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
某中学
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
有两次
次的日期
德雷克海峡
大致是(
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
月
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结冰速度9月最快,2
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
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
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慢
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
西北风
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
份
两地河流都进入汛期
太平洋赤
东西部温差变
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
常绿阔叶林,②地为落
·蝙市*~:"姒瀛
澳大利亚东部沿岸地区
减
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都变
沿岸气候都受寒流影
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
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日玛那雪
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
通常指湖泊),从中得到水蒸
处在珠穆朗玛峰和干城
从岗巴县可以看
那雪山上壮
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
某次暴风雪形成过
图
云瀑。图5为某摄影爱好者6月22日拍摄的日玛那雪
瀑”美景。读图
大湖效应影响,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
读图,回答13~
岗巴县
图例一气流运动方向
图
图4
图
强弱决定降水多
暴风雪是因为②温度
9.形成日玛那
瀑的主要
水过程类似暖锋过境
D.④为受热后抬升的高空冷气流
东南季风
盛行西风
七信风
西南季风
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那雪山云瀑于山腰处消失不见,其主要原因是山腰处(
月,丙地
A.气温较高
气压较低
水汽较少
风力减
级地理科(期中)试题笫3页(共8页)
级地理科(期中)试题第4
游客在游
到:2月7日这天,顶着太阳走了9公里环形山路
然之窗”,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大拱门
层理构造的
大自然的塑造下
形成。地表被红土地所覆盖,零星长着一些灌木。读“自然之窗位置和景观示意图
题
∽河流
自然之
…国界
图
洋
明勒拿河下游河段
河水易泛滥的原因。(8
图
2)解释勒拿河下游“河
有桥”的原因
109等高线
(3)分析泰梅尔半岛北部长毛猛犸象尸体保存良好的
4分
然之窗”所在地主要的岩石类型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建省长乐市宽阔低平的滨
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多种因素相互作
A.沉积
B.石灰岩
C.岩浆
变质
形成了面积约80km2的海岸沙
绵延
大致呈条带状平
6.推测“自然
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岸线
里也是福建省三大凤沙活动区
历史上的周期性气候变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C.海浪侵
侵
下
海岸沙丘分布位置及区域风况等要素示意图
分。第
8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
选考题
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题:共42分
7.阅读图文资料
题。(20分)
勒拿河地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自南
冰洋。勒拿河
期
图例
广泛使用浮运木筏
有桥梁相通。勒拿
饿罗斯最大
曾有
砂质海滩
泮夯丘
猛犸象象牙岀土,2012年,在泰梅尔半岛北部发现了一具距今约3万年、保存良好
→沿岸流
大风速(m/s)
长毛猛犸象尸体。下图为勒拿河所在区域图
图
三级地理科(期中)试题第5页(共8页)
级地理科(期中)试题第6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三级地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C B C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C B A B
非选择题(第17~18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共52分)
17.(20分)(1)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解冻,流量大增;河流下游尚未解冻,冰块运行受阻形成冰坝,出现凌汛;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8分)
(2)地广人稀,运输需求量小;河流封冻期长,冰层厚,便于通行;河流解冻后,水流平稳,有便捷的木筏;气候恶劣,建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地处高纬,生态脆弱,建桥对环境破坏大。(8分,任答4点得8分)
(3)纬度高,气温低,利于保存;受人类活动影响小。(4分)
18.(22分)(1)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速大。(2分)
原因:该地冬季风受台湾海峡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4分)
(2)闽江带来的大量入海泥沙,被向南运动的沿岸流带到该滨海地区形成沙滩;东北向的向岸风将海滩泥沙吹向陆地,堆积形成海岸沙丘;滨海地区平坦开阔,为大面积沙丘提供分布空间。(6分)
(3)干冷。干冷气候条件下,冬季风势力强,且干燥环境利于起沙。(4分)
(4)加强闽江流域水上流失治理,减少泥沙来源;植树种草,营造农田防护林带;设置沙障等工程性措施固定沙丘。(6分)
19.(10分)自然因素:盛行风向、海底地形、海域深度(2分)
意义:改善岛上居民用电,提高生活质量;为海岛资源开发提供电能,促进产业发展;波浪能属于清洁能源,利于保护岛屿生态环境;减少大陆电能长距离输入,节约输电成本。(8分)
20.(10分)原因:因我国现阶段电能中火电占比高,可能会导致污染转移;充电过程电能损耗大,造成能源浪费;电池使用寿命短,拆解回收成本高,易导致重金属污染;电动汽车质量良莠不齐,部分电动汽车能源利用效率低;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等。(任答3点得6分)
措施:加大资金科技投入,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例;降低充电损耗,提高电动汽车能源利用效率。技术升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研发清洁电池;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电池拆解和回收;加强行业规范建设,提高准入门槛。(任答2点得4分)