗词语言,找出手法技巧,并初步分析; 3.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 1.初步分析诗词一般结构,分析关键语句,归纳诗词情感; 2.体会李清照夫破家亡、饱经忧患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过程 【自学环节】 【学习活动一】 (作者?写作背景?)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主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她的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艺术上独有成就,被称为“易安体”。她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 【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也有人说是她晚年的作品)。南渡是她生活逆转的分水岭,金兵南侵,她的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她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从此孤身一人,一直在孤苦零丁的日子里煎熬。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 【学习活动二】赏意象,品愁情。 1.这首词开头三句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抒发了词人心中哪些清愁哀怨? (1)开头三句运用七组叠字,声情并茂,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心中的清愁哀怨,奠定了全词哀伤愁苦的基调。 (2)“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的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词人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词人的心情之悲怆。 2.本词的词眼是哪一个字?它包含了怎样的丰富内涵? 词眼:愁。 内涵:这种“愁”,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 3.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 (学生: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探讨明确: 请简要分析一下本词意象运用的特点。(可分组讨论) 意象情感意境淡酒“淡酒”写出了愁绪的浓重,内心的凄苦凄婉 愁苦 哀怨风“风急”写出秋天的凉意,更突出内心的凄凉雁雁代表思念,睹物思人,更添内心凄苦黄花既写出雨中黄花零落的凄凉,又指女子憔悴的容颜梧桐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细雨哀伤、愁思
注意:(1)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 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雁: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 黄花:憔悴的容颜 梧桐:牵愁惹恨 雨:哀伤愁丝 (2)作者的心情不同,相同意象会传递不同的情感。 黄花 战地黄花分外香 雁 长空雁叫霜晨月 (3)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 细雨 4.为何生愁 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比起清照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的相思闲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 【学习活动三】重点探究:分析诗人的情感。 要求:精读这首词,讨论交流,探究如下问题: 1.对比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李煜的《虞美人》,思考后面的问题。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首词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它们的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①《声声慢》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特点:凄苦落寞。 ②《虞美人》意象: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雕栏玉砌、一江春水。 特点:愉快华美。 2.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阅读这首诗,比较两首诗在抒情的方式上的不同。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 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克洛岱《绝望》 明确:《绝望》直抒胸臆,感情直露,也未选取任何意象。 《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多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 知识拓展:古诗的常见类型。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4.【板书设计】 《声声慢》 李清照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 细雨 通过完成下面题目,学生对本节学习进行自主测评,注意答题规范,限时10分钟。 1.情境默写 (1)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2.对比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和《醉花阴》,思考后面的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这首词作于词人婚后不久,丈夫外出游学之时。 这两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选取的意象有何不同? ①《醉花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惆怅,《声声慢》则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 ②这两首词除了都选取了酒、黄花、风、黄昏四个意象之外,《醉花阴》还选取了瑞脑、重阳两个意象,《声声慢》还选取了雁、梧桐、雨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是能够烘托愁绪的典型意象。 3.写作练习——我为清照写碑文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只是这碑上还缺少碑文。这碑文就交给同学们来写吧。 参考答案:罗帐莫待夫君启,自怜妆,多寂寞。阴阳隔了相思苦,哀词赋却流年。清风潇潇,寒夜凄凄,漓漓湿了袖。帘卷西风孤雁儿,不过江东项羽。清风高松皎月心,溶入墨便是愁。情天恨海,乱世愤怀,换一愁字了。
部编教材 必修(上册) 教学案 使用: 教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