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 含答案
知识点一噪声的来源
1.某歌舞厅晚上播放舞曲时,周围居民都能听到,对此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使人愉快不属于噪声,属于乐音
B.从环保角度看,舞曲干扰了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属于噪声
C.舞曲一定是乐音,不是噪声
D.舞曲可能是乐音,也可能成为噪声题型二噪声和乐音的波形图
2.如图所示,从波形图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 )
知识点二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3.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 )
A.10分贝 B.40分贝 C.90分贝 D.120分贝
4.噪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而声音的强弱是认定噪声的重要指标。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度的等级,零分贝是人们刚刚可以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强度,也叫听觉下限。根据所学知识,较理想的学习、生活环境,声音强度的等级应是( )
A. 50 db ~70 db B .30 db ~40 db
C.90dB左右 D.80dB左右
知识点三控制噪声
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B.疫情期间要求戴口罩出门
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D.歌舞厅的墙壁装上隔音板
6.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做法,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高架路的两修建隔音板
B.飞机引导员都佩戴旁修建隔声板
C.在路口处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
7.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8.《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出自战国时期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这则寓言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盗铃者是采用哪种途径来减弱铃声所产生的噪声的( )
A.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
B.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
D.盗铃者采用“掩耳”的方法不能减弱噪声
能力提升综合练
9.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走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有人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人们通过歌曲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关于唱歌时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放声歌唱时声音强弱约为20分贝
C.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歌声响度越大
D.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10.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11.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B.开会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12.如图是植树公园门口设置的噪声监测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设备监测的是噪声的音调
B.此时显示周围环境的噪声是65.7dB
C.路边的树可以减弱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D.禁鸣喇叭是减少噪声影响居民生活的有效措施
13.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小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产生了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回答问题:
(1)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选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你认为其隔音性能与报纸相比, ______隔音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这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5)为降低电影院中噪声,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
答案
A
C
C
A
C
A
B
C
B
B
A
A
小 好 海绵 响度 传播途中 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