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黄河的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黄河的治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0-04 07:5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黄河初印象
概况篇
源头 注入
海洋 流经
省区 流经4大
地形区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主要
支流
读图观察
概况篇
依据:
课本P48 图2.23
地理图册P22 黄河的治理图
地理图册P12 中国地形图
巴颜喀拉山
渤海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湟水
洮水
汾河 渭河 泾河
河口
孟津
青 川 甘 宁 内蒙古陕 晋 豫 鲁
自豪篇
黄河流域水电站示意图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自豪篇
“塞上江南”
华北平原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华北平原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自豪篇
母亲河
忧患篇
黄河防汛
忧患篇
忧患篇
探究任务:
黄河近年来泛滥成灾的原因
探究依据:
课本P49 图文资料
P51图2.35 黄河的忧患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看法,合作探究,小组长整理本组结论,最后选出代表表述本组观点
探究方法:
忧患篇
地上“悬河”的形成
含沙量大
地势低平
河道变宽
泥沙淤积
地上河
河床抬升
忧患篇
一般河流
地上河
流速减慢
暴雨
泛滥成灾
植被破坏
暴雨
土质疏松
还草 还林
忧患篇
忧患篇
400N
350N
凌汛的成因
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冰块而下,水势汹涌。
忧患篇
忧患篇
拯救篇
请同学们集思广益设计
保护我们母亲河的标语
概况篇
自豪篇
忧患篇
拯救篇
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流经的省区、地形区、河段划分
水能资源丰富、灌溉、旅游等
上游:干旱、荒漠化;凌汛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量增多
下游:“地上河”
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
小总结 大收获
忧患篇
关于黄河上游的环境问题
------你需要掌握的结论:
上游
环境问题
1、干旱、荒漠化严重
2、凌汛
忧患篇
探究问题:
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试着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原因
探究依据:
课本 P49图2.33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
P51图2.35 黄河的忧患
组内合作,将观点整理在课堂笔记上,组内推选代表表述本组观点。
探究方法:
忧患篇
关于黄河中游的环境问题
------你需要掌握的结论:
上游
环境问题
1、干旱、荒漠化严重
2、凌汛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含沙量增加
植被破坏
暴雨
土质疏松
暴雨
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
暴雨
土质疏松
黄河治理
荒漠化严重
——还草还林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
“地上河”
——加筑堤坝、疏通河道
断流
——节约用水、水量调度
凌汛
——科学监测、及时爆破
上游
中游
下游
拯救篇
七嘴八舌话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我们的母亲河有多少理解呢?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设计
保护我们母亲河的标语
黄河全长5500公里
灾难之河
洪灾
断流
凌讯
地上河
忧患篇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
水土流失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河床

地上河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忧患篇
拯救篇
忧患篇
关于黄河下游“地上河”你需要掌握的结论:
“地上河”的成因:
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的危害:
暴雨季节,河水猛涨,随时有决口泛滥的危险
低纬度
高纬度
河水
封冻
凌汛的形成示意图
河口
孟津
凌汛是人为原因产生的吗?
观察思考
气温低
气温高
河口
孟津
注入海:
发源地:
分界点:
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概况篇
河口 孟津
渤海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概况篇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洮 河
湟 水
汾 河
渭 河
黄河的主要支流
概况篇
关于黄河的概况你需要掌握的结论:





渤海












西

西




河口
旧孟津
上 游
中游
下游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概况篇
探究问题:
1、黄河的源头,注入的海洋
3、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4、黄河的主要支流
探究依据:
探究方法:
各小组内分工合作,画出黄河水系图,将信息标注在水系图上,五分钟完成,展示本组成果
课本P48 图2.23
地理图册P22 黄河的治理图
地理图册P12 中国地形图
忧患篇
探究问题:
黄河上游的环境问题
探究依据:
课本P51图2.35 黄河的忧患
自主探究,整理自己的观点
探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