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河流-第2课时——黄河课件2021-2022学年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河流-第2课时——黄河课件2021-2022学年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23 11: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
黄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第一站 识黄河
黄河的概况
自主学习
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
黄河干流流经哪些省区和地形区?
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阅读图册P24,完成下列问题。
First Stop the Yellow River
01
02
03
渤海
找一找
Look for it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1. 你能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吗?
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
2.请你找出黄河干流依次流经的省区(自上游而下游)。
青川甘宁内蒙古,
直下晋陕拐豫鲁。
9个
青海
四川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找一找
Look for it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自上游而下游) 。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找一找
Look for it
4. 请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上游
中游
下游
河口
桃花峪
渤海
巴颜喀拉山脉
找一找
Look for it
渤海
巴颜喀拉山脉
5. 找出黄河主要的支流。
汾河
渭河
泾河
找一找
Look for it
天下黄河第一湾
合作探究一
1、黄河在流经哪个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
2、 黄河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地上河”会在黄河哪个河段形成?形成原因?
阅读教材37-38页图文资料,思考问题。
第二站 忧黄河
黄河的危害
The third stop worries about the Yellow River
1. 黄河在流经哪个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为什么?
中游河段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
忧患1·
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
陡坡地形起伏大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不合理开矿
土质疏松,容易冲刷
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因素
2.为什么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大增?
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忧患1·
水土流失
3.“地上河”会在黄河哪个河段形成? 为什么?
中游河段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区,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忧患2·
地上河
河 段 问题 治理措施
中 游 水土流失
下 游 地上河
植树造林、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
加固堤坝、疏通河道、调水调沙
思考,完成下列表格。
黄河的治理
Regul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梯田保持水土
小浪底水库进行调水调沙时开闸放水的壮观场面
地上河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流速减慢
地势低平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
黄河的危害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水土流失
含沙量增大
加高
堤坝
黄河害在下游,病在中游,根在泥沙
黄河的含沙量在下降
地上河(下游)
探究.黄河变清
探究:黄河变清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
2015年11月8日对黄土高原进行的水土保持生态考察结果显示,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本世纪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
2.黄河变清的原因
分析黄河含沙量变小的原因
(从植被、工程措施、社会经济角度)
2.黄河变清的原因
2.黄河变清的原因
分析黄河含沙量变小的原因
(从植被、工程措施、社会经济角度)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少
2.黄河变清的原因
材料:
2000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该工程总库容126亿方,其中拦沙75亿立方(约100亿吨)是不可调节的库容,用于拦沙。其余的51亿立方库容中,有10亿立方库容用于调水调沙,有41亿立方可调节库容,用于削减洪水、供水、灌溉、发电。
(2)中游水库拦蓄泥沙的作用
2.黄河变清的原因
分析黄河含沙量变小的原因
(从植被、工程措施、社会经济角度)
材料:近十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城镇化提速,记者从山西保德县城出发,顺沿黄公路开行40公里,沿河两岸共32个沙场。沙场一天可挖沙20多卡车,一车能装30吨沙。同行的专家估测,每年沙场约挖走1亿吨泥沙。
-数据引自《瞭望》杂志2017年39期
建筑需要,人为大量挖沙
治理黄河,难题层出不穷,缓解了一种灾害
又衍生新的问题,但也正是与黄河相处,奠定了华夏的根与魂
直到今天,我们面对黄河,仍在不断地前进、发展
中华文明的主干,生息在黄河之畔,如河水一样,涛声滚滚,源远流长
——《中国国家地理》
课堂小结
概况
危害
黄河
发源、注入
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
划分、主要支流
水土流失
地上河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原因
治理措施
变清
原因
利与弊
大堤
低水位
高水位
大堤
河床
13米
55米
地上河(下游)
减少泥沙淤积,
减轻地上河对下游流域的危害
阅读材料: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黄河变清的有利影响
黄河鸽子鱼,味道非常鲜美
之前很少出现,近年却频繁出现,这也是水质变好的表现,也是黄河变清的带来的福利。
地上河(下游)
3.黄河变清的有利影响
黄河变清,碧波中的 “隐患”
(温馨提示:从生物系统方面考虑)
某些生物适应了浑浊的环境,河流含沙量减少,水文环境发生某些改变,反而影响其的生长。
别看黄河泥沙多,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能养育这么肥美健硕的鲤鱼,已经适应了多泥沙的黄河环境。泥沙中含有大量的钙、磷等微量元素。
黄河鲤鱼
地上河(下游)
4.黄河变清的不利影响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入海泥沙淤积形成的陆地
地上河(下游)
3.黄河变清的有利影响
入海泥沙变少,黄河三角洲造陆面积减弱
黄河三角洲以往每年在入海口新造陆地25公里。但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变慢,甚至停滞。
--数据引自于《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
地上河(下游)
3.黄河变清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